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59918_1028432370513496_308327811_n

 

《緣 起》

再來,什麼是第二聖諦?這是苦集聖諦。為了闡明這一聖諦,我要舉我一個弟子修習緣起的例子。我教導他如何辨識過去五世。

佛陀說,由於我們還沒有知見緣起,你我長久以來流轉輪迴,不知如何滅苦。所以,如果我們不知見緣起,是無法止息苦的。因此,我們教導禪修行者如何知見他們的過去世,至少五世甚至於更多,以便他們能知見到其中的因果關係。

所以第二聖諦是苦集聖諦。簡而言之,第一聖諦指出苦的存在以及何謂苦。而第二聖諦則指出苦生起之因。佛陀的核心教義是業果法則。你們知道是什麼因緣令人成為佛教徒?你是佛教徒嗎?什麼人有資格成為佛教徒?佛教徒就是能夠相信業果法則的人。如同佛所說的:沒有任何事件的 發生是無因的,任何事件的發生,必有其因。

現在這兒,有人長得高,有人生得矮;有人好看,而我看也沒有人生得醜。但是,我們的外貌個個不同。這些差別 是來自不同的因素,那是業之故。而這,就是我們的菩薩在衛塞月的月圓日,於菩提樹下,在中夜時分,所直接徹見的緣起法。在成佛之後,佛陀教導弟子們如何洞徹因及它們的果,使他們了知第二聖諦。所以要了知第二聖諦,你首先需要徹見第一聖諦。 沒有徹見第一聖諦,是不可能了知第二聖諦的;同樣地,已經徹見第二聖諦的人,不可能還沒徹見第一聖諦。

至於我所曾提到的行者,在證知第一聖諦—也就是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之後,我指導他,去辨識他在當夜的名法和色法,然後前一天的名色法,然後再前一天的名色法、再三天前的、一周前的、一個月前的、一年前的、兩年前的、 五年前的、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他當時大約三十歲,我告訴他辨識二十九年前的名色法,那是非常接近他在母胎的初期。然後,他繼續辨識名色,以達到在母胎裡最初始的階段──結生心生起的刹那。他再辨識這一世結生時生起的究竟名色。帶著想知道這個究竟名色法生起之因的願,他再進一步辨識他的前一世,然後,他看到一些比當生更遠的過去世。我指導他一起辨識過去的五世,所以將現在世計算在內,他辨識了六期生命。我將從最早的一生開始一直到 今生來說明。

回溯到他過去的第五世,他是一個梵天人。一個人怎麼投生到梵天界呢?只有在證得禪那之後,才有可能。你必須能純熟地持續禪那狀態直到臨終剎那,才能投生梵天界。如果,你此生能夠在臨終那一剎那維持在第二禪中,你會投生到第二禪的梵天界。你並不需要住胎於子宮,在死亡心生起後,梵天人即刻以完整的色身呈現於彼界。這是你肉眼無法見到的,也是除了佛陀以外,沒有任何其他宗教導師所能教導的。如果,你能有系統地修習佛陀所教導的方法,你就可以體證到有梵天界,有天界,有地獄界,等等。所以,那名禪修者得以見到他過去第五世是個梵天人。

梵天人無鼻淨色、無舌淨色、亦無身淨色。他們只有眼淨色和耳淨色。因為要見佛,他們要眼淨色;因為要聞法, 所以要耳淨色。

我們由於鼻淨色,而承受多少的苦?由於舌淨色,我們承受多少的苦?生而為人,由於這個舌淨色,你是多麼的忙!由於身淨色,你面對那麼多的苦!如果沒有這些淨色, 有多好啊!你同意嗎?你可見到這其中的種種苦嗎?若不見苦,你無法投生於梵天界,因為你將不會修得好。

梵天眾不需要任何食物,他們以進入禪那而生起之喜(pīti)為食。這樣好嗎?他們不必煮飯、不必賺錢,多好啊!真好!因此,在那珍貴的一生中,作為一位梵天人,這位行者都在修習安止定。不幸的是,他在臨死的時刻無法維持他的安止定。他最後的所緣是佛陀的影像。這樣可好?這是善或者不善?是的,這是非常殊勝的所緣;這不僅是佛像而已,這是真實可見的佛身親現眼前。取這個相作為他的臨終所緣,他非常高興。

在他的下一生,也就是過去第四生,他出生為男性,是 一名國王。你們想當國王嗎?在場或許有人想當國王。當國王時,他同時累積了善業與惡業。然而,由於他在梵天界死後,投生人間生為男人,且為國王,我相信他有很好的品性,因此他作為國王時,累積了很多善業。

當時,國王的皇宮內餵養著一頭很好看的母牛。每當國 王去看這頭牛的時候,他對她有一種特別的感情,而對母牛起了愛著。當國王瀕死之際,成為他意門的最後所緣,並不是其他善業,竟然是那頭漂亮的母牛。非常不幸地,他以對母牛的愛著而命終。所以他的下一生,即過去第三世,是一頭公牛。但即使生為公牛,由於性格良好及脾氣溫和的影 響,牠還是累積了足夠的善業。

有一天,牛主人打算要去建功,所以牛就拉了裝滿材料的牛車。從你們的經驗中,就算像我們有智慧的人類,當要去背負重物的時候,我們會開心嗎?不會開心的!但這頭牛,因為上輩子臨終時的業,導致他下一世生為愚笨的動物,牠還是有一副好品性。牠很開心的拉著裝滿準備供養的 物品的車,因而生起善心。很幸運的,這個業在牠臨終時刻出現。下一世發生什麼事呢?在牠的下一世,他成了一個男 人,隨後成為一位木匠。

有一天,這位品性良好的木匠,建造了一座可以給人類和牛車通過的小橋;這也是一項善行,而成為出現在他那一生臨終時刻的業。在下一世,也就是他的前一個過去世,他又成為一個男人,並且變得非常富有。因為人是會死亡的, 有一天,他就要去世了。幸運的,在他臨死的時刻,最後出現的所緣是供養食物給三位比庫。這是善還是不善?是善的。那時他就發了一個心願:「以此善行,願我可以徹知這些尊者所徹知的佛法。」這樣是好的嗎?因為這樣的業,他在這一世投生為人,並且由於過去生身為梵天人時的修行, 資助他能夠在今生禪修得很好,他因此能夠培育起禪那的定力。而因為他發願要徹知佛法,他能在這一生非常深入的徹知佛法。

我敘述這些來幫助你們瞭解第二聖諦。如果你們想要體證佛法,如果你們在這一世想要證得道果智,這就是你們需要了知的,因為如果你不能證知第一與第二聖諦,你們無 法修習真正的觀禪。所以在證知第一與第二聖諦以後,你們就可以開始修行觀禪了。

我們的菩薩在菩提樹下,透過兩種神通的力量,於初夜時分,徹悟第一聖諦,中夜時分,徹悟第二聖諦,隨後在後夜時分修習觀禪,就在黎明之前,證得了與一切知智相應生起的阿拉漢道果。這就是導向涅槃之道,這就是你們該持有的觀點。你們的目標,應該是如實知見佛法。如果,你們的觀點與這不相符,那麼,不管你們多努力的嘗試,花多少時間,你們永遠無法證悟涅槃。所以,持有正見,明瞭佛陀真正的教法。

願你們能在此生投入禪修! 願你們能在此生如實體證佛法! 願你們能在此生見到涅槃,止息一切苦!

Ārambhatha nikkamatha,

Yuñjatha buddhasāsane.

Dhunātha maccuno senaṃ,

Naḷāgāraṃva kuñjaro.

當佛陀真正的教法還昌盛的時候,激起你們修行的精進力、力爭成就解脫、努力不懈! 掃除死亡大軍,就像大象粉碎蘆葦一般。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完)

 

 

 

 

 

 

圖文取自 陳義德 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