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11-10 上午9.57.05.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無明呢,就是奔向於在究竟意義上並不存在的女人、男人,而不是奔向在究竟意義上存在的諸蘊,所以,這個稱為「無明」。

 

「痴」有兩個簡單的描述:第一個就是瞎眼,第二個就是睜眼瞎。

 

五門心路過程取的都是究竟法的,隨彼起的意門心路過程才把它概念化。所以佛陀講說:「見只是見,聽只是聽,覺只是覺。」這是看究竟法,即是你的五門看到的、接觸到的、聽聞到的、嘗到的,在那個五門的當下,它就是究竟法。

 

一切生命的一切生命活動只有一個目的。什麼目的?尋找快樂。

 

日常生活上你看到「苦」就要看到它的因;你看到它的因,你就要在「速行」上解決它、處理它。

 

如果你瞋心起來的時候,你的無明怎麼看?痴、無慚、無愧、掉舉。痴就是你根本看不到孩子為什麼打遊戲的背後的一切的因,你只會生氣,這是痴。那麼無慚、無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是我兒子,他打遊戲就是不對,我就是想生氣,我就是要揍他,我真想把電腦砸了。」你不會覺得做這樣的事情、滿臉漲的跟豬肝一樣的、這樣傷害自他的行為是應該回避的,你是不羞恥造惡,不回避造惡,你就是要乾,無慚、無愧,對吧?

 

信八事,信佛法僧三寶,信戒定慧三學,信過去五蘊、未來五蘊、現在五蘊、過去未來五蘊,信緣起。

 

 

 

三十七道品-苦之集02-四漏之無明

 

尊敬的善吉祥長老、各位尊者、各位尼師、賢友們:晚上好!

遵照善吉祥長老的指示,繼續跟各位尊者、賢友們來分享《攝阿毗達摩義論》第七章的內容。上一堂課我們投影沒有放出來,今天我們重新來把投影投一下。

一、總說攝集,回顧前六品

1.1. 應知、應斷、應證、應修

第七章是攝集的部分。攝集的部分有四個部分:攝不善、攝雜、攝菩提分、攝一切。它就是已經把我們前面六章所有的內容都在第七章再做一個回顧。

我們看到攝不善主要是十四個不善心所;攝雜,就是我們講一個心來代表、二十六個心所和九種色法;攝菩提分也是一心,和十三個心所;攝一切是八十九心、五十二個心所、二十八種色和涅槃。具體的我們後面再來細地講。

那麼,在這麼多的攝集裡面,我們應該怎麼來去學習和把握呢?在所有的這個內容裡面,我們有應知的部分。應知的部分是不善,還有雜、菩提分和一切法,就是所有的這些法都是我們應知的法;應斷的法是不善,就是四漏、十四不善心所等這類型的。然後在攝雜的部分裡面六因的貪、瞋、痴的部分,七禪支裡面的憂、憂受,十二道支裡面的邪見、邪思惟、邪精進和邪定。這裡面我們就看到一個跟我們往常經常會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說我們上禪的時候,長老都會叫你查五禪支,可是這裡是七禪支,這個禪支從二十四緣的角度來講就是禪那緣。在《阿毗達摩》裡面,禪那跟禪定是分開的。禪那緣就是你的心能夠持續專注目標的能力,就是讓禪支能夠起來的;那麼禪支呢,從禪那緣的角度上講是有七個。我們入禪定就是五個禪支;同樣的,我們講八正道是八道,但是道緣有十二個道支。十二個道支是增加了什麼呢?就是邪見、邪思惟、邪精進和邪定,這是屬於應斷的法。二十二根裡面的憂根,九力裡面的無慚力和無愧力,也是屬於應斷的法。還有一切法中的五取蘊,就是執取五蘊的執著,也是應該要斷除的法。

應證的法是涅槃,應修的法是菩提分,第七章裡面就把我們應知的、應斷的、應證的和應修的法都列出來。所以第七章本來看起來是一些名相的羅列,然而卻是我們應知、應斷、應證和應修的法。雖然在前面我們都有各別地學過,但是到第七章我們要把它串起來。串起來的目的是到第八章我們講十二緣起支和二十四緣的時候,我們才不會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1.2. 如何理解八十九種心只是一個究竟法?

這裡面特別需要跟大家討論的一個問題,我們上堂課講到說八十九種心,從究竟法的角度上來講就只有一個心。為什麼八十九種心可以稱為一個心呢?八十九種心,到底是八十九種名聚呢?還是八十九種心識呢?一般我們大家不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學八十九種心的時候,例如講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它明明是悅俱智相應有行/無行一心,悅俱智相應有三十四個名法,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三十四個名法,其中一個心識加上三十三個心所,我們是這麼講的。那這麼看起來它是個名聚,對不對?它有心、有心所。那我們八十九種心是不是有不同的這樣的名聚呢?那麼,它這用在什麼地方來看?為什麼我們說「心」就是一種心呢,它明明有八十九種?我們這麼來看,悅俱智相應無行這樣的心可能出現在哪些地方?它可能出現在善心,它可能出現在果報心,它也可能出現在唯作心。果報心、唯作心和善心,它們在八十九種心裡是分開的。那麼,它在什麼樣的界?什麼樣的種性?在什麼樣的心的位置上,就是我們心的定則在哪個位置上?它起什麼樣的作用?這些我們要分清楚的。我們講的八十九種心就是八十九種心識;而八十九種心的心識,其實就是一種心識。

我們上堂課講了七十二種究竟法。八十九種心合起來叫作一個究竟法,那為什麼會把八十九種心說成是一個究竟法呢?八十九種心,從心識的角度來講,它不是名聚,它是究竟法。那麼這個究竟法的心識它有什麼樣的特點呢?這個心識,在這樣的種性、在這樣的位序、在這樣的心路過程裡面,它產生這樣的作用。我們說心識就像國王一樣,心所就像大臣一樣,國王出現的時候,這個大臣就會陪伴。那麼這個國王做什麼事呢?國王所有的事情都得靠大臣們去完成,到最後,我們說這個國王做成了什麼事,其實都是大臣們乾的,是國王要求他們乾的。有時候大臣習慣性地執行他的這種職能,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這個心識,它就在這個地方出現,國王就在這個位置上出現。比如國王到邊疆去平叛,他執行的就是三軍總司令這樣的職責;國王帶著大臣們去度假村度假,它就起休閒的這種作用。也就是說,這個心識是讓下面所有的心所在這個位置上,讓它產生這樣的一種狀態,心識只是識知目標。識知目標剛才長老也講了,就是說,你用什麼方式識知呀?你用想顛倒的方式是識知;你用見顛倒的方式也是識知;你用有慧的方式也是識知;你用愚痴的方式也是識知,它們都是識知,但是識知的過程有很多的大臣陪伴著它。在這樣的地方識知,他還是國王,他執行這樣的作用。這個有點繞,對吧?八十九種心其實就是一個心,就是一個國王,但是他在八十九個地方去做他的事情,表現出八十九個國王的樣子,但其實就是一個國王,沒有變。所以,我們在統計心識的時候,它就像是一個國王,但是它在不同的地方出現的時候,它就執行國王的不同的作用,呈現出來的就是國王在這裡乾這樣的事情。

所以我們理清楚一下,根據上面這個說明——「識」,它的特相就是識知目標、識知所緣;「心」通常用於代表基於其相應心所,而得以分門別類的諸識。在論教裡面,五蘊的中間三蘊:受、想、行被列為心所之內,心所與識同生、俱生,執行種種不同的作用。例如:善的悅俱智相應無行一心,是指在欲界善速行裡與三十三個心所一起生起的那個環境下的心識。雖然心都是純粹的識知過程,但因為與相應心所俱生,受俱生緣、相互緣、依止緣等等的影響,而作為先導的心識本身,也就具備了相應的素質,成為相應的能知。它是以這樣的方式能知,它戴上這樣的眼鏡了。

所以,雖然心只是一種究竟法,但因為品質的不同,生起之地的不同、生起位序的不同、作用的不同,而再分為八十九種或一百二十一種。心生起為前導者,由於心在世間法裡面是主、是根本,所以心是前導者。然而,在出世間裡面,慧是主,慧是根本,所以,慧是前導者。這是一個區別。

在這裡要跟大家把這個說清楚一下,一般很少去討論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其實很重要,不然就混亂了,一到學習二十四緣的時候就會混亂。什麼是一個心識?為什麼是一個心識?為什麼一個心識又分成八十九種心?八十九種心的「悅俱智相應無行」,它不是叫作名聚,它是心。怎麼去理解這個問題?把這個說清楚,大家記住一下。

 

1.3.不善之概要

我們談到了攝集的部分,其中第一塊就是不善,攝不善。攝不善有十種分類:四漏、四瀑流、四軛、四系縛、四執取、六蓋、七隨眠、經教法的十結、論教法的十結、還有十種煩惱,有人叫十種雜染。這些我們都要乾嘛?要應知應斷。最終我們是要斷它。那要斷它,大家知道怎麼斷它嗎?長老剛才說用望遠鏡,望遠鏡對錯方向的時候也沒有用。

二、四漏 —— 欲漏、有漏、邪見漏和無明漏

上一堂課我們談到了,從四漏開始講——欲漏、有漏、邪見漏、無明漏,那這個我們都很熟悉了!作為一個佛教徒,特別是上座部的佛教徒,太熟悉了,我們《阿毗達摩》學這麼多遍的人。

1. 要對照到內心裡面去觀察四漏,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觀察

但是,對照到我們自己內心裡面,我們怎麼去觀察這個欲漏、有漏、邪見漏和無明漏呢?我們講說:到時候我們證得止觀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了。概念法你都看不到,究竟法你就能看到嗎?概念法你都不能認知它,究竟法就那麼容易認知嗎?

好,我們說修觀,最開始的就是三十二身分。三十二身分是止禪,但是對於修純觀的人,三十二身分就是觀禪。很多人說三十二身分拿圖片過過就可以了,但是你的定力如果連三十二身分都不能夠親見,不能看到你的心臟是怎樣,然後說你的定力就能夠透視究竟法,這可能性是比較小的。

其實,「四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能觀察它。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鎖定它,那麼只要你真的培養起定力,拿起望遠鏡或者顯微鏡的時候,你才能夠聚焦它,最後把它斷除掉,這是很重要的。不然,我們只是日常生活覺照,好像無所謂,反正我們就是來禪修,最後我們有定力了,我們就看名色生滅、生滅、生滅......。我們到底要斷什麼?首先要搞明白。

2. 什麼是痴與無明?

其實,我們說來說去,最難的一個是什麼東西呢?欲漏。我們還知道我們就有貪嘛,我們有各種渴愛,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是這個無明就比較難理解,包括苦,我們上一堂課講到了苦。無明,從這個解釋上來講,你不能夠見到透視究竟法,透視究竟法就是在止觀的時候才能夠透視。也就是說,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想看到無明根本是不可能的。一般我們就是這麼認為的,對吧?或者大家認為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無明?怎麼看,有想過嗎?那我們先來看這個痴心所,就是無明嘛!其實呢,痴心所是比無明更深一點的內涵,有西亞多這樣介紹過。當然,也有很多西亞多講無明就是痴;痴就是無明,從大的角度上來講是這樣的。但是,痴比無明更深細。

根據帕奧西亞多對「痴」的這個定義,首先,痴跟我們世俗講的愚蠢不是一個類型。我們經常講痴跟智慧相反,但是這個智慧跟我們世間的聰明又不一樣。也就是痴跟世間所謂的聰明也不是相反的,不能說我們世間非常聰明,然後你就不會愚痴。那這個「痴」指的是什麼呢?如果你能夠以智慧辨析三十一界中的有情、無情,然後辨識它直到究竟法,且知見到只有究竟色法的集合、究竟名法的集合、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的集合,這是正確的知見,也叫「名色分別智」。因的集合和果的集合,這也是正確的知見,叫「緣攝受智」。那麼這些色蘊、名蘊、因蘊和果蘊,都被稱為「行法」,它們都是無常的。因為它們生起來以後就壞滅,所以是稱為dukkha的,是苦的、受逼迫的,不斷地受到生滅的逼迫,是dukkha的。因為它們是生滅的、受逼迫的,所以它們是anatta的,是無我的,並沒有不可摧毀的這種實質。另外,它們都是不淨的,令人厭惡的。如果我們知見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不淨,那就是觀智。當你辨識三十一界的有情和無情,發現這些只是究竟色法的集合、究竟名法的集合、五蘊的集合、十二處的集合、十八界的集合的時候,發現只有無常法、苦法、無我法的集合的時候,這樣的知見是正見,是明智。如果沒有這些知見,視有情為男人、女人、人、有情、人類、天神、梵天,視非有情為金、銀、財寶、樹、山河大地、森林高山,視它們為常、樂、我、淨,這些是痴,是無明。如果堅固地執持這樣的見解就叫作邪見。這是標準的關於什麼是痴、什麼是正見的描述。

那麼簡單來講,一個世間的人,我們剛才講,就是痴。但無明呢,就是奔向於在究竟意義上並不存在的女人、男人,而不是奔向在究竟意義上存在的諸蘊,所以,這個稱為「無明」。所以,「痴」就是說一個人不能夠識別到究竟法的集合、它的因,以及它的無常、苦、無我、不淨的這種特相。

我們上堂課就講到,要有名色分別智、要有緣攝受智,你才能看得見,所以我們痴、我們無明是有情可原的。那麼,我這一輩子如果修不到名色分別智和緣攝受智,那我無明、我痴,你就別怪我了,是不是這樣的意思?大家會不會這麼覺得?會的,我以前是這樣認為的。那麼這樣的話,我們所有的煩惱的根是痴。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是什麼?痴、無慚、無愧、掉舉。痴,我又看不到,我又不能克服,那我生起不善心,沒有辦法。我們上一堂課講到說:你看不到月亮,不等於月亮不存在。帕奧西亞多在他的《趣涅槃道》裡面提到痴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就是,它錯知五蘊集合的這樣一堆名色為男人、女人;另一個是錯知外面的一堆由時節生色集合的山、樹、石頭、乃至金、銀,為金銀財寶,為山河大地,這個是「錯知」。錯知類似於你沒法看,用我們一句土話講就是瞎眼了,「你真是瞎了眼了!這個都不認得!」痴的再一個形象的表現是什麼呢?就是剛才長老講的,說魔術師搞的那個土塊,明明是土塊,他非得說這個是金子,明明它金光閃閃,怎麼不是金子呢?這種人是什麼呢?睜眼瞎,對吧?眼睛睜得很大,但是他硬是把土塊認成是金子。「痴」有兩個簡單的描述:第一個就是瞎眼,第二個就是睜眼瞎。

對於瞎眼的人,他會認為這個月亮看不到是因為地球的原因–––被擋住了,我沒法看。其實,你看到的很多也未必是真的,如果你不去透徹地去看它、有慧地去看它的時候,你還是跟睜眼瞎一樣。我看到你這個人,明明是個男人,是個女人,是個帥哥,是個美女,我怎麼去往下看呢?這個也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就是所見未必是真實的。我們都不用說用佛法,用現代的醫學就看到一個人最後是很多細胞,然後是很多染色體,很多的基因,現代醫學就能看到。那麼從醫學角度上去看,哪有一個俊男、美女這樣一個真實存在?俊男、美女是你構建出來的。我們說在唐朝的時候以胖為美,在哪一個朝代以瘦為美?那也就是說,美和醜是我們給它定義的,我們想蘊給它構建的。佛陀他之所以偉大,就是他不單單看到我們現在科學能看到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他一直透到究竟法。從究竟的角度上來看,世俗上的男人、女人,就是這種蘊的色法的集合、名法的集合。那麼這些色法、名法,它是有因法、有果法;因法和果法之間,它是有緣的關係,佛陀把這個全部給理出來。借助佛陀給我們揭示的這個生命的真相、世界的真相,那麼回到我們日常生活上,我們怎麼去用它呢?我們不能等到說,要到名色分別智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看到煩惱,才能看到無明,那我們這輩子不能證得,基本上就不用去管我們的煩惱了?那就很麻煩了。

 

3. 從十二緣起支無明引發不善

我們這裡借用一個「冰山理論」,心理學搞薩提亞的都很熟,沒有接觸過的人可能不瞭解,大致跟大家講一下。這個「冰山理論」的創造者說:我們表現出來的,我們講四威儀,你的言行舉止,人家能看得到的,它只是冰山浮在海面上的一角,就是浮在海面上那一部分人家能看到的;但是,你內心的東西,沈在海底裡面你看不見的,往往比你表現出來的要多得多。

第二個,你呈現出來的這些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是受你內心深處的認知所影響的,他們把它列為安全感、情感的需求,各種各樣列出來。我沒有去用他那個內容,因為實在不究竟呀!我們就用十二緣起支的一部分內容來表述一下。

大家這段時間都在學《大四十經》。瑪欣德尊者在《大四十經》里說:「你的知見決定你的思惟模式;你的思惟模式決定你的行為模式。」 行為模式就是我們講的言行舉止,用《阿毗達摩》來講就是身表和語表。身表和語表就是行為,行為就是浮在海面上的,大家能看得到的,浮在海面上能看得到的基本上就是身表和語表。身表、語表都已經是行了,就是已經造業,看得見,就是身、語、意三種業。如果你願意給人家看的時候,人家是能看得見的,這是行為。那麼,在十二緣起支裡面就是屬於這種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這個層面的行為,屬於身表和語表。那麼它的最底層就是我們說對生命真相的痴。

我們剛才講說我們痴,好像是很無辜啊!因為我們就沒有緣攝受智,我們也沒有名色分別智,我們天生就是痴,天生就是一個瞎眼的人。因為天生瞎眼,我們瞎折騰,最後就像是一個神經病的人,這個我們後面再講。

第一個,我們是天生的對生命真相的痴,這個痴就是無明。因為這個無明,我們上堂課已經講到,我們就會認為:這種生命的存在是我們最寶貴的東西。那為了這個生命的存在,我們就要讓它存活,存活就要用四種食物,就是生命的四食:摶食、觸食、思食和識食。摶食就是我們普通的食物;觸食就是我們要產生感受。我們如果沒有感受是活不下去的,我們一定要去找點感受來的。那「受」從哪裡來?受從「觸」來,觸是讓我們產生受的最主要的來源。那麼「思」呢?我們講思是造業,從大的角度上來講,思是給我們提供三世輪回的主要力量,三世輪回主要的這個能量或者這個資糧是思乾的。落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上來看,就是我們每天要做各種各樣的事情。什麼是生活?就是生下來要乾活,所以就要做各種各樣的事,就是那個思在主導;就是我一定要做這個,我要做那個,這是思食。識食從最根本來講,它是識別。其實,「識」,我們知道,如果後面學二十四緣會講一個「後生緣」,後生緣是什麼呢?就是後面下一個即將生起來的那個心識,會以後生緣的緣力來支助當下這個剎那的四種四生色法。

那也就是我們經常講:這個人死了。在《阿毗達摩》里,死以什麼為標準?死心生起。死心一生起,你所有的命根就斷絕了。所以,食是維持我們的壽命、維持我們的命根,同時也維持我們色法的存在,也維持命根九法聚的火界的存在。我們經常講說:「這個人是不是真死了?胸口摸一下就知道。」 雖然你看不到他死心生起來,但只要他胸口涼透了,基本上就沒戲了;但是如果胸口還溫的,就別做太多過分的事情,就別下葬了,別把他放到冰櫃里去,這個太痛苦了。也就是這個食,它支持我們生命的壽命,再一個是支持命根的火界,這是從大的角度上來講。也就是說,生命的存在一定要有這「四食」。

四食,生命的存在,它在十二緣起支里以怎樣的方式存在呢?我們講識、名色、六入、觸和受,這是我們當下的這種果報的存在。因為你去餵養四食,你有這樣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樣的存在;因為無明,我們就會對這種生命存在有執取;有執取就會產生欲愛、有愛和無有愛;因為有欲愛、有愛、無有愛,我們去造作。來,來,觸從我們六處跟所緣的接觸而來。那為了讓我們這個生命得以更好的持續,我們上堂課講過,就是你要做標記,好的我們把它列為要不斷地去獲取的,要去爭取的;不好的我們要不斷地去防範。所以,這種,在面對所有的四食的追逐過程中,就要有各種各樣的判斷和識別,這個判斷和識別就屬於心所和勝解心所做的事情。那麼,不斷地這樣判斷、識別就會形成我們這個習慣性的認知模式。這個認知模式包括我們的見解和我們的思惟模式。思惟模式就是尋,我們講六種尋,要麼貪尋、瞋尋、害尋,要麼是無貪尋、無瞋尋、無害尋,這就是思惟的模式。知見的模式呢,要麼就是你有智慧的見解,我們剛才講的——帕奧西亞多講的正見。如果沒有正見,你的認知基本上就是欲取、戒禁取、邪見取和我與取,就是很執著這樣的一種看法。那麼在很執著這樣的看法和這樣的行為模式的支持下,才會有我們現在上面的這種行為模式、這種四威儀。其實從我們日常的身表、語表裡面,我們講的部分去理解、去觀察這個海底下的這一部分的內容。

 

4. 認知移情,觀自他雙方的無明、愛、取

當我們跟一個人交流,你說著說著,你就發現那個人臉色不對了。有時候會不會有這種感覺?那臉色不對是什麼?就是身表。身表是究竟法,還是概念法?那麼,五門心路過程生起來的時候,色、聲、香、味、觸,五種所緣是究竟法,還是概念法?五門心路過程取的都是究竟法的,隨彼起的意門心路過程才把它概念化。所以佛陀講說:「見只是見,聽只是聽,覺只是覺。」這是看究竟法,即是你的五門看到的、接觸到的、聽聞到的、嘗到的,在那個五門的當下,它就是究竟法。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你看到這個人臉色不對了,其實我們是可以用現在的語言叫「認知移情」。大家聽過這個詞嗎?「認知移情」聽過嗎?「同情心」聽過吧?「同情心、同理心」聽過吧?同情心是比較容易的,當你沒有病、沒有痛,看到人家病痛了,同情了,高高在上地同情一下,比較容易;同理呢,就會難一點。同理就是我們要有一點感同身受他人內心的狀態。認知移情就更難。認知移情是什麼呢?就是說,他人是怎樣的認知呢?這是冰山下面的東西。你怎麼去理解他人怎麼樣的認知,如何用心去感受他人是什麼樣的認知,這個大部分的人是不做的。當你跟人家說話,你看人家臉色不對了。臉色不對了是冰山下面的,還是冰山上面的呈現?冰山上面的。那麼,冰山上面的呈現受什麼影響?他的認知、他的看法、他內心的那個無明、愛、取。大家在學修緣攝受智的時候,長老都會教導說:「觀察一下上一生臨死前成熟的那個業,那個業後面的無明、愛、取。」所以,緣起第五法,過去五因產生現在五果。過去五因:無明、愛、取、行、業。行,是那個速行;業是那個速行留下的業力。無明、愛、取,如果是不善心的話,可能在同一條心路上;如果是善心,一般都在另外的心路上。無明、愛、取,一般都是貪的心路,那麼,貪的心路就是造作這個「行」的動機。當你看到這個人臉色不對的時候,這是「行」,這是他的「行」表現出來了,那麼這個「行」後面一定有無明、愛、取。你嘗試去理解這個人臉色不對後面的無明、愛、取,就是認知移情。

我們經常講說,很多有孩子的人家裡,現在孩子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玩遊戲,對不對?一回家,看到他在玩手機、玩遊戲,你就氣不打一處來:你再玩遊戲,明天就怎麼樣怎麼樣!會有效果嗎? 為什麼沒有效果?沒有認知移情啊!我們的課就叫「快樂之道」。以前我們給大家討論過,一切生命的一切生命活動只有一個目的。什麼目的?尋找快樂。你家孩子打遊戲乾嘛?尋找樂子。他找樂子,你去剝奪他的快樂的權力,會有好結果嗎?你很快樂的時候,突然一個人衝過來把快樂剝奪了,你會怎麼樣?你肯定就是不開心:「你可能比我大,我比不過你,但我會頂著,明天有機會我就收拾你。」所以佛陀講說:「以不善法對治不善法,無有是處啊!」你不可能用不善法去對治不善法的。「每天玩遊戲,以後怎麼辦?」對不對?「那考試不及格,考不上大學,以後做乞丐?」一堆煩惱就來了,就開始批鬥了。那我們說,這個時候,怎麼觀察自己的無明?怎麼觀察那個孩子的無明?你的不善心生起來了,瞋心,對不對?瞋心是一個什麼心?痴、無慚、無愧、掉舉、瞋,這是後面的。前面這個觸、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尋、伺、勝解、精進、欲,沒有喜,然後痴、無慚、無愧、掉舉、瞋。那它的「痴」是什麼?「有一個真實的在打遊戲的兒子存在」這麼理解,你會發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是吧?「這就是我兒子,他真的就在打遊戲,他打遊戲就是會影響學習,我以後就是沒有辦法面對這個問題。」沒問題。其實在究竟意義上並沒有你的兒子。有用嗎? 很難的。當你修完「緣攝受智」可能有用啦!修他的四界差別,見到他就想把他掉,看到他的無常、苦、無我,看完以後,出來還生氣。

 

5. 果報如此,速行可變

那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真正的這個果報跟速行是什麼關係?果報如此,速行可變。「果報如此」就是他已經在打遊戲,你看到是你的果報。「果報如此」,你是不能夠直接對它採取行動的,你直接對果報採取行動基本上是沒有效果的。為什麼呢?你直接對果報採取行動,善的果報呈現出來的可喜所緣,你就粘上去;不善果報出現不可喜所緣出來,你就排斥,瞋就要起來,直接採取行動就是這樣。所以兒子打遊戲了,要怎麼辦?退後一步,平靜一下自己的心。平靜一下,你的玻璃心不要摔碎了,然後記住了——認知移情,看到他後面的無明、愛、取。他的無明、愛、取就是玩遊戲他有快樂,但是他為什麼玩遊戲有快樂,而讀書沒有快樂呢?這是根本,對不對?我們講佛陀教導我們「苦、集、滅、道」。「苦、集、滅、道」不是說遇到問題你閉著眼睛說:「要苦、集、滅、道。」就能解決的。日常生活上你看到「苦」就要看到它的因;你看到它的因,你就要在「速行」上解決它、處理它。速行可變嘛,對不對?速行可變,你調整它的時候,你就會滅掉它,就會彼分斷它。孩子如果打遊戲,他平常挺乖的,一天就打一個小時的遊戲,在這個時代,一個孩子一天打個把小時的遊戲,很好啦!你得讓他打,對不對?不然他回到班上去,人家講某某遊戲的時候,他跟瞎子一樣的,太沒面子了,對不對?沒法生存啦!一天打一個小時的遊戲,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也有很多種其他的原因,當然也有上癮的,比如一天有打十二個小時的,那你就要去分析原因嘛,對不對?我們剛才講到了色法的集合、名法的集合、色法集合名法集合的因,以及這個因法到果法之間的緣,你要把它分析完,這是苦和集,苦諦和集諦。只有把這個分析清楚完以後,你採取正確的行動,用善法對治善法,用善法去引生善法。「已生不善令消除,未生善法令生起。」你這樣去做的時候,你的兒子可能就可以跟你交流了。你說:「打遊戲啊?今天學習挺辛苦的,再打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以後呢,我有個事跟你討論一下。」你兒子一定不會跟你吵架,對不對?他首先會覺得打遊戲被看到了,心裡面有點糾結,但是媽媽說再玩半個小時,「啊,還可以玩半個小時,馬上就吃飯了,就輕鬆了。」半個小時過後再跟他聊天的時候,他就不會有抵觸,是不是?

這個孩子教育是另外一個話題,不是我們這個主題。那我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你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看你的無明,如果你瞋心起來的時候,你的無明怎麼看?痴、無慚、無愧、掉舉。痴就是你根本看不到孩子為什麼打遊戲的背後的一切的因,你只會生氣,這是痴。那麼無慚、無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是我兒子,他打遊戲就是不對,我就是想生氣,我就是要揍他,我真想把電腦砸了。」你不會覺得做這樣的事情,滿臉漲的跟豬肝一樣的,這樣傷害自他的行為是應該回避的,你是不羞恥造惡,不回避造惡,你就是要乾,無慚、無愧,對吧?

掉舉呢,很多人掉舉就搞不明白,說:「我明明對著我兒子,我怎麼就掉舉了?我就是受不了他打遊戲,我怎麼掉舉啊?」大家想想你怎麼掉舉了?你內心其實早就從他玩遊戲的那個當下的實實在在的狀態裡面,冒到他打遊戲完以後學習成績會一塌糊塗,以後會成為一個二流子,走到那樣子的思惟去了,對不對?就是你心的所緣其實是在那一堆想法上,根本沒有在兒子玩遊戲上,沒有在當下,你掉舉了。你已經在好幾個所緣裡面啪啪啪啪啪啪:「我怎麼收拾他?我等下要把電腦線斷了,還是把它砸了?還是我等他爸爸回來的時候拿那個鞭子抽他?」哎,一堆的東西——痴、無慚、無愧、掉舉,能明白嗎?能去觀察嗎?接下來是瞋,瞋是不善。不善的特點是什麼?不善的特點第一個是什麼?傷害自他。

 

6. 不善法傷害自他

貪、瞋、痴任何一個都是這樣,傷害自他。怎麼傷害的?從名法的角度上來講,痴、無慚、無愧、掉舉,是善心所還是不善心所?不善心所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心產生的心生色法怎麼樣?是有害的。我們講生氣的人會產生毒素,這個毒素我們可能分別不出來,但是你在修觀的時候,可以看到不善心、瞋心生起來的這個色法沈重、僵硬、不適業,火界很旺。我們講瞋心燒毀心所依處,就是很多心臟有心臟病的、心臟有纖維化的人,不用問,百分之一百二都是脾氣不好。「沒有辦法,我心臟不好。」先看看你的脾氣嘍!不要講你心臟不好,好像很可憐樣。心臟不好有什麼可憐?心臟不好就是愛生氣嘛!你把脾氣改掉以後,心臟就好了百分之八十,所以瞋心是傷害自他的。兒子被你罵一頓以後,他也火燒了心所依處,然後跟你們之間的關係連接就不能得到有效地溝通。它是傷害自他的,它是不健康的,它會留下不良的、不善的影響力,不好的影響力。如果這個事在你臨終的時候成熟會怎麼樣?對,瞋心基本上就是地獄吧!我們有很多禪修者,他們在觀察去地獄的時候,第一個生起來的那個不善都是不大的瞋心,小小的瞋心。然後這個小小的瞋心會引發一個過去更強有力的瞋不善業,直接把他送到大地獄裡面去,待很久都不回來。

 

7. 四種想——慧相應的想、識相應的想、定相應的想、出世間的想

所以,我們講這個無明和不善法,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來部分觀察到的。那麼,帕奧西亞多在講心所的時候呢,專門講過這方面的內容,是什麼叫「有慧想」?想呢,有很多種想,多種類型的想。我們今天先簡單地看一眼,這個「想」有哪幾種類行?帕奧西亞多說:「有慧相應的想、有識相應的想、有定相應的想、有出世間的想。」那慧相應的想是什麼呢?如同於四大跟隨特相明顯的基本色,心所-想,也會跟隨心理特相、力量明顯的名法。帕奧西亞多在這個部分裡面專門講說:「什麼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生起有慧想呢?」雖然沒有觀智,當你看到這一塊木頭,你知道這是以地大的硬做為基本色的一個色法的集合,沒錯吧?當我們知道所有的都是名色組成的,那這是一塊以地大的硬為基本色。但是呢,這個硬還是比較輕的,相對於石頭或者是鐵來講。那個鐵呢,它不單重,還有硬;那麼木頭呢,它是比較輕,但是它也硬,它有基本色。你用這樣的一個觀點來看這塊木頭,就是「有慧想」。

同樣,當我們看到水的時候,我們知道它是以水的流動性作為基本色,這樣的一個色的集合;當我們看到火焰的時候,我們知道它是以火大的熱作為基本色,這樣的色法的集合。雖然其他的也有,火也有地大、也有風大、也有水大,火裡面也有水大,但是它從屬於那個火大,而且這個火大是以熱為主導的。

同樣,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比如我們生起來是一個貪心,那麼這個貪心是以這個「貪」作為主要基本心所的一個名聚。你看到的是名聚,但是你知道這是以「貪」為主的,這種情況下,我們也不能說你完全看到究竟法,但是我們也不能說你對究竟法一點感覺都沒有。你明明已經體驗到那個粘著,就像五花肉粘在熱鍋裡面,拉出來就會撕掉一塊肉一樣的,那種捨不得,那種粘著,你是能感知到的,就是那個貪的特相。貪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你是能部分感覺到的,所以不能說你完全不能夠去感知這個究竟法。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無情還是有情,你都帶著這樣的心去感知就是「有慧想」,你不會落到那個痴、無慚、無愧、掉舉裡面去,這是有慧的想。

識相應的想是指智不相應的善心。智不相應的善心,我們舉個例子講,比如說:很多外道——其他外教、兄弟教,他們做很多慈善,我們不能說他們做慈善就沒有善心,因為遍一切善心的心所裡面有信。然後我們說那個信,一般來講,從《阿毗達摩》來講,你要信八事,信佛法僧三寶,信戒定慧三學,信過去五蘊、未來五蘊、現在五蘊、過去未來五蘊,信緣起。外道,顯然你感覺他沒有,但是,你不能講他沒有善心。會不會糾結?那說有沒有慧?同樣地,你在做善行的時候如果沒有基本的因果正見,我們說它沒有慧,但是這樣的善行一定是善的。由於時間原因我們後面再講。即使是外道做善行,他也是可以生起智相應的心的。那麼,他的信是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後面再說。

這裡面講的識相應的想是指智不相應的那個善心,那個想是屬於識相應的想。那定相應的想呢,就是我們修禪那,四十種業處,大家很熟悉了。當你入禪了,長老就會讓你去修一下「五自在」——五自在,眼睛一閉你就去了。為什麼眼睛一閉就能去呢?因為對於那個業處的所緣你已經非常熟悉了,乃至於你根本不會去專注二、三個呼吸。眼睛一閉,在這個地方,你就能入定了,就能夠五自在的入禪,這個就是定相應的想。這只要一形成,它就會一直跟隨你。不管是慧相應的的想、識相應的想,還是定相應的想,只要形成,它就跟隨你,你不改變它,它不會變的。同樣的,如果是貪、瞋、痴相應的想,這種傲慢,這種慳吝、嫉妒,這種相應的想,它也會一直跟隨你,你到哪兒去都是這個樣子,而且你對你的業處,它也是這個樣子。出世間的想是以涅槃為主導的。這個想、這個標記對於我們行為的發生,它是起什麼樣的一種作用?首先是你有這樣的想,你這樣的想就會有不同的判斷;因為你有這樣的標記,然後你下次再看到就會做這樣的判斷。判斷在我們心所裡面屬於勝解的工作。五門心路過程那個確定心,六門心路過程的意門轉向心裡面的勝解心所,負責對這個所緣做一個判斷。這個判斷跟這個想也是對應的,它也有基於慧的判斷、基於識的判斷,然後基於定的判斷,它也有基於各種尋的判斷,就是我們說判斷經常會比來比去、比來比去、比來比去,那這個比來比去涉及到為什麼我們會比?我們下一堂課有機會再講這九種根愛法,也就是無明怎麼從最初一點一點地長養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佛陀在《分別論》裡面專門講到了九種根愛法,下一堂有機會我們再來分享。

    今天我們的課就到這裡啊,我們一起來回向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