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9918_1028432370513496_308327811_n 

《觀之戰》

所以,我們正在討論佛陀的忠告:「以苦不能證得樂, 只有以樂才能證得樂。」諸位對此有何見解?

實際來講,在我們尋求佛法的修行道路上,我們都曾經將苦視為一種業處,帶著將達到證悟法的期望而專注於苦—身體所產生的痛苦、不適感。這是我們在過去都曾經歷的,諸位是否同意?是的。若你持續這樣做,你會發現自己在修行中,無法得到任何的喜樂。你只是在受苦而已,最後你將會怎麼做?這會導致你對修行產生恐懼,驅使你放棄修行。你會因為在修行中找不到樂,只能找到苦,而無法持續修行。所以說,當佛陀說:「以苦不能證得樂,只有以樂才能證得樂」,他到底意指什麼呢?

對那些止行者來說,他們能夠持續住在安止定中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三個小時,但在身體上,不會有所不適或是痛苦。這是為什麼?因為透過安止定的作用,根據他們住定的掌握善巧,足以讓他們在整個禪坐中產生樂。他們在安止定上的基礎能夠幫助他們進行修觀;我將對大家做這方面的解釋。

如佛陀所說的:「具有定力的比庫,能如實了知。」

這樣的行者能夠知見第一聖諦,即究竟名法與究竟色法;以及第二聖諦,即因與它們的果。在達成前兩個聖諦後,行者就能開始修觀;修觀時,行者必須循序漸進。

首先,你要注意第一與第二聖諦生起和滅去的現象, 然後隨觀無常、苦與無我。在觀智逐漸成熟後,你要接著開發生滅智~專注於行法生滅的觀智。如此一來,你的觀智就會進一步成熟,而後就會發展到壞滅智~專注壞滅而漠視生起的現象~從而看到行法不斷迅速地壞滅。這時,無論你是站著、坐著或是躺著修行,都能持續的觀察不斷迅速壞滅的現象。這時,由於你的觀智尚未成熟到可以證悟涅槃的程度,因此,你會由於持續看到行法的壞滅,產生了精神上,而非肉體上的疲憊感。

面臨這種狀況時,佛陀是如何指導他的弟子應對的? 他教導他們,進入安止定。根據佛陀的教導,在觀智還未夠成熟時,會因為持續的看到行法一直迅速在壞滅,而在精神上感到疲憊。你就如同一位在戰場上戰鬥的士兵,由於和敵人戰鬥許久,感到疲憊與飢餓,最終體力會無法支撐。因此,這位士兵應該回到堡壘休息,以食物補充體力;當恢復力量後,他再離開堡壘與敵人戰鬥。

修觀也是一樣:當你根據佛陀的教導修觀時,最終將會看到一直極度迅速和持續壞滅的現象。你就有如處於一場「觀之戰」。到了一定的階段,你會感到疲憊,需要補充能量。佛陀建議你在這種時刻要躲入一個「壕溝」~進入安止定,達到休息的效果,得到能量而感到清新。當你的精神再次清新有力時,你必須返回戰場~從禪那的壕溝裡離開,回到觀之戰。

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任何的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有的只是由於觀智不足而需要被平衡,和抵銷的精神疲憊感。雖然,此時的觀智尚未成熟到可以突破至證悟涅槃,然而,經由這樣的修行方法,調整情況與需求,我們可以免除「苦」 而保留「樂」。在佛法的道路上,行者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努力證得道果智。沒有定力的幫助,你如何有能力花一段長時 間來走這條你需要走的路?沒有定力的幫助,你會面臨許多的苦,有可能因此而折返,放棄了修行的道路。

這就是為何,以苦不能證得樂,以樂才能證得樂。這是我們都應有的觀點。若還未有這樣的觀點,則即刻起,請持著這個觀點,運用它,聽從佛陀的教導並實踐之;唯有這樣你才有希望可以透過證得道智與果智而證悟涅槃。這是我想讓各位清楚的觀點之一。

《四種行者》

有些導師聲稱:經由聽聞佛法,就能夠證悟涅槃,認為不需要禪修;他們聲稱佛陀在世時,有些人,僅由聽聞佛法 就成就了阿拉漢果。是否確實有些人,僅透過聽聞佛法就能證悟法呢?這是確實的。

佛陀教導我們有關四種人。第一種人是「略開知者」,他們僅僅透過一句極簡短的偈誦,就能證得道智與果智。你們是否記得有兩位大弟子僅僅聽聞阿沙基(Assaji,阿說示)尊者,述說的一首偈誦,就證得入流果,成為入流者?

諸位是否也想聽聽那首偈誦?看看自已是否也能如此就證得道智與果智?好,請仔細聽(這巴利語偈誦):「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ṃ hetuṃ tathāgato āha.」
「由因生諸法,如來說其因。」

你們有沒有人就此證得道智與果智了?沒有人嗎?諸位可能會對我說:尊者!別提是否證得道智與果智了,我們連這段話的意思都不懂。然而對於那兩位大弟子來說,他們在這段偈誦中聽到「āha」(說)之前就證得道智與果智了。

為什麼呢?是因為他們已經在一個不可數與十萬大劫的輪迴中,累積了足夠的巴拉密。他們已經無數次地得定; 在許多次的輪迴中,透過深定與神通而無數次地修習了觀禪、隨觀無常、苦、無我,直至成就了行捨智。然而,由於他們發願成為佛陀的上首弟子,所以,他們不能超越行捨智階段。只有當時機成熟,遇見佛陀時,他們才能成為佛陀的上首弟子。只有在圓滿他們成為上首弟子的願(修習足夠的巴拉密)之後,才能超越行捨智。他們就是僅僅聽聞一首簡短偈誦,證得道智與果智的那一類人。

這就是為何在緬甸,我們有一句話說:「Me-du- yin, me-du-neh ──不同能力,不要比較」。我很喜歡這句話, 意思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無須相互作比較。」對我們這些人來說,由於沒有那種能力,因此,我們無法僅僅聽聞一 首簡短偈誦,就證得道智與果智。

第二種人是「廣演知者」。他們是那些聽聞長篇的法義解說後,就能證得道智與果智的人。諸位是否記得佛陀所說的第一部經是哪一部?是《轉法輪經》。還記得這部經的聽聞者是誰嗎?他們還不是比庫,只是五位苦行者,他們後來都成為比庫。當佛陀講解了他的第一部經──《轉法輪經》之後,有幾位証得了初果?那唯一的一位就是後來的袞丹雅(Koṇḍañña,憍陳如)尊者,他是當時人間之中,唯一證得道智與果智的一位。

我相信你們之中有許多人已經聽過與讀過《轉法輪 經》。你們應該問問自已:我是否已經證得了道智與果智? 那些還未聽過或讀過這部經的人,請回家閱讀並問問自已:我是否在聽聞過經文的詳細解釋之後,就能成為入流者?

若讀過一遍仍未達到初果,則請嘗試讀百遍千遍;你仍然無法證得第一道智與果智──請記得:「Me-du-yin, me-du-neh —不同能力,不要比較。」

第三種人,稱之為「所引導者」,為那些無法僅僅透過聽聞簡短,或是詳細的法義闡釋,就證得道智與果智的人。他們須循序漸進、系統性地遵從佛陀教法中的解說才能成就。

他們必須系統性地修行三學。以持戒為基礎,他們必須進入第二學──定的訓練。如佛陀所說:「具有定力者,能如實了知。」在培育了定力以後,他們就能進入第三學──修觀的訓練。若他們精進努力,按部就班地培育這幾個學程,並且,如果他們以往所累積的業與現世所做的努力能相結合,他們在現世就能證得道果智。這就是第三種人。

當今有許多行者屬於這第三種人。即使在諸位之中,有許多人顯然是所引導者。你們需要循序漸進地修習三學,以在此生證悟法,證得道果智。

第四種人稱之為「文句為最者」。這一類人在當世,無論如何努力、花多少時間都無法成就安止定,也無法在當世成就道果,然而,他在修行上的努力,會積累成為他來世體證佛法所需的巴拉密。這是第四種人。無論我們是第三還是第四種人,我們都應當在現世精進、循序漸進地遵循佛陀的教導。若我們是第三種人,那我們現世就能成就。若我們是第四種人,我們現世的修行將能夠幫助我們在來世體證佛法。

 

 

(待續)

 

 

 

 

 

 

圖文取自 陳義德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