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心有三種形式:它是造作者,它可以作為工具,它本身是一個活動。
・89 種心或者 121 種心,二分法就是造業的心、不造業的心。造業的心再分為善心、不善心;非造業的心再二分為果報心、唯作心。89 種心如果是四分的話呢,就是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唯作心。果報心、唯作心合起來叫無記心,因此也可以三分為善心、不善心、無記心。
・所有的瞋心都是憂懼的。
・永遠不要對所緣直接採取行動。呈現在你面前的都是果報,只要立即採取行動,都是帶著心所的慣性就去了。不直接採取行動就是:停下來看看現在戴著什麼眼鏡,黃色的還是綠色的?會有什麼後果? 不要讓我們的能知本身帶上病毒,這個能知不能是病的,病的就是貪瞋痴。這種病是會被智者譴責的。
・實踐題:觀察今天面對看、聽、嗅、嘗、觸等所緣的反應,各舉一個例子分析自己心的認知屬性及其根源。有孩子的和孩子討論觀察人事物和心素質的關係,用帶有色眼鏡比喻。
雲端《阿毗達摩》-第 97 課 心(第二講)
心識就是識知目標,而識知目標是有非常多的層次的。既可以通過非常多的層次來識別,也可以從同一層次的不同角度、深度、廣度,各個方面來識知。我們講一個人看問題很有深度,一個人看問題非常有廣度,為什麼?同樣都是識知目標,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想蘊很關鍵。我們講這個人見多識廣,「見多識廣」體現在哪裡?
從《阿毗達摩》的角度體現在想蘊的標記很多,他標記過很多東西。沒有見多識廣的人,他的心相續流裡面的標記就很少了,因為標記少,他的想蘊累積得就不夠了,所以他的知識參考庫、儲存庫比較貧乏。
昨天我們也講了受蘊,感受也很關鍵。感受是很豐富的,有各種各樣的受,即使是捨受都有分很多類:有智的捨、無智的捨,也有禪那的捨,有樂捨,都是受。喜怒哀樂之情感其實是跟這個受相關的,有這樣的感受,你才會體現出這種歡喜呀、不喜歡、討厭、哀傷、快樂,這都是感受,愁悲苦憂惱都是感受。
這個是我們要先深入去思考的問題。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一個所緣的時候,會產生不同的感受。中性可喜不可喜的概念是什麼呢?就是普通人士有 80%的人都認為這個所緣是可喜的,它就屬於中性可喜的,但即使是可喜的,喜的程度差別很大。還有 20%的人,他們可能覺得它不可喜,為什麼呢?不同的認知。
比如說虐待狂,或者受虐狂,或者有某一種特別的嗜好,吸毒的人,變態的人,這些非一般人所能夠表現出來的對受的認知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受體現出來的情感就不同了,所以同樣都是認知一樣東西,但是認知這個所緣的底下,每一個不同的人他的反應心理狀態是會不一樣的。因為這個總的認知本身下面有這種感受的成分,有這種印象的成分,還有其他我們所學過的 52 種心所不一樣。比如你的欲不同、你的貪不同、你的瞋不同,都會讓你有這種不同的感覺。
貪性行者呢,看到人家有小小的功德,他都會很隨喜,看到別人的過失他不會計較;嗔性行者呢,看到人家很大的功德他都不會隨喜,而看到人家小小的過失他都要計較。「己過如山己不知,師過秋毫亦明察。」所以不同的人,在面對同一個所緣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心情,各種各樣不同的心理反應。當然,因為每個人在識知這個所緣時候,他的受蘊、想蘊、行蘊這些心理素質和成分不同,這些成分本身又影響著他自己的這種認知和識知;這個認知、識知又成為他的新的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慣性就是因為他總是這樣自我不斷地重復,而且自我在加強。
因為識是造作者,它可以作為工具,它本身是一個活動。作為這三種形式,它會讓識知的過程以及在識知的時候,參與識知的心的素質會不斷地被重復、被加強。
我們說某某人戴有色眼鏡看人,如果一個人需要用一種眼鏡才能夠看到東西、看到所緣、看到目標的時候,這個眼鏡裡面有什麼樣的成分,有什麼樣的構造,決定了他看東西的能力,對吧!如果一個人是近視眼,他眼鏡的度數跟他的近視的度數要匹配,這是構造。如果這個人近視眼還加上偏光,再加上有色感,還要防太陽曬,太陽越強的時候顏色要越深,戴上這個眼鏡看東西的時候差別就會很大。
所以這個眼鏡裡面的成分和構造決定了他看東西的能力。這個眼鏡裡面有不同的顏色,他看東西就會是不同的顏色。如果他戴的是黃色眼鏡,他看到所有東西都是黃色的,對吧,或者是那個顏色跟這個黃色的一種結合。如果一個人的眼鏡可以擴展我們視覺能力,使我們戴上眼鏡後可以擴展色譜範圍,那我們就看到更多的顏色。
舉個例子講,當你的定力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看到三十一界的生命,你的識知能力有三十一界。還有人呢,他成就的定力有神通,他的時間的廣度或者時間的質感就完全擴展了,他就能看到生命是無限的。我們普通人的認知就是從出生到死亡這麼一個短暫的時間。當你有神通、你有天眼通的時候,生命的時空感就會很大的改變,能看到三十一界的生命。從時間的長度和這個空間的廣度、時空維度都完全不一樣。天文學家用天文望遠鏡來看外太空,又是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範圍。對於我們人來講,就是這一堆和我們的認知過程結合在一起的這些心所,決定了我們認知目標的能力範圍還有角度。
所以我們從凡夫層面上來講,不同的凡夫看到、聽到、聞到、碰到同一個所緣,我們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認知、不同的反應。因為不同的心所,這是一個角度。再一個呢,同樣是凡夫,不同的定力、不同的智慧的凡夫,他的認知的層次和廣度、深度、時空又不一樣。如果是聖者呢?我們講初果聖者、二果聖者、三果聖者、四果聖者,還有辟支佛和佛陀,這些聖者又有很大的差別。不同的認知的凡夫,分不同的定力和慧力的凡夫,還有這個聖者,是從人界的角度來看。如果是不同生命界的眾生呢?同樣的所緣,這種差異就會更大,對吧!我老舉這個糞便的例子(笑),很多人不舒服。不同的生命界看它就是不一 樣。人看它是糞便,糞甲蟲看它是食物。如果是天人呢?如果是鬼界的生命呢?如果是餓鬼呢?它完全的不同。這些都是我們認知的能力完全受業和心整體素質影響。
還是用戴黃色眼鏡來比喻:一個人只要你的心所或者心理素質,是那種黃色眼鏡的顏色和構造,那麼你看外面的所緣、認識所緣,都會受到這個黃色眼鏡的黃色以及它的構造所影響,看出來都是那個狀的。認知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狀。這種心理狀往往是和每個人心流中各種各樣的緣力結合起來的,用現在的話講,就是慣性,看問題的慣性。老糊塗了、老頑固,到老的時候,看問題你要想讓他轉一點點都極其困難。為什麼?因為他的眼鏡摘不下來了。
52 個心所就是 52 種心的素質,這些素質會影響到主體——心。 作為識知主體的心,在認知外面世界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所素質相伴,所認知的所謂外面世界就會有很大不同。
心是一個主體,也是個方便說。我們一般人都會認為:我是這樣看問題的;我是那樣看問題的;我認為這個問題就是這樣的。但是你會發現你看問題也會經常變, 特別你學了《阿毗達摩》以後,如果你真的認真學,你會脫胎換骨的,對吧!所以心是有主體的嗎?不能這麼講,對吧?所以帕奧西亞多在解釋這個,其實包括很多註疏論疏在解釋怎麼樣打破 「這個‘我’」: 你認為有一個「我」,有一個能緣,能夠認知的這個「我」,就像「我思故我在」,能思的「我」、能想的「我」、能認的「我」、能感受的「我」、能行動的「我」,好像有一個「我」,是嗎?
在巴利語裡面呢,心是 citta。論師用三種方式來介紹它:造作 者、工具或者本身只是個活動的過程。比如說貪心所,貪如果作為造作者,這個貪心所能幹什麼?能粘著所緣,這是貪作為造作者的角度來講。貪如果作為工具呢?相應的名法包括心、還有其他所有的心所, 透過貪這個心所的素質,才能夠去粘著,以貪作為工具才能去粘著所緣,所以它有工具的作用。作為活動呢,你去貪這個東西,在貪心所的主導下,心去粘著到那個所緣上,你喜歡、你粘著它的這個過程就是貪。
面對所緣的時候,心表現出來也是這三個特點的。作為識知目標者,好像它是有一個能識知的主體一樣的。成為工具,其他的相應名法以心作為工具,去識知目標。比如以貪或瞋或信或智的方式識知目標。作為過程,無論是貪或瞋或信或智的識知,心識都純粹是識知所緣的過程。
心具有知道所緣的能力,或者能夠取所緣的能力。但這個能力會受到相應心所的影響,而呈現出各種各樣不同的能力或者方式。比如說,你習慣於對你的孩子好,對你的先生好,你的心作為一個造作者在關心你的小孩、先生。這個關心是慈愛也好、貪愛也好,都是心作為工具來對你的孩子、對你的先生表達。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心以關心的方式在識知孩子、先生的過程。由於無明,不能透視心的運作模式,以為「這就是我」,「我」是一個主體。在這種主體觀念下,我們就認為有個造作者。對於你孩子來講,「這是我媽」;對於你先生來講,「這是我太太」。有這樣一個不變的人對我這麼好這麼關。
論師用造作者、工具來說明心,只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不管是造作者也好,或者是工具也好,都是一種方便說。而「心只是識知活動本身」,其實是比較恰當的。不管你是基於貪,還是基於瞋,還是基於痴,都是心面對這個所緣的一個認知過程而已。
如果用我們世間的比喻,就像一種化學反應,比如說你將金屬鈉放入水中,很快就有氫氣生成。這種化學反應,不能講有一個主體在裡面發生著,只是有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而產生的反應,這個化學反應只是一個反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結束以後,它會產生一種新的物質。
我們在講觸的時候,也是這麼形容的。所緣和依處相當於那個有熱度的火碳,識相當於膠棒;當這三個放在一起的時候,接觸了、匯合了,它就會產生一種反應。心識就會變軟,能感受。它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裡面沒有主體,沒有實際的「我」,沒有一個主體,沒有一個永恆的東西。
先生是個概念,是個因緣所生法,他的名法剎那剎那生滅,色法剎那剎那生滅,無常苦非我。自己也是這樣,孩子也是這樣。為什麼對你孩子的言行或者你先生的言行,會有那麼多情緒糾結在一起?是因為你的心結合那些沒有智慧的心所,給你帶來的各種感受。而這個感受跟你的想有關。什麼想?「孩子就是要聽話,老公就是要愛我」,跟這樣的標記有關,「老公是不可以看其他女人的」,這些都是標記。
沒有結婚之前跟你沒關係,離了婚了也跟你沒關係,僅僅因為那一個承諾或者法律的文書,他就變成你的了?(笑)就是這個意思。孩子也 一樣。沒有到娘胎裡生的時候,他的生命流跟你的生命流可能多少劫都沒有在一起過。這一生借一下你的子宮出生,然後他就變成你的了?是,他的身上是流淌著你的血液,但是這個流淌的血液是你的嗎?所以我們要從這些角度來看我們的生命狀,才不會產生這種我見、產生這種邪見,「常樂我淨、恆常不變,屬於我、我的」這樣的邪見才不會產生。
心的特相是識知目標。作為諸心所的前導,這是它的作用;現起是一個相繼不斷的過程;近因是名色。對於五蘊界的生命,只要不是無色界的生命,我們所有的心的生起,都是要有依處的,要有心所依處才能生得起來。
我們知道心是能知或者能緣。而這個能知能緣呢,又受到跟這個心一起生起來的心所的影響。什麼樣的心所組合就會表現出什麼樣的認知能力,或者什麼樣的能緣。也就是你戴上什麼眼鏡,你看到的就是什麼樣的結果。這個能知道能緣到外面所緣的,就跟我們這個眼鏡的成分和構造有關。理論上講,我們心眼鏡的成分和構造是可以無窮無盡的。你加一點點這個成分,加一點點那個成分,它都會不一樣。但是從總的大類來講,它是可以歸類的,對我們的心來講是可以歸類的,。所以《阿毗達摩》對心的劃分,雖然是大類的劃分,但也很清楚的歸類。 對於很多已經學過《阿毗達摩》的人就是已經很瞭解了,我們這樣的課程,更多的是要去瞭解這些心,並完全跟我們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要看到這些心跟我們生命息息相關的內容。
一般來講,大部分人對我們這個肉體看似熟悉,但其實對這個身體到底應該給它吃什麼?應該給它用什麼?什麼時候該讓它睡覺?怎麼防止生病等等,還是不很瞭解,總是非理性地使用身體。但相對來講,身體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是一個有形的物體。而心理活動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相的,而且各種反應太複雜了,太奇怪了,有時候完全控制不住,管都管不了它。《阿毗達摩》是佛陀的範疇。在《阿毗達摩》, 能知能緣的心,分類如下表:
89 種心或者 121 種心,二分法就是造業的心、不造業的心。造業的心再分為善心、不善心;非造業的心再二分為果報心、唯作心。 89 種心如果是四分的話呢,就是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唯作心。 果報心唯作心合起來叫無記心,因此也可以三分為善心、不善心、無記心。
可見能知的本身,對於所緣的認知本身就有一種潛在的方式,這種方式和所緣有沒有關係啊?可以有關也可以無關。這個有關無關,受一個人面對所緣的度的影響。我們早上醒來,面對整天的生活,忙忙碌碌,晚上睡覺閉上眼睛就去做夢,喜歡的我們就笑,不喜歡的我們就生氣,以為生命就是這樣過活了。
從《阿毗達摩》角度來講呢,其實你從早到晚 24 小時無時不刻都在識知目標,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心都在不斷地緣取所緣和目標。而這個緣取所緣和目標的方式或者能力,就表現為三大類:有時候是善的方式來能知;有時候是不善的方式來能知;有時候是無記的方式來能知。
睡著了沒有夢,不知道的狀態,有沒有能知呢?有能知的。這種能知呢,是果報心(有分心)、是無記的狀。即使是這樣一種你不自覺的,感覺好像什麼都不知道,或者你在做一系列沒有主宰的夢,它也是一種精神的狀,都是有一個能緣在裡面識知目標。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不開心、對所緣排斥的時候,是一類的能知, 你對所緣的能知就是這種方式的;當我們很能放下自我,很無我地去佈施、去做善行的時候,它也是一種對所緣的態度、也是一種能知的方式。
善心、不善心、果報心、唯作心,是心能緣的特性。心的能緣也跟生存界有關——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出世間心。分成四種界,但不是說一定是在這個界的眾生才能生起這個心,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可能生起出世間心或無色界的心。色界天的天人、無色界天的天人,也能夠生起欲界心;欲界的凡夫也能夠生起色界心和無色界心。就像我們現在禪修,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你當時生起來的心,就是色界的心。如果在這個基礎上你繼續修,修到四種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時候,生起來的心就是無色界的心。如果你精進修行戒定慧三學,最後初果道智轉起;當你證得初果成為初果聖者的時候,你就會生起出世間的心。
色界天的天人他怎麼生起欲界心呢?色界天的天人他有眼根、有耳根對吧?他雖然不吃東西,也沒有身淨色、也沒有鼻淨色、沒有舌淨色,但只要他沒有進入色界禪那,比如色界天的天人,他也可以到人間來聽佛陀講法。他聽佛陀講法,他用眼睛看佛陀,那麼他生起耳門心路過程、眼門心路過程還有意門心路過程,在聽法的時候的意門心路過程是欲界的,7 個速行心結束了,有分心再生起來,是這樣的。
再來看欲界的心又包括哪一些呢?欲界天以下:欲界天有六層,再加上人界,再加上四惡趣,六道輪迴裡面,從欲界天到人界再到四惡趣,都稱為欲界。在這個範圍內生存的這些生命,大部分情況是生起欲界心。但如果禪修的時候,他可能生起色界心或者無色界心。禪修基本上只有人界和天界的眾生才可以證得禪那,四惡趣的生命是不可能證得禪那的。所以四惡趣的生命,不可能生起色界心和無色界心。
欲界心有 54 種。12 種不善心,8 種大善心, 8 種有因的果報心, 15 種無因的果報心, 8 種有因的大唯作心, 3 種無因的唯作心。
色界心有 15 種,色界善心、果報心、唯作心。和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五禪善心是對應的;色界的果報心(有分心)也是相應的。如果是成為阿拉漢,生起色界的廣大心就是唯作心。色界天的天人會生起色愛的貪心、掉舉和疑的痴心;邪見相應和邪見不相應的貪,他都是可以生起來的,但不會生起瞋相應的心。這些不善心都是欲界心。
無色界心有 12 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善心有四種、果報心四種、唯作心有四種。共 12 種。
89 種所謂能知的心,呈現出 89 種大歸類的樣貌。比如說貪——有悅俱的貪和捨俱的貪。面對同樣的所緣,我們都起貪了,但是你貪的程度跟我貪的程度不一樣,程度不同,這種更細的程度不同,佛陀就沒有再把它細分了。凡是粘著所緣,會讓你很歡喜地粘著,這個就是悅俱相應的貪了。89種心展開來,其實千百億種都有。就像瞋有很多種,愁、悲、苦、憂、惱,佛陀只把它列為兩種,瞋——有行無行。 心所方面還有嫉妒、慳吝、追悔,忘恩、謅曲也屬於瞋。謅曲心有些是貪的,它總體的特點是排斥所緣,凡是排斥所緣佛陀都把它歸為這一類。
有貪心所等心理素質參與的心稱為貪心。凡是粘著所緣的都歸於貪類的,這種認知稱為不善的貪認知。貪又分為邪見相應和邪見不相應的;又再分為有喜無喜的。邪見相應是帶有明顯的「我」見;沒 有強烈的「我」見,是邪見不相應的貪。
有瞋心所等心理素質參與的心為瞋心。凡是排斥所緣的都歸於瞋類的,這種認知稱為不善的瞋認知。所有的瞋心都是憂懼的。
無論貪心、瞋心,其生起的當下都是不健康的,對自他會帶來傷害的,對未來會留下不好的影響。如果在臨終的時候成熟會把我們送 到四惡趣的。
永遠不要對所緣直接採取行動,呈現在你面前的都是果報,只要立即採取行動,都是帶著心所的慣性就去了。不直接採取行動就是:停下來看看現在戴著什麼眼鏡,黃色的還是綠色的?會有什麼後果? 不要讓我們的能知本身帶上病毒,這個能知不能是病的,病的就是貪瞋痴。這種病是會被智者譴責的。
實踐題:觀察今天面對看、聽、嗅、嘗、觸等所緣的反應,各舉一個例子分析自己心的認知屬性及其根源。有孩子的和孩子討論觀察人事物和心素質的關係,用帶有色眼鏡比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