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9-11 下午2.31.48.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無行的業,這個思是更明顯的,業的力量會更強。

・邪見和我慢不會同時出現。

・不善果報結生心只有一種,不善果報的捨具推度心。

・當梵天界的天人業耗盡的時候,可能再投生到梵天界或者欲界天或者人道。梵天人不會直接墮落到四惡趣。

・佛陀講過七種隨眠:欲貪隨眠、瞋恚隨眠、見隨眠、疑隨眠、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這七種隨眠一直以潛伏的形式存在,直到一個一個被道智根絕。

・與善心相應或不相應的智,有五種,我們也稱為智慧或者叫正見。第一種,業自屬智,這是一種慧;第二種,就是禪那的慧,安止和固定於禪修業處的這種智慧;第三種,是觀智,安止並固定於究竟名色法的三相之一的這種智,無常、苦、無我的這種智;第四種,是道智;第五種,是果智。

 

 

 

雲端起觀-141課   業的運作2

 

 

有行和無行。善業和不善業如果是自發完成的,沒有猶豫或者沒有他人慫恿的,這叫做無行;如果造作善業、不善業的時候,有猶豫不決或者自己想來想去,自己鼓勵,或他人慫恿,這叫做有行

無行的業,這個是更明顯的,業的力量會更強。很多無行的思,如果是貪或者是善業,往往是跟相應,一般都會是悅俱;如果是有行的,思就比較弱,表現比較不明顯。為什麼呢?因為它跟昏沈睡眠相應。

我們講到了不善,有貪、瞋、痴。貪根心,如果用一個直觀的圖來看,有14個心所。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如何觀察貪根心呢?貪跟黏著有關,它可能是很粗顯的,也可能是很微細的。很粗顯的比如說很強烈的所緣,異性之間的這種黏著是很粗顯的,子女、父子、母子之間的這種黏著也是很粗顯的。一般人對自己的錢財啊,或者財富的那種黏著也是很粗顯的。有一些比較微細,比如說,早就是你的了,老夫老妻了,經常跟你吵架的孩子,平常的時候你沒感覺,要到一些特別的時候才會生起來,一般那個時候就變地微細了。渴愛taṇhā,貪欲rāga,愛欲kāmacchanda。我們經常講貪婪abhijjhā、執著āsajjana、執取upādāna,包括我慢māna、自負matta、邪見diṭṭhi,這些都跟黏著有關,都是跟貪相應的。這些心無一例外,它的思心所,也就變成貪不善思。

只要是不善心,它一定有這四個心所——痴、無慚、無愧、掉舉相應。而貪有時候跟邪見相應,有時候跟邪見不相應。有時候貪是單獨的,有時候會伴隨邪見,有時候會伴隨我慢,但邪見和我慢不會同時出現。所以在一個貪根心裡面,喜心所可能有可能沒有,就是悅俱和捨俱。昏沈和睡眠可能有或沒有,這個叫有行、無行。邪見可能加上去,可能不加上去,邪見相應和邪見不相應。而邪見不相應裡面有可能是單純的貪,也可能是加上貪和我慢。所以貪根心的名法有1821個心所加1個心識。這是貪根的情況。

如果把它所有的名法列出來,大概就是這些內容。

如果是瞋恚的心,我們叫瞋根心。貪跟黏著有關。瞋dosa它跟排斥、抗拒有關。它也有很粗顯的或者很微細的。我們講怒火中燒、怒髮衝冠,這是粗顯的。暴跳如雷,這是粗顯的;淡淡的憂傷,這就是很微細的。象厭惡、嫉妒、慳吝、惡意、憤怒、敵意、惱害、懈怠、不耐煩、追悔、憂愁、悲苦、憂惱這些,你想起來都是排斥的、不喜歡的,這些就是瞋根心。它的思,無一例外的都是瞋思,與瞋相應的思。同樣的,只要有瞋就一定有痴、無慚、無愧、掉舉。那麼它同樣有有行、無行,再加昏沈、睡眠。在瞋裡面還有三個心所——嫉、慳、惡作,它們可以(個別的)跟瞋一起表現出來。所以這個瞋根心,它的名法是1821個心所加1個心識。

如果把表列出來,差不多就是這樣的素質。

痴根心。當只有痴的時候,由於錯知、無明,從而對業的運作麻木或者了無興趣。當存在vicikicchā疑和uddhacca掉舉的時候,是典型的痴根心。這裡的疑是指對佛法僧三寶、戒定慧三學、緣起、過去、未來五蘊的懷疑和不確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思,就是痴的,它也是不善的。掉舉,在這裡面如果是一個掉舉心,它就只是在這裡面,痴、無慚、無愧、掉舉,就沒有再加其他的心所,這是4遍一切不善心心所。如果有疑,就加一個疑。痴根心是1415個心所加1個心識的名法。從貪、瞋、痴三種不善心來講,我們記住,它們都有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痴、無慚、無愧、掉舉。而根本就是痴,就是因為無明。

所謂不善果報,也就是說,如果具有3個不善根之一的業在你臨死的時候成熟,那你下一生的結生心就是不善果報心。不善果報結生心只有一種,不善果報的捨俱推度心。這樣的果報心將導致在四惡趣裡面的畜生道、鬼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的某一個道裡面去出生。除此之外別無可能,就像佛陀講的無有此事

再一個,具有三不善根之一的業,也必定導致你在生死輪回中不斷地繼續流轉。而且只要在地獄、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四惡趣裡面的眾生,它們生起來的心,又幾乎都是貪根、瞋根、痴根的不善心。在四惡趣的苦界,它們的痴非常強,善心極少能夠生起來。很多人覺得,我們生在人道,惡趣離我們很遙遠。有位同學問我說:「憑我現在這樣修佛、做善事,下一生去惡趣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這是很難講的。

首先不要講你怎麼掉進去,講概率。你算算,從早上眼睛睜開到晚上睡覺你生起幾個善心,你按概率統計學來算一下,比例是多少?最大的問題,只要進入惡趣,你就很難出來。為什麼呢?因為在惡趣裡面,幾乎都是不善心。很容易總是在惡趣中輪轉,很難逃脫。唯有憑借善業才有可能投生為人。即使如此,人類的絕大多數都是無聞凡夫,不見聖者、不聞聖者教、不為聖法調教,生起的心,仍然是以貪、瞋、痴三不善根為主,善心只是偶然生起。即使是在座的我們,每天在研究善心、不善心,《阿毗達摩》的佛教徒,善心也是很少的,偶爾才生起。

對於無聞凡夫來講,愚痴的根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對人類命終以後投生善道或者四惡趣的機率,佛陀有爪上塵跟大地土的比喻。只有殊勝的善業有情眾生,才能夠投生到欲界天。所以欲界天人可以享受聖妙的欲樂,而且它們的身體、容貌、眼睛、膚色、服裝、宮殿都非常的美麗。然而不幸的是,他們因為有太多的貪欲、嫉妒和慳吝,命終以後,又幾乎都會投生到四惡趣,而且很多是到地獄界。

在更高的天界,比如梵天界,他們的瞋根心不能夠生起。但是梵天界的天人,依然對生命有執著。對生命的執著和渴愛普遍存在,這是貪。因為他們的壽命很長,梵天人總認為他們是永恆的。梵天王,認為自己是世界的創造者,是全能全知的神,這是邪見,也是貪根。梵天人命終的時候不會直接墮入地獄、餓鬼和畜生的四惡趣。當梵天界的天人業耗盡的時候,可能再投生到梵天界或者欲界天或者人道。梵天人不會直接墮落到四惡趣。

業有三種,身業、語業、意業。身業是通過身門所造作的行為;語業是通過語言所造作的行為;意業是通過心念所造作的行為。換言之,身業是通過身表,表達出來的善或不善思;語業是通過語表,表達出來的善或不善思;意業是呈現在意門裡面的善或不善思。那這三種業,是通過所表現的門來講的。

這三種業裡面,哪一種業最重呢?意業最重。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種裸行外道——耆那教,現在還存在。他們的經典裡面就認為三業當中身業最重,也就是造作身體行為的果報最重。但是佛陀說意業最重。為什麼呢?因為有些行為並沒有不善的動機,這種行為是不構成惡業的。但是當你極度地憎恨一個人,你儘管還沒有付諸身體的行動或通過語言的表達,但在你的心裡面已經造了很強的不善業。我們經常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假如說一個人,天天想著要謀害仇人,一直都找不到機會。但是你這十年不晚,有時候十年都沒有報成,二十年沒有報成,這十年二十年所造下的意業是無量無邊的。那麼身業和語業只有在有動機的意業操縱下才能夠發生。

所以善業不善業都是一樣,沒有思的主導,沒有意業的主導,身體的行動或語言的表達是不會造業的。《律藏》中經常會講,這個犯,這個不犯,最後都有一條——精神病患者不犯,因為他不能夠自主,顛狂者不犯。然而即使沒有身和語的表達,純粹的意業也是造業。所以在《法句經》的第一偈誦:「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邪惡意,或說或行動,如此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四名蘊中,心識是主人,是首領。雖然是行蘊里的思完成造業,但心(名聚)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里,老大是心識,只是執行者是思心所。如果一個人擁有貪婪的三種意惡行,那麼他就會說出虛妄語的四種惡語,或者造作殺生的三種身體的惡行。當他所作的這三種身語意惡業成熟,那麼墮落四惡趣或投生為愚痴的人的這種痛苦就會一直跟隨著他,就像牛車的輪子,緊跟著牛的腳印一樣。

《法句經》第二偈誦:「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清淨意,或說或行動,如此樂隨彼,如影亦隨形。

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無貪這三種意善行,那麼以此意行而造作四種語善行和三種身善行,當他所做的這些身語意三種善行業成熟的時候,就能夠投生到人天善趣。這是善業帶來的快樂,就像影子跟隨著身形一樣。

因此我們要知道身語意三種業裡面,意業最重。

死亡和結生,我們以前簡單講過,現在只是點一下,後面還會再細講。

一期生命最後的心路叫臨死速行心路。一期生命最後的心路,可能是一個五門心路過程,也可能是意門心路過程。這個速行心路會作為下一生再生的一個管道,這個心路的所緣,取什麼為目標呢?有三種。

第一個是業。業就是他這一生或者更早的過去生,造下的善或者不善的業行。比如說他內心(意門)呈現出來過去打獵或者宰殺動物,相應的這種瞋行,或者嫉妒的瞋行;或者持戒、禪修、佈施所形成的歡喜;或者禪修的平靜和喜悅,這就是業了。

第二種就是業相。就是這一生或者更早過去生所造的善和不善業的影像,那些事物。舉例,屠夫可能會見到屠刀或者聽到動物被宰殺以前的哀嚎;墮胎的人看到死去的嬰兒;醫生可能見到病人;作為佛弟子可能見到比庫、僧團、佛像或者Paṭṭhāna的念誦;禪修者如果是維持到臨終,那他的相就是他的似相。如果是一個修觀禪的人,就是觀禪的三相之一了。這是業相。

第三種是趣相,趣相是即將投生去處的影像。舉例說,要投生到地獄會看到大火或者哀嚎、銅鍋的影像;要投生為動物,可能見到森林、田野;投生為鳥類的,就是在虛空等;投生到天界的人可能看到天宮、天女、馬車來迎接。

這三個所緣之一,只要在你臨終的速行裡面呈現,就將成為是下一期生命離路心的所緣。

離路心、結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一期生命當中第一個心就是這一類的心,它是連接前一世和這一生,稱為結生心。一期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心也是有分心,也是同類的有分心。某種程度上結生心、有分心、死亡心都是有分心,只是第一個心執行的是結生的作用,最後一個執行的是死亡的作用。死亡的作用就是使這一生的名色相續流到此為止,交給下一生,叫轉生。貫穿有情一生的,在各個心路之間生起來的心識就叫有分心。

一期生命的最後心路必定只有五個速行,只會有五個速行,不是通常的七個。那麼這樣的速行心裡的思業,並不能夠獨立產生結生心。結生心並不是由臨死速行的思產生的,而是作為跨入新一期生命的橋梁或管道。那真正的是什麼呢?是這個臨死速行後面有一個更強的業,我們講要麼它是回憶,要麼是業相呈現,即使是現在所緣,現在所緣也是這個臨終速行之前。比如說一個佛教徒臨終了,你去關懷他,你給他開導開示,給他念Paṭṭhāna,跟著他一起回憶這一生當中他所做的很多的善行,然後他很歡喜,這個很歡喜在前面已經形成了臨終之前的業,而臨終速行只是作為一個管道。

臨死速行之後可能有兩個彼所緣,也可能沒有,那此後到死亡心生起之前,也可能會有有分心,也可能沒有。這個過程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甚至好幾天乃至於好幾周。當死亡心滅去的時候,命根就會斷絕,剩下的只是一具屍體,沒有生命的色法。也就是說臨死速行可能就在死心之前,也可能在很前面,中間間隔很多有分。比如深度昏迷的人,他可能死亡之前好幾天深度昏迷,那麼在好幾天之前生起來的,就可能有一條臨死速行心路。

一期生命裡面的第一個心路我們前面講過了,結生心生起來之後,接著都會生起十六個緣取同一個所緣的有分心,然後必定會生起一個意門心路,取新的諸蘊,就是新結生的諸蘊為所緣。這個心,都是貪相應的。為什麼會貪呢?因為它脫離了死亡的苦,上一生臨死時的那個苦,而帶來的這種輕鬆愉悅,就會伴隨著欲,即:有愛bhavataṇhā,有貪的這種心路。所以任何生命只要你再生,一期生命的第一個心路所造的業必定是不善的,是與貪相應的心。

很久以前我們講過: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如果說,從人性本善的角度上講,人是善的結生,是過去臨死前成熟的善業導致的結生,可以說人性本善;你要說人性本惡呢,人生起來的第一條心路是不善心路,是惡的。如果從根本上來講,人為什麼會輪回?因為無明和渴愛這兩個不善心所。由於無明就是痴,由於渴愛就是貪,這兩個不善心所,在你的心流裡面,始終在起根本的作用。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讓你造作不善業。

接下來講不善果報。在生命期間,產生的善和不善的果報名法和果報色法。

      先看不善的果報心。

       無因的不善果報心。從巴利聖典和註疏,有15種被稱為是不善的無因果報心。對於無因果報心的體驗,前面講到五識的時候,西亞多G的書形容過,當我們看的時候,所緣——顏色是所造色,它撞擊眼十法聚里的眼淨色,眼十法聚的眼淨色也是所造色,所造色撞擊所造色,這樣的撞擊效應是微弱的。註疏里比喻,就像拿一個棉球去敲打另一個放在鐵砧上的棉球一樣。因此,不善果報的眼識和善果報的眼識,這兩者都是捨受的,耳識、鼻識和舌識也是一樣的。

有些人說舌頭不一樣啊,很辣的時候舌頭會很難受。那個很辣是身識不是舌識。身識的發生的時候就不一樣了,身觸的所緣是地、火、風。地、火、風三界是大種色極大所緣,同時撞擊身淨色,和同一個身十法聚里的四大種。猶如用一把錘子敲打一個放在鐵砧上的棉球。因此不善果報身識必定伴隨著苦受,而善果報的身識必定伴隨著樂受。這個復習一下。

導致輪回的是無明和渴愛。佛陀在《皮帶束縛經》里講:「為無明障蓋的有情被渴愛結縛而流轉輪回,起點是不可知的。」佛陀所講的輪回,是指一生復一生不斷地再生,每一期生命都是以死亡而告終,然後,緊隨其後,一個不善業或者善業產生它的果報,新一期的生命結生心和諸蘊生起。這個相續過程是由無明和渴愛維繫的。如果渴愛在,心就是貪根的,有貪就一定有痴,痴是因為無明。痴就是無明,所以貪根心始終都是跟痴相應的。也就是說,渴愛必定和無明同在。為什麼佛陀只提無明和渴愛而沒有提到瞋呢?為什麼佛陀沒有講輪回是瞋陪伴呢?

一,不是所有的有情都有瞋,比如說當有情成為不來聖者。三果聖者的時候,他本身已經斷除了瞋根,但是他仍然有極其微細的無明和渴愛,以隨眠的形式存在。三果聖者還會再結生,你這一生在人間證得三果了,還不能夠證得無余涅槃,下一生還會去淨居天,這時的渴愛,只是以極其微細的有愛存在,就是生命有bhavataṇhā         的形式,佛陀稱為有貪隨眠。所以除了阿拉漢,一切有情都還有無明和渴愛,這是他們持續再生的根本條件。舉個例子講,我們講說:我不想再投生了,我想成為佛陀的真正的弟子,這一生能證得阿拉漢。儘管我們有很強烈的願望,想終結再生,但我們能不能證得阿拉漢呢?這就要看我們的巴拉密,以及我們是不是有足夠強的Paññā慧。也就是我們在過去生以及這一生付出了多少精進的止觀修行。如果這種累積足夠的話,你這一生可能證阿拉漢,否則就不可能。我們可能帶著強烈的願望去修行,渴望能夠證得阿拉漢並終結再生,但由於我們的智慧不夠深入,那麼願望和事實就會有差距。這個時候,潛伏在我們名色流深處的這種渴愛就依然存在,只要你沒證得阿拉漢,你這一生結束的時候,新生命就會再生起。但你很認真地修行,乃至於臨終的時候生起很強的觀智,在觀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但是你阿拉漢道智沒有生起來,所以還會再生,這個時候你沒有瞋。在道智的時候沒有瞋,在善法的時候也沒有瞋,但是,你對於生命渴愛隨眠還在。所以佛陀只提到無明和渴愛,而沒有瞋。

第二個來講,所有的瞋,是因為貪不得,不然他就不會有瞋,他總是認為有一個更好的可以期待。貪是因為無明,而瞋除了無明背後還有貪。

講到隨眠,佛陀講過七種隨眠,大家記一下:欲貪隨眠、瞋恚隨眠、見隨眠、疑隨眠、慢隨眠、有貪隨眠、無明隨眠。這七種隨眠一直以潛伏的形式存在,直到一個一個被道智根絕。

前面我們講的更多的是貪和瞋這種不善心。

在以上這些基本的鋪墊以後,接下來談什麼是低劣或殊勝的善業。那善心裡面善根也有三種:無貪、無瞋和無痴。但是我們在討論善根的時候,不說無痴,稱為智相應或者智不相應。就如不善心一定跟不善法相應,不會跟善法相應,善心也同樣不會跟不善法相應。善心裡面一定沒有不善心所,善心裡絕不可能有無慚、無愧、掉舉或者貪、瞋、痴。

善心是跟十九個遍一切美心心所——信、念、慚、愧、無貪、無瞋,心和心所的輕安、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這些相關。所有的善心都是無貪、無瞋的,所有的善心都是有慚、有愧的,所有的善心都是有念、有信的,所有的善心都是有中捨性的。所以我們講,只有善心生起來的時候才有平衡之法,才有中道的說法。沒有善心生起來,就沒有平衡中道的說法。

有無貪的心,必定與無瞋相應;具有無瞋根的心,也必定跟無貪相應。但是,並非所有的善心都會跟無痴,或者說智慧相應,這就是善心裡面很主要的一個區別。由此,我們知道善心可以再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智不相應的心,我們叫二因,只有無貪和無瞋;另一類是三因,就是無貪、無瞋、無痴。

對於智不相應的心,純粹以無智相應。智不相應並不是有痴,智不相應只是沒有智,沒有無痴,而不是跟痴相應,這個要分清楚。無貪、無瞋、無痴使我們的心成為善心,那麼這也意味著,這個心裡面的思心所,是善思。這樣的速行造下的業是善業,佛陀也把它稱為福業、福德業。如果這個業成熟產生果報,會產生如你所願、所欲、可意、樂果。我們經常祝願:「願你吉祥如意、願你所願皆成、善願成辦。」要靠什麼?要靠善業。靠三因的強有力的善業才可以,才會讓你吉祥、如意、善願皆辦。所以如果我們想在生命期間吉祥如意,在死亡時,這一期生命終結再生的時候能夠去善趣,那麼三因善業是不可缺少的。

證得阿拉漢道後,餘生的心都是無貪、無瞋的,而且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智相應的。只有在剛要入睡或者醒來,或者很疲倦、虛弱、患病的時候,或者是一些非常熟悉的平常的事的時候,可能出現智不相應的。比如,阿拉漢有時候上廁所,有時候去洗個腳,雖然他都很正念正知,但是在洗的過程,因為太熟練了,有時候也會有不需要智的時候。儘管如此,阿拉漢的心,都是美心,是唯作心,只是唯作。

我們再看這張圖表,殊勝的三因善業導致的結生,也是三因的;如果是低劣的三因善業,作為臨死成熟的業,將導致下一生的結生心無痴心所就丟掉了,變成二因結生。同樣,如果是殊勝的二因善業,可以導致下一生是一個二因的結生;如果是一個低劣的二因善業,在臨終時成熟,就會導致下一生是一個無因善果報捨俱推度的結生心,先天殘疾、盲聾暗啞。這個是我們要知道的,也要特別引起我們重視的。

兼具無貪和無瞋是善心最基本的一個標誌了,也就是說善心必定有無貪和無瞋。所以大家檢查自己的心的時候,就很清楚善和不善的區別。如果是淡淡的貪心,可能不容易分別出來,但是善心,一定有無貪、無瞋,這個是可以觀察的。什麼意思呢?在此,無貪是指任何與捨、施捨、佈施,和出離相關的,無論是粗顯的還是微細的都包括在內。無瞋是指任何與慈愛mettā,表達善意,沒有怨averā hontu那個averā,無害、悲憫還有隨喜這些相關的。雖然同樣也有粗顯和微細,但這種善的微細跟那個不善的微細,依然是可以很清楚的。為什麼呢?因為無貪和無瞋是它們的根本因素,所以無貪和無嗔是不可分離的。在善心裡面,有佈施就會有善意,有悲憫就會有無害。毫無疑問,這樣的心,不會跟愚痴相應,它只能與智相應或者不相應。

不善心相應的痴,其特相是只看到或只相信世俗諦層面上的認知而非究竟諦。也就是說它只見到男人、女人、父母、狗貓豬雞,它不能夠看見五蘊、名色、緣起。

與善心相應或不相應的智,有五種,我們也稱為智慧或者叫正見。這五種智,前面三種屬於世間的智慧。

第一種,業自屬智,這是一種慧。業自屬智是什麼?對業的運作的智。也就是知道有情的再生取決於有情自己過去的業,終其一生,過去與現在的不善業產生苦報,而善業會帶來樂報,這是基本的正見。雖然可能在這個人的內心裡面,並沒有業、果這種名相的概念,但是他自然而然地生起了:「誒,這樣貧苦的人,我們應該去幫助。」他背後,還是有那種推己及人的這樣的一種內在的因果關係在裡面。

第二種,就是禪那的慧,安止和固定於禪修業處的這種智慧。比如入出息念,或者十遍的遍禪的似相,或者慈心禪快樂有情的影像,這是一種智。

第三種,是觀智,安止並固定於究竟名色法的三相之一的這種智,無常、苦、無我的這種智。當你的心跟這個智相應的時候,你就再不會只是看到概念上的男女、父母、豬狗、貓、雞,也不會只看到這是我的手、我的腳、我的身體,因為這些是屬於世俗諦的概念,它並不如實存在。我們在修觀的時候,無法對不存在的對象修觀。觀禪的所緣都是如實存在的究竟諦,包括五蘊、名色還有緣起。

這三種智,是屬於世間的智慧。世間的智慧了知有為界,後面兩種是出世間的智慧,它們了知涅槃和無為界。

第四種,是道智。了知涅槃的第一個心是入流道的道智,接下來是一來道的道智、不來道的道智和阿拉漢的道智。

第五種,是果智。果智是緊隨著道智無間生起的了知涅槃的果報心,入流果智、一來果智、不來果智和阿拉漢果智。

這兩種出世間的智,勝過其他所有的智。在佛陀的教法之外,它們只能在獨覺佛的心中生起來。但是由於獨覺佛沒有能力教導這個法,所以在那個時候,就是除了他自己,別無他人能夠了知這兩種智。只有正自覺的佛陀才有能力教導其他人成就這兩種智。

善心如果跟這五種智之一相應,那麼它就是無痴的,就是智相應的,是三因的心;如果善心不是與這五種智之一相應,就是智不相應的,是二因的心。相對於二因來講,三因更殊勝;相對於三因來講,二因就低劣。這個是智相應和智不相應,對於業的殊勝和低劣的影響。

明天我們再來講善的有行無行,今天就學習到這裡,我們回向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