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君之前聽過一個故事很受啟發:

有一個人為了培育自己的善心與慷慨,他每次獲得的食物或者用品,都先拿出來分享給別人後,他自己才會使用。這個人所到之處,所有人都非常歡喜他,如果他遇到困難,很多人也會樂於去幫助他。

我自己也在有意地培養分享的習慣,大部分時候我們能樂於分享,但有時候遇到一些自己心愛、珍貴的東西,就發現分享就變得困難起來。

今天推送坦尼沙羅尊者的一篇文章,主要講福德的一個類型——布施,很特別的是,與他人分享不僅讓我們和大家廣結善緣、和諧相處,同時也能培育自己的捨離心。

與各位小夥伴共勉!

布施先行/[作者]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幾年前,阿姜蘇瓦特在內觀禪定協會指導密集禪修,我為他翻譯。兩三天過後,他轉過來對我說:“我注意到這些人坐禪時及其生硬。”放眼望過去,滿屋人坐著,無比嚴肅,板著臉,雙目緊閉,好似前額寫著“不涅盤勿寧死。”

他把這些人的生硬感,歸結為多數西方人來到佛教禪修班時,對佛陀的其它教導無任何先行準備。他們沒有按照佛陀的布施教導行過布施。他們沒有按照佛陀的戒德教導守過戒。來到禪修班之前,並未在日常生活中檢驗過佛陀教導的[果報],於是他們面對坐禪的困難,無必要的自信,覺得只能完全仰賴意志。

假若你觀察此地禪定、戒德、布施的教法,它相對於亞洲的教法,次序完全相反。在這裡,人們報名參加一次禪修班,學一點禪定,只有人到禪修中心後,才得知自己必須在禪修期間遵守若干戒律。禪修結束時他們才得知,在回家之前,應該布施。這個次序完全顛倒了。

01.佈施的喜樂

在泰國,孩子們除了學會合什禮敬的姿勢之外,對佛教的初次接觸即為布施。你看見父母們手把手教他們,在一位比丘托缽經過時,把孩子抱起來,幫著把一勺米飯放進比丘的僧缽內。慢慢地,孩子們開始獨自布施,這個過程的生硬度越來越小,過了一陣,他們開始從布施中獲得喜樂。

這種喜樂初看起來也許違背常理。對孩童來說,藉把東西送人得到喜樂的概念並非自發而生。不過隨著修習,會發現它真是如此。畢竟,布施時,你把自己置於富者的地位; 布施之禮是你富足有餘的憑證。同時它賦予你以人的價值感: 你能夠幫助他人。布施的動作也造就了心靈的開放感,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由自己的行為[業力]造作而生,布施之業造作起一個開擴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中,捨離是運作的原則,在這個世界中,人們有富足有餘,可以分享。如此在內心引生出一股良好的感受。

接下來,孩子們接觸到持戒: 即戒德的修持。再一次,從孩童的視點看,不做某些想做之事——比如想拿走某物、想說謊掩飾尷尬或者保護自己不受批評與懲罰——竟能得到喜樂,仍然是違背常理的。不過日久之後的確發現,是的,從行為遵守原則、從無須掩蓋謊言、從避免不善巧行為、從對不良行為的不屑造作之感中,的確能升起一種喜樂感與安寧感。

02.修習禪定的自信

於是,從布施與持戒走到禪定時,你對世界上存在某種違背常理的喜樂形式已有了經驗。當你已接觸佛陀的教導並遵教修持時,你已體會了來自布施的深度喜樂、來自約束自己在任何情形下遠離不善巧行為的深度喜樂。等到來修習禪定時,你已經培養了某種自信,到目前為止佛陀是正確的,因此你對他的禪定教導也願意一試。

正是有這股信心,使你得以克服禪定之初的雜念、痛感等諸多困難。同時,來自布施的開放感,給了你修定的正確心態、修觀的正確心態——因為當你坐下來念住呼吸時,是帶著何樣的心? 是你透過布施與持戒之業一直在造作的那個心,一顆開放之心。它非是自感匱乏者的狹隘之心,而是有餘物分享者的擴展之心,這顆心對以往的行為無遺憾、也不否認。簡言之,有此心者已意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視自己與他人的福利為對立二分。

03.幸福可以相互傳播       

幸福的達成,必須或者只為一己之私行事,或者為他人而犧牲自己——這套概念與二分法——是十分西方化的,它與佛陀的教導背道而馳。根據佛陀的教導,真正的幸福在本質上,是可以相互傳播的。藉著為你自己的真正福利而出力,你也是在他人的福利出力。藉著為他人的福利出力,你也是在為自己的福利出力。布施他人的行為使你有善報。在堅守戒律、堅守原則、保護他人不受你不善巧行為傷害的過程中,你也從中獲益。你獲得念住、獲得人的價值感與自尊感。你也保護了自己。

因此,你來禪修時,已準備好以同樣的原理修習止與觀。你意識到,禪定並非是自私之事。你坐在這裡,試著瞭解你的貪、嗔、癡,試著控制它們——這意味著你並非是唯一的獲益者。他人也將獲益——他們正在獲益。隨著你越來越有念住、越來越有警覺、越來越善巧地祛除內心的五蓋,其他人也越來越少地受你那些五蓋的傷害。你的行為中流出的貪、嗔、癡越少,周圍的人受苦越少。你的禪定是對他們的布施。

(每日正念引導音訊 | 在日常生活中安住於呼吸)

04.捨離培育富足之感     

捨離[大方]這個素養,巴利文稱“caga”,是不少佛法系列教導中提到的要點。其一是趨向幸福重生的有關修持。這不僅適用於死後的重生,而且也適用於生存狀態,指你每時每刻為自己造作、每時每刻進住的心態。你藉由自己的行動[業],造作起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藉著布施——不僅以財物,而且以時間、精力、公平公正待人的願心——你造作出一個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良好世界。假若你的習慣更傾向於吝嗇,它們會造作一個十分局限的世界,在其中常嫌不足。你總覺得缺這少那,總怕某件東西會從你手中溜走或給奪走。因此,當你不願布施時,就有一個狹隘、畏懼的世界,而非是你藉著布施之業造作起來的自信、寬廣的世界。

捨離也是聖財之一,因為財富除了一股充足有餘感之外,還有什麼? 不少物質上貧乏的人,心態上卻十分富有。不少物質上大富之人,[內心]卻十分貧乏。永感匱乏者,是那些總需要更多的安全感、總需要存積更多財物的人,是那些怕財物給搶去而在房屋四周造起圍牆、或者住進門控社區裡的人。那種生活十分貧乏、十分局限。不過,隨著你修習布施,你意識到,自己可以少欲而活,布施他人自有一種喜樂。那就是一股富有之感。你富足有餘。

同時,你也在消解屏障。金錢的交易製造屏障。某人交給你某件物事,你必須把金錢交付給他,當下就出現一個屏障。你不付錢,那件東西不會越過屏障來到你這邊。不過,假若某件東西免費給予,它就破解了屏障。你成為贈者大家族的一員。在泰國,比丘們對他們的護持居士的稱呼,與對自家親戚的稱呼是一樣的。布施護持,造就起一種親戚感。

我曾經就住的寺院——這指既包括比丘也包括居士護持者們——好似一個大家庭。泰國的不少寺院也是如此。在其中有一股親戚感,不存在屏障。

我們聽過不少“相互連通性”(interconnectedness)的言談,很多情形之下,是作為對十二因緣的演繹,實際上如此運用這個教說並不合適。緣起法教導的是從無明到苦、從渴求到苦的相關性。那是心智內部活動的相關性、是我們需要切斷的相關性,因為它使苦連續不斷、周而復始。不過,還有另一種相關性,一種來自於我們的行為的有動機的相關性,這就是業的相關性。我們西方人對業力教導常感困難,也許這是我們何以要一種無業力的相關性之故。於是我們在佛陀的其它教導中為相關性尋找某種邏輯或依據,然而相關感的真正依據來自於業力。當你與另一個人交流時,就建立了某種相關性。

相關性據其動機,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隨著布施,你造作起一種正面的相關性、一種有益的相關性、一種你為之樂見的消除屏障的相關性、一種善德在其中可以往返流動的相關性。假若是不善巧之業,那麼你也在造作相關性,你在造作一個遲早後悔的裂口。

法句經中有一句話,沒有傷口的手,可以不受傷害地拿起毒藥。換句話說,你若不造惡業,該惡業之果不會臨至你。不過,假若你手上有傷口,接著拿起毒藥,它會沿著傷口滲入害死你。不善巧之業正是那個傷口。它為有毒物品的進入開啟了入口。

反之亦然。假若與善巧行為有關,那麼就建立了良好的相關性。這類正面的相關性以佈施為開端,隨著戒德而成長。正如佛陀說,當你在任何情形下嚴守戒律,決不破例時,那是在對一切有情布施安全感[施無畏]。你把無限的安全贈予每個有情,因此也得以分享那種無限的安全。隨著禪定的布施,你護衛他人不受你的貪、嗔、癡之害。你也受到護衛。

因此,布施的功能如下: 它使你的心更寬廣; 與周圍的構造起良好的關係; 它消解阻礙幸福傳播的屏障。

05.修禪也是一種布施     

當你以這種心念修習禪定時,你對禪定的態度會有徹底的改變。如此眾多的人帶著這個問題來禪定:“我這次花時間習禪,能得到些什麼?”。特別在現代世界裡,時間是我們極其匱乏的。因此,從禪定中得到、得到、得到的問題,總在背景中出現。我們被告誡應該消除“得到”的念頭,然而,若非你早已修練,內心養成[施予]的習慣,它是難以消除的。

不過,假若你帶著布施的體驗來禪定,問題就變成了“我拿什麼給予禪定?” 你給予你的全副專注、給予你的精進。你樂於精進,因為你已經從經驗中瞭解到,對佛法修持投入良好的努力,將會有良好的果報。因此“我從這次禪修中得到什麼?”的內在匱乏感就被消除了。你帶著財富來禪定:“我拿什麼給予這個修持?”

當然,你會發現,假若以布施作為開端,結果會得到更多。心更能夠接受挑戰。

我多給些時間修習如何?

比過去入夜更遲如何?

早晨起更早如何?

對當下修行給予更持恒的專注如何?

忍痛坐禪更久一點如何?”

禪定於是成了一個施予的過程,你當然仍有果報。當你對自己的精力與時間的付出不那麼不情願時,對禪定的過程便加以越來越少的限制。如此,果報也會越來越少有不情願感、越來越多的無局限感。因此,我們培養布施的聖財帶入禪定,是十分重要的。

經文中提到,當你對禪修氣餒、當禪修枯燥時,你應回想過去曾作的布施。這給你一種自尊感與鼓勵感。當然,假若從未布施,回想起來何其有之? 這就是為什麼,你在有意識地修習布施之後再修習禪定,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時常問:“如何把禪修帶回世界?”但是,把世間的良好素質帶入你的禪定之中也同樣重要——那些日常生活中的良好素質、那些你不斷長養起來的素質。假如你的布施之業只有那麼一次,還發生在很久以前,那麼回想一陣就顯得枯燥了。你需要新鮮的布施來鼓勵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在談到福德的類型時,他說:“不要怕福德,因為福德是喜樂的另一個詞彙。”三種主要福德中,布施第一,它是捨離的體現。持戒的施予,建立在簡單的布施行為基礎上,而禪定的施予,則建立在兩者之上。

當然,禪定的一大部分是放下: 放下雜念、放下非善巧的想法。假若你已習慣於放下物質上的東西,那麼嘗試放下不善巧的心理習慣就容易多了; 這是你那些長久以來緊抓不放,以之為必須,但真的審視起來,發現並不需要的東西。你看見,它們實際上是致苦的不必要負擔。當你看見苦、看見它的無謂時,就能夠把它放下。以這種方式,布施的力量把你一路推向禪修,你意識到,布施並未使你因此少了什麼。它更類似於一項交換: 你放下物質財物,得到心的大方素質; 你放下雜染,得到自由。

 

 

 

原文版權所有 © 2006 美國慈林寺 。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中譯版權所有 ©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JfRi3SfTQEeJQPI4y55gN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