截圖 2021-09-11 下午4.00.47.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任何情況下不要說虛妄語。要麼你只說真實語,要麼你保持沈默。

・佛陀也提到,離間語、粗惡語和雜穢語,也是能夠導致投生惡趣的不善業。

・我們講名食,大家講精神食糧——觸食、思食、識食的滋養。

・如果因為善戒而驕傲自滿,看不起那些戒行不如自己的人,這樣的戒行也同樣是低劣的。

・有些人自以為是,總是「我以為、我認為」。你認為,還要老師幹什麼?

 

 

雲端起觀第143 業的運作&布&持戒(3

 

各位賢友好,我們昨天學習了帕奧西亞多G教導的關於持戒的業的運作,今天我們把這個戒的內容再簡單地學習一下。

戒,在上座部來講,最低的戒行的訓練是五戒,我們叫做基本戒。我們每天上課之前學習、受持的:

第一、離殺生 Pāṇātipātā veramaṇī。不傷害任何有情,包括人、動物、魚、蟲這些。

第二、 離不與取。 Adinnādānā veramaṇī。以如法的形式、以如法的方式,獲得你的生活必需。別人沒有要給你的、不可以給予的,不可以拿。

第三、是離欲邪行。 Kāmesu micchācāra veramaṇī。滿足於自己的配偶。

第四、離虛妄語。 Musāvādā verāmaṇī,任何情況下,不要說虛妄語。要麼你只說真實語,要麼你保持沈默。

第五、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Surāmeraya-majjapamādaṭṭhānā veramaṇī 。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使用任何種類的麻醉品。沈迷於麻醉品會導致難以持戒、給自他帶來傷害,最終會導向愚痴、痴呆。

這五種離,是我們說的基本學處——五戒。因為三寶弟子至少要持守這個五戒,這是一個在家弟子戒具足的素質。

當然,包含在戒學裡面,包括了正命。所以我們講戒的時候,一般在上座部來講,都是包含正命的,或者說是離邪命。什麼意思?就是不得為了謀求生計而違犯任何五戒的學處。也就是戒除殺生、不與取、欲邪行和麻醉品,這個是正業;戒除虛妄語、離間語、粗惡語和雜穢語,是正語;謀生的時候,要能夠遠離上述這些行為,這才屬於正命。

對於在家佛弟子,佛陀把五種交易或買賣納入了應該遠離的範疇。

第一個是販賣武器,任何武器。

第二個是販賣有情,包括人口,還有各種動物。

第三個是販賣肉類。販賣肉類,包括指你飼養以及售賣、供屠宰用的豬或者其它動物類。

第四個是販賣各種麻醉品,包括酒類,可以導致麻醉的。現在很多地方麻醉品開放了,這也是很大的問題。包括大麻、海洛因這些。

第五個是販賣各種毒品。這個毒品、毒物,其實就是包括販賣各種什麼除草劑、殺蟲劑,任何其它有毒的東西,砒霜等。可以毒死人、可以毒害動物的——樂果、DDT這些。

所以,要成為一個在家佛弟子,就不能夠以上面的這五種買賣作為生計,而是要如法地謀生。這是在家弟子的活命具足,活命八戒基礎上的正行五戒。那麼如果他從事任何這些邪命,或者違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戒,那麼他的三皈依就自然破掉,而成為佛陀所稱為的叫賤種淨事男,或者污穢淨事男。

那麼五戒,有助於防範最為危險的貪、瞋、痴的行為,我們叫做違犯性的煩惱。當一個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和食用麻醉品的時候,首先是他的思是不善的,就是在造不善業。如果該業在死的時候產生果報,他將投生到地獄,鬼界或者畜生界。正是因為這種因果的定法、業的定律,所以佛陀、比庫僧團、比庫尼僧團、在家佛弟子眾都會教導五戒。

五戒是佛陀基於甚深的智慧,洞察緣起觀察出來的。違犯五戒的身、語惡行,給自他當下、未來,會帶來非常大的過患破壞。不持守五戒,只會給自他,特別是自身,帶來長久的傷害和減損。這不是簡單的世俗道德規範。

五戒並非是佛教獨有的。在佛陀的教法之外,在古印度,很多的苦行者和遊方者也會持守五戒。佛陀的過去——菩薩,被受記的菩薩還有轉輪聖王,他們也會教導五戒。他自己持守五戒,也會教導五戒。所以有些人認為說,轉輪聖王不能持五戒,轉輪聖王會打仗、會殺生,這種想法是錯的。轉輪聖王教導五戒,他以五戒服人,不僅僅是輪寶。

佛陀也提到,離間語、粗惡語和雜穢語,也是能夠導致投生惡趣的不善業。如果一個人在平常的時候,你認真地持守五戒,一般就很難造下這種離間語、粗惡語和雜穢語的業。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平常能夠如法持守五戒,並正命謀生,他將可以避免投生到惡趣,並在人道乃至於人天獲得快樂的來生,臨終不昏迷。

五戒之上是八戒,在家佛弟子可以持守八戒。前面離殺生、離不與取兩條跟五戒是一樣。

第三條我們每天不同的,就是Kāmesu,這個是五戒,離欲邪行。那八戒是離非梵行。Abrahmacariyā veramaṇī 就是戒除任何性行為,比五戒的第三條更清淨,那麼可以極大的戒除對於欲貪的滋養。

第四條離虛妄語是一樣的。

第五條也是一樣的。

第六條以後是八戒獨有的。第六條是離非時食——過午之後到第二天明相出現之前,不再食。這個極大地切斷了對欲貪和昏沈睡眠的這種滋養,有助於培養少欲知足,還有飲食的知節量。

第七個是離觀聽歌舞,音樂表演、裝飾裝扮、穿戴花鬘、芳香、塗香。那也就是不主動也不被動地去享受音樂,以及其它的欲樂。那麼這也極大地切斷了對貪、瞋、痴等各種名食。我們講名食,大家講精神食糧——觸食、思食、識食的滋養。也不通過化妝塗香來美化身體、裝扮身體,這個是能夠極大地切斷對欲貪和驕慢的滋養,那麼也可以切斷你去招倈異性的關注。

第八是離高大床座,不耽溺於獨睡豪華大床。那就可以切斷對於欲貪和昏眠的滋養。

同樣的八戒也並不是佛教所獨有,在古印度、在佛陀教法之外,八戒也被良善之人所持守。有很多人經常持守八戒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些人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持八戒,也就是伍波薩他日、新月、滿月和半月的這種日子裡面,佛陀稱之為叫具足八支的伍波薩他,或者我們古大德翻譯成叫八關齋戒,佛陀解釋這樣做是效仿阿拉漢。

如果是這樣的修持的果報,是投生到天界,享受完全的快樂。壽長最短的四天王天的900萬天人年,到921600萬年那麼長,可以在天上享受快樂,而且通過這樣的修持,也會成為證悟道果的資糧和助緣。

八戒之上的是十戒。在十戒當中,前面的六條和八戒前面的六條相同。第七條,把它稀釋了。離觀聽、跳舞、唱歌、音樂表演為第七條學處。離裝扮裝飾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塗香為第八條。離高大床座為第九條。

第十條是離接受金銀。離接受金銀不僅僅是指金和錢,那麼也包括任何形式的像現金、支票、匯票、信用卡。佛陀在《相應部》的《寶冠經》裡面解釋,給村長講:村長,對任何人而言,如果金銀是適當的,那麼五種欲樂對他也是適當的。對任何人而言,如果五種欲樂是適當的,村長,你可以肯定他持非沙門法,非釋迦之法。佛陀對持金銀是這樣的要求,所以一個持十戒以上的佛弟子,他應該瞭解這樣的情況。那擁有和使用金錢,我們總是離不開貪、瞋、痴,因此不持金錢可以切斷對貪、瞋、痴的滋養。有些在家人持守十戒,上座部佛教的沙馬內拉被受予十戒而出家,然後上座部佛教的戒尼也是被受予八戒或十戒而出家,十戒也同樣並不是佛教所獨有的。

下面是比庫戒。最高的修習戒,其實是比庫的戒。這是比庫三學中的第一種,佛陀稱之為增上戒學。比庫戒是比庫梵行的基礎,包括四種清淨戒:

第一個是比庫巴帝摩卡防護戒。它由佛陀所制定,這是佛教特有的。包含227條根本學處和許多相關的學處。

第二個是根防護戒,也叫根律儀戒。基由專注於其止禪或觀禪的業處,而守護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這樣可以防護煩惱,不會通過六根門而生起來。

第三個是活命清淨戒。就像在家人必須遠離邪命,比庫也必須遠離邪命。比庫的邪命是違犯任何巴帝摩卡學處的謀生方式。

第四個是資具依止戒。比庫從信眾接受四種生活必需品,衣服cīvara、食物piṇḍapāta、坐臥處senāsana,還有病者所需的醫藥資具。作為戒學的一部分,在受用這四種資具的時候,比庫必須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這四種生活資具。就像我們在托鉢的時候,佛陀教導怎樣受理省思食物: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物,不為嬉戲、不為驕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只是為了此身住立存續,為了停止傷害、為了資助梵行,如此我將消除舊受(就是飢餓),並使新受不生(不要吃的太飽),我將維持生命,無過且安住。比庫以此等方式省思他的生活資具,將能培育知足。培育了知足,他就不會向護持者和淨人提過多的過分的要求,這樣他的梵行就沒有過失。

修習四種清淨戒,對比庫管控自己的心,以及避免產生貪、瞋、痴的不善業,是有很大的助益的。因此比庫的增上戒學,能夠資助他培育止的定力——禪那,佛陀稱之為增上心學;也有助於比庫修習觀禪,佛陀稱為增上慧學。再者,如果比庫嚴謹持戒,正法可以久住。所有這些不同種類的戒,都與貪、瞋相對立,以無貪、無瞋為根。

如果我們持戒,對業自屬智無信——即持戒的時候並沒有業果的概念,那就是智不相應,這樣持戒的善業就是二因的;如果持戒時相信,或者你已經親證得業自屬智、緣攝受智,那就是智相應的,這是三因善業。

持戒的業的運作,我們剛才講了,有一種是智不相應。比如說小孩子,一般不知道業的運作,但是他或者效仿父母或者父母讓他這麼做,或者他們喜歡持戒的時候被表揚,這是智不相應;又比如說有些人他不殺生,可能並非因為他的戒,而是出於害怕而不願意傷害其他的生命;有人可能選擇性的不殺生,比如不殺某一個種族、某一種宗教的或者某一個國家的人,但是他可以殺害其他種族、其他宗教、其他國家的人,那這個就不是屬於智的;或者他不殺沒有傷害過自己,沒有傷害過自己的家庭、朋友、同事的人,但是他卻殺死傷害過自己、傷害過自己家庭的人,我們講殺父不共帶天,諸如此類的;但有些人他不殺人,但是他會殺魚殺豬,或者所謂滅四害——殺老鼠、蒼蠅、蚊蟲這些。

有些人可能願意保護他認為漂亮或者有趣的動物,比如有很多的動物保護協會,它總是只保護某一類的動物,比如老鷹、雕、海豚、鯨魚、獅子、老虎、大象、猩猩,乃至於某一些蝴蝶,但是他卻不願意去保護那些覺得醜陋的動物,比如說禿鷲、烏鴉、鯊魚、狼、狐狸、老鼠、蟑螂、蚊子,黃蜂;同理,有一些人出於憐憫,他說不吃大動物的肉,比如說牛肉、象肉、馬肉,乃至於有些不吃豬肉,或者不吃雞、不吃鴨某一種,但是他還是會吃有生命的蛋、魚或者其它的海鮮。有些人可能是為了健康而不吃肉,他並不是出於憐憫;有些人可能由於有廉恥心而持戒,戒除殺生、偷盜、邪淫和妄語,但是他仍然會喝酒,會飲用谷酒、花果酒,等等。也有一些人可能會出於習俗和傳統而持戒,或者因為其信仰讓他這麼做;有人也可能由於想獲得好名聲而受到尊重而持戒;有人也可能因為害怕受到責備而持戒,上面種種情形下的持戒,都有可能是智不相應。

儘管一個人遠離惡行的心,可能與業的運作的智無關,但心卻不會因此就與無明和邪見相應,還是善心,二因善心。善心不會與無明同時生起,雖然無明潛藏在你的名色流裡面,但是單個心——善心裡面一定沒有痴、無慚、無愧、掉舉這些不善心所,但是它仍然有可能在這一串速行生起來的其它時候而持有邪見,擁有邪見的心路會生起來。他可能認為行善和作惡沒有果報;或者相信人死後一切都會斷滅;或者相信天界或地獄不過是傳說;或者認為五戒、八戒、十戒以及數量很多的比庫戒,只是古印度的文化傳統。那如果像這樣對業的運作他無信或無知,自然就不會害怕來生墮入惡趣,也不會對生死輪回有什麼恐懼,那麼這樣的人要正確地修行戒行,就會非常的困難。

那麼一個人在對業的運作無信和無知的前提下培養戒行,只要出現持戒不方便時,他就很容易輕易的放棄。比如發現家裡有害蟲,經常有同學問家裡有蟑螂怎麼辦?螞蟻怎麼辦?然後一般人都仍會選擇簡單的解決方式——殺滅或者讓人處理掉。有些人也可能為了想取悅生意夥伴,或者覺得朋友熱情不好拒絕,然後去喝酒、去宰殺活物,因為你經不起別人的這種譏嫌。有的生意人申報應稅收入,或者做生意的時候很容易以「人總是要活」「人總是要這樣、要生存」「大家都是這麼做」為藉口,而犯下不與取或者虛妄語的不善行。

即便是這樣可能智不相應,只要是遠離惡行,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善的。如果自始至終某一件事,你貫穿著善心,可能是它是殊勝的二因。但是只要是跟智不相應,這樣的業呢,就會比較遜色,它只與無貪和無瞋相應,業不夠強大,就意味著果報不夠強大。

再一種,就是持戒是智相應的。當一個人戒行與智相應的時候,要持戒就容易很多。有智慧的人,他自然害怕造惡,因為他不想為不善業的果報受苦。基由業的運作的智慧,他知道無戒德的行為不僅導致來生不幸,而且在今生也很難令自己安住,很容易追悔,沒有快樂,缺乏自信。對於自屬業果智的認知,他懂得所受持的戒學越增上,內心就會越清淨,所獲得的快樂和自信就會越多,必然是這樣。他會體驗到伴隨善心而帶來的種種的善法,比如慚、愧、心的輕安、輕快、柔軟、適業、練達、正直,有正念,還有信。

我們曾經講過故事:有一位長老被毒蛇咬了,但是他回憶起他這一生從出家受戒以來,都是清淨地持戒,生起極大的歡喜,蛇毒都自動排出去。所以如果一個人想圓滿戒行,包括想圓滿第三種禪修福德事,這種由於清淨持戒所帶來的快樂是重要的。定的近因是快樂,所以戒行必然在今生和未來世是帶來這些利益。

所以,我們應該檢視自己,在持戒的時候是不是以三因——無貪、無瞋、無痴來持。這樣的話,就可以使我們的持戒的善業更為強大。當然最強大的智,就屬於已證得聖道聖果的聖弟子,以道智生起伴隨著八支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隨著這八支正道的生起,戒的三離也好,善之正語、正業、正命,將徹底的斷除邪語、邪業、邪命。那麼這樣的一位聖者,一直到他無余涅槃,都不可能再故意地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和飲酒,最重要的是因為正見把邪見斷除了。要獲得道智,必然是他已經證得緣攝受智,擁有緣攝受智,知見業的運作,一個人不可能再執持任何的邪見。隨著入流道智的生起 ,一個人不僅擁有三因的戒行,而且確定盡未來際,不會再投生到四惡趣。如果是二果聖者或者三果聖者,他一定不會再到欲界,阿拉漢道智生起,就確定他不會再以任何形式結生。

然而在道智發生之前,我們就必須瞭解戒行的低劣或者殊勝。什麼樣的原因會讓我們的戒行低劣?在遠離惡行的心生起之前或之後,如果我們的心跟不善法相應,這就是低劣。如果一個人持戒卻不知道業的運作,那這種遠離惡行常常是有選擇的或者隨意的,這樣的戒通常是低劣的。為什麼?因為緊挨著持戒善心前後,通常會有很多貪根心生起來,乃至於瞋根心生起來。舉個例子講,有人可能因為覺得蝴蝶很漂亮而不應該殺死它,認為它漂亮是貪根心;另外一個方面,他可能覺得蟑螂和蚊子很可惡,要設法消滅它們,這就是瞋根心。他的這種遠離殺生、遠離惡行的狀態就夾雜著貪、瞋、痴。

有人可能不會去盜竊親戚朋友或者本村鎮的人,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是傲慢,也屬於貪根心。然而,他會想各種方法去到盜偷、不與取別人、別村或者別國的,這裡面就包含了貪、瞋、痴,就是我們講的選擇性隨意持戒的例子。這些通常都是以智不相應的。

再比如說有人或許會想,現在先照顧好我的家人和財產,等我老了,再來跟你好好學習,好好持戒;或者等我去寺院或者是哪一個禪修營的時候,再來好好持戒了。這都是隨意的戒行,就會夾雜著很多貪、瞋、痴,而使以你這一生的戒行就顯得低劣。

還有一種會造成低劣的是受戒的方式。有些人可能是非自願的受完整的戒,由於某一種觀點,他可能認為持戒已經過時了,因而是錯的;或者他因為我慢,他可能不喜歡比庫持戒的正規的這樣的儀軌;或者由於某一些觀點,他對「必須學習特定的巴利用語」很反感——三皈依一定要念準確。但是,他可能受到朋友、家人、父母的敦促,然後去受戒,但是因為他怕別人知道自己不願意持守戒,他只好很不情願地去受戒。因此他的受戒的過程就夾雜著很多邪見、厭煩、不滿,這些貪、瞋、痴的不善心。這樣的習慣或緣力留下來,到以後一想起來或提醒自己要持戒的時候,心裡就會不舒服,也可能繼續持戒,但是就是不舒服,悶悶不樂。

還有,有一些特別很容易犯戒的因緣。比如說夏天一隻蚊子來,叮在你手臂上。聽說這段時間正在登革熱,你有意識的想避免殺生,但很勉強,實際上很想把它一掌拍死了,所以在前面就一堆的不善心。

另外一個恰當的例子,是一位在家弟子,他很不情願地受持八戒。因為不能聽音樂,又不能吃晚飯,所以從早到晚都很無聊,就整天期盼著這一天趕快結束。或者到晚上的時候肚子很餓,他非常的煎熬,他持八戒不是帶來快樂,而是覺得很艱忍、很難受,這個有很多不善業夾雜在裡面。

前面講過,菩薩的過去生伽哈巴比亞那苦行者的時候,他如何用真實語救了一個被蛇咬傷的孩子的性命。他當時說的真實語,他只有剛成為苦行者的第一周、第一個星期,他過著快樂的梵行生活。此後,他雖然還過著這個梵行生活,也修習禪那,但是很不情願,而且信念不堅定。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持戒了,禪修了50多年,但是他每天其實並不快樂。所以雖然做了50多年的持戒禪修福德,但是他這個善行是低劣的。比庫或者佛教徒,為了名聞利養或者快樂的來生而持淨戒,這個戒行也是低劣的。

如果因為善戒而驕傲自滿,看不起那些戒行不如自己的人,這樣的戒行也同樣是低劣的。

前面講到的這些戒行,雖然遠離了惡,但是中前後夾雜著無數的不善心,那這些具有貪、瞋、痴根的不善心,會讓他的戒行低劣。如果持戒者又不懂得業的運作,沒有自屬業果智,那麼戒行還與無痴不相應,這會令他的戒行成為又是低劣的二因善業,意味著它未來的果報也可能是無因的。

即使持戒者瞭解業的運作,戒行是有智的,但是因為前後夾雜著無數不善心,仍然會使他的戒行成為低劣的三因善業,那麼這樣的業作為結生的果報成熟時,就會成為二因。

那麼怎樣才是擁有殊勝的戒行呢?在遠離身三、語四惡行的心生起來之前或之後,都是跟善法相應的,那就殊勝。舉個例子講說,你戒除殺蚊子、蟑螂或者戒除殺蝴蝶,內心同樣感到喜悅;戒除殺牛、殺蛇,你同樣感到喜悅。為什麼?因為第一條:離殺生學處是涵蓋所有的眾生,並非是那些我們覺得漂亮的、同類的就不殺;或者它是害蟲就該殺,都是眾生。

同樣的道理,無論是不偷盜到哪一家的、哪個村的或者哪個國家的,還是不偷盜自己的、本國的,內心同樣的喜悅,就是不偷盜。任何時候都一樣,那這樣的戒行它是殊勝的。它沒有選擇性,也沒有隨意性,那這樣,通常是跟你的智相應的。

再一個,受戒的方式是殊勝的。如果一個人很歡喜地去僧團、去禪林、去見比庫,恭敬地請求按照正儀軌來受戒,然後歡喜恭敬地合掌、歡喜恭敬地宣誓皈依佛法僧三寶,然後歡喜恭敬地以決意宣誓受持每一條學處,那這樣的受持方式以後,內心就會充滿喜悅。所以為什麼給大家講受戒的時候內心要殷重,聽法的時候內心要殷重,不要那麼隨隨便便散漫,那麼這樣的受戒儀式以後,你以後再想起來,提醒自己受戒的時候,你自然而然的一個心也帶著喜悅和決心,會很堅定地去持戒。因為平常一天,總是能夠遇到很多犯戒的時候。比如還是講一隻蚊子飛過來叮在你的臉上,那有意識地避免殺生,你只是友善地揮手把它趕走,內心是「哎,我現在沒有起瞋心!」內心喜悅。那麼他也可能因為生起想說謊的念頭,但他很愉快地把它阻斷,而不說出口,然後不會追悔;或者當他記起來提醒自己要受戒的時候,那種殷重的心和喜悅的心就會再度生起。

如果是為了希求證得斷盡一切煩惱來持戒,那是很殊勝的持戒了。同樣的,這樣的戒行,因為前後都有善心圍繞,然後你深信業果,知道業的運作,那你這樣的持戒就是三因的。雖然如果有時候與智不相應,那你的戒行也會能夠成為殊勝的二因善業。

所以我們必須牢記,只要我們還沒有證得任何道果,我們的業自屬正見,業果智就是不確定的。由於貪、瞋、痴隨眠煩惱的現行,有可能造成我們會放棄正見,乃至於持有邪見。只有證悟道果,我們的正見才是確定的,這也就是為何入流聖者不會再去違犯五戒中的任何一條的緣由。所以最殊勝的戒行,至少是跟初果道相應的,這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這是講到了持戒這第二種福德事,它跟業的運作的關係。

第三種福德事是禪修。禪修有兩種:一種是止禪;一種是觀禪。止禪是指對著單一的所緣培養強有力的定力,我們叫心的一境性。止禪包含了近行定和安止定。安止定,我們也稱為禪那,有八種禪那——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禪那,我們經常講叫四禪八定。這八種定也不是在佛教裡面所獨有。在佛陀的教法之外,在古印度很多的苦行者、遊方者,或者我們佛陀過去生的菩薩、還有轉輪聖王,他也教導禪修。比如我們的菩薩在成佛之前,師從兩位禪定大師:Āḷāra Kālāma,學的四種色界定和前面三種無色界定。然後他又師從Udaka Rāmaputta,學成第四種無色界定,這些成為輪回基礎的禪那,就是培育禪那以獲得更高等的再生,並繼續輪回。所以在佛陀的教法之外,也有基由這種禪那,培育各種神通:乘空飛行、水上飛行等等。但是為培育以觀為基礎的禪那,就是佛教所特有的,就是培育禪那是為了如實知見,為了透視究竟地,這是佛陀獨有教導的。

那佛陀教導的四十種修習止的業處。

十種遍禪:地、水、火、風、青、黃、紅、白、光明遍和限定虛空遍。

十種不淨就是屍體的十種相,比如腫脹相、青瘀相、骸骨相

然後十種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和入出息念等等。

還有是四梵住:慈悲喜捨。

還有四無色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還有一想,叫食厭惡想。

一種差別:四界差別。

這其中的一些業處只能培育近行定,而遍禪的業處和入出息念,則可以培育近行定和安止定兩者。所謂近行定是已經接近禪那,安止定是完全地沈入禪那。

在經教法裡面,佛陀是講四種禪那;在論教法裡面,佛陀是講五種禪那。證入禪那,有基本的五種素質叫五禪支——尋、伺、喜、樂、一境性。這是我們在講心所的時候講過,是五種心所。在當你有禪那的時候,這五種心所,初禪的時候,這五種心所的力量特別強。這也是有禪那、沒禪那的很重要的差別。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如何證得二禪、三禪、四禪,就是這個禪支的捨棄。那麼在近行定和禪那中,一般心總是會充滿光明,佛陀稱為叫智慧之光。Paññā āloka 最為明亮清淨的光,是在第四禪獲得的。

有人說:「你們修禪有光,經典說光是污染。」這個說法是不懂亂說,止禪會有光的。但在《法集論》義注裡面講,有些人的禪相是暗的,但大部分的禪相是明亮的、是光明的、清淨的。

講到光的污染,是指修觀禪還沒有到達成熟的生滅隨觀智時,出現的十種觀禪的染污。裡面有一種就是光特別明亮,比修止禪的時候還明亮,導致禪修者以為證涅槃了,不能跟止禪的禪相混為一談。

止禪,也有業的運作的考量。對於佈施和持戒而言,一個人你的心,可以跟業自屬智相應或者不相應。但是對於止禪來說,他的心必定是智相應的。我們講,二因的人不可能證得禪那。只要你是到達禪那,那麼至始至終它是智相應的。我們前面講,這叫禪那的智慧或者叫禪那正見,五種智裡面,這個叫禪那智、禪那慧。

但是,一個人,他的止禪依然還是有勝劣的差別的。什麼是低劣的止禪呢?在禪那心生起之前或者之後,他的心跟不善法相應,這就是低劣的止禪。舉例說,有些人修習止禪,可能是由於習俗或者傳統;或者因為信仰教導他必須這麼做;或者是為了身體健康;或者是為了神通。我們現在很多人是為了獲得某一種研究、管理或者交易的靈感。假如說禪修可以讓你賺更多錢,讓你突然間靈感一現,然後就突破了某一種研究,然後就開發出新產品,諸如此類的。很多高科技公司組織員工禪修,就是這樣的目的,這個就是一種。

還有呢,就是止禪成為一種時尚,覺得你如果不會禪修一下,就很丟人了。據說現在的心理學大會,每一個心理學大師上來都同時自稱他是禪師,禪修對於心理學也成了一種時尚,為了獲得名望和尊重而修習。

有些人甚至可能因為害怕受到責備而禪修。比如孩子被父母親要求修習止禪。

還有一些人是為了獲得不死而修習止禪,但是他卻沒有導師,或者合格的導師。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的修習方法可能會是錯誤的。比如說他可能會證得禪那,並認為所出現的光明、晃耀光明、閃耀的光,就是不死了;或者認為具有禪那而投生的更高的生存界,就是到達不死。也可能認為通過禪那,找到內在的不死的真我——「我」這個光明就是真我,然後「我」就融入這個真我,這個就是錯誤的。

有些人可能是想修習觀禪而來修習止禪,他也堅信佛陀的教導,並希望能夠終結諸苦,來培養作為修觀的禪那。但是因為他沒有導師,或者沒有合格的導師,所以可能會得到錯誤的指導。比如他可能認為不需要持戒,也可能認為可以通過觀察在體內流動的氣息就能證得禪那,或者相信即使沒有似相也能獲得禪那。

另外有些人可能對於修止有正確的認識,但是訓練沒有系統性,對禪修業處不能堅持,又缺乏恭敬。禪修的時候,禪修者必須像恭敬自己的禪修老師一樣地,恭敬對待自己的禪修業處。對自己安那般那業處、四界差別都要很恭敬。你不恭敬,疑就會經常生起來——我這樣修對嗎?這樣修確定嗎?我現在做不到是不是我的巴拉密不夠?

也有些人自以為是,總是「我以為、我認為」。你認為,還要老師幹什麼?總覺得自己很聰明。但是他很可能修一修,馬上就各種問題就出來,然後心煩意亂,然後再自己找藉口不再修習。

或許他不能夠清楚地認知自己的五根,他就是一門心思地想:「我要禪修、我要禪修。」但對於什麼是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沒有去觀察,或者他缺乏瞭解,跟這些無信、不精進、無念、無定、無慧的惡友為伴。這樣呢,就算他整天經常禪坐,也不會心甘情願,最終他也會放棄,就把禪修當做一種調劑,這個就很難堅持了。

另外有些人可能他願意靜靜的修習,但是他不能夠清楚了知自己的禪修業處。很多人都是不了知自己的禪修業處,自以為很聰明,自己看書,看很多書,很多書又說得不一致,然後自己比較,自己認為出來一個東西,自己設想一個東西出來,然後在那期待、控制、強迫、分析、比較、排他,各種世間習氣就都出現,然後被這些東西所困擾,造成了各種我們講「蓋」——各種障礙,各種蓋交替升起。在他的禪修過程就充斥著各種不善或者智不相應相夾雜。那麼即便這樣能獲得成功的禪那,那也可能會生起很多我慢不善心——你看我不要老師,自己都修起來,我是自己看書學的。那麼有時候即使有老師指導,他也是容易看不起還沒有獲得禪那的同修,然後到處去誇口,或者對自己的成績津津樂道,試圖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些,我們剛才講的,這就是修止禪前後夾雜的無數的不善心,這些具有貪、瞋、痴的不善心。還有邪見相應的、或者邪見不相應的這些不善心,就令他的整個止禪的善業顯得低劣。如果他不能夠時刻清楚了知自己的禪修業處,那麼他這個時候就是智不相應。那這樣就會令他的止禪成為低劣的二因善業,那麼也就意味著果報將會是無因的。

然而即使他的確清楚地知道禪修業處,也就是跟慧相應。但是因為夾雜著我們剛才講的這麼多的無數的不善心,仍然會使它的止禪成為低劣的三因善業,那麼意味著這樣的善業的果報,就是在未來只會是二因。

  Ok,今天的禪修的運作,我們先學到這裡。我們回向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