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法的過程中,為了避免走歪路,首先必須樹立正見。
正見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沒開始修行之前,讓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
你們來這兒是為了修行,那修行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你們會說是解脫痛苦。那麼痛苦又來自何方?痛苦來自潛伏在自己心裡的貪愛。貪愛是屬於心的煩惱,對嗎?既然痛苦來自心的煩惱。所以我們修行,是為了對治自己的煩惱。這是正見,我們要有。
在修行的道路上,別人的行為可能會引起你的一些煩惱,這時你要做的,是觀察自己的煩惱,而不要把箭指向別人。如果只看別人的過失,你的瞋恨和我慢會增加。真正的智者會把他人的過失當成一面鏡子來反觀自己。因為修行是為了解脫自己的貪嗔癡,這樣可以免除造惡,最終完善自己。貪瞋癡帶給我們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潛伏在自己心中的煩惱。所以,我們修行就是要對治導致我們痛苦的煩惱。
修行也不是為了神通,不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博學多才,或展示自己高尚的品德。在修行的過程中,你可能達到以上所說,讓你名利雙收,但這都不是修行的目標。
我認為修行要達到兩個目的:第一個是當下的目的,另外一個是最終的目的,從當下到最終的目的。修行是順序漸進的,從簡單的,觀照自己的心開始,慢慢深入,才能到達最終的目的——斷煩惱,解脫痛苦。
修行的當下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對治我們當下生起的煩惱,或是克服當六根觸到所緣境生起喜惡的慣性反應。這慣性反應包含貪的反應,瞋的反應,我慢,邪見,嫉妒的反應等。當這些慣性反應在心中生起時,你知道嗎?當它們生起時,你是否會感覺到激動不安,心情起伏不定?它們又是如何現起的?這是我們每一位修行者要去思考的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六根常在無正念守護的情況下受到六塵的侵犯;如眼著色,耳著聲,鼻著香,舌著味,身著觸,意著各種想法。沒有經過訓練的心會對可喜的目標立即產生渴愛,心情激動蕩漾;對不可喜的目標,則產生強烈的排斥,心情煩躁不安;對中性的目標,則愚癡地誤以為沒有感覺。六塵撞擊六根的那一刹那稱為觸,由於觸,會產生一種受。什麼受?那就要看那個目標的可喜和不可喜之處了。
比如說一個漂亮的女人,對男人來說是可喜的目標。所以當這個漂亮的女人——色塵,撞到男人的眼根,馬上就會刺激身心而生起愉悅的感受。根據十二因緣,緣於觸,受生起;緣於受,愛生起。所以樂受一生起,它就會帶動貪愛,貪愛使心激動,受困。
所以貪愛生起的時候,表示煩惱生起了。這時你若不去對治貪愛,結果會怎樣?結果就是造惡業。當我們放縱貪愛,沒有去觀照當下生起的貪愛為無常或無我,愛就會更加強烈,進而造成取。取是更加強烈的愛。當你的心充滿愛欲的時候,已經失去理智,你覺得非得到你所愛的不可,哪怕不擇手段,對嗎?要得到所愛的,你必定要採取行動。這個行動可以是由口造出來的行動,叫口業;或者由身體造出來的行動,叫做身業;若只是停留在意識,讓意識想入非非,叫做意業。就像一個男人看到一個漂亮的女人,心中會產生樂受;緣于樂受,生起情欲,他無法控制加深的情欲,便口花花地挑逗她,甚至非禮她。在這裡,口花花地挑逗一個女人是他造下的口業,非禮她是他造下的身業。所以說:緣於取,有生起。有,就是業有,也就是造業的意思。每一個根基於貪愛造的業,都會在生命相續流留下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叫做業力。
業力一直跟著我們的名色,時機沒有成熟,這個業力是不會產生果報的。要所有的因緣俱足,才能產生果報。所以我們每一個由貪愛推動出來的身口意的行為,都叫做業。
阿羅漢身口意的行為不叫做業,叫做唯作,沒帶有業的成分,因為阿羅漢已經徹底斷除導致輪回的貪愛,所以他們所造的業不會留下業力。
當不善業的果報成熟,會還給自己。所以在起伏的人生裡,我們有時候會承受生命種種的波折和失意。其實這是過去業的呈現。如果不瞭解這種因果關係,就會怨天尤人,埋怨為什麼上天對我不公平?為什麼受苦的是我?可笑的是,當我們造業——把痛苦加在別人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想到別人的痛苦,更加忘記同樣的痛苦有一天會降臨在我們的身上。
依悉達西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依悉達西(Isidasi)出身于印度一個富有的家庭,父親是一位有地位的商人,而她是父親摯愛的獨生女。長大後,父親將她嫁給另一位門當戶對的富商公子。
依悉達西是理想的妻子,她尊敬丈夫、公婆,專心做好她作為妻子的職責。然而讓人想不通的是,一個多月之後,丈夫卻因為無法忍受她,把依悉達西休掉,並把她送回娘家。她的父母對事情的轉折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他們都看到了依悉達西的美德,也沒有犯下任何不可饒恕的錯誤,沒有人──甚至連她的丈夫──都不能解釋為何無法忍受她。
沒過多久,依悉達西的父親又把她嫁給另一位富人。這次,雖然依悉達西竭盡所能地服侍新丈夫,但是不到一個月,同樣的怪現象又再次發生。第二任丈夫對她失去感情,只要看到她就感到煩躁憤怒,她又一次被丈夫送回娘家。
依悉達西父女倆沮喪極了。
不久之後,依悉達西的父親又把她嫁給了一位來托缽的沙門,並贈予他一棟豪宅、一筆錢財,這位沙門欣然接受了從天而降的供養。但很奇怪的是,兩星期後,這位沙門也表示無法繼續與依悉達西同處於一個屋簷下,希望岳父能退還他的缽碗。
依悉達西非常痛苦,感覺自己承受了莫大的屈辱,甚至想到了自殺。但就在當天,一位比丘尼到她樂善好施的父親住處托缽,那位比丘尼的舉止和安詳自在的神情,一下子觸動了依悉達西失落的心弦,因此她決定跟著出家成為比丘尼。
出家後,她精進禪修七日並證得阿羅漢果,同時具足三種神通──宿住隨念智、死生智及漏盡智。透過宿住隨念智,她看到了隱藏在這一世失敗婚姻背後的潛在之因。在八世前,她是一位英俊、有錢的男人,對自己外表和金錢引以為豪,於是這位年輕的調情聖手誘拐了許多有夫之婦,完全不顧道德,或顧及他給別人丈夫帶來的傷害。他所有的渴望,就是情欲滿足的悸動,不負責任,不給承諾,他終其一生都過著這種放蕩的生活。
臨終時身體崩壞,惡有惡報,他投生至地獄,他體驗到比他曾經施加於他人更多的痛苦及傷害(如果他當初相信因果業報,可能不會那樣放肆)。在地獄裡,有一項對姦夫淫婦和好色之徒的懲罰,那就是他們必須強制穿過一座森林,森林中的每一片樹葉都是利劍,身體會被鋒利的刀片割得遍體鱗傷,直到惡業耗盡。
在地獄受盡最大的痛苦之後,他還得繼續還債,他投生成為一隻猴子。投生七日之後,由於過去邪淫的果報,新生小猴的性器官被殘忍地咬掉,無法過性欲的生活。接著,他又投生成為一隻羊,而且是被閹割的羊。他下一次投生是一頭被閹割的公牛,無法滿足性欲,被迫整天犁田和拖車,難得休息。
為了償還那一世所造的惡業,他付出了一世又一世不斷痛苦的代價。在下一世,由於某一個善業成熟,他脫離畜生道,出世為人,卻是一個陰陽人,奴隸的兒子,受盡別人的欺淩和白眼。如果此時他能夠瞭解他所承受的痛苦都是自己曾經施加於他人的痛苦及傷害,他就能釋懷,不會抱怨,也就不會有更多的業。
再下一生,他出生為一位被社會遺棄的女孩。年幼就被賣身為奴,十六歲長大了,富有主人的兒子愛上她,並娶她為二妾。過門之後,她不但沒有對新的豪奢生活心懷感激,和善良淳厚的大夫人和諧相處,反而為了鞏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及身分,極力在丈夫與大夫人之間挑撥離間。丈夫最終休掉了可憐的大夫人,她也如願取代大夫人的地位,可是卻忘記了同樣的惡報有一天也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那一世之後,由於某一世的善業成熟(我們的人生是善報和惡報的組合),她出生成為依悉達西,一個富有、迷人的女人,深受父親的疼愛。但她每次結婚組建新的家庭後,過去的不善業都會居間擾亂,讓她無法過上幸福的生活。儘管她全心全意、竭盡全力地服侍丈夫,卻必須遭受連續三個丈夫的鄙視、遺棄和忽視,在這一世並沒有顯見的原因,而真正隱藏的因,卻是過去世她將善良淳厚的大夫人從家中趕出去。造了一次惡業,我們不是償還一次,而是多次,這是業的法則。這一世她感到屈辱,並對生命不抱妄想,再加上在漫長的輪迴旅程中所累積的各種善業成熟,她能出家,並證得阿羅漢道智。
透過宿住隨念智,她才了知前世不善行和後來生起的苦果之間的關係。放縱的渴愛源自無明——不知,甚至不信因果。我們造業的時候,只想到要滿足貪欲,貪欲使我們盲目,無明——未曾想到要承受自己造的業。如果有想到這點,就會臨崖勒馬或戰戰驚驚不敢造業了。在惡報成熟時,我們又沒有如理思維:“這是我前世造的業,現在我在承受它的果報;”,反倒對加在自己身心上種種的不如意產生怨恨,憤摡。當你心中生起怨恨, 你又再造惡的意業,甚至嚴重的身業。然後這個業又留下業力,業報流轉,循回不已,何時了呢?沒辦法了結。
所以說,我們修行者一定要記得對治當下生起的煩惱,因為你只有兩個選擇——去除或造業。怎麼對治呢?提起正念、應用正知。
什麼是正念?正念是覺知,覺知當下身心發生的情況,而不做任何反應。比如當身體生起痛、酸、麻時,你要覺知它,而不對痛苦起瞋心。當心中生起貪愛、妒嫉、怨恨、恐懼時,你要覺知它,知道在當下,貪愛生起了,怨恨生起了,而不起衝動的反應。
所以正念是純粹覺知,不做任何反應,是全然地接受當下。正念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它可以緩解我們衝動的慣性反應。
比如說瞋生起了,我們衝動的慣性反應就是要罵人;愛生起了,我們衝動的慣性反應就是要抓住不放;妒忌生起了,衝動的慣性反應就是恨不得他失去所有的東西。這種叫衝動的反應,或者叫慣性反應。一顆沒有受正念保護的心,隨著各種煩惱的生起,就會有各種不同的慣性反應,一旦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提起正念,純粹覺知,便可以緩解這種慣性反應。所以我們常常把正念比喻為汽車裡的刹車,當你駕車看到紅燈亮起,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刹車了。因為在那個當下,只要踏下刹車,你就不會闖紅燈,就不會給自己給別人造成可怕的後果。同樣的,當我們心中生起煩惱,如果我們沒有提起正念覺知,我們就會造業,造業就是闖紅燈,闖紅燈會傷人傷己。所以在要闖紅燈的時候,刹車是很重要的,提起正念就是在當下刹車。
當你提起正念不斷覺知瞋恨的生起,心的衝動便緩解下來,便不會有進一步地破口罵人、去打人。所以說正念保護心不造惡業。 正念是善法,善法生起,惡法是一定會退步的。這個就是我們修行者要達到的第一個當下的利益。
第二個要做的是如理作意。作意行法的無常、苦、無我。瞋恨生起了,應當作意“瞋恨純粹是瞋恨,瞋恨純粹是瞋恨”,這樣作意,我們便不會執取瞋恨是我,是我的,而掉入有身見的陷阱。如果說我等於瞋恨,或者說瞋恨是我的,那我們生氣了20分鐘後,瞋恨滅掉了。我是不是也應該滅掉呢?那你有滅掉嗎?你還仍然存在,這表示瞋恨並不是我。這個推理邏輯很容易明白。瞋恨是因緣生法,不是一個永恆的自我。我們把煩惱當做是我,是因為我們的心流裡面有一種邪見,叫作有身見(Sakkaya-Dithi)。當我們被有身見牽著走,就很難從中解脫出來了。
同樣的,如果你貪愛一個女人,這種貪愛也不是永恆的。你今天愛得死去活來,幾天或幾個月後你或許就看她不順眼,要與她分手了。你對她的貪愛消失時,“你”有沒有消失?沒有。你還仍然坐在那邊,依舊在吃飯,在上班,你根本沒有消失。這表明,貪愛並不是永恆的我,貪愛純粹是一個依靠因緣生而生的法罷了。如此如理思維,很快的,你的智慧會滋長。佛陀說,如理思維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不如理思維是一切惡法的根本。
在禪修開始的前幾天,你們肯定會體驗身體各種的痛。腳痛時,如果你在想,哎呀,我的腳痛死了。如此作意——我的腳在痛,你就把痛當作是我的了,當你把痛當作是我或我的,這也就加深了永恆或常的想法,因為我們都有“我是永恆的“概念。這兩種“顛倒想”——我的和永恆的——肯定讓你痛上加痛,你就沒有辦法擺脫痛了。所以痛生起的時候,你的作意要正確,要如理。不要想我的痛,或我在痛中。你要觀照痛純粹是痛,痛不是我的,它是緣生法,無常的。
有身體就有痛,這是自然法則,身體的痛是一種痛苦,把身痛當作是我的,這種錯誤的想法又會導致心也痛,結果是身痛心也痛,同時中兩次箭。如果你不如理作意——痛不是“我的” ,“有身見”煩惱下意識就會把痛當做是我的。要證道須陀洹,第一個要對治的就是有身見。為了不把痛當做是我的,我們如此觀:“痛純粹是痛,痛不是我的,它只是一種身體的現象而已”。這種身體的現象也是會變化的。
簡之,用正念和如理作意,對治當下生起的煩惱,以免造惡業。這是修行者第一個要達到的當下的目的,明白了方法,就要付諸實踐。因為煩惱一生起,如瞋恨,我們的慣性反應就是要發洩,就會傷害別人;貪愛一生起,我們的慣性反應就是要去造業滿足貪愛,那時很難再提起正念。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培育正念,持之永恆地練習,直到將提起正念培育成為你的自然反應。不然道理聽起來的確是這樣,但是當煩惱生起的時候,什麼善法都忘記了,更別提提起正念了,這在初學者身上表現最明顯。
以上教的是修行的方法,方法對了,用上才會有效。連正確方法都沒有,又怎麼到達最終解脫痛苦的目的地?
當我們每一天都應用正念和如理作意,我們的正念和如理作意就會越來越強,那時我們的智慧就會趨向敏銳。正念是純粹覺知,只能夠解脫暫時的煩惱,不能夠把煩惱連根拔起。只有智慧可以斬斷煩惱。所以當我們提起正念後,接下來如何將煩惱連根拔起,就要運用智慧了。佛陀說:正念讓智慧有機會發揮它的作用。
比如說瞋恨生起的時候,如果沒有正念覺知,我們就已經付諸行動去發洩,去傷害別人了,智慧都沒有機會去了知瞋恨只是因緣生法,會當下滅去。所以,我們一定要切記,並對佛陀的教義有信心——所有的情緒都是刹那生起,隨即滅去的。一旦提起正念純粹覺知瞋恨的生起,正念就緩慢了瞋恨的火爆衝動,此時瞋恨也可能因為敏捷的正念而滅去。如果瞋恨沒有滅去,我們此刻可以引導心去注意瞋恨的滅去,觀瞋恨為無常,無常,或滅去,滅去。
正念覺知瞋恨的生起,智慧看到瞋恨的滅去。
當禪修者取瞋恨為目標,引導心去注意瞋恨的滅去,或觀照它為無常,無常,無常,這有幫助切斷瞋恨的相續密集;不作意瞋恨的無常,瞋恨看起來好像非常穩固和持續。所以正念的現起,讓智慧有充分的空間,瞭解這個生起的現象純粹是生滅法,最終都是要滅去的。
看到它生起,看到它滅去。如果你只是看到它生起,沒有機會看到它滅去,修行者就會持有一個錯誤的見解——常見。一直看到它生起,沒有看到它滅去,你就認為一切現象都是永恆的,甚至錯誤的認為在輪回裡漂泊的是同一個人。
這種錯誤的見解也會阻礙我們看到目標的滅去,因為心已被“常想”給蒙蔽,無法看到滅去的過程,就算是滅去的過程一直都存在著。
千萬要記得,正念雖然重要,但是正念不能徹底斷煩惱。定也很重要,它能使智慧更敏銳,但是定也沒有辦法幫我們斷煩惱,徹底解脫痛苦。只有智慧才能夠幫助我們徹底解脫煩惱。
最終智慧棄除黑暗,了知行法的生滅無常、苦、無我。一次體驗到無常、苦、無我,心還是沒有什麼力量,要重複地看到身心的無常、苦、無我。
這就進入修行最終的目標——要看到五蘊的無常、苦、無我。因為四聖諦的第一個苦聖諦是五取蘊。四聖諦是整個佛教的精華,修行者不可不知四聖諦。
五取蘊是苦諦,苦諦一定要被徹底地了知,了知它們的無常、苦、無我,而且一定要通過實修,而不僅僅是理論地了知。要了知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便要不斷地觀照它們。
四聖諦第二個聖諦是集諦。集諦是苦的來源。什麼是苦的來源?若不知道痛苦的來源,我們怎麼根治痛苦?痛苦的來源是貪愛。貪愛什麼?貪愛五蘊。貪愛五蘊就是痛苦的來源。五蘊是色、受、想、行、識,也是身心的意思。
我們為什麼貪愛五蘊呢?因為我們愚昧地認為五蘊能帶給我們快樂。難道不是嗎?我們一直想活下去,是因為我們認為只要活下去,只要身心還在,我們就可以去通過身心去體驗快樂,通過身心去享受感官的刺激。不僅如此,我們還認為五蘊是永恆的,五蘊裡有一個永恆的我。就是因為這樣的錯知,所以我們貪愛五蘊。了知集諦很重要。
要怎麼樣才能夠不貪愛五蘊呢?我們已經知道貪愛來自錯誤地認為五蘊能帶給我們快樂,五蘊是永恆的,五蘊是我。為了去掉貪愛,我們就要如實知道五蘊的本質——不是永恆的,是刹那生滅的;是不圓滿的,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這樣快樂的;它也不是我,不屬於我,它不受我控制,它依靠因緣生,也將依靠因緣而滅去。當你如實看到了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你才能夠真正地放下對五蘊的貪愛。
觀察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也就是八正道或稱為道諦。當你不斷地觀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並且如實體驗到,你就會達到厭離智——厭離這個五蘊。我要特別提醒的是——厭離這個五蘊並不表示要去毀掉五蘊,要去自殺,而是心不再粘著或貪愛五蘊。當你不再貪愛五蘊的時候,貪愛的煩惱就被你斬斷了,這就叫滅諦。
傳統解釋八正道為——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但在《六處經》(中部)佛陀說觀無常、苦、無我就是八正道。
所以修行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看透五蘊的實相後去除對五蘊的執取。當貪愛被去除,輪回不再延續,伴隨著生命的痛苦——老病死也跟著了結。
這就是修行最終的目的。
來源:善戒尼師sayalaysusila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sFQtQbRVwOpjLnqqtZuDR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