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火供、唸經咒,是婆羅門教的作法。後期佛教都是神創論。
・你當下可以走錯1~2步,但終極目標不能錯。
雲端阿毗達摩第36講——我、非我、無我
學習到這裡,我們清楚邪見生起的根本指向是對什麼是「我」的錯誤理解,因此,要對治邪見,先搞明白什麼是我,什麼是非我,什麼是無我,是重要的。
巴利attā,中文翻譯成「我」。對於attā,總體來講有四個方面的含義:1、主宰,有主宰性;2、有實際存在性;3、不變的靈魂;4、永恆存在性。anattā就是一個否定詞,否定attā,有無、非、離這樣的意思。無呢, anattā就是無我;非呢,anattā就是非我;如果是離,anattā就是離我。佛陀沒有專門講離我,一般是講厭離,對苦聚五蘊的厭離。
在實踐中一般我建議把anattā非我的意涵和無我的意涵分開來體驗和理解。
Attā和anattā——我、非我或無我,在華人世界一直都是莫衷一是。大乘佛教界兩千多年來的空有之爭就是圍繞著這個展開的,其實無論是諸法實相的空性還是阿賴耶識亦或是如來藏識都暗合了古印度的本體思想。這些思想甚至影響到宋明理學的儒家本體論重構,如張載的「民吾同胞」、「乾坤父母」、二程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朱熹的「聖人與天地同體」以及陸九淵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也是這種思維方式的表現。當然還有許多和傳統文化糅雜在一起非體系之說。
比如,有人認為無我就是謙下、謙卑,不自抬身價,講眾生平等。然而,謙卑、低下,或者認為人人平等,不過是對治高慢、卑慢、平慢的修養而已,和真正放下對自我的倚侍和構建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我是有修養的」,「我可以忍辱」,「我可以先人後己」,都沒有離開我。
有禮節,謙卑,待人和善,是美德,佛教徒首先要學習併力行之。然而如果你內心深處一直有一個聲音:「我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那個「有教養的人」就成為你的「我」,你的依靠,你的執取,你的想蘊標記,成為你的貪執,最後成為你的我慢。當遇到一個不符合有教養標準的人時候就會排斥。執取個人謙卑、有教養的形象,你想要這樣的形象,然後你精進努力讓自己一直扮演這樣的角色。它對於那個內在我沒有削弱,只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在佛教界也有一些人這麼解釋無我:「你看馬車有軲轆,有車架,有轅,各種各樣的東西。你把它拆了,哪些東西是馬車呢?這馬車是各種零件的組合,馬車唯假名,實無馬車。」同理,人是由五官四肢組成,哪個是我,人我眾生實為假名。
同樣,在學習《阿毗達摩》時,如果認為色法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也很容易落到與馬車拆分相似的角度上。色法不是色聚,色法是究竟法,究竟法只是一種屬性,是可以被我們的心所認知的一種屬性。它的共相——剎那的生滅、不圓滿、受逼迫,沒有什麼可以貪愛的,可以依靠的東西。觀察到究竟法的目的是要體驗它們的自屬性和共屬性,而不是要把它分解到多麼細。
這種分解法是印度部派佛教後期受希臘哲學影響出現的,通過哲學的方式來解釋我和非我。如果從男人、女人都是很多微細的原子等構成,沒有終極實體來解釋非我,很容易跟佛法想要解決的問題偏離掉。佛陀講非我的目的並不是把你拆到完。有些傳承認為「現見無自性」能開悟。然而,當代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常能做比此更精辟的「無自體」思辨和觀察,也沒見過哪位量子物理大師,能在電子顯微鏡旁邊,因為「現見現象無自體」而解脫。
再有一個無我的解釋是指無分別心。然而,佛陀在很多經典上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就沒有分別心,或者非常低等的生物根本就不會有分別心,因為沒有智慧,不會思維分別。如果無分別就是無我就能解脫那顯然他們早解脫了。無分別心或無我相、無人相並不是解脫的根本點。
佛陀一再講,解脫的根本點在於斷除無明、渴愛。無明是以為生命存在才是唯一可靠的,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因為要生存,渴愛就會發生。要把渴愛拿掉,怎麼拿掉呢?厭離,你要厭離這樣的生命存在。厭離從何而生呢?生命是生法、老法、死法,是無常法、苦法,要厭倦生死,要厭倦輪回。前提還要要知道有涅盤,知道涅盤比輪回的生命形式殊勝。但導向涅盤之道並不是無分別就能到達,也不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樣一個簡單的哲學思考。也不是說馬車拆沒了,乃至原子也拆沒了,見到諸法無自性,就是涅盤。而是渴愛、執取徹底地放下了,涅盤自然就出現。
從上座部的角度,所謂我、非我或無我,都不是在本體、自性,空、有的思辨上去下功夫,而是從禪觀體驗來講的。所謂究竟法的自性也是指可體驗到的某一究竟法的特徵,並不是指自性恆有的自性。比如地大就有硬的屬性,火大有熱的屬性。
近年來西方佛教界和港台佛教圈出現一些打著原始佛教旗號的團體(姑稱為新原始佛教),他們說anattā只有非我的意涵,沒有無我的意涵,認為如果無我那誰在解脫誰在成佛。這和他們不認同論藏、義注和復注,對佛經依文解義、自信己意的結果。真是我慢習氣,不可求道啊。
佛陀所說的「我」是什麼呢?
從佛陀對各種我見的破斥中,可以看出,所謂的「自我」,是約從眾生對五蘊的態度來講的,其實是一種內心的自我建構。總結下來有五種大的類型:(1) 主我﹕擁有諸蘊之我;(2) 住我﹕雖然身體諸蘊會變易,但此「我」世世常住不變;(3) 造作我﹕執行一切工作與作用之我;(4) 受我﹕感受目標之我;(5) 決意我﹕對一切工作與作用下決定之我。
是錯誤地把五蘊或某一些蘊當成我、我的或我的自我。比如,把身體當成我了,把感受當成我了,把記憶、思辨、行動力當成我了。我今天飛到哪個地方談成一筆很好的生意,我同時開四個ZOOM,跟全世界各地的人在開電話會議,我很能幹,我每天在應付各方……,你認為這個能幹就是我、我的、我的自我。我們每天都在自我建構里,從這個蘊我跳到那個蘊我,從這個蘊我鑽進去,從那個蘊我鑽出來,不然就是心盤踞在某一蘊上,神聖不可以侵犯。
當內心把某種精神和物質現象當成自我、我的、我的自我,再把各種精神和物質的活動當作是自我存在的表現,自我建構就會不斷的深入和加固。
有賢友在作業中說,昨天開車時跟出租車司機吵起來了。堵車時出租車司機違章插隊,很危險,提醒他還居然頂撞我,受不了了。就是你的那個我認為,出租車司機不能違章,應該被告誡,結果被惡語相向,我被觸犯了,難受。有我就有苦。出租車司機的行為觸犯了你的想蘊我,提醒他,想蘊我認為他應該對你的行蘊我表示感謝。結果被人家罵一頓,自討無趣,受蘊我體驗到苦受。苦就是這麼形成的。什麼是我?就是那種對於色身執取的自我感,對於這種感受執取的自我感,對於你那個想蘊標記,所謂的你的思想、觀念、看法的那個自我感,對於你能夠應付各方——能力超強的這種自我感,如果你執取它,就是我。
自我建構通過經營自我存在表現的各種活動,定義出不同層面的自我標籤(男人、女人、醫生、律師等身份),並培養出相應的「自我品位」(好男人、好女人、著名xx家等)。為了「自我品位」的維持和提升,又會進一步去營造各種自我表現的活動。也就是因為內心對某種「自我品位」的渴望和迷戀(某種被人認同的或者會帶來樂味的狀態),促使對「自我建構」活動本身上癮,樂此不疲。
所以,佛法中所講的自我,是心對內外境界所產生的某種認知的依附。是想蘊構建出來的。比如:
一、(常)因為顛倒想,從而認定某種精神和物質現象應該有穩固不變易的屬性。以該現象為依託、棲息、建立情感聯接。通過期待該精神和物質現象有不變易性來建構我、我的、我的自我。比如,孩子就是要聽話;伴侶必須愛我;不可以生病;死亡不會這麼快降臨。
二、(樂) 因為顛倒想,從而認定精神和物質現象可以提供快樂或嘗試從中汲取快樂。對該現象上癮、樂此不疲、作情感聯繫。通過期待該精神和物質現象有樂味來建構我、我的、我的自我。比如,曬娃快感;孩子的成績令我沮喪;一家人在一起好溫馨;我師父很喜歡我。
三、(我) 因為顛倒想,從而認定精神和物質現象能服從自己的主宰和意欲、能滿遂自己的意願。把該現象當作是聽話的、能遂願的,對該現象依靠、存有不實際的期盼、作情感聯繫。通過期待該精神和物質現象可主宰來建構我、我的、我的自我。比如,孩子居然敢頂撞我;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不知道老娘的厲害;我想要的東西一定要弄到手。
四、(淨) 因為顛倒想,從而認定精神和物質現象是可愛美好清淨的,滯留、停駐、迷戀該現象,與它作情感聯繫,想把「可愛的」拉近,變成該「可愛的」狀態,以該精神和物質現象清淨美好來建構我、我的、我的自我。比如,幾乎沒有人不以貌取人。
這四種顛倒認知深入到眾生生活的一切細節,只是我們不覺知而已。
「自我構架」也可以從「認知」和「反應方式」兩個角度來解釋。
在認知的部分:認定某種境界應該是安全穩固的、能提供穩靠快樂的、可控遂願的、可愛的,這就叫對某境界採取「我」的認知角度。
在反應方式的部分:認定某境界是我、我的、我的自我,所以心樂意與該境界糾纏:寄情於它們、渴望它們的複製、盤據棲息於它們之中、倚靠或仰賴它們、靠近親近它們、試圖形成或變成它們、膨脹或擴張它們、對它們上癮……
而非我的對待某種境界或所有境界的認知和反應方式是相反的。
1. 在認知的部分:認定某種境界是不安全穩固的、不能提供穩靠快樂的、不遂願的、不可愛的,這是「非我」的認知取角。也可以說,認知到對某種境界或所有境界有安全穩固的、能提供穩靠快樂的、會遵從自身意願的、可愛的期待,是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是鼓勵和保護機制催動下的無明愛取,將導致與期待的目的相反結果。
2. 在反應方式的部分:因為有「非我」的認知,所以心不再與境界發生糾纏關係。不寄託或寄情於它們、不渴望它們的複製、不盤據棲息於它們之中、不倚靠或仰賴它們、不靠近親近它們、不試圖形成或變成它們、不膨脹或擴張它們、不對它們上癮…。
從上面的角度可以瞭解,佛法中的「非我」,不是要證明一個具有名色密集的五蘊和合體不存在,而是要說明如果以剎那生滅的五蘊為我、我的、我的自我,與此糾纏,產生渴愛,就會不斷的製造苦和苦因。
另一個幫助我們瞭解「非我」的角度,就是經典中常提到的」無常故苦,苦故非我」——即「因為是無常的,所以是苦的;因為是苦的,所以非我」。
「無常」的巴利文是「anicca」。
對於五蘊是anicca的觀察和理解有十個角度。
一、無常(aniccato)
〔名色有兩端:始端是「生起」;末端是「壞滅」。它們被稱為生起端與壞滅端。它們有一個生起的始端,以及一個壞滅的末端,由於不能超越生起的始端,也不能跨越壞滅的末端,所以它們是無常法。在此「不能超越生起的始端」是指名色在生起之前並不存在,而且等待或準備生起之相也不存在。再者,壞滅之後,它們也沒有堆積於一處。它們只發生於兩個不存在(即生起之前與壞滅之後的不存在)之間的生、住、滅剎那。所以觀為無常,即沒有常或永恆。
二、毀(palokato)
因為被病老死所毀壞之故而觀為毀。
三、動
世間法令心受到動搖,如愛與恨。由於名色會因為病老死與得失等世間法而動搖與不穩定,所以觀為動搖或不穩定。
四、壞(pabhaṅguto)
它們擁有因為自力,或他力,或自性,而壞滅於混亂之中的相。壞,即擁有壞滅於混亂之中的相。
五、不恆(addhuvato)
由於有掉落性,即可以在生命里的任何時期死去,即使是年輕或快樂的幼小時。正如果實從小小粒時開始,即於任何時期都有可能掉落下來一樣;即使沒有掉落(即死亡),它也沒有實質,沒有堅固性。觀為不恆,即沒有穩固性。
六、變易法(vipariṇāmadhammato)
由於有老(或住)與死(或壞滅)兩種變易性之故,它們是變易法。(意即它們從生時變去住時或老,以及變去壞滅時或死。)
七、不實(asārakato)
由於力弱,如白木質般易於受到破壞之故,它們不實,沒有堅固的實質。比如愛情。
八、無有(vibhavato)
由於生起後即壞滅而無增長、擴大或增益,及擁有基於無有愛(vibhava-taṇhā)和無有見(vibhava-diṭṭhi)的徹底毀滅性之故,它們是無有,即它們有徹底的毀滅性。
九、死法(maraṇadhammato = maccu)
由於有死(壞滅)性之故,〕它們是死法,即具有死性(具有壞滅性)。
十、有為(saṅkhatato)
由因和助緣和合而造成,所以它們是有為——不斷地由因緣所造。
能直接引生色法的因是業,這是生因(hetu,janaka)。煩惱輪轉(無明、愛、取)是支助過去業的助緣。其中,煩惱輪轉以緣力(如親依止)支助善業,但以緣力(如親依止)和因(如俱生三不善因)支助不善業。再者,心、時節與食也是支助色法的助緣。雖然心、時節與食也會引生一些心生、時節生、食生色法,以及支助一些色法,但這跟業力引生業生色的方法不一樣。心以俱生等緣力支助心生色;時節以親依止緣力等支助時節生色;食則以食緣力等支助食生色。由於它們並不是業力,所以不是生因(janaka),而只是助緣。果報名法的因(hetu, janaka)是業。至於煩惱輪轉,即無明、愛與取則跟上述色法的一樣(是助緣)。應注意作為一切善、不善與無記的現在因的依處、所緣、觸等是屬於助緣。依照上述的說明,觀色(受、想、行、識)為「無常」或「毀」等等。
這是對無常相的十種思惟法。如果只是將anicca理解為否定永恆的狀態,會比較慘白無力了。畢竟,心對於非永恆的事物,往往仍是樂於執著它們的。好比說,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身體和家庭是「非永恆」、「非恆常」,但大部分的人都樂於寄情、寄託於身體和家庭。
如果用以上十個角度去觀察思考,在直覺上有更深刻的意涵,一種直接會引響我們取捨價值的緊迫感。
以家暴的例子來說明。一般而言,妻子是暴力的受害者,一再承受、姑息先生的虐待。如果跟她說:「你先生是沒有自體的,是空性的」,基本上對她正確處理這種不健康的關係不會有幫助,因為無法啓發她內心的智慧和力量。同樣地,如果跟她說:「你先生是非永恆的,非恆常的」,這樣的說法也無法幫她看見這種夫妻關係的危險、無謂、無益。
為什麼家暴的受害者,常常會選擇繼續跟施暴者在一起,一而再再而三地,身上的骨折和瘀青還沒完全痊癒,就急著依偎在他身畔?這種心理並非來自「事物是永恆、有自性、有本體」的思維,而是來自「他實際上是愛我的,他有他很好的一面」、「離婚會傷害孩子」的顛倒想——一種直接連接上情感、連接上價值取捨的錯誤思維。選擇跟施暴者在一起,是因為感覺到和他在一起,還有像熟悉感、被愛感覺、為了孩子、不被人恥笑等等的快樂;選擇不離開施暴者,是因為認為若不跟他在一起,會有「面對不可知」、「自我懷疑」、「內疚」等等的痛苦。
換句話說,有情生命的活動,動機來自於「苦、樂」的評估。佛陀的教育,全然立基於「苦、樂」的評估,佛法的修行就是培養更精准和有益的」苦樂評估」鑒賞力,並由精准、有益的鑒賞力來取捨境界(睜眼四聖諦)。這就是為什麼佛陀所說的」緣起」,結論是」四聖諦」,而不是」緣起性空」。正確瞭解」緣起」的修行人,是具備」取捨境界的精確標準」、」分別苦樂品質的正確評估」,絕不是凡俗宗教所濫談的」無分別心」、」諸法平等」。由」無分別心」、」諸法平等、性空」來詮釋」非我」,就是在根本上曲解、誤會佛法的意趣。
2020年9月11日,尊者於洛杉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