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eg

 

全網首發:德加尼亞禪師《當覺知變得自然》初譯版 10 正見

 

維安說

 

2016年,德加尼亞禪師在美國出版《When Awareness Becomes Natural 》一書,在亞馬遜有售。目前中文版正在翻譯校對中,在這裡推送的是網絡初譯版,後期成書後還會有所改動。

 

正見(SAMMA-DITTHI)

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觀念

 

在我們能夠有效練習正念禪修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正見。佛陀非常重視正見;因此他把正見放在八正道的首位,為其它七個道支指明方向,使之更容易理解。通過閱讀或者聆聽佛陀有關正見的教導,我們能夠在概念層面或知識層面得到一定的理解,但是只有在經驗的層面,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理解。

 

我們必須通過調查內心正在發生的現象來體悟教法。透過以平靜而警覺的心來單純地觀察,我們很快就會看到心的自然本性,不是「我」、不是「自己」,不是「個人的」;沒有人在那裡,心只是自然現象。只有當你具備這個正見,才能真正的覺知並修習內觀禪修。練習覺知就是發現這個自然法。有能力將自己的經驗與正見調和一致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通過覺知和調查內心發生的現象,你會開始看到一切經驗中的自然法。

 

有些禪修者說,他們發現識別邪見比識別正見更容易。當然!因為當你具有正見的時候,邪見就不在了。因此,當邪見冒出頭來的時候,是很容易被識別出來的,如果你有興趣並警覺地尋找它。所需要的是覺知的強度和心的穩定性,並長期保持下去。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一點,調查自己的經驗並提出一些硬核的問題,答案就會出現。以這種方式練習,我們會如實地看到事物,這是正確的見解。具備了這些時,修行的其他面向自然就落實到位。

 

在捷克禪營的一次小參上,有個禪修者問了我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他說:「我們有正見也有邪見,邪見的目的是什麼?」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這個問題促使我去調查我們有邪見的原因。

 

我發現邪見的唯一目的是為了存在或者說生存。智慧與正見是有別於輪迴的(即出生、活著、死亡等狀態的循環反復),而邪見是指向輪的,也是輪的一部分:想要「成為」,想要永恆存在的「自我」,想要存活。這就是為什麼持續地練習是如此重要:讓我們能夠識別邪見,處理它進而認識它。如果沒有覺知,就沒有理解。如果沒有理解,邪見就自動出現。

 

始終記住正念禪修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你會漸漸明白身心的關係。觀察所緣對象時,心可能會變得緊張和疲倦。保持自然簡單,放輕鬆。無需特意去放慢速度。你只是單純地想看看事情本來的樣子。當你真正在覺知時,沒有死盯著卻已經知道所緣對象。就這樣練習,心會保持鮮活。不需要知道你所經驗到的所有細節,只是覺知,並知道心在覺知就好。常常問問自己:「我在覺知什麼?」「我的覺知水平如何?」。這些問題會支持覺知的連續性。切記:所緣對象只是對象,不是「我」,它是自然的。這是正見。

 

我已經簡要介紹了構成「良好禪修」的基本組成要件,以及在任何一刻啓動禪修所需要的信息。我所說的內容就像輸入電腦軟件的信息,我給了你信息,進入到你心裡,你會去思考,並以某種方式整合到你的修行中去;它會繼續運作,你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

 

最初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還不太理解禪修指導和應該做什麼,這使我們緊張和困惑。我們嘗試了許多不同的事物,卻不瞭解它們是否有效。有時候這是沒有幫助的。所以,要先投入智慧:無論是來自老師,還是來自哪本小冊子上的智慧。加上你自己的常識,這可能是你從修習中獲得的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帶著正見踏出正確的一步,是至關重要的。

 

在佛陀的八正道裡面,最初兩個道支是正確的見解,也叫作正見(sammā-ditthi),和正志/正思惟(sammā-sankappa)。接下來的三道支是關於德行,或者說戒(sīla)。它們是正語(sammā-vāchá)、正業(sammā-kammanta)、和正命(sammā-ājiva)。而正精進(sammā-vāyāma)、正念(sammā-sati)、和正定(sammā-samādhi)構成了最後三個道支。如果能以明智和善巧的方式運用第一道支——正見,那麼八正道其他支也會順理成章地變得智慧與善巧。

 

當我們練習內觀禪修時,正見至關重要。我再重復一遍也不嫌多。這可能是修行中最重要的方面。因為當我們沒有正見時,邪見就自動在那裡了。邪見是愚痴,是對經驗的執取。如果把我們所正在經歷的看作是個人的或是「我」,這就是邪見。那麼,我們怎麼以正確的方式看待我們的經驗呢?心需要以同樣的方式來理解所有的經驗。把我們的經驗視為自然現象。自然現象不是個人的,它只是因緣的過程。自然現象的產生不是為了使我們煩憂。我們所經驗的每個現象都是自然的,它們只是在發生。覺知的心和每個對現象作反應的心,也只是自然法而已。

 

有一位外國禪修者來到我們中心禪修;正值雨季前夕,大概是三月底、四月初。天氣非常酷熱,到了華氏105度(攝氏40.5度)。那一天他到達後,中午就去禪堂打坐。男眾的禪堂在二樓,相對更加炎熱。在他坐下來禪坐的一刻,他心裡說:「我做不到,我都快融化到地板上了,要死了。」在他中止這個念頭前,他意識到心是清涼的,只有身體熱。一種分離出現在他心中。他知道,如果他繼續攝入水分,就不會有問題。他把熱視為一個所緣對象,只是自然現象,不屬於個人。一個對因緣法的理解就這麼產生了。支持這種明覺生起的因緣條件已經成熟。這位禪修者的心中就有了正見和正思惟。

 

再舉一個例子,問大家一個問題:安靜或嘈雜的時候,哪個更好?當心對某物判斷為更優或產生偏好時,如果情況相反,它就自動有了反應。所以,正見是沒有偏好的:聲音只是聲音,是自然法。當我們詮釋聲音時,瞋或者貪就會來。聲音本身沒有愉悅和不愉悅,而是在心中的感受(反應)有了愉悅和不愉悅。當你理解到聲音只是聲音,無論是響亮還是柔和,對你來說都不再是問題。如果對於聲音還有反應,可能理解還不到位。我們能從自己對聲音的反應之中學習,覺知心如何抗拒。我們可以有些正見,但是心還是有反應,因為理解得還很膚淺。正精進是保持對所緣對象的覺知,包括聲音和對聲音的反應。由此,可以收集到重要的數據以供將來理解。

 

我們用來提醒自己正見的措辭和語言可能會非常重要。通過持續的練習,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經驗都是自然法。可是,有時候說「這不是我」「不是我的」無濟於事,因為心會覺得這非常難以接受。

 

換一個表述,「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就更容易接受了。心更願意接受這一點,而不是與無我的概念作抗爭。更重要的是,識別在當下發生的現象與「自我」的強烈關聯也是正見。例如,膝蓋的痛可能會來來去去,但是膝蓋還在;把痛視作為自然過程是容易的;但是,我們卻把膝蓋與「我」關聯上了,即「我的膝蓋」。正見就是明辨膝蓋與自我所具有的關聯(即「這是我的膝蓋」)。

 

我的老師每天早上都去禪堂帶領一個時段的坐禪。他會簡短地講一些非常扼要的說明,我非常愛聽,對我的修行很有幫助。一天早上,當他進禪堂開示時,聲音又輕又低沈,我竭盡全力去聽。我坐在禪堂的右手邊,老師坐在左手側的前排。在我的右面,禪堂外是村莊的一條小路,村民把它當作穿過寺院的捷徑。當我們都安靜地坐著聽禪師講話時,突然,禪堂外的小路上發出一陣噪音。我感到有一股熱量生起,憤怒開始在我的胸口燃燒。心裡想:「誰在製造可惡的噪音?」 我更用力地去聽,傾耳靜聽老師的話語,但無濟於事。憤怒開始要爆發,我準備要發作了。

 

在動盪混亂中,一個問題在心中生起:「發生了什麼?」上一刻我還是如此的平靜與安住,突然間就混亂了。這激起了我的興趣,就開始觀察。我看到心衝到左邊去聽禪師講話,又急衝到右邊去詛咒和辱罵那些在外面喧鬧的笨蛋;然後又衝回左邊,因為我太想聽老師的講話了,但是聽不到。我非常憤怒。幾分鐘前的平靜哪兒去了?心裡發生了什麼事?

 

這種「想知道」和「想研究」心裡所發生的事屬於正思惟(samma-sankampa)。接著,就有了領悟;對我左邊老師的聲音有黏著,然後對我右邊的聲音,外面那些笨蛋,產生了極大的反感。意識到這一點後,我看到聲音只是聲音。明白了這一點,我就不再黏著老師的話,也不再討厭外面的聲音。兩者都只是聲音,是自然法。

 

理解了這些,心變得集中和安寧,這兩種聲音就都能覺知到,還有其他的。在這一片段中,我也領悟到一個定律,我給它起了個名字:鐘擺定律。當心只要對一個經驗A有哪怕一丁點的執著,而另一個經驗攔住或者打斷了經驗A,就會生起與執著程度相匹配的瞋心。如果對經驗A有65度的執著,那麼,‘無法體驗A’會立即導致65度的瞋。

 

這就是禪修發生的方式,帶著興趣和探索。當煩惱來的時候,如果你準備好了,領悟就會出現,你就會全然明白。覺知的角色就是收集信息。在上一段的事件中,想知道的欲望突然來了。覺知扮演的角色是知道正在發生的一切。它知道心的煩躁和來來回回,所有的身、心感受和活動。當我們手上有了足夠的信息,有關問題的答案一定會出現。沒有正念時,我們只能覺知粗淺的對象。

 

現在我們可能有覺知和穩定的心;然而,這是粗淺層面還是微細層面的覺知?敏銳的覺知可以看到心的內部運作,但是片面的覺知永遠看不到當下的因。當心從粗淺層面轉到微細層面時,我們才能說因緣條件是完備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能理解心的本質。

 

因此,當我說「探索」或「調查」的時候,我並不是指過度思考在心裡發生的事情。通常以明覺來說,當開始調查時,啓動智慧之輪的念頭往往是不召而自來的。

 

它可以來自於心的某種既定反應;例如我對禪堂內外聲音的反應,也可能來自於完全平靜的心;它可能從任何地方冒出來。如果你在掙扎或者心覺得無聊了,那麼調查的方法就是給心扔個字詞或者簡短的問題,不要期待答案,同時始終保持覺知。重要的是理解什麼是調查,什麼不是。調查不是借助過度思考某個特定的問題來解讀心;這是關於觀察和學習心與對象之間的反應和關聯。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GJga1qPZtvA_SUAZYCZLP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