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捨棄那不道德的觀念,出家並領悟那涅槃的真諦 ◊◊
【087偈】
應捨棄黑法,智者修白法,
從家來無家,喜獨處不易。
【註解】
有智慧的人應當捨棄一切有害的黑法,修學能發展身心的白法,出家來過無家的生活,雖然獨處但是充滿喜悅。
◊◊ 那智者自我淨化,捨棄欲念,不再受到世間的繫縛 ◊◊
【088偈】
當求是法樂,捨欲無所有,
智者須清淨,自心諸垢穢。
【註解】
有智慧的人,捨棄所有欲念,進一步清淨那顆受污染的心,自我清淨自己內心的各種垢穢。
◊◊ 練習那七菩提分,不再受繫縛,確保通往涅槃 ◊◊
【089偈】
彼於諸覺支,正心而修習。
遠離諸固執,樂捨諸愛著,
漏盡而光耀,此世證涅槃。
【註解】
有智慧的人,認真的修學能促進解脫的七覺支,努力消除煩惱,令自己不再有所潰漏。在今世,他肯定能憑自己的努力證取涅槃。
【智者通過了悟正法而獲得解脫——給憍薩羅五百比丘的開示】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為中印度憍薩羅國五百比丘開示的故事。
中印度憍薩羅國的五百名比丘在結束夏安居後,集體來到首都舍衛城的祇陀園參拜佛陀,他們向佛陀頂禮後,恭敬地坐在一旁,向佛陀匯報了他們修行的進度,並要求佛陀為他們開示。
佛陀根據他們的進度,為他們講解了「四念住」中的「法念住」:
五蓋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如何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
「比丘啊!一名比丘應該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中的五蓋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如何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中的五蓋觀?」
「比丘啊!當一名比丘在生活中,內心生起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疑慮時,他清楚的知道:『我內心已生起貪慾、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和疑慮。』」
「當內心沒有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和疑慮時,他清楚的知道:『我內心沒有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和疑慮』。」
「他清楚的知道,未生起的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和疑慮,將因何因緣而生;他清楚的知道,如何捨棄已生起的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和疑慮;他清楚的知道,已捨棄的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與惡作和疑慮,在未來因何因緣不再生起。」
「他就這樣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外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及外部的法念住。」
「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滅,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與緣滅。」
「或以正念正確的理解:『那只不過是法念罷了』。」
「讓這個概念明確的建立在他的意識裡,具備了足夠洞察真理的智慧,和具備足夠的正念,他完全與世隔絕,不再眷戀這世間的一切。」
「比丘啊!這是事實,一名比丘在生活中,須要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的法念處中的五蓋觀。」
五蘊執著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應該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的五蘊執著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如何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中的五蘊執著觀?」
「比丘啊!當一名比丘,他做這樣的觀想:『這是色蘊,這是色蘊的緣生,這是色蘊的緣滅』。」
「他做這樣的觀想:『這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緣生,這是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緣滅』。」
「他就這樣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外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及外部的法念住。」
「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滅,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與緣滅。」
「或以正念正確的理解:『那只不過是法念罷了』。」
「讓這個概念明確的建立在他的意識裡,具備了足夠洞察真理的智慧,和具備足夠的正念,他完全與世隔絕,不再眷戀這世間的一切。」
「比丘啊!這是事實,一名比丘在生活中,須要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的法念住中的五蘊執著觀。」
六根六塵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應該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的六根與六塵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如何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中的六根與六塵觀?」
「他知道這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他知道這是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他知道繫縛(結)的生起,是建立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上(眼根與色塵、耳根與聲塵、鼻根與香塵、舌根與味塵、身根與觸塵、意根與法塵)。」
「他清楚的知道,未生起的繫縛(結)是因何因緣而生;他清楚的知道,如何捨棄已生起的繫縛(結);他清楚的知道,已捨棄已生起的繫縛(結),在未來將因何因緣而不再生起。」
「他就這樣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外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及外部的法念住。」
「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滅,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與緣滅。」
「或以正念正確的理解:『這只不過是法念罷了』。」
「讓這個概念明確的建立在他的意識裡,具備了足夠洞察真理的智慧,和具備足夠的正念,他完全與世隔絕,不再眷戀這世間的一切。」
「比丘啊!這是事實,一名比丘在生活中,須要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的六根與六塵觀。」
七菩提分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應該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的七菩提分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如何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法念住中的七菩提分觀?」
「比丘啊!一名比丘,當念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存在於內心時,他清楚的知道:『念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存在於我的內心。』」
「當念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不存在於內心時,他清楚的知道:『念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並不存在於我的內心。』」
「他清楚的知道,未生起的念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將因何因緣而生;他清楚的知道,如何完善的進行併發展已生起的念菩提分、擇法菩提分、精進菩提分、喜菩提分、輕安菩提分、定菩提分、捨菩提分。」
「他就這樣在生活中,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外部的法念住,或實踐觀想於自身內部及外部的法念住。」
「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滅,或在生活中,觀想於法的緣生與緣滅。」
「或以正念正確的理解:『這只不過是法念罷了』。」
「讓這個概念明確的建立在他的意識裡,具備了足夠洞察真理的智慧,和具備足夠的正念,他完全與世隔絕,不再眷戀這世間的一切。」
「比丘啊!這是事實,一名比丘在生活中,須要於法處實踐觀想於自身的法念住中的七菩提分觀。」
【評論】
智者須清淨,自心諸垢穢,所要清除的就是頑固的障礙——五蓋。
五蓋的詮釋是:「妨礙那些有利於心靈修行的行為。」五蓋非但是障礙,還是非常頑固的障礙。五蓋:一、貪欲蓋;二、嗔恚蓋;三、昏沉與睡眠蓋;四、掉舉與惡作蓋;五、疑蓋。
一、貪欲蓋,無休無止的欲念於感官之悅所形成的繫縛。如色、聲、香、味、觸。這些繫縛把人困在輪迴裡。
二、嗔恚蓋,惡念和憎恨心導致心智受繫縛,因而產生嗔恚,就是這兩種烈火在燃燒整個世界。助長無知,因而產生世間的一切苦難,嗔恚會被喜悅心(禪定五種因素之一)所壓服,嗔恚在二果時被削弱,在三果時才完全消除。
三、昏沉與睡眠,睡眠可解釋為一種悲觀的心智狀態,也就是悲觀的精神領域。昏沉與睡眠不應被視為肉體的疲憊,因為已消除這兩種狀況的阿羅漢也一樣會有肉體的疲憊,這兩種令精神渙散的障礙與那堅韌不拔的精神成強烈的對比。昏沉與睡眠會在禪定中被削弱,一直到證得阿羅漢果後才被消除。
四、掉舉與惡作蓋,這是一種精神與不道德的意識力的結合。惡行一般都是在掉舉(浮躁、激動與心神不定)的情況下產生,惡作是在犯下惡行後或未完成善行的心理狀況。無論是善行還是惡行,只要有惡作(對自己所做感到懊悔)之心,行善得不到善果,惡行的惡果依舊,這兩種障礙在禪定中會被樂心所削弱。掉舉要到阿羅漢果時才消除,惡作在三果時已不再生起。
五、疑蓋,疑是缺乏智慧的結果,這也是複雜的思想所引起的宣泄。這並非對佛陀有所懷疑之意,因為連非佛教徒也在消除疑後而獲得禪定。法疑是對佛陀有所懷疑,因而產生繫縛而造成障礙,它顯示了一種極不穩定的現象。法疑也就是缺乏果斷,換句話說就是猶豫不決,這種障礙會在禪定中被伺所克服,在初果時就完全被消除了。
七覺支又稱為「證道七菩提分」。
一、念覺支。
二、擇法覺支。
三、精進覺支。
四、喜覺支。
五、輕安覺支。
六、定覺支。
七、捨覺支。
通過七覺支的修學能達到「四念住」,於身處觀身不淨,於法處觀法無我,於受處觀受是苦,於心處觀心無常。詳文可參閱《長部尼科耶》之《大念住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