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 那些無憎怨者,活在敵人群中也安樂 ◊◊

 

【197偈】

我等實樂生,憎怨中無憎。

於憎怨人中,我等無憎住。

 

【註解】

 

我們無憎怨的活在那些憎怨的人群中;當他們憎怨時,我們卻無憎怨,我們快樂的活在那些充滿怨憎的人群中。

 

 

 

◊◊ 那健康者在病人群中確實舒適的活著 ◊◊

 

【198偈】

我等實樂生,疾病中無病。

於疾病人中,我等無病住。

  

【註解】 

病,於此詩偈中不是指生理上的疾病,而是由不健康的思維所誘發的不健康行為。這些不健康的行為導致各種苦的產生,也為你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佛陀與諸賢聖弟子沒有不健康的行為,快樂的活在與那些充滿病態的人群中。

 

注:此處的「病」,是指為種種煩惱和種種苦,尤其是怨憎會苦。

 

◊◊ 在充滿貪欲的人群中,無貪欲者活得很安樂 ◊◊

 

【199偈】

我等實樂生,貪欲中無欲。

於貪欲人中,我等無欲住。

 

【註解】  

欲望是一切苦、一切煩惱的根源,當欲望不能滿足時,許多不可思議的行為因此產生。佛陀與諸賢聖弟子沒有欲望,快樂的活在與那些充滿欲望的人群中。

 

【無怨憎最快樂——佛陀化解親戚們的糾紛的故事】

佛陀回到祖國釋迦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為羅西尼河河水的使用權而爭執的親戚。

 

話說釋迦和拘利雅兩國的分界河羅西尼河的河水,在經過兩國的部分,被兩國所建造的分水壩,分別流入兩國各自的國土,灌溉自己的田地。當時,正處於大旱季節,兩地的農作物都歉收,因此兩地的農民都聚集起來討論供水的問題。拘利雅族民說:「如果河水繼續供應兩地的農田,那麼大家都不會有足夠的水供。倘若河水只灌溉我們的農田,那麼我們肯定會豐收,因此,請把水供讓給我們吧!」釋迦族民回答:「當你們裝滿倉庫時,我們不忍心一家家的向你們乞求,然後拿走那一袋袋的金銀珠寶,如果河水只灌溉我們的田地,我們也肯定會豐收,請把水供讓給我們吧!」雙方爭得臉紅耳赤,相互鬥毆,最後還演變成戰爭。

  

拘利雅族民對釋迦族民喊道:「住在迦毗羅的居民,帶你們的孩子回家吧!免得受到大象、馬匹和武器的傷害,你們這些只配和女人住在一起的族人,我們將像野狗和豺狼一樣的傷害你們。」釋迦族民也不甘示弱,他們也喊道:「你們這群瘋子,帶孩子們回家吧!我們是不會受到你們的傷害的,你們這些貧窮低劣的樹上動物,好好的保護你們的族人吧!」這時候,事情已經鬧到國王那裡,雙方國王都派兵應戰,釋迦族的戰士前來迎戰,他們喊道:「讓你們見識見識那些只配和女人住在一起的人的厲害。」拘利雅族的戰士也喊道:「讓你們嘗嘗我們這些居住在樹上的低劣動物的味道。」

  

大清早,佛陀在禪定中巡視世界,他覺察到他兩家親戚的舉動,心想:「如果我不及時阻止他們,他們將互相殘殺。」於是,他運用神通來到現場,他雙腿盤坐出現在羅西尼河上空。佛陀的親戚們看見佛陀到來,紛紛放下武器,向他禮敬。佛陀問道:「你們為何爭吵?」「不知道。」問來問去都不知道,後來問到農民,他們說是為了水供給的問題而爭吵。

  

接著,佛陀問國王:「那水值得多少錢?」「世尊!水不怎麼值錢。」「那整個釋迦國值得多少錢?」「是無價之寶。世尊!」「為了那不值錢的東西而毀了無價之寶,值得嗎?」他們被佛陀問得都默不作聲,接著佛陀對他們說:「偉大的國王!為何你要這麼做?要是今天我不在場,那將血流成河。你做了你不該做的事,你讓仇恨升級,你活在仇恨中,你沉迷於五欲導致的仇恨,而我活在無憎怨、無疾病、無痛苦中,我活著不追求任何事物。」

  

兩國戰士、族民聆聽了佛陀的開示後,放下仇恨,各自回家。在佛陀的斡旋之下,羅西尼河的水供,獲得合理的分配,兩大氏族再也沒有鬥爭了。

 

注:釋迦與拘利雅這兩大家族,互為姻親,佛陀的母親和出家前的妻子都是拘利雅族人。

 

【評論】

八苦,乃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八種苦果,為四諦中苦諦之主要內容,細分如下:

  

一、生苦,有五種:

  1、受胎苦,謂識托母胎之時,在母腹中窄隘不淨。

   2、種子苦,謂識托父母遺體,其識種子隨母氣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長苦,謂在母腹中,經十月日,內熱煎煮,身形漸成,住在生髒之下,熟髒之上,間夾如獄。

  4、出胎苦,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

  5、種類苦,謂人品有富貴貧賤,相貌有殘缺妍醜等。

 

二、老苦,有二種:

  1、增長苦,謂從少至壯,從壯至衰,氣力羸少,動止不寧。

  2、滅壞苦,謂盛去衰來,精神耗減,其命日促,漸至朽壞。

 

三、病苦,有二種:

   1、身病苦,謂四大不調,疾病交攻。如地大不調,舉身沉重;風大不調,舉身倔強;水大不調,舉身胖腫;火大不調,舉身蒸熱。

  2、心病苦,謂心懷苦惱,憂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種:

  1、病死苦,謂因疾病壽盡而死。

  2、橫死苦,即外緣,或遇惡緣或遭水火等難而死。

  

五、愛別離苦,謂常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

  

六、怨憎會苦,謂常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謂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蘊熾盛苦,五蘊(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蘊有蓋覆之義,謂能蓋覆真性,不令顯發。熾盛有容受等義,謂前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故稱五蘊熾盛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