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 "上癮 " 不是因為對 "它" 的需求....

不是因為對 "菸" 有需求、
不是因為對 "咖啡" 有需求、
不是因為對 "線上遊戲" 有需求、⋯⋯
不是因為對 "毒品" 有需求....

而是....

實驗證明,
我們對 "上癮" 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
請細看內容說明。

**************

In a nutshell 團隊根據 Johann Hari (《Chasing the Scream》 一書作者)在 TED Global London 的演說「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製作了這部動畫影片,在短短兩天之內在 Youtube 上獲得超過200萬點閱。影片字幕已經被翻譯為28種語言,包括繁體中文。可以直接點選觀看。(另外也有網頁版)

重點如下:

1. 普遍認為吸毒上癮是因為我們對毒品產生依賴。但這概念可能來自於20世紀初期的研究,當時將實驗鼠獨自放在籠中,給予兩種液體,一種是水,一種是摻了海若因或古柯鹼的水。發現實驗鼠都會上癮甚至飲用過量致死。

2. 心理學家布魯斯亞歷山大(Bruce K. Alexander)認為這些過往的實驗設計上有問題,因此他曾做過一系列「老鼠樂園」實驗,讓老鼠處在能夠快樂玩耍、吃喝、並跟其他老鼠交配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老鼠不會去喝摻了毒的水,也不會上癮。因此研究結論是:

-藥物上癮只是上癮問題的一小角,大部分的重度上癮與藥物跟酒類無關。

-與其說是個人問題,上癮其實是社會問題。當社會中的連結因為外在或內在的力量而被打破,各種上癮就會劇烈增加,在極度碎片的社會中成為普及。

-在碎片化社會中上癮案例大量增加,是因為人們用這種方式來適應極端的社會混亂。上癮是一種適應的形式,不是可以被治癒的疾病,也不是能夠透過處罰或教育而糾正的道德錯誤。

(以上來自維基百科)

這種論述在部分國家已是主流,因此對於毒品採取合法管制,並對鼓勵上癮者重新拾回生活連帶,替他們確保工作,例如葡萄牙。而過去15年來該國執行下來成效卓著:注射性藥物使用量下降50%,吸毒過量跟因為吸毒感染愛滋的的機率也大幅下降。(以上來自Johann Hari 的 TED演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