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kZvv3lfgZkzCNYR4opw  

 

很多父母都會善意的隱瞞家中的財務,主要是因為孩子還小,想讓他們明白「賺錢不容易」的道理。
 
對很多父母而言,要不要向孩子公布家裡的財務狀況,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我有很多「有錢人」朋友竟然都跟孩子說:「我們的房子是租來的,家具是向朋友借來的。」還有很多朋友的小孩會跟我說:「阿姨,我媽媽說我們家很窮!」
 
有時候,我氣不過,就會跟朋友說:「幹嘛欺騙小孩,我又不會跟你借錢,何必裝窮!」只見朋友兩手一攤,有氣無力的說:「這也是一種理財教育嘛!」
 
其實,以理財的觀點出發,我還有點贊同這種做法,大家都知道由奢入簡難,由簡入奢卻是十分容易,如果用宿命一點的看法,一個人一輩子「注定」有多少錢可以花。
 
不過,如果真是這樣,我倒希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能花的錢不要佔去太大的比例,這樣等我們看不見的時候,他們才能有多一點錢可以花,相信這應該是許多為人父母的心願。
 
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善意的隱瞞家中的財務,不過,如果是因為孩子還小,想要讓他們明白「賺錢不容易」的道理,我倒覺得應該先讓孩子明白不是一輩子都可以茶來張口、飯來伸手,東西不見了媽媽就會再買,在外頭惹麻煩也都會有爸媽拿錢來擺平。畢竟習慣的養成要從小開始,疼愛子女的家長千萬不能輕忽。
 
除非是富豪家子弟,沒有坐過公車,沒有跟別人打賭玩彈珠,出門有保鏢、司機,從小就可以發現自己跟人家不一樣;不過,就算自己不知道,別人也會告訴他:「哇!你們家好有錢喔!」反過來,如果是窮人家,家徒四壁,吃穿都要斤斤計較,我想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小孩也很清楚知道自己家很窮;偏偏就只有那些不上不下的小康家庭,反而很難跟孩子說清楚講明白!
 
記得小時候學校發的調查表總要填寫「家庭經濟狀況」,爸爸會說:「填小康吧,」其實那時候家裡的生活滿拮据的,我的鉛筆總是要等在美國人家中幫傭的阿姨來贊助,但是為了不讓我在學校受到歧視,爸爸總會寫下「小康」的字眼。
 
 
現在的中產階級,大都是屬於小康之類,很多父母在職場上努力工作,積極的加班、升遷,拚命的學習理財,為的就是在有限的薪水裡,多攢一點錢。但是多攢的錢,總是無法逃過國稅局的稽查。
 
很多販夫走卒因為擺地攤可以不要報稅,所以荷包滿滿,出入名車;許多有錢人更是會請會計師做海外的節稅動作,所以賺很多卻繳很少的稅。只有中產階級,賺的每一毛錢都逃不了稅。所以我常說,中產階級賺錢是賺稅後的錢,但是花錢卻是花稅前的錢,生活起來十分艱辛。
 
我有很多在外商公司工作的朋友,位居高階主管,年薪好幾百萬元,按理說都是有錢人,不過他們還是無法跟自己的孩子談論財務狀況,其中一位朋友,已經擠進大直重畫區,身價數千萬元,但是還總是擔心「隨時沒工作」,所以只能騙孩子說:「房子是租來的,每月的租金要十幾萬。」
 
連我自己也很難跟孩子解說家庭財務的全貌,不過,我還是會盡力跟孩子說明,例如,房子是爸爸買的,不過我們還有貸款要繳;車子是爸爸的「禮物」,是爸爸努力工作賺來的。
 
因為家裡實施家務有給職,所以孩子從很小時就知道,錢是需要靠賺來的,而小孩子幫忙做家事就會有錢拿。有一次,我請老大幫忙看弟弟的功課,如果檢查沒有錯,我就會付他薪水,沒想到他竟然因此體會到做家事要付出體力,可是看弟弟的功課卻是易如反掌,也就是說,他發現「用腦袋賺錢」比較容易,也比較舒服。我想,藉由那次的體認,對他以後的職場觀應該會有不同的感觸。
 
此外,家裡也有「借錢」、「加班費」等的規畫,所謂的借錢就是預支,這和我們向銀行借錢的道理一樣,只不過跟銀行借錢要付利息,跟父母預支零用錢是不會收利息。
 
好比孩子需要買電腦,但是存款又不足,就可以跟父母先借錢;至於加班費則是家裡一些非迫切性的工作,例如油漆、整理衣服、花園、不用的書籍等等,都可以列入加班費中。如果孩子需要賺額外的錢時,這都是很好的方法和經驗。
 
如果孩子了解預支的意義,就會懂得房貸,也就能體會還錢的壓力,自然就能感受到父母親的辛苦,這也就等於跨出和孩子溝通理財的第一步。
 
有一個預言故事說到,有一個人問老鷹:「你為甚麼要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老鷹回答說:「如果我貼著地面去教育牠們,等牠們長大了,哪有勇氣去接近太陽呢?」
 
給孩子一個比較嚴苛的理財環境,對他們絕對是正面,而且在孩子念中學以前,應該都維持這樣的原則和方向。
 
《有錢是教出來的》,夏韻芬/著,麥田出版,2005年08月初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