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5-25 上午9.08.38.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一個心生起的時候,心和心所是同生同滅的,沒有先後,但是執行的作用和功能、職責不一樣。

 

・心的速度是很快的。當我們對花做出這是玫瑰花、紅色玫瑰花的判斷,至少要一條五門心路,加四條隨著它生起的意門心路。五門心路只是對花的顏色做一個識別,後面接下來的四條意門心路開始對它判斷;第一條顏色,第二條是整體的狀態,第三條形狀,第四條給出概念——這是紅玫瑰,至少要這麼多條心路才能完成對目標的識知。也有論師認為隨彼起要七條心路。

 

・每一個心裡面都有想心所,所以每個心識生起都有一個被稱為想的職能——會做標記。想,只是標記,不取目標太久,像閃電一樣,不思維。思維是尋心所、想心所、勝解心所在許多心路里交互運作的結果。不僅僅對花的顏色做標記,也對識別花的過程在內心形成的感受和態度一起做標記。

 

・我們過去所有的經歷都會在內心留下標記,記錄下來,以備將來回憶和根據該記憶進行識別。你每次碰到事情的時候,都會拿過去的標記作為現在認識目標的標準,而且呈現在內心的首先是過去的標記,而不是當下的真相。這是很大的問題。心的習慣就是一看到稻草人,過去的馬上標記現起,根本不會深入去觀察、研究。每次似是而非的識別,想心所又會再次做標記。通過對所緣的反復識別,與智相應的想是正確的想;錯誤方式的重復想,形成深刻而錯誤的記憶,導致想顛倒。

 

・念的近因是強有力的想、強有力的標記。

 

・修行的下手處要從這裡開始,不斷地去看到自己的問題。

 

・凡夫視三十一界的有情為常樂我淨,這是最主要的顛倒,錯誤的標記。

 

 

 

 

雲端阿毗達摩第41——不同種類的想

 

雷迪西亞多在《觀禪燈釋》裡面講到想顛倒、心顛倒和見顛倒。這三個顛倒,在我們的認知上有層次的不同,對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方法和深度會帶來深刻影響。

 

到底什麼是稻草人呢?要回到想心所的特相——做標記。我們所認知的一切事物都開始於這個標記。從來沒見過、沒認識的東西,只能在腦子裡面想象,但是想象的東西和實際見到的不同;沒有見到的時候,心裡想也會有一個印象、一個標記,但是這個標記未必和真實的東西是一樣的。

 

心識認知外境,無外乎色、聲、香、味、觸,內心再抓取過去、現在、未來的色聲香味觸做各種加工,把聽說的、看到的形成法所緣。只要是心可以識知、推理、演繹的都會成為我們的目標,包括涅槃和各種概念。

 

心是如何識知的呢?

 

比如說,一朵花在視野裡面出現,經過過去有分、有分波動、有分斷,生起一個五門轉向,依靠眼淨色生起一個眼識。這個眼識就是一個心,是最小的心。眼耳鼻舌身識——雙五識是最小的心,它的心所只是七個遍一切心的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想心所排在第三位。

 

一個心生起的時候,心和心所是同生同滅的,沒有先後,但是執行的作用和功能、職責不一樣。觸,是眼淨色、顏色和眼識產生接觸,接觸的同時就產生感受。如果眼睛和顏色沒有接觸,這種感受在眼識里是不明顯的。有人看書、看電腦久了,再看到外面的花園、綠色等,眼睛會很舒服。其實這不是眼識舒服,是眼睛里色聚的四大平衡帶來的舒適。眼識裡面的受,無論所緣可喜不可喜都是捨受。不管是什麼感受,想心所都會對這個識知過程進行標記——顏色的標記、形狀的標記、位置的標記和感受的標記。

 

心的速度是很快的。當我們對花做出這是玫瑰花、紅色玫瑰花的判斷,至少要一條五門心路,加四條隨著它生起的意門心路。五門心路只是對花的顏色做一個識別,後面接下來的四條意門心路開始對它判斷;第一條顏色,第二條是整體的狀態,第三條形狀,第四條給出概念——這是紅玫瑰,至少要這麼多條心路才能完成對目標的識知。也有論師認為隨彼起要七條心路。

 

每一個心裡面都有想心所,所以每個心識生起都有一個被稱為想的職能——會做標記。想,只是標記,不取目標太久,像閃電一樣,不思維。思維是尋心所、想心所、勝解心所在許多心路里交互運作的結果。不僅僅對花的顏色做標記,也對識別花的過程在內心形成的感受和態度一起做標記。這是一朵紅色的玫瑰花,很漂亮,我喜歡,這才是對花的完整標記。這些總結性標記會潛留在心流里。每次在哪裡看到玫瑰花,就會想起和某某花園的玫瑰花作比較。

 

我們過去所有的經歷都會在內心留下標記,記錄下來,以備將來回憶和根據該記憶進行識別。你每次碰到事情的時候,都會拿過去的標記作為現在認識目標的標準,而且呈現在內心的首先是過去的標記,而不是當下的真相。這是很大的問題。心的習慣就是一看到稻草人,過去的馬上標記現起,根本不會深入去觀察、研究。每次似是而非的識別,想心所又會再次做標記。通過對所緣的反復識別,與智相應的想是正確的想;錯誤方式的重復想,形成深刻而錯誤的記憶,導致想顛倒。

 

有情受兩種機制支配——保護機制和鼓勵機制,保護機制的特點是寧可認錯一萬次,也不可以一次疏漏。比如鹿對稻草人的想,哪怕9999次都偷吃成功了,但是只要有一次真的遇到獵人就會被打死,必須牢牢記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晚上暗一些,看到地上一條棍子以為是蛇,從想顛倒到了心顛倒。保護機制使我們無法深入地去瞭解。這對生命的影響是巨大的,修行的下手處要從這裡開始,不斷地去看到自己的問題。如同於四大跟隨特相明顯的基本色,心所(想)跟隨心裡特相力量明顯的名法。

 

不同類型的想

 

慧相應的想:有慧的想,由慧主導,與慧相關的想永遠不會以錯誤的方式記住識知對象。識相應的想:智不相應善心的想,由識主導,無慧想總是跟隨著無智善行的速行心。定相應的想:有定(一境性)的想,由定主導,想永遠不會失掉識知對象(所緣)。出世間的想:由涅槃主導,道智和果智會深深地體會到涅槃的喜悅與平靜。 錯誤地認為感官對象是永恆、快樂、自我和純潔的顛倒想與貪、邪見、慢、嗔、嫉、慳相隨。不健康的顛倒想深深地將眾生拖入無休止的痛苦循環的底部,在無休止的低級世界循環,沒有任何逃脫的機會。

 

有慧想

 

比如男人、女人、金銀財寶,在我們看來是非常真實的東西,但是在觀智的洞穿下,無非是快速生滅的色法、名法(有情生命才有)。在身體里以地大作為基本色的骨頭的色聚、肌肉的色聚和血液的色聚,其組成都是八種基本色。不同在哪裡呢?骨頭裡地大的特性更強;血液裡面側重水大作為基本色;入出息是以風大作為基本色。這些都是色聚,但是裡面四大基本屬性的力量強弱,會很大程度影響最後形成色聚的形態。

 

如果以地大作為基礎色,在身體裡面會呈現為固體的東西,在外面就是山河大地、草木土石。當地大強的時候,色聚中的水界、火界和風界也會遵循地大的特性。

 

火焰的基礎色是火大。火在燃燒的時候稱為時節生九法聚,因為它有聲音,會發出噼啪的聲音。在這樣的色聚裡面,裡面也有水大、風大、地大,但是它們隨順火大的特性。

 

風中的空氣,入出息,身體裡面上行風、下行風,也是心生或時節生的聲九法聚,風大的特相比較強,是以風大作為基本色,其它的地水火隨順風大的特性。

 

身體里的血液是以水大作為基本色,水大的力量最強,其它的地火風是隨順於它。

 

如果你看到大地,雖然看不到究竟色法,但你知道大地是以地大作為基本色的時節生色聚聚合物。在這樣的心識裡面,你的想是有慧的。這個標記是個正確的標記——帶有慧的標記。那麼以後你再看大地的時候,就會把帶有慧的標記調出來。與慧相關的想不會以錯誤的方式來識知對象。

 

凡夫視三十一界的有情為常樂我淨,這是最主要的顛倒,錯誤的標記。如果你能在內心裡知道所謂的男人、女人無非是一堆以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為基本色的三十二身分,其精神活動無外乎六門心路過程,究竟名色法都在剎那生滅。這樣的想是有慧的。經常做這樣的標記,就會形成習慣的有慧想。

 

觀智的有慧想

 

與觀智相應的想,會始終跟隨著觀智。觀智洞見生命的本質,見到究竟名色法,看到它們受剎那生滅的逼迫,沒有恆常的東西,沒有靈魂,沒有可以主宰的力量在裡面。由於觀智的力量,想也可以識別標記對象(所緣)在記憶中的真實性質。

 

修行過程中有很多坑,觀禪里的坑有些會出現在觀禪的目標里,可能因為定力或慧的原因,本來應該看透究竟法,但卻沒有看透,或者只是模模糊糊不明顯,這樣的想會跟隨著整個觀禪修習過程。如果把模模糊糊的概念法當究竟法修,這樣的修法不能證得涅槃。

 

如果在修觀禪的時候,目標的無常苦無我真相三相的現起不清晰,慧根也可能沒有生起,或者慧很弱,此時智不相應的心會生起來。這種觀智的想也是沒有慧的,就像障眼法或者帶著有色眼鏡一樣。如果沒有認識到並改變,禪修者的觀禪就會沿襲沒有慧的習慣。

 

識相應的想:智不相應善心的想,由識主導。

 

每一個心裡都有心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一,再配上若干心所。心識是心王,起主導作用。如果造作善業的時候沒有基本的業果智,生起來的是智不相應的心,在這樣的心裡做標記的想心所將跟隨識。想心所做標記後,就形成善識相應的無慧想,那在未來行善的時候,也容易總是生起這樣的心,如影隨形,喜歡行善但不願意思維業果和緣起,對事物的認知也就停在這個狀態上。如同很多世間善心人士,只是熱衷乃至一廂情願地執著於某一類善行。

 

定相應的想:有定(一境性)的想,由定主導,想不會失掉業處所緣

 

同樣,如果我們在修止禪——色界禪、無色界禪,這些都是修一境性。一境性的想以定為主導,與業處所緣相伴隨。舉個例子,我們現在修入出息念,能不能取到入出息的目標,能不能自然、如實、輕鬆、快樂地覺知入出息,這個入出息在內心裡面呈現的是什麼狀態,這就是入出息念的想。有的賢友修白遍,白遍的遍相就是他的想。有些人修三十二身分,三十二身分就是他的想。最後成就一境性,這個想越來越清晰、明確、穩定,但是自始至終它沒有變的。

 

也就是說,如果修定的時候,對於業處所緣的想不清晰、不明確、不強有力,一境性就很難修起來。為什麼很難修起來呢?因為他很難有持續的念。為什麼難有念?因為念的近因是強有力的想、強有力的標記。什麼標記?業處所緣。比如安那般那的所緣是入出息的概念,內心對此要有明確的認知,因為這是入出息業處一直要專注的目標。

 

有些人修入出息念的時候,對相、入息、出息的相一直搞不明白。對這些禪修者我有時會建議他在心認同的位置上(比如靠近鼻中隔的空間),先作意那裡自始至終都有真實的氣息存在,甚至可以作意那裡有一團像棉花、像霧或者像煙一樣,乃至於你自己認同的任何可以代表這個氣息的東西,讓心對呼吸的概念先有一個想——一個標記。然而不是讓你自始至終取那個棉花樣的相作為你的所緣,而是當你的心能夠取到一個你能認同的氣息概念的時候,在這個基礎上去覺知這個相上氣息的動態。進的時候,你知道它進;出的時候,你知道它出,都是在這個相上發生,這個時候你的心就不會只是去注意呼吸進出的風界。因為進出是變化的,如果純粹只是追隨變化,沒有一個點去穩定所緣,所緣的想就不能穩定、清晰,你的心就不能安靜。

 

對取不到穩定入出息所緣的人可以這樣嘗試,對可以取到目標的禪修者,可以直接取入出息。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有強大的想,沒有必要多費口舌。

 

最麻煩的是喜歡琢磨的人,你給他講知道如實、自然覺知入出息,他會想到底什麼才是入出息呢?入吸要怎樣才算入,出息要怎樣才算出,要多麼長,多麼短,多麼均勻才算呢?你告訴他,不需要管這些,只是知道那邊的息團就可以了。他就會想這團息是水晶一樣的,還是冰塊一樣呢?還是蓮花一樣呢?還是煙一樣呢?還是霧一樣呢?煙是多煙?白要多白?蓮花要多蓮花呢?這樣的賢友疑蓋太強,看起來好像很聰明,其實是極端的不自信,對自己不自信,對別人不相信,對所緣不能確定,這就很麻煩。如果這些習慣不改掉,很難進步。

 

我常說修入出息念,只要一開始你的想——所緣的標記取對了,就算入門了,以後這個想就會一直陪伴你的專注。有一位法師修安那般那十幾年不能成功,昨天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在嘗試如何用意門覺知入出息:想一下你媽媽,媽媽的影像在哪裡出現就在那個位置知道入出息,突然想到:為什麼要管呼吸的長短或者粗細,這個要求,那個要求呢?其實從出生到現在,呼吸一直都在,就像老家中爸爸媽媽一直在家裡住著,只要回去就可以得到他們的迎接、關愛。入出息也是這樣,就像老家的爸媽一樣,一直在呵護我的生命。一轉念,發現入出息也像爸媽一樣呵護我的生命,卻對它一直都視而不見。當對入出息生起這樣的心的時候,感恩心一下就生起來了。然後一覺知呼吸,那種親切感、溫暖的感覺馬上起來,自自然然的就像回到家裡一樣,在爸媽的呵護下很安全,內心覺得很放鬆很自然,不需要造作,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他說我終於取到了入出息的所緣。十幾年了,終於取到了,太感動了,不容易。所以當他對呼吸重新做這樣的標記的時候發現,以前的緊繃壓力、懷疑、判斷、折騰不再搞了,這樣的想會一直跟隨他後面的入出息的修行過程。

 

從開始取到入出息的所緣,一直到出現禪相、融入禪相——遍作相、取相、似相,乃至於從似相入初禪、二、三、四禪,所緣都是入出息的概念。雖然融入以後不再專注進出,但是那個相是專注入出息後形成的。所以即使在四禪,似相依舊是入出息的概念,而那個光不過是入出息所緣的顏色。

 

入禪的投入不是似相本身有多強的力量把你吸到裡面,而是你專注入出息所緣,平衡、強有力的五禪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被培育起來,這些心的素質讓你沈入似相。有了正確的所緣標記,這樣的想令禪修者的心從開始覺知入出息到證得四禪,心裡都很篤定——我的所緣就是入出息,不管長短、粗細,還是微息,還是氣息停止,都是入出息的概念;即使變成能把心吸進去的禪相,也是入出息的概念。在五禪支的支撐下,安止在入出息的概念(似相)里。這樣的定位就是正確的,是與定相應的有慧想。

 

舍利弗尊者在《無礙解道》講:「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知此三法者,修習有所得;相、入息、出息非一心所緣,不知此三法者,修習無所得。」這分兩個階段:在有入出息階段的時候,是有相、入息、出息的;當形成似相,最後心融入似相,相、入息、出息變成一個整體,就一個相,然後你沈入這個相。從遍做相、取相、似相,最後入禪——初禪一直到四禪,都是入出息的概念。

 

禪相(nimitta)有兩個含義: 1、是入禪的徵兆;2、是止禪的遍作相、取相和似相。徵兆是入禪心理狀態,也可以理解為禪支的力量。似相是安止的所緣。入禪時是心被禪相吸進去,而不是主動投入,需要主動投入說明禪支的力量還不夠,要繼續覺知業處所緣。而心被禪相吸入後,不要以抓取那股力量為所緣,而是沈入似相。

 

四十種業處中的想:三十二身分是身體的三十二個身分;不淨是身體三十二身分的不淨和九種墳場觀;死隨念的想是對死的作意和屍體;食厭想,是食物的不淨和令人厭惡,吞到肚子裡面,肚子裡面各種蟲子、各種東西混在一起,最後變成糞便,製造全身九個孔的各種屎,想著想著就不想吃了,這是它的sannā;慈悲喜捨四梵住的想對四種有情——尊敬的、親愛的、一般的、怨敵的相修慈悲喜捨;佛隨念是佛陀的功德;四界差別是四大的十二種特相;遍禪的想是地、水、火、風、青、黃、紅、白、限定虛空遍和光明遍的遍相。取這些業處所緣時候,首先要取清楚,然後要穩定,只有這樣,念才有力量。禪修時老是打妄想,很多是因為所緣不清晰、不穩定,沒有力量才會這樣。

 

不管你面對什麼目標,只要你想持續專注於這個目標,就要有強有力的想。強而有力的想就是對目標的標記。這個標記在你心裡要有力量。不管是培養興趣還是樹立生命目標,列出你所有有興趣或希望達成的目標,再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一個一個篩選,剩下一個唯一的,那麼這個經過思考、觀察、分析、判斷得出來的目標,就會變得很清晰很有力量,成為強有力的想,念念不忘。念念不忘就會專注,在一切時處,總是想著目標是這個,始終如一堅持把事情做完成。

 

今天作業,請大家繼續去觀察自己的稻草人。把由於錯誤認知而在自己內心樹立的稻草人換成有慧的想。如果你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內心有稻草人了,帶他一起把稻草人拆了,都把他換成有慧的想。

 

 

        2020917日,尊者於洛杉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