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3-03 上午7.45.22.png

 

修行是發展自己、改變自己:從不善變成善,從善變成更善。我們大部分都喜歡改善外面的、不合意的東西,喜歡去改變別人,埋怨外面的東西,埋怨別人。當我們苦的時候,我們就覺得這是因為外面的原因。外面的東西不配合,外面的東西不許可。佛陀要我們為改善自己而修行,不要去改善別人,不要去挑剔別人的是非對錯。回來改善自己、觀察自己,這樣才可以改變自己,令自己每日進步。為甚麼我們的修行沒有進步?我們要回來觀察自己:是因為我們持戒不好?我們的戒不清淨?戒有瑕疵?回來反省自己的品行,這樣才可以得以改善和修正。如果我們行為如舊、思想如舊,一如以往的做法,就沒有機會改善提升。比如說我們每天可以賺1000泰銖,不我們吃住開銷,一身債務。如果我們還是一如以往地工作,就會一如以往地負債,沒有方法擺脫債務。我們要改變自己,更加提升自己。

 

我們能否改變自己就視乎我們的修行道跡和修行義務。要堅定慎重,始終一致地善加修持。每天薰陶培養根性,不要放逸。要反省自身,若是沈迷於一些不善的念頭,便要下放下,要做個慚愧於作惡業的人。莫要令心惡劣、骯臟、憂愁、輕慢。我們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而且也有必要改變自己。

 

我們要從心意上開始改變,然後改變語言。我們要在日常生活行為中觀察自己:問題容易出現在與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親近的人的對話上。因為我們嘴巴快、沒正念、廢話、直來直去、話沒智慧、隨心所欲。如果我們常常(這樣)說話,我們就覺得這很輕松平常,因為習慣了,但是別人卻不喜歡、不能接受。如果這樣的話就糟了我們說話很重要,開口前是主人,說完後就變成奴隸下人(比喻不當的說話令人掉價、變賤)。如果我們說得好、柔和、慈愛,互相支持鼓勵令彼此團結,別人就會喜愛我們,自己也會平靜。說話是會破壞環境的。如果我們說得不好,就會讓氣氛全部毀壞,小事化大,燃燒自己、燃燒別人、燃燒家庭和親友,全數燒掉。

 

別人變成怎樣都由他,他是好人壞人或自私的人都由他。我們不要拿來放在自己心上。我們大部分人苦是因為拿外面的東西來讓自己受苦。想得頭疼也無他,就是不行了還硬要拿來想。如果我們心好心自在,心有喜樂、沒壓力的話,我們還有機會可以解決問題。但如果我們散亂不寧,又怎能解決問題?我們努力發展改善自己,為自己增添快樂離苦,讓心與身體共處,不論做甚麼都讓身心共處,多作善行,這樣才會有快樂、有心靈的糧食。

 

不要做個自私的人。等黏著了樂受和惰性後再想改變自己,這是行不通的。每個人都有很多惰性,但是每個人都要努力棄惰性,每天令自己更加勤奮。沒有哪一尊佛陀是懶惰懈怠的,也沒有哪一位阿羅漢聖弟子是懶惰懈怠的。我們要做勤奮的人:樂於工作,樂於勤奮精進,看到勤奮精進的功德和好處。經常地做、大量地做,不用多久懶惰就會自己消失。它懶惰,我們不要理它不要管它,繼續去做。精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即使只剩下一天的生命,也總比那些活了一百年(但是懶惰)的人好。懶惰會損壞人,勤奮會增長人。前輩大德們得證聖果的經歷都是勤奮的:大量的經行、大量的打坐、嚴格的修行義務,心志堅定,這樣才得以成為值得我頂禮合十的聖者。沒有哪一位是疏忽、放縱、沒原則和規範的。

 

我們要找工作給自己。出家人或修行者的工作就是經行、打坐、依時作務、跟隨集體時間或規定時段。要把它做好,不要草率敷衍。要做得令它生起快樂、平靜和清涼。我們要以戒、以法、以修行義務來改變自己。因為時間一天一天地流逝,老和病也會每天輪流著來找我們。時間飛快流轉,而我們的心也會更加熱惱,我們的欲求也會增加:求富有,求成功,求這個求那個。欲求燃燒我們,但是我們自己不願修行、不願去改變。緊緊黏著樂受和舒適,以懶惰懈怠作為倚靠和皈依。到了我們要改變自己、跟隨佛陀修行親證的時候,我們就要斷、要丟、要放、要捨、要死了求樂受懈怠的心,因為所有的這一切會封鎖我們走向功德善行之路。

 

佛陀要我們以不隨順煩惱的方式來滅苦,因為煩惱沒完沒了,猶如播放舊電影般地不斷重複,無有終止,放完了又重複再來。有些人厭倦了老病死亡、生離死別,不想投生但卻又不願丟捨放下。(他們)仍然沒想到,如果我們放下煩惱、不追隨煩惱,就會得到快樂。他還想要煩惱的滋味,如果去了涅槃又怎樣去找那滋味?最終還是流連於生死,流連於金錢物質、朋黨、名譽、地位。沒想過這些東西只是暫時的、會生住異滅的。即使是身體也不是我們的,如果我們放下了就會快樂。就如巴利聖典所示:不論哪種快樂都不及寂靜之樂。就像我們背負整個世界後把它放下,我們會感到(寂靜的)快樂。如果我們回來解決自身,所有問題都會消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