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禪(VipassanA meditation)可視為是發展善心所,直到它們強大到足以持續主導心的狀態之過程。這些心所稱為「五根」——信、精進、念、定與慧。特別是在密集禪修裡,正確的練習能開展強而持久的信根、穩健的精進根、深度的定根、敏銳的念根,並開展愈發深奧的慧根。而最後的產物——智慧,是心中的力量,得以契入實相的最高真理,使我們從無明、無明之果——苦、愚癡與一切的不快樂中解脫。
然而,為了圓成這樣的修習,必須有適切的起因。有九個因素能令五根增長,茲羅列如下,並於後文詳述之:
一、將注意力導向一切心的所緣之無常性;
二、以審慎與尊重的態度禪修;
三、保持相續不間斷的覺知;
四、適於禪修的環境;
五、記得過去有助於禪修的情境或行為,特別是困難出現時,可以維持或再創造那些因緣;
六、培養七覺支;
七、認真禪修的意願;
八、面對疼痛或其他障礙的耐心與堅忍;
九、決心繼續修習,直到完成解脫的目標。
行者即使只圓滿前三項使五根現起的因素,便會有長足的進步。也就是說,如果他謹慎、尊重、持續不斷地覺知心法與色法的消逝,行者的心便會具有信、精進、念、定與慧的特相。在這些情況下,禪修的內在障礙很快會被移除。五根能令心平靜,清除紛擾。如果你是這樣的行者,會經驗到未曾有過的輕安,你或許會充滿敬畏:「太棒了,這是真的!我真正經驗了所有老師們所說的安祥與寧靜。」因此,第一根——信,便於修習中生起。
這種特殊的「信」稱之為「初證信」1。自身的經驗使你感覺到,佛法更進一步的許諾確實是真的。
伴隨信心而來的是種自然的激勵——精力的激發。精力出現時,精進便隨之而來,你會告訴自己:「這才剛開始,如果我更用功些,會有比這更好的驗。」增強的精進引導心,在每個剎那切中觀察的目標,念根因而強固且深入。
念根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能使得定——心一境性生起。當念根剎那、剎那滲入所緣,心得以維持穩定而不散亂,浸淫於所緣而感到滿足。在如此自然的狀態下,定穩固與強化。總的說來,念根愈強,定根也隨之增強。
有了信、精進、念與定,便具足了五根中的四根,第五根——慧,便無須特別的引介。若前四根存在,慧根便自行展現。行者開始非常清晰、直覺地看到身、心如何是各別的存在,也開始以非常特殊的方式了解身心如何藉由因果而相關連,每一次慧根的顯現,證信也隨之加深。
看到所緣剎那、剎那生滅的行者,會感到非常滿足,「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只有剎那、剎那生滅的現象,背後沒有自我,『無人在家』。」這個發現,為心帶來莫大的解放與自在。其後對無常、苦與無我的領悟,則特別具有激勵信根的強大力量,讓我們充滿強烈的信心,確信佛法所說皆真實不虛。
修習毗婆舍那好比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要以正確的角度拿穩刀身,不能太高或太低,使出恰好的力量,持續不斷地在石頭上磨,直到第一面完成後才能翻轉刀身,再用相同的力量與角度,開始磨另一面——這是個出自佛經的比喻。正確的角度就如謹慎地修習;而使力與磨刀的動作,則像持續的正念。如果你真能謹慎且持續不斷地練習,便能確保心在短時間內變得敏銳,足以直接契入存在的真理。
【方法一、注意無常性】
第一個發展五根的因素,是去注意一切事物在生起後,都會壞散滅去。禪修時,行者在六根門觀察名色,行者應懷抱著「注意一切生起的事物,隨後將消逝」的意念來進行觀察。如你很可能知道的,這信念只能經由實際觀察而獲得確認。
這個態度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準備工作。事先接受事物是無常、短暫的,可以預防當你透過個人經驗發現這些事實——有時是非常痛苦地發現它們,而可能出現的反應。此外,不接受它的行者,或許會在與此相反的假設上——這世間的事物可能是永恆的,花費不少時間,這樣的假設會阻礙「觀」的發展。你可以先相信無常,隨著修習的深入,自己的經驗將能證實這信念。
【方法二、以審慎與尊重的態度禪修】
第二個加強五根的基礎,是從事禪修時的審慎態度。以極度的崇敬與嚴謹來對待禪修是必要的,為了發展這種態度,思考禪修可能會使你享有的利益將有幫助。正確地修習身、受、心、法等念處,可使心淨化,克服憂傷,滅盡色身的苦與心理壓力,並證得涅槃。佛陀將稱之「四念處」(satipaTThAna),意指在念的四個基礎上禪修,這確實是無價之寶!
謹記這點,你或許會受到激勵,而非常審慎、仔細地覺知於六根門生起的所緣,在密集禪修時,你也應當儘可能放慢動作,了解自己的「念」還處在嬰兒階段的事實。放慢得以讓「念」跟得上身體移動的速度,而詳細地觀照每一動作。
經典以一個人走狹橋過河的意象,來說明這審慎與嚴謹的特質。這窄橋上無任何扶手,而下方水流湍急。顯然地,他無法蹦蹦跳跳地快跑過橋,而必須一步步小心行走。
禪修者也好比捧著一滿碗油的人,在不得讓油溢出的要求下,你可想像那審慎的程度。在你的練習中,也要有同樣程度的「念」。
第二個例子是佛陀親口所說。有群比丘居住在森林中,表面上在禪修,實際上十分懶散。坐一支香結束,他們會突然散漫地跳起來,漫不經心地四處走動。他們看著枝頭的鳥兒與天上的雲朵,毫不管束自己的心,在修行上當然沒有任何進步。
當佛陀得知此事,他審察之後發現這群比丘錯在不尊重「法」、不尊重老師的教導與禪修,於是趨前向他們述說捧油碗的譬喻。佛陀的開示(sutta)激勵了他們,決定從此對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嚴謹審慎,結果在短時間內所有人都證悟了。
你可以在密集禪修中以自己的經驗來證實這項結果。放慢下來,審慎地移動,便能在觀照自己的經驗時,運用尊重的特質。動作愈緩慢,禪修的進步愈快。
當然,人活在這世上,必須適應一般的環境。有些情況需要速度,如果你以蝸牛的速度行駛於高速公路上,最後可能會入獄或死亡。相反地,在醫院中,則必須極度溫和地對待病人,容許他們緩慢行動。如果醫生、護士為了更有效率地完成醫院的工作,而催促他們,病人會很痛苦,也許最後進了太平間呢!
行者必須了解自己的處境,不論身在何處都要適應環境。在密集禪修或其他情境中,如果有人等在你後面,最好體貼地以正常的速度移動。然而,你也必須了解我們的首要目標是發展正念,因此,你單獨一人時,就可以回復緩步徐行。你可以細嚼慢嚥,用最強的正念來洗臉、刷牙與洗澡——只要無人在排隊等候。
【方法三、保持不間斷的覺知】
堅持正念的相續,是發展五根的第三要素。行者應試著儘量處在正念的剎那,時時刻刻,無有間斷。以此方式,可以確立正念,正念的力量也會增長。守護我們的「念」,即阻止煩惱(kilesa)——貪、瞋、癡會傷害與痛苦的特質——潛入,使我們失念。穩固的念現起時,煩惱無法生起,這是生命的真相。當心無有煩惱,就不會有負擔,輕鬆且快樂。
盡一切努力來保持正念相續,一次只做一個動作,要改變姿勢時,把動作分解成個別的小動作,並高度審慎地觀照每個移動。想要起坐時,觀照睜開眼瞼的意圖,然後,觀照眼皮開始動作的感覺;接著,觀照手從膝蓋離開、換腿等等,甚至是最微細的動作——不只是行、住、坐、臥,還包括閉眼、轉頭、扭門把等,一整天都要保持高度的覺知。
除了睡眠時間外,密集禪修中的行者應當持續保持正念。正念應相續到實際上沒有時間省思、遲疑、思考、推論,或以自己的經驗來比較曾閱讀過的禪修內容,時間僅足以用於全然的覺知。
經典將修習佛法比喻為升火,在火柴與放大鏡尚未發明前,起火必須使用原始的摩擦生熱法。
人們水平地握著一種弓形的器具,再將繞在弓上的線纏上一根垂直的棒子,其一端嵌入一小塊有凹槽的板子,再將凹槽塞滿木屑或樹葉。隨著弓前後的移動,棒端會快速旋轉,最後燃起樹葉或木屑;另一個方法僅是以雙手搓動棒子。不論以何種方法,人們摩擦再摩擦,直到累積足夠的摩擦力點燃木屑。想像如果他們摩擦十秒,接著休息五秒來思考這件事,會怎麼樣呢?你覺得火升得起來嗎?持續的精進也正是如此,必需有它才能點燃智慧之火。
你可研究過變色龍的行為?經典以這種蜥蜴來形容斷斷續續的修習。變色龍以一種有趣的方式接近目標,一看到美味的蒼蠅或可能成為配偶的對象,牠會突然向前衝,但卻不立刻抵達,牠快跑一小段路後,停止下來凝視天空,東張西望,接著再向前衝一段,再次停下來凝視,永遠不在第一次就衝到目的地。
如此一曝十寒的練習,保持正念一陣子,接著做白日夢的人,就是變色龍行者。儘管變色龍缺乏持續性,仍然得以生存,但行者的修行則不盡然。有些行者每次有了新經驗,就覺得要停下來反省、思考,想知道他們已經到了第幾觀智。有些人無須新奇的經驗,也會思考並憂慮類似的事。
「我今天覺得疲累,可能是睡眠不足,也許是吃太多了,小憩一下或許是我需要的。我的腳痛死了,不知是否起了水泡,這可是會影響禪修!也許該睜開眼睛檢查看看。」這正是猶豫的變色龍行者。
【方法四、選擇適於禪修的環境】
第四個發展五根的因素,是要確保有適於讓「觀」開展的情境。正確、合宜且適切的活動可使觀智生起。要創造適於禪修的環境,需符合七種適宜的條件。
首先是「住所」。禪修環境要配置完整,補給充足,這樣的地方才可能讓人成就「觀」。
第二項是所謂的「行境」(譯按:指行乞的村落),指的是古代每日托缽的修行。比丘的禪修地點與村落距離要夠遠,才不致分心;但也要夠近,才能依賴村民每日供養的缽食。對在家行者而言,不但要容易取得食物,還得供應充足,但不能因這些事分心。此前提下,行者須避開會破壞個人禪定的環境,也就是繁忙且活動多的地方,心可能會不安住於禪修的所緣。總之,相當程度的安靜非常重要,但不能太遠離塵囂,以致無法取得賴以維生的物資。
第三項是「談話」。在密集禪修期間,合適的談話在種類與次數上多有限制,註釋書將此限定為聆聽法的開示,我們可以再加上與老師一同討論佛法——小參。有時花些時間討論修行的情況是必要的,特別是行者對如何進一步修習感到困惑或不確定時。
但要記住,任何事過度了就有害。我曾在某個地方教學,那兒種有盆栽,有位學員過度熱心地為盆栽澆水,以致所有的葉子都掉光了。如果你忙著討論佛法,你的禪定也會發生同樣的狀況。
即使是老師的開示,行者也要仔細評估,一般原則是慎思明辨,所聽到的是否會增長已生起的定,或令未生起的定生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必須加以避免,甚或選擇不去聽老師開示,或不要求更多的小參。
在密集禪修中,行者當然必須儘量避免任何的交談,尤其是閒談俗事,甚至嚴肅的佛法討論,在密集禪修中也不總是恰當的,行者要避免與同修者辯論教義,最不適宜的是談論食物、住所、生意、經濟、政治等,談論這些被稱之為「畜生論」(animal speech)。
禁止這類言談的目的,是避免行者分心。佛陀慈悲地對禪修者說:「熱切的禪修者不應放縱於言談,若確實經常交談,會導致嚴重的分心。」
當然,在密集禪修中也可能真的需要說話,此時應注意不要超過絕對必要的溝通,同時在談話的過程中保持正念。首先會有想說話的渴望,要說什麼與如何說的想法會在心中生起,你應觀照並審慎地標記所有這些想法——心中對說話的準備;接著是實際說話的行為,包含身體的動作,你的雙唇與臉部的動作,以及任何隨之生起的姿勢,都要成為「念」的所緣。
幾年前,緬甸有位剛退休的政府高級官員,他是個滿腔熱忱的佛教徒,讀過很多譯成緬甸文的佛教經典與文學,也花了一些時間禪修。他修習的功夫不深,但由於擁有許多常識,又想教導別人,因而成為老師。
有天,他來到仰光中心禪修。我在指導行者時,通常先解釋禪修,然後將我的教學與經典比較,試著調和其中明顯的差異。這位先生立刻問我:「這些引述摘自何處?參考資料是什麼?」
我客氣地勸他忘了所關切的問題,繼續禪修,但他無法做到。連續三天,他在每次的小參都重複這樣的行為。最後我問他:「你為什麼來這裡?你是來當我
的學生,還是想來教導我?」對我而言,他似乎只是想來炫耀自己的知識,不是因為想禪修。這個人輕率地說:「哦!我是學生,你是老師。」
我說:「三天以來,我試著婉轉地告訴你,但現在我必須直接跟你說。你就像是為新郎與新娘證婚的牧師,輪到自己要結婚的那天,卻不站在新郎應站的位置,反而走上聖壇主持婚禮,群眾們都感到非常詫異。」這位先生終於明白而承認自己的錯誤,爾後成為順從的學生。
真正想了解佛法的行者,不要試圖模仿這位先生。事實上,經典也曾提到,無論學識多麼淵博或經驗豐富,在禪修期間應該像個不能恣意而為的人,反而是要非常柔順服從。就這點來說,我想與你們分享我在年輕時養成的態度。當我對某個領域的技巧尚不純熟、能力無法勝任或經驗不足時,我不會莽撞強加意見;即使我已熟稔某個領域,足以勝任且經驗豐富,我也不會介入,除非有人徵詢我的意見。
第四項是「人」,主要指的是禪修老師。如果老師的指導能讓人進步,增長已生起的定,或令未生起的定生起,他便是位適合的老師。
另外兩個與「人」有關的部分,一是支持行者禪修的團體,一是行者自己與團體中其他人的關係。在密集禪修中,行者需要許多護持。為了開展念與定,他們放棄世俗的活動,因而需要協助執行購物、準備食物、修膳住處等瑣事的朋友,以免行者在密集禪修中分心。而對參加集體禪修的人來說,思量自己對團體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得體地為其他行者設想很有助益,唐突或吵雜的動作十分干擾他人,將此牢記在心,尊重其他行者,自己便能成為合適的人。
第五項是「食物」,意指適於個人亦有益於禪修進步的食物。然而,要謹記在心的是,這方面不可能一直滿足自己的每樣嗜好。團體禪修有時規模相當大,為大家烹煮的食物要一起準備好,在此情況下,最好採取接受任何所提供的食物的態度。如果禪修被食物不足或厭惡的感覺所困擾,若方便的話,可以試著修正。
◎瑪帝卡瑪塔的故事
曾經有六十位比丘在森林中禪修,他們有一位非常虔誠的護持者, 女居士瑪帝卡瑪塔(MAtikamAtA),她試著找出比丘的喜好,並每天烹煮足量的食物供養他們。一天,她走近這群比丘,詢問在家人是否也可以像他們一樣禪修。他們告訴她:「當然可以!」並指導她禪修。她歡喜地回去開始練習,即使在煮飯或做家事時也從未間斷禪修,最後證得阿那含果(anAgAmI),並且由於過去累積了許多功德,使她同時具有可看到遠方的東西,聽到遠處聲音的天眼與天耳通,以及能了知他人想法的他心通。
瑪帝卡瑪塔滿懷喜悅與感激,心想:「我所體證的佛法真是殊勝,雖然我這麼忙碌,每天要料理日常雜務,並為比丘們準備食物,我相信那些比丘一定比我更進步。」她以神通察看六十位比丘的禪修狀況,令她震驚的是,他們竟然無人獲得絲毫的觀智。
「出了什麼事?」瑪帝卡瑪塔納悶極了!她又以神通探究比丘們的情形,看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並非禪修地點的問題,也不是他們之間處不好,而是沒有得到適當的食物!有些比丘喜歡酸的口味,有些則喜歡鹹的,有人喜歡辣椒,有人喜歡糕餅,還有人偏好蔬菜。由於比丘教導她禪修,引導她至奧妙的解脫,瑪帝卡瑪塔出於感恩地開始迎合每位比丘在食物上的喜好。結果,所有的比丘不久都成為完全覺悟的阿羅漢(arahant)。
這位婦女快速且高度的成就,以及她的智慧與奉獻,給為人父母與其他提供照顧者一個良好的典範——為他人的需要提供服務的人,無須放棄對於深觀的渴望。
就此主題,我想談一下素食主義。有些人認為只吃蔬菜才是道德。在上座部(TheravAda)佛教裡,並不認為這作法能引導人對真理有特殊的理解。
佛陀並未完全禁止食肉,只是為此制定某些規則,例如不能特別為了給個人食用而殺生。提婆達多(Devadatta)曾要求佛陀制戒禁止食肉,但佛陀在深思之後,拒絕了這項作法。
當時與現在一樣,大多數人吃的是肉類與蔬菜混合的食物,只有較高的種姓——婆羅門是素食者。比丘們托缽時,他們接受所有種姓的人供養,區分素食與肉食的施主,則有違托缽的精神。再者,不論是婆羅門或其他種姓,都可以加入僧團成為比丘、比丘尼,佛陀將一切會牽涉到的情況都列入考慮,也包括了這點。
因此,在修學佛法上不需自限於素食。當然,均衡的素食有益健康,如果出於悲憫的動機而不吃肉,這樣的動力確實是良善的。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你的新陳代謝已適應肉食,或有其他的健康需要必須吃肉,則不必有罪孽深重或有害修行等想法。大多數人無法遵循的律法是無效的。第六項是「氣候」。人類對於氣候有很強的適應力,不論多熱或多冷,都會找出讓自己舒適的方法。當這些方法有限或難以取得時,便會干擾禪修。這時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在溫和的氣候裡修習。
第七,也是最後一項的是「姿勢」。在此指的是傳統的四威儀——行、住、坐、臥。坐姿最有利於止禪(samatha),在馬哈希尊者(MahAsISayadaw)2 的傳統中,毗婆舍那的修習以坐禪與行走為基礎。無論哪種禪修,一旦建立了動力,姿勢就不是那麼重要,四者中的任何一種都很合適。
初學者應避免臥姿與站姿。站姿會很快產生苦——腿的壓力與僵硬,這會干擾修習。臥姿的問題則是會引發睡意,因為無須太多的努力便能維持臥姿,而且非常地舒適。
檢查你自己的情況,看看以上七種適合的環境是否具足。如果沒有,也許要做點調整以符合要求,如此你的修習才能有所進展。如果這些安排是為了讓禪修進步,就不算是徇一己之私。
【方法五、運用過去有助於禪修的情境】
第五個增長五根的方法,是利用「三摩地的徵兆」成就觀禪,意指過去曾有過修行良好的情境——良好的「念」與「定」。我們都知道修行會起起落落,有時高居於定境的雲端,有時則低落沮喪、充滿煩惱、無有正念。運用「三摩地的徵兆」,意思是當你處在定境的雲端或念力強時,要試著注意是什麼情境導致這良好的禪修:你如何運用心?在這良好的禪修中,有什麼特定的情境?下次遇到困難時,你就能回想生起正念的因素,並且重新建立之。
【方法六、培養七覺支】
第六個增長五根的方法,是培養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這些心的特質,確實是導致覺悟的因素,當它們存在並活躍於心時,便會助長覺悟,或可說更接近覺悟。
再者,七覺支屬於所謂的「聖道與聖果心」。在佛教裡,當我們說到「心」,指的是特定的、剎那的一種心,是特別的內心事件,具有可辨認的特相。道與果心是構成覺悟經驗又相互連結的內心事件,它們是當心從有為法,轉移到注意無為法的涅槃時,所發生的情況。如此轉移的結果,便斷除了特定的煩惱,因此心已不同於以往。
為了創造使道心、果心生起的因緣而修行時,了解七覺支的行者,可運用它們來平衡自己的禪修。心沮喪時,以精進、喜與擇法覺支來振奮它;而心太活躍時,則以輕安、定與捨覺支來使它平靜。
行者可能常常會感到沮喪、氣餒、無有正念,覺得自己修得糟透了,念也無法像過去一樣捉取所緣。此時很重要的是脫離這個狀態,振奮自己的心。行者必須為自己尋找鼓舞與激勵,一個方法是聆聽精彩的開示,開示可以帶來喜覺支,或可以激發更強的精進覺支,或可經由禪修知識的提供,而加深擇法覺支。喜、精進與擇法,是面對沮喪與氣餒最有幫助的三覺支。
一旦振奮人心的開示引生喜、精進或擇法覺支,你應該利用這個機會,讓心清晰地集中於觀察的所緣,所緣會因而清楚地出現在心眼中。其他時候,行者也許有不尋常的經驗,或因其他原因而被狂喜、愉悅、歡樂所淹沒,心變得活躍而過度亢奮。在密集禪修時,你可以看到有的行者眉開眼笑,走起路來飄飄欲仙。由於過度精進,心不覺地偏離,拒絕專注在當下所發生的事情上,就算注意力接觸目標中的所緣,也會立刻遠離。
倘若你發現自己極度興奮,應當發展輕安、定與捨三覺支來恢復平靜。開始的好方法是了解自己過度精進,並反思:「沒有什麼好急的,佛法會自己展現,我只要平靜地放鬆,以輕柔的覺知來觀照。」這會促進輕安覺知。然後當精進平穩下來,就可開始運用定覺支。最實用的方式是縮小禪修的範圍,不要觀照太多所緣,而完全專注在少數所緣上。心會很快恢復正常、較慢的步調。最後就可採取「捨」的態度,以此想法來撫慰心:「行者沒有偏好,沒什麼好急的,對我來說,唯一重要的就是觀照任何發生的事,無論好壞。」
如果你可以維持心的平衡,撫平亢奮,並從沮喪中振作,就可確信智慧很快便會自行顯現。
事實上,於禪修中最能勝任調整不平衡的人,便是位出色的禪修老師。若老師能藉由小參穩定地記錄學生的狀態,則可以辨認並糾正許多行者易犯的過度毛病。
我想提醒所有行者,在想到禪修有那裡出問題時,千萬不要氣餒。行者就如嬰兒或小孩,我們都知道,嬰兒要經歷許多成長階段,從一階段過渡到另一階段時,必須經歷許多心理與生理的劇變。他們會顯得十分煩躁且難以照顧,不時地嗚咽或嚎啕大哭,沒有經驗的母親,在這期間也許就會為孩子擔憂。但事實上,嬰兒若未經歷這種痛苦,便無法成長,他的困境通常是成長發育的徵兆。因此,如果你感到自己的修習就要失敗了,不要憂慮,你也許正像處在成長階段過渡期的小孩一樣。
【譯註】
(1)初證信(preliminary verified faith),「證信」的巴利語為okappanAsaddha,是由於親自驗證而生起的信。
(2)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 1904-1982):緬甸的禪修大師,他在仰光主持塔他那耶塔(Thathana Yeiktha)禪修中心,成為緬甸其他許多禪修中心的模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