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4-22 下午2.00.37.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現實都是結果,永遠不要對著結果直接採取行動。

 

・追求快樂的路徑:不造新的苦因,造樂因。

 

・佛陀制戒,都是從言行的角度看的。

 

・佛陀為何制五戒的緣由。

 

 

 

        雲端阿毗達摩第六講

 

昨天跟大家一起學習了什麼是阿毗達摩語境下的善惡,佛陀教導的善惡標準是什麼?這只是粗粗地提到,對於善惡的真正瞭解,就要深入學習阿毗達摩,並且按照佛陀開出的藥方來對治我們從來沒有解決過的困境。佛陀給出了藥方,怎麼去配?怎麼熬制?怎麼喝?怎麼配合其他的康復治療?答案都在阿毗達摩。

昨天也讓大家簡單地看到善心、不善心的組成——心所,禪那的善心組成是怎樣的。如果是三因結生,通過努力,我們此生還可以證得禪那。如果修觀,通過觀察十一種究竟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可能道智生起。比如有人通過觀察初禪心路的名法而道智生起了,那初禪道心會有37個名法,含有36個心所。你覺得證初果了,怎麼檢查呢?

每天早晚功課,我們在念佛法僧三寶的功德。《禮敬三寶之禮敬法》:「法乃世尊所善說,是自見的,無時的,來見的,導向[涅槃]的,智者們可各自證知的。」 「智者們可以各自證知的」,意思就是自己知道有沒有證得道智。憑什麼知道呢?不是你覺得來了一個特別特殊的狀態,虛空粉碎,大地平沈,證果了。不是這樣的。這類感覺在禪修的過程中會很多。不是你有點感覺,有點禪修的狀態,有點異樣,就是證果了。你要去檢查有沒有道心生起。道心生起的心路是怎樣的?道心只有一個心識剎那,道心的心識剎那跟其他心識剎那是不一樣的。

什麼叫道心?就是八正道被你同時證到了。證道的特點是什麼?就是在那顆心裡面,八支正道所包含的所有的心所會完全同時出現。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第一個是正見。正見的心所是什麼?正見的心所是慧心所,正思維是尋心所,正語、正業、正命三個離心所,正精進是精進心所,正念是念心所,正定是一境性心所。這八個心所會同時在道心裡面生起。

道心跟普通的善心有什麼區別?道心和初禪的善心區別在哪裡?普通的善心不會同時生起正語、正業、正命三個離心所,禪那的心裡沒有正語、正業、正命。比如守戒,你跟朋友聊天,以前我們會習慣性地有方便妄語,但是你受戒了,現在每天上課跟著受五戒了,不能虛妄語,話到嘴邊的時候,想到今天受戒了,不能說妄語。「正語」心所會在你當時的速行心裡面出現。但正語、正業、正命不可能同時出現普通的善心裡。你現在不敢說妄語,只有正語心所出現。再比如蚊子咬你了,以前的習慣是一巴掌拍過去,現在受戒了,不能殺生,怎麼辦呢?趕一下,把它轟走。或者你說:哈,佈施你吧!這個時候,正業心所會在你的速行心裡面出現。但是正語跟正命不會同時出現。

現在大家開始重新找工作了。前幾天,一個武器製造公司給一位賢友發出邀請,問我可不可以去?我說:「武器製造公司製造武器是為了殺生,這樣的行業不能算是正命。」他思考後,決定回絕這家公司。由於受戒而離開這樣行業的選擇,他的心裡就會有正命心所生起來,但不會有正語、正業心所同時生起來。但是道心生起的時候,不管初果道心、二果道心、三果道心、四果道心,正語、正業、正命三個心所一定同時出現。

如果你沒有學過阿毗達摩,你也不認得什麼是正語心所,什麼是正業心所,什麼是正命心所,以及所有的這些心。你只感覺到心舒服不舒服,感到那一片片心、一堆一堆的心,不能夠把它分解到每一個心路,分解到每一個心路的每一個心,乃至每一個心裡面的若干心所。當我們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怎麼敢說證悟了呢?你的證悟憑什麼?在佛陀教導的阿毗達摩里,它就是這麼精細。法是你要自見的,是自己可以證知的,不是靠上師認證的。

這幾天我們一直都在圍繞著人類的困境——痛苦總是如影隨形,快樂就像泡沫一樣。我們要獲得快樂,而且要從快樂走向快樂。人類最應該掌握的是獲得快樂的能力。然而現實是如此不堪,有這麼多困境。我們到底怎樣走向快樂呢?佛陀給了一個藥方——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淨化其自心。在每一個當下,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接觸到的色聲香味觸,不管你看到了什麼,都是一個現實的狀態。所有的現實都是一種結果,都是各種因緣條件聚合而形成的。結果是各種原因、各種力量推動下形成的,在佛教里稱為「果報」。看聽嗅嘗觸,接觸到的所有一切都是果報。果報就是已經結果了。

比如蘋果樹結出蘋果來了,今年的蘋果長得不怎麼漂亮。你看了很生氣地說:「怎麼搞的?今年蘋果怎麼長成這樣?這麼不好看,長回去,重新長成圓的。」它不可能做到,對吧?你只能分析一下今年的蘋果怎麼長歪了,如何讓明年的蘋果不要長歪了。我們只能對未來的結果採取措施,在實現未來結果的因上做一些調整和努力,這是可能的。

以前上課跟大家講,永遠不要對結果直接採取行動。我們很多的問題都是出在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聞到、舌頭嘗到、身體接觸到的時候,如果合你的意,你就粘上去;如果不合你的意,就要罵出來。大部分情況都是直覺的反應,沒有訓練過的心都是這樣,就是直接對著那個結果採取行動。喜歡,你就貪;不喜歡,你就嗔。

結果是不可以改變的。你把那個蘋果打一頓,它也不可能長圓了,只能被你打爛了。

追求快樂的路徑有三個,第一個不造一切惡。有人說我沒有造惡啊,聽起來好像跟我們沒關係一樣。是不起不善心,不造新的苦因嘛!已經苦了,我們找到造成苦的原因是過去不善心留下來的業,現在不再去造作,不讓這個苦以後再出現。你喜歡快樂,要造作能導致快樂的因。不管你是被捆在保護機制上,還是被捆在獎勵機制上,要看到它,自我解縛,不要跟著它走。我們面對結果的時候後退一步,看看它的因是什麼。如果是苦的,能不能不再造新的苦因;如果是樂,能不能繼續造作新的樂因。雖然五欲之樂邊際效應遞減,但我們想要它再來的話,它的樂因是什麼,要看到它。簡單來講,對應佛陀教導的那句教導「不造一切惡」,就是不造作新的苦因。

第二,具足於諸善,就是造樂因。為什麼造善會有樂,造不善會有苦?修到觀智的時候,可以如實知見。

第三,淨化其自心。這點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的心被染污太久了。被什麼染污了?被一堆不良的習慣染污了。雖然都是保護機制和獎勵機制,但人差別很大,有的人就不會這樣。昨天有同學交的作業說,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時候並不是都被獎勵機制和保護機制困住的。比如捨己救人,或者幫助貧苦的人,都不是從保護自己出發,不是從獎勵自己的角度出發。當然這是一種美德。然而,只要你沒有解脫,即使是捨己救人,即使是幫助貧苦人,內心深處也很難不被那個「我」的機制所影響的。我做了多年的慈善事業,自己成立的慈善基金會,專業做,體會很深。做好事就不是為了保護自己?不一定是這樣的,「我」有很多種層次,有些「我」是隱藏的很深的。

什麼是樂的因呢?為什麼說善心又是樂的因呢?是不是因為佛教就是勸人行善,希望大家好,編出來一套理論呢?帕奧禪林裡面教導的七清淨、十六觀智的修法,其中一個緣攝受智,修緣起的時候,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導向快樂的因是什麼。你是要看到的,不是編出來的。所以佛陀的法從來都是如實知見,生活中真實是一種什麼狀態,它就是這樣一種狀態,不是作為一種道德的說教。

具體到藥方,細化到如何做到「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淨化其自心」呢?佛陀對這個藥方做出了說明,就是戒定慧三學。找到藥,熬好了,喝下去,配合康復訓練,有三個步驟——戒定慧三學,三個步驟要去落實。戒定慧三學是不是又是空頭的藥方呢?佛陀說,戒定慧三學這個藥,要次第地熬制,漸次地喝,目標都是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淨化其自心。但是藥量要慢慢加的,喝的方法也有差別。

戒是什麼呢?佛陀把人類負面情緒——不良心理狀態稱之為煩惱。煩惱有三種層次:第一種層次叫違犯性的煩惱,什麼叫違犯性的煩惱呢?就是你的煩惱發作起來的時候,你的病發作起來的時候,會殺盜淫妄,表現在身口上,會傷害自他的。

第二種叫困擾性的煩惱,是自己在那悶悶不樂,愁悲苦憂惱。雖然你沒有發作,但周圍的人都被你搞得像是欠了你一百塊錢似的,內心有很多困擾,嚴重的就是抑鬱症和焦慮症。

第三個層次叫潛伏性煩惱。我們在座的很多賢友事業成功,家庭和睦,內心強大,每天都蠻快樂的。但是你有煩惱嗎?看起來好像沒有,但一定有潛伏性的煩惱。就是你遇到的那個事兒,還不足以讓你發作,而等到真正的強烈外境出現的時候,你就會發作。你只要不是阿拉漢,就一定能把你潛伏性煩惱引出來。每個人都有,它只是沒有現形而已。這是潛伏性,是很深層次的。其根本的東西就是對生命的執著。這是冰山理論最底層的東西。這個東西沒有摘除,對生命存在的執取,對自我的倚恃,對快樂的渴求,沒有連根拔除,潛伏性煩惱是不會沒有的。對治這三種深層次的病根需要吃藥。

藥不能隨便吃,得一步步來,先吃什麼劑量的藥,再吃第二種劑量的藥,然後吃第三種劑量的藥。乃至於藥吃多長時間,要看病的嚴重程度。第一劑藥是戒,巴利語sila,基礎方;第二劑藥叫定samatha;第三劑藥叫慧paññā古代把它翻譯為般若。佛教是什麼?「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淨化其自心,此是諸佛教。」這個哪裡來的?來自於佛陀教誡比庫僧團的教誡巴帝摩卡。

佛陀成佛以後開始弘揚佛法,建立僧團。一開始佛陀並沒有給僧團制定各種各樣的行為規範。佛陀制戒跟我們搞企業,建立規章制度是不同的。有一天,沙利子尊者在打坐的時候突然生起一個念頭:怎麼才能讓佛陀這麼好的法長久住世呢?他就來請教佛陀。佛陀說:「如果佛陀給他的弟子制定戒律的話,這個法就能夠長久。」沙利子尊者就說:「是時候了,世尊,趕緊制戒吧,讓正法能夠久住。」佛陀說:「不要著急,還不是時候。只要比庫僧團沒有出現污垢,不要制戒。」

我們現在成立個什麼組織,先要建立一個什麼章程,搞一個行為規範、規章制度。我們不自信才搞這麼多規章制度,防範未然。佛陀很自信,佛陀說沒有出現問題就不制戒。佛陀制戒是因為比庫有違犯,或者居士有譏嫌,否則佛陀是不制的。

佛陀成佛12年時間,所有比庫僧團是沒有污垢的,沒有犯戒,沒有被居士譏嫌。一直到12年之後,有一個比庫犯了淫欲罪。他出家了,後來回家鄉托鉢,被父母親認出來了。父母親就請求他說:「我們家這麼多財產,等我們死了,這些東西都要充公了。你出家可以啊,能不能給我們留個後代?」就請求和他的前妻行淫,生個孩子。那時候佛陀沒有制戒,他也不知道這是戒律,就答應跟他的前妻行淫,於是他的前妻就懷孕了。他雖然做了,還是覺得不對,天天懊悔。其他人看出來了,就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了事情的原委,並跟佛陀講了。佛陀說:「你這個愚痴人,怎麼乾這樣的事兒?」然後就開始制定第一條戒:比庫不可以行淫欲法。戒律第一條就是這麼來的。

Sīla,古大德把它翻譯成戒,但其真正的含義並不是中國講的清規戒律。從巴利的詞源學角度上來講, sīla的意思是一種有高尚的、有品德的生活方式。古大德把它翻譯成「戒」。為什麼要把它翻譯成「戒」呢?因為佛陀對這種高尚的有品德的生活方式是有標準的,一條一條很清晰。我們中國人一看:這不就是戒條嗎?所以把它翻譯成「戒」。

從字義的角度上來講,我們說「你受戒了嗎?」有一種很被動的感覺,好像被約束感覺,乃至被強迫的感覺。甚至有人說,你們出家人太多的清規戒律,居士得守五戒,酒也不能喝,很麻煩,受不了。妄語戒,連方便妄語都不能說,更困難。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我以前也是這種感覺。覺得比較被動,不自在。其原因就是對sīla沒有從根源的角度上去理解。

如果有人跟你講:「你願不願意過一種高尚的、有品德的生活方式?」我想沒有人口頭上說不願意的。誰願意被人說成你這個人生活得很卑劣,不高尚呢?如果有人這樣說我們,我們就會跟他爭辯:「我雖然不高尚,但我也不卑劣。」但如果說「某某人很高尚,很有品德。」當我們得到這樣的稱贊的時候,至少是高興的。我們去做一些高尚的事情,大家就會覺得這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只是現在能不能做到的問題。至少我們可以去嚮往,不會想到受戒是壓力。這是我們在受戒的時候,需要先釐清的。

佛陀開出的藥方,為什麼把戒放在前面呢?他是要淨化我們的言行,重點就在「淨化其自心」。怎麼淨化呢?首先從言行上淨化。言行上淨化要從看得見、聽得著的東西上入手。佛陀沒有制定「心戒」,只制言行上的戒。心戒怎麼制呢?你沒有他心通,怎麼知道心起惡念不起惡念呢?心又是那麼快速,一秒鐘億萬個心識剎那生滅,你能把握得住嗎?你天天犯戒不是很懊惱嗎?所以心念不在佛陀制戒的範疇,心的清淨是修定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佛陀制戒都是從言行的角度上來看。

從東方西方善惡的觀點,以及佛陀對善惡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對任何東西,他只要說了,定下來的事,都是非常精准的,不會模糊的。你要過一種高尚的、有品德的生活方式,—sīla,要怎麼做。比如中國人講:你要做個好人,你要講仁義道德。或者你批評別人不講仁義道德。仁義道德是啥?有標準嗎?它很寬泛,聽起來很美好,但是它沒有明確的標準。西方人也是說:你要講民主,講自由,講公正,講博愛。但是當看到霸權的長臂在全世界上到處打的時候,你也沒有感覺到他有多少的民主、公正、自由和博愛,所以是不精確的,很寬泛,沒有一個清晰的、可以衡量的標準。

中國有句話形容偽善: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為什麼呢?就是不清晰或沒有次第的高標準很容易流於口號。但是佛陀不這麼做。佛陀說:你想做一個有sīla的人,最少五個要求要做到,這是五個標準。這五個標準是什麼呢?戒殺盜淫妄酒。

佛陀制sīla的標準,是基於什麼角度來制定的呢?如理作意。如理兩個字的巴利語是yonisoYoniso翻譯成「如理」,其實在巴利詞源學的角度上,yoniso是根源的意思。如理作意是從根源上來作意。根源是什麼呢?世界的根本屬性就是究竟法,其運作規律是業果法則,正確的見解是四聖諦。根源就是要從究竟法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才叫yoniso。把它翻譯成如理,那什麼叫「如理」呀,是道理呀,道德呀,大家的普通認識嗎,中文的語境裡面是這樣的啊。為什麼鼓勵大家學習巴利語呀,從巴利語入手和翻譯出來的文意,有的時候相差太遠。經過翻譯的詞語,就像在別人嘴巴里咬完再吐出來的那種東西一樣。

佛陀為什麼把「離殺生」戒放在第一條?從冰山理論可以看到,生命活著的根本動力是對生命的執取。一切生命最珍惜的是什麼呢?就是它的生命。你要想傷害這個生命,它就要掙扎,要反抗。人也是這樣。如果人都死了,還有什麼意義呢?金銀珠寶、妻子兒女都要和你遠離,生命沒有了,一切都歸零了。一切的奮鬥都沒有意義了。所以不管是從物種本身自我保護的角度上來看,還是從社會學、人類學、道德建構的角度上來講,生命的存在,對每個個體來講是最重要的,它是建立在一個個的個體上的。所以每個生命的都有它崇高的生存權,任何物種都是這樣的,存在是最重要的。我們如果隨意地去斷除別人的命根,或者其他生命的命根,消滅人家的存在,那會有什麼後果呢?

第一,會造成這個生命本身極大的痛苦。通過學習阿毗達摩我們知道,三十一界的所有生命,人可能傷害到的只是我們人或者更低的生命。比如說畜牲道的蚊子、螞蟻等生命,殺個雞來吃啊,宰條魚來吃啊,吃個小龍蝦,覺得這些東西該吃。

但是從阿毗達摩的角度上來講,所有的生命都有心識。哪怕是蚊子,哪怕是蚯蚓,都有心識。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它甚至可能就是我們上一生輪回的對象,也可能是下一生輪回的對象。這樣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當我們殺害它時,它的心識就會非常恐懼和憤怒。這樣的恐懼和憤怒在它臨死的時候成熟,是臨死心路的過程。這樣的臨死心路過程將導致恐懼和憤怒的,就會讓它再次墮落到更深的惡趣。不僅殺害了它的生命,還把它的未來生命送入更痛苦的地方去了。

再一個,由於我們殺害了一個生命,就造了一個不善業。很簡單,當你在殺一個生命的時候,不管你是取樂地殺,還是享受地殺,還是帶著仇恨地殺,殺的那一刻帶的都是嗔心。你只要是殺心,比如說你喜歡打獵,打習慣了,瞄准動物扣動扳機那一下,你是想讓它死的,想讓它死的心就是嗔心。這是一個不善心,一串的不善心。這一串的不善心,從前面的準備到動作,到最後把它殺了,這個過程有一系列的不善心。這一切的不善心留下的影響力,在未來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果報?會帶給我們短命的果報,生病的果報。

大家學習慈心禪,第一個就是「願我沒有怨敵,沒有危難!」怨敵和危難是怎麼來的?因為殺害了其他生命,惱害了其他的生命,這樣的影響力就會給我們的未來帶來怨敵和危難。佛陀從根源上看到了這個事實,基於廣大的悲憫和甚深的智慧,所以制定了第一條戒:做一個有品德的人,不要殺生。殺生對自他會造成最大的傷害。如果是做了,那麼不管是被殺的對象,還是我們自己的未來,都將承受最大的苦痛和果報。所以,離殺生不是要約束我,而是從根源上,防止給自他造成最大的痛苦,防止我們不善的果報出現,防止我們未來還有苦因的一個基本原則。所以制離殺生戒是為了讓我們走向快樂,不是讓我們受苦。你現在自制,可能難受一點,但不傷害自他,未來你會快樂。

第二條佛陀制定的戒叫離不予取。為什麼把這個放第二條呢?從人的角度來看,每個人只要活著,能夠活下來,需要有物質基礎。冰山理論講到,人要活下來需要四食,要有物質食糧和精神食糧。剛才有同學講,我們人有時候捨己救人,有時候會做慈善呀。為什麼想做慈善?做慈善的那個心是精神食糧,我們要感受做慈善的快樂。我們要有食糧,要有吃穿住用,要聽好聽的,吃好吃的,聞好聞的,希望伴侶經常愛我們,這個都要通過外在資源的獲取或者擁有才能夠得到。

佛教裡面講「我」、「我所」,生命是「我」,這些物質是「我所」,包括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孩子,我的車,我的房。生命是人權,是生存權,那些「我所」是物權。在西方的觀念當中,人權和物權神聖不可以侵犯,就是「我」和「我所」神聖不可侵犯。佛陀雖然沒有講「我」和「我所」神聖不可以侵犯,但是就把它放到了第一條、第二條,那是不是表示不可侵犯呢?也是一樣的。第一個是生命,第二個是維持生存的條件。也就是說,我維持生活的必須——生存和繁衍後代的基礎條件,未經我的同意,你私自拿走了,乃至於搶奪,我就會很難受,我就會很不高興。人家沒有同意,你不予取,人家就會不高興,就會造成別人的痛苦,在當下傷害自他。

這樣不予取的行為,它的影響力是在未來會讓你變得貧窮,你的財富會損失。這個是業果法則。你信也是這樣,不信也是這樣。這也是佛陀基於甚深的智慧和悲憫,觀察到這樣的一個因果的規律。告訴我們,為了自他的利益,不要不予取。

第三條戒,離邪淫。任何生命內在的驅動力,是生命的存在和自我基因的傳播——繁衍後代。在人道繁衍後代是很不容易的,十月懷胎還是第一步,要把一個孩子養大成人,要養到18歲,現在不止18歲,研究生畢業、博士畢業要到二十五六歲。我們要把孩子養到這麼大,二十幾年時間,一個家庭如果不穩定的話,父母不和睦、家庭不和諧,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問題,會影響孩子的想蘊結構,有一個次叫模因。現代心理學叫認知行為模式。

原生家庭所形成的認知行為模式對人一生的影響都很大。如果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得到安全感的滿足,他一生都在尋找安全感。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會在他的生命當中帶來無數的痛苦。那麼怎樣才能給一個孩子安穩的、安全的、良好的生活環境?家庭的和諧、夫妻的恩愛就非常的重要。而對於家庭的和諧和穩定,最大的傷害是什麼呢?就是邪淫。就是對伴侶配偶的不忠誠。很多夫妻可以共同苦一點,可以共患難,可以一起吃窩頭,但是如果發現你的伴侶背叛你了,就受不了。有些人喜歡挑逗他人之妻啊,挑逗他人之夫啊,以為這樣會獲得快樂,其實這樣的果報是很嚴重的。首先你傷害了自己的家庭,你不但傷害了你的配偶,更重要是傷害你的孩子,它在未來會帶來不良的果報。

在經典裡面就有講到,佛陀時代有一個國王,他本來想霸佔一個良家婦女,結果晚上凌晨的時候聽到六個很恐懼的聲音,他早起就去問佛陀怎麼回事?佛陀告訴他說:過去有六個人,在年輕的時候很有錢,以破壞人家家庭,勾引人家有夫之婦為樂。死後墮在銅鍋地獄裡面受煎熬,兩萬年才浮上來一次,剛發出一個音節又沈下去了,受到這樣痛苦的果報。如果邪淫,當下破壞你的家庭,未來你的配偶會對你不忠誠。如果這個業在你臨死的時候成熟,可能就會掉到銅鍋地獄里去煎熬。佛陀基於甚深的智慧和無限的悲憫,制定第三條不邪淫戒,為了自他的利益,為了你家庭的利益,你孩子的利益,為了你未來的利益,不要邪淫。

第四條是離虛妄語。不要虛妄語是為什麼呢?你有生命了,還有了生命的物質基礎保障,有了家庭及生活伴侶了,可以繁衍後代。人類是一個群居的動物,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你要跟社會交往,人與人之間要有交往。與人交往誠信第一,表現出來是身口的誠實和正直。這就是離虛妄語。這是我們一個人在這個群體裡面,要獲得別人信任的基本保證。沒有這個東西,你就沒有辦法在這個群體裡面和人家互動,不能夠立足。很多事情,你就辦不成。

所以,誠信是跟人交往的基礎。我們不管做任何事,如果你對別人沒有誠信,第一次可以蒙混過關,慢慢的你就沒有朋友了,最後你就成了大嘴巴,滿口跑火車的人。碰上這樣的人,你也不會喜歡。你說謊話的當下,即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乃至於你欺騙他人,傷害自他的利益。這種影響力在未來會讓你一點威望都沒有,說話誰都不聽,沒有勢力,非常孤單,非常落魄。如果在臨終的時候成熟,把你送到惡趣去。所以佛陀基於甚深的智慧和無限的悲憫,發現了這樣的因果規律,並告訴我們不要說謊,要誠實。

第五條離放逸原因的諸酒類學處。不要喝酒,不要吸食麻醉品。喝酒、吸食麻醉品又沒有傷害他人,為什麼也會被佛陀列在戒裡面呢?因為喝酒,吸食麻醉品是一種自我麻醉,它會損害我們的慧根。你本來是清醒的,有智慧的,不會去乾壞事的,不會去搞殺盜淫妄的事情。但是你喝完酒以後,酒能壯膽,酒能亂性。其他麻醉品更嚴重,搖頭丸、海洛因吃完以後無所畏懼,什麼都敢做。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善來長老( Ven.Sāgata )。善來長老獨自一人在林野修習止觀。沒多久,一條毒龍(the Ambatittha nāga)出現了,它口吐毒氣要傷害善來長老,而善來長老以他戒定慧的功德,聚精會神地和它對峙,僵持一段時間後,毒龍終於被降伏了。

附近村民聽說了後,紛紛來供養善來長老。許多村民請善來長老到他們家中受供,並且以「pigeon’s liquor酒」來供養他。善來長老喝了很多酒,當他離開村民家裡,搖搖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庫們受供後返回精捨途中,看到善來長老躺在地上,比庫們趕緊將他扶回精捨,然後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讓他躺在地上,頭向著佛陀。但酒醉中的善來長老,翻來覆去,翻到後來變成腳朝向佛陀。

佛陀問比庫們:「以前的善來長老是不是很尊重佛?」

大家回答:「是!」

佛陀又問:「現在他的腳朝向我,這樣是否有恭敬心呢?」

大家回答:「已失去恭敬了。」

佛陀再問:「他降伏毒龍時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後,有沒有辦法降伏一條蚯蚓呢?」

弟子們回答:「不可能。」

這就是佛陀制定不攝取麻醉品的因緣。喝酒是一種自我弱智、自我放縱的方式,是對我們人性良善的最大摧毀。只要做了,你就敢乾所有的壞事,所以它是一個誘因,不是本身會直接傷害別人。如果長時間飲酒上癮、吸食麻醉品上癮,其果報是傾家蕩產,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如果死亡時這樣業成熟,你會在一個很愚痴的生命狀態裡面結生。所以佛陀基於甚深的智慧和無限的悲憫,看到這樣的果報,告訴我們要遠離酗酒和吸食麻醉品。

這五條戒是作為一個有sīla的最低標準。如果你連這五條都守不住,你就不能算是一個有品德的、高尚的人。如果你能把這五條戒都守清淨,就可以說你是一個有品德的高尚的人。

言行的淨化其實是有層次的。你說我要聽佛陀的話,現在開始吃藥,心裡面可能有幾十個不甘願,幾百個不甘願,但我們要學佛就忍著吧。被動的不自覺的持守戒,你的言行雖然不會去犯。那只是不犯,但不能講你的心得到了淨化。

戒清淨的淨化,不是說去死守這個約束就叫淨化。受戒要變成自然離,是要防患違犯性的煩惱去受戒。當這些違犯性的煩惱現形的時候,你能把它摁住,是受戒離。當你戒行清淨的時候,這些行為自然地不會去做,冒都不冒起來,這個時候就叫戒清淨了。如果你做到了戒的清淨,你下一生一定去人天,臨終不昏迷。

 

 

2020812日,尊者於北加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