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果我是第三或第四種人士,請問:什麼事我應當避免?什麼事我該改進,才可以成為入流者?
答:你是要成就第一道智與果智嗎?如果是,你必須離開你的家;如果不能終生,至少也要離開一段時間;如果你不能終生出家,要想成為一位入流者還是有可能的。但是,你需要以在家身份,花足夠的時間住在禪林修行;如果你都無法要求自己做到,你就必須在生活中持有正念,每天無論身在何處都要禪修、研讀佛法、讀經、聽聞佛法、安住於法。時間成熟時,你也許就能下決心,全心投入在禪修中。
然而,生命是無常,死亡是必然的,誰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死?所以,如果你的心傾向禪修,你應該為自己作出安排,使自己能夠做到這點。
在我們無盡的輪迴中,沒有一道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我們已經歷經人道無數次。在人道中,我們曾經是國王、是富人、是窮人。同樣的,沒有一個人從未到過天界。在無盡,而且我現在是一位在家居的輪迴中,我們已經經驗過每一種的感官享樂,享受過榮華富貴。事實上,在許多過去生中,你們曾經獲取與得到所有你們於這一生正在為其努力奮鬥和追逐的一切。在過去,我們也已經嚐試過所有的感官的享樂,唯一我們沒有嚐到的,就是法味。無明─對實相的無知,覆蓋了我們的心,使我們無法知道過去我們已經嚐盡了所有感官的品味。我們希望這一世透過無盡的追逐與渴求再來品嚐這些享樂的滋味。然而,在你們還沒有追逐完之前,生命就到達了終點。所以,就應該盡快,盡可能的結束。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你應該終止無盡的旅程,開始踏上一個有盡頭的旅程。
註釋:《略開知者經》(Ugghaṭitaññūsuttaṃ)
《增支部.第四之五十經.第4品.第3經》或《增支部.四集.第133經》提到這四種人。以下的解釋取自《人施設論》及其義註(由菩提比庫所摘錄和[英]譯):
(a) 略開知者(Ugghaṭitaññū) – 在(聽到)法句誦出的同時即證悟佛法(dhammābhisamaya)(亦即證得道果智)。Ugghaṭita意指智慧的開啟(ñāṇugghāṭana);意思是,一旦智慧開啟,一個人即成為知者;智慧之開啟,可以與法句之誦出同時發生,或者,在開始誦出一首法句之時。其證悟與了知四聖諦的智慧同時發生。
(b)廣演知者(Vipañcitaññū) –在(聽到)經過詳盡分析之前所說的簡略法義後,即證悟法。當教法的簡要提綱被建立,涵義被詳加分析後,這種人就能證得阿拉漢果。
(c) 所引導者(Neyya)–透過指導、請問、如理作意和依靠善友漸漸證悟法。
(d)文句為最者(Padaparama)–縱然多聽聞、多念誦、多憶持、多教導,也不能在那一生證悟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