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_20190805_215734.jpg

 

但是在此,善男子,一個人是不嫉妒的。對於他人所得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敬奉不感到嫉妒、不厭惡、不妒忌。由於從事這樣的性行,他身壞命終,死後,將投生天界善趣。

 

但是如果在他身壞命終,死後,沒有投生天界善趣,如果他再來人間的話,不管他投生何處,他都會有大威勢。

 

善男子,這就是導向一個人大威勢、大名聲之道,不嫉妒。對於他人所獲得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敬奉不感到嫉妒、不厭惡、不妒忌。

 

快樂的伍盧韋勒咖沙巴(URUVELAKASSAPA)

 

一個不嫉妒導向大影響力的例子是伍盧韋勒咖沙巴UruvelaKassapa尊者。他是帶著徒眾在我們佛陀座下出家的三位拜火教外道之一。

 

在勝蓮花佛陀的教法時期他是一位在家居士。一天他看到佛陀授予西哈果薩比庫大隨眾第一的稱號。當他聽聞這位比庫獲得如此多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敬奉時伍盧韋勒咖沙巴沒有嫉妒,沒有以此厭惡他,對此不懷有妒忌,相反他全身心地為這位比庫感到喜悅和快樂:這就是我們說的隨喜。他內心的這個態度對他來說是極大的利益。隨後幫助他獲得了更高的投生。在他最後這一生,讓他證得了阿拉漢道。

 

實際上,伍盧韋勒咖沙巴對那位比庫的隨喜是想要在未來佛教法下獲得同樣的榮譽。為了這個結果他完成了許多的善業。

 

他通過持守五戒淨化了自己的戒。

 

他對佛陀和僧團做了供養。

 

他細緻恭敬地記憶佛語,徹底地學習佛法;詢問經典和義注等中的難點。

 

他修習觀禪至行舍智。

 

在此我想依據緣起原理來分析此事。如果伍盧韋勒咖沙巴知道西哈果薩比庫是由究竟名色法組成,這也就是正見,根據究竟諦,只有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沒有所謂的比庫或者比庫尼。因此,他出於無明理解西哈果薩比庫是大隨眾第一的比庫。基於這個無明他希望他自己也能成為未來某尊佛陀的大隨眾第一的比庫:這就是渴愛這樣一名比庫的生命。他一而再地渴望這樣一名比庫的生命:這就是執取。為此,他完成了眾多善業,通過布施、淨化他的戒德、學習佛法、以及修習止禪和觀禪。但是這些善業都是無常的。它們一生起就滅去。但是它們在他相續的名色流裡留下了業力。

 

對隨後的投生總共有過去的五因:

 

無明(avijjā)、愛(taṇhā)、取(upādāna)

行(業的)(saṅkhāra)、有(業力潛在的)(bhava)

 

這些善業(善的思)隨後一些作用為了令生業,一些作用為支持業,還有一些作用為毀壞業:它們中幾乎全部都是無盡業(āpariya∙vedanīya∙kamma),會在未來生命中被體驗。並且確實,在未來生中他獲得了很大的威勢。

 

在其中一個未來生中,伍盧韋勒咖沙巴出生為普思佛的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們的父親是瑪欣德國王。還有另外兩位兄弟。有一次,這三位兄弟平息了王國邊疆的一些叛亂。作為賞賜,國王允許他們護持供養佛陀和僧團三個月。這是一個十萬位比庫的僧團:是一個無上的福田。他們指派了他們的三位大臣來安排所有的事物。他們自己則持守十戒,只要有機會就親近佛陀,聽佛陀講法,並且修習止觀。

 

這些業帶來了非常殊勝的果報,這三兄弟在許多生中一會投生到天界,一會投生成人。在他們最後這一生,他們都投生在一個迦葉姓氏的婆羅門家庭。他們學習了三吠陀,並成為了結髮拜火外道,每人都有一群徒眾。他們從事自我折磨的苦行和拜祭聖火。

 

伍盧韋勒咖沙巴是首領。他帶領五百徒眾住在尼連禪河畔的伍盧韋勒。河下游一些住著他的兄弟歡喜咖沙巴,帶領三百徒眾。再下游一些住著咖雅咖沙巴,帶領兩百徒眾:三兄弟總共一千位拜火教徒。

 

在佛陀證悟後不久他就去走訪了伍盧韋勒咖沙巴。佛陀詢問他可否住在點聖火的火堂裡。咖沙巴警告佛陀不要,因為那裡有條會噴煙吐火的龍。但佛陀還是住下來了。然後運用神通,佛陀降服了第一條龍和旁邊的另外一條。咖沙巴被佛陀的神通所震撼。他邀請佛陀留下來並答應每天供養食物給佛陀。佛陀就在附近一片樹林住了三個月。在此期間佛陀展示了他的神通許多次,每次咖沙巴都感到震撼。但咖沙巴認為自己已經是阿拉漢了,而佛陀還不是,因此他沒有嘗試向佛陀學習任何東西。佛陀了知咖沙巴的心念,他等待合適的時機:他一直等到咖沙巴準備好向他學習。

 

最終當時機成熟佛陀告訴咖沙巴,你既不是阿拉漢,也不了知通往阿拉漢之道。咖沙巴非常震驚。但他現在已對佛陀建立起了信心,他想可能是真的。然後謙恭地請求出家。佛陀叫他把他的決定告訴他的徒眾,並讓他們自己做決定:他們也都決定成為比庫。所有五百人都剪斷他們纏結的頭髮,將其連同他們拜祭的器具一起丟入了尼連禪河中。然後他們全部都出家達上。看到河中漂下來的頭髮和祭器,歡喜咖沙巴和咖雅咖沙巴前來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隨後他們連同徒眾也都出家達上了。之後他們就隨佛一同遊行。在嘎亞像頭山佛陀向他們開示了燃燒經,聽完後他們都成為了阿拉漢。佛陀和這些新的阿拉漢從嘎亞像頭山來到王舍城。然後在賓比薩拉王和一群民眾面前,伍盧韋勒咖沙巴宣稱他是佛陀的弟子。

 

伍盧韋勒咖沙巴之所以如此取名是因為他是在伍盧韋勒出家達上的,也為了區別於其他的咖沙巴。當他還是一名拜火教外道時他就有一千名追隨者,並且當他在佛陀座下出家達上時,他們也都追隨他,比如其中一名徒眾是貝拉塔西哈尊者。他追隨伍盧韋勒咖沙巴達上成為一名比庫,並且後來是阿難尊者的戒師。伍盧韋勒咖沙巴的許多徒眾都有為他人剃度,這樣他的追隨者就越發壯大了。因此當佛陀宣布比庫中的大弟子時,他授予伍盧韋勒咖沙巴尊者大隨眾第一的大弟子。

 

你想不想擁有大威勢呢?如果你想,你就要努力成為一個不嫉妒他人所獲得的利得、恭敬、尊重、尊敬、禮拜、敬奉的人。相反你要感到歡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隨喜。這就是業的運作。

 

業如此地運作也就是為什麼佛陀告訴蘇巴,托迭亞的兒子:

 

業使有情有勝與劣的差別。

 

 

 

 

 

 

 

 

圖文取自 陳義德 line動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