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3

 

 

【成為聖者】


只盯著天空,不會使人覺悟;閱讀或研究經典,也不會使人覺悟;藉由思考、祈願覺悟靈光乍現心中,也不能使人開悟。要讓覺悟生起,必須有某些必要或先決的條件,巴利語稱之為「覺支」(bojjhanga)——覺悟的因素,共有七項。


「覺支」一詞是由「覺」(b o d h i)與「支」(anga)組成,「覺」意指覺悟或覺悟者,而「支」則指使……產生的因素,因此,「覺支」是成就覺悟者的因素,或覺悟的因。「覺支」的第二個意思,是基於這兩個巴利語字根的另一種意義。「覺」又指得以理解或領會四聖諦——苦、集(欲望是苦的因)、滅(苦可以止息)、道(滅苦之道:八正道)——的智慧;而「支」又指「部分」。因此,「覺支」的第二個意義是明瞭四聖諦的特定智慧。


所有毗婆舍那的行者對四聖諦都有某種程度的了解,但要真正心神領會,則需要一個特別的心轉換的剎那,也就是所謂的道心。道心是修習毗婆舍那達到極致的觀智之一,它包含涅槃的經驗。一旦行者有此體驗,便深深地明瞭四聖諦,因而認為他內在擁有覺支,而稱之為「聖者」,因此,覺支也是聖者所具有的特質。有時也將之稱為「等覺支」(sambojjhanga),字首sam 意指完整、完全、正確或真實,表示敬意或加強語氣,字義上並無太大差別。


七覺支或聖者的七特質是:念(sati)、擇法(dhamma vicaya)、精進(viriya)、喜(pIti)、輕安( p a s s a d d h i )、定( s a m A d h i )、捨(upekkhA)。在修習毗婆舍那的所有階段中,都能找到這七支,但如果我們以「觀智進展」的階段作為範例,那麼,七覺支開始變得非常清楚,是在行者初見諸法生滅——生滅隨觀智的階段。


如何在自己身上培育七覺支呢?藉由四念處禪修法。佛陀說:「比丘啊!如果反覆持續地修習四念處,七覺支將會完整地自動開展。」


修習四念處不是要去研究、思考,聽與其相關的開示,或討論它們。我們必須做的是直接、實際體驗地覺知四念處——「念」得以建立其上的四個基礎。

 

《念處經》(SatipaTThAna Sutta)將之稱為:第一、身——身體的感覺;第二、受——感受,存在於每個經驗中的苦、樂或不苦不樂的特性;第三、心與念頭;第四、一切心的其他所緣,如見、聞、嚐到的東西等。此外,佛陀說覺知的練習不應間斷,要反覆且持續,這確實是我們在修習毗婆舍那中嘗試做的。馬哈希尊者所教導與開展的毗婆舍那禪修傳統,專為完整地培育七覺支,以及最終體驗聖道心,符合佛陀的教導。


【第一覺支:念】


第一覺支是「念」(sati)。大家已接受sati(念)譯為英文的mindfulness,然而此字多少有些讓人誤解的消極意義。「念」必須是充滿活力與直接面對的,在密集禪修時,我教導「念」應跳到所緣上,完全覆蓋、穿透所緣,不錯過任何部分。為了表達這積極的感覺,我常喜歡用「觀察力」(observing power)來翻譯,而非「念」(mindfulness)。然而,為了簡化的緣故,在本書中我會繼續使用「念」一字,但希望讀者們記住它應有的積極特質。


要充分了解「念」,可由特相、功能與現起等三方面來檢視,這三者是阿毗達磨——佛教對心的描述——用來描寫心所的傳統分類。我們在此運用它們來順序研究每一覺支。


◎特相──非表面


念的特相是非表面的,意指「念」是有穿透力且深奧的。如果我們丟個軟木塞到河裡,它只會在河面上下漂浮,順流而下;假如丟的是塊石頭,則會立刻沉到河底。同樣地,念確保心深深地陷入所緣,不會從表面上滑過去。


假設你正看著腹部,以之為修習念處的所緣,你努力保持穩定,集中注意力,心因此不會滑開,反而深深地滲入起伏的過程。隨著心洞察這些過程,你會明白緊張、壓力、移動等真正的本質。


◎功能──時刻不忘所緣


念的功能是將所緣放在心上,既不忘卻,也不讓它消失。當念現前,將會觀照到正在發生的所緣,無有忘失。


為了讓念的特相與功能——非表面與不忘失——在修習時清楚出現,我們必須努力了解並練習念的第三層面——現起,它會培養並帶領其他兩者。念最主要的現起是「面對」——讓心直接面對所緣。


◎現起──面對所緣


就如你沿街而行,遇到一位旅者迎面而來;在禪修時,心應當以此方式遇見所緣,唯有直接面對所緣,真正的念才會生起。


人們說人類的臉即是個性的指標,如果你打量某人,仔細注視他的臉,便可做初步的判斷。如果不仔細檢查面貌,注意力被身體的其他部分吸引,判斷便無法準確。


禪修時,你必須同樣仔細地(如果不能更清楚的話)注視觀察的所緣。只有當你審慎地看著所緣,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本質。初次看到某人的臉時,會得到一個很快的、全面性的印象;如果更仔細地看,才會看到眉毛、眼睛與嘴唇等的細節。首先你必須整體地看一張臉,之後細節才會漸漸清楚。


同樣地,觀察腹部的起伏時,你先看整個過程的全貌。首先,讓心面對腹部的起伏,在成功幾次之後,便能看得更仔細,細節將不費吹灰之力自己呈現。你會在起伏中注意到不同的感覺,例如緊繃、壓力、冷熱或移動等。


隨著行者一再重複地面對所緣,他的努力開始結果。念開始生起,堅定地確立在觀察的所緣上,沒有任何失誤,所緣不會離開觀察的視線,既不溜走,也不消失,更不會因失念而遺忘,煩惱無法滲入這念的強大藩籬。如果能一段長時間保持正念,由於無有煩惱,行者會發現心非常清淨,免於煩惱的攻擊是念現起的第二樣態。當念反覆持續地活動,智慧便會生起,洞察身心的真正本質。行者不但會了解腹部起伏實際體驗到的感覺,還能明瞭發生在自己身上各種名、色法各自的特相。


◎見到四聖諦


行者會直接看到一切名色法都有苦的特相。此時,可說他見到第一聖諦了。

 

見到第一聖諦,也會見到其餘的三聖諦,經典如是說,而我們得以在自身的經驗中,得到同樣的觀察。由於在名、色法生起時保持正念,渴愛即不生,隨著捨離渴愛,便見到第二聖諦——渴愛是苦的根源,渴愛不存,苦亦消逝。當無明與其他煩惱消失遠離,便看到第三苦滅聖諦。當念或慧現前,這一切在短暫或剎那剎那的基礎上發生,見到四聖諦表示八正道支的開展,這樣的開展在具足正念的每一剎那中生起。我們會在〈通往涅槃的車乘〉一章中詳細討論八正道支。


因此,在某個層次上,可以說在念或智慧現前的任何時刻,行者會見到四聖諦。這將引領我們回到前述覺支的兩個定義,「念」是含有洞見實相真正本質的心的一部分, 也是覺悟智(enlightenment knowledge)的一部分。它出現在明瞭四聖諦者的心中,因而稱為覺悟的因素——覺支。


◎近因──念


念的第一個近因,莫過於念本身。當然,表現出初期禪修特徵的弱念,與修習達到較高層次的念,兩者間還是有差別,後者強大到足以導致覺悟。事實上,使念發展的動力很簡單,一剎那的念引發下一剎那的念。


◎發展念覺支的四種方法



註釋家另外指出四項因素,可以加強、協助念的發展,直到它堪稱為覺支。


(一)念與正知


首先是satisampajañña,通常譯為「念與正知」。此中的「念」活動於正式的坐禪中,觀察主要所緣與其他所緣。正知(sampajañña)是指更為廣泛的念——注意走路、伸展、彎曲、轉身、側視,以及一切組成日常生活的其他活動。


(二)遠離無正念的人


第二個發展念覺支的方法,是遠離無正念的人。如果你盡一切努力保持正念,卻遇到一個失念的人,迫使你陷入冗長辯論的困境,你可以想見自己的正念將如何飛逝。


(三)選擇具有正念的朋友


第三個培養念的方法,是結交具有正念的人,他們可以成為激勵人心的泉源。在重視正念的環境中,花時間與他們相處,將使你的正念增長茁壯。


(四)將心向於正念


第四個方法,是讓心傾向於建立正念。這意味著有意識地將「念」視為第一優先,在各種情況下提醒心回到正念。這種方法非常重要,它創造出一種不忘失、不茫然的感覺。你儘可能避免那些特別無法讓念加深的活動,你大概知道這些活動的選項範圍十分廣大。



行者所要做的,只是覺知當下發生的一切事情。在密集禪修中,這意味著你放下社會關係、書寫與閱讀,甚至研讀經典。吃飯時,特別注意不落入習性的模式中,你一直要考慮到時間、地點、食量,以及吃的食物種類是否必要,若否,就避免重複不必要的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