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d317a0-e077-403d-adcd-aa41175560c7  

「感謝安寧團隊真誠的協助,讓我們無畏、無懼地陪伴媽媽走到最後,相信她會在天國跟爸爸團聚。」天主教聖功醫院的布告欄上貼著家屬的感謝函。

「奶奶,謝謝您等我們。」聖功醫院社區健康部主任羅玉岱和護理師負責居家安寧療護,每週去探望一位大腸癌末期的奶奶,有一次她們先去看其他病人,途中接到奶奶的家人來電,說她狀況不好,等醫護團隊趕到時,奶奶嚥下了最後一口氣,羅玉岱能做的只有宣布死亡。護理師默默地接了一盆水,幫奶奶擦拭身體、做遺體護理,醫護人員向她道謝、道別。

這就是安寧療護可貴之處:病人並沒有活得更久,但步向死亡的過程平和,家屬和醫護心裡都得到平靜,雖然不捨,但沒有遺憾。「短暫的人生交會,但對彼此都有意義」,羅玉岱說。

天主教聖功醫院1996年成立安寧病房(聖方濟之家)及居家安寧服務,是高屏地區第一間安寧病房,也是高雄市唯一設置安寧病房的地區醫院,共有11床,每年服務約200人次,多數為癌症病人。

台灣迫切需要建置長期照護體系,讓長輩安享晚年。「長照體系更應該銜接安寧療護,才能涵蓋老病死完整的生命歷程,」聖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薰文說。

護理之家住民 近半數選擇安寧

結合長照、將安寧療護帶進護理之家,正是聖功醫院努力的方向。


很多家屬沒辦法照顧病人,也不一定適合請外籍看護,此時護理之家就成為接手照顧病人的地方。「每個地方都可以推動安寧療護,在護理之家也可以善終」,羅玉岱說。

護理之家收案的對象很廣,有些有機會復原(比如不危及性命的中風或車禍),但有些病情持續走下坡(比如癌症或其他慢性病晚期患者),安寧團隊便會主動關心。聖功醫院護理之家約四~五成住民已由本人或家屬決定選擇安寧療護,在生命末期不急救。

張薰文說,選擇安寧療護的住民如果發生急性症狀(如感染肺炎、尿道炎),可就近到安寧病房治療,穩定後再回護理之家,如此照顧可以連貫。

有的住民已在護理之家住了5年,甚至10年,醫護人員看著他們從可以說話,到插上尿管、鼻胃管、不能說話,「醫病相處時間長,可以看到病情變化,而且醫病關係好,將來病人如果接近生命末期,要談安寧療護,病人、家屬都比較容易接受。」
 
常有民眾擔心,安寧療護是不是什麼都不做,讓病人等死?

「事實上,安寧療護做得更多,」張薰文強調。比如,安寧病房的護理師與病人的比例是1:1,人力比一般病房充裕得多,護理師會主動觀察病人哪裡不舒服,馬上幫忙,家屬也得以喘息;很多末期病人好一陣子沒洗澡、洗頭,安寧病房有洗澡床等特殊設備,讓病人維持基本的清潔、舒適。

疼痛控制也是安寧療護的強項,醫師對使用嗎啡等止痛藥較有經驗,幫病人減輕痛楚。

安寧療護也重視靈性照顧,由心理師、宗教師或神職人員陪伴病人回顧生命、完成心願,向家屬道謝、道別,減輕憤怒、恐懼的情緒。


一位罹癌、40幾歲的父親,自知來日無多,孩子才小一,安寧團隊幫忙他寫下將來每年要給女兒的生日卡,連她交男朋友都預先叮嚀,讓父愛永遠相伴。「能安排好一些事,病人比較安心,」安寧病房護理長朱美怡說。

安寧療護為末期病人點亮一盞燈,也同時照亮醫護人員的生命。朱美怡從事安寧療護13年,最大的改變就是她會主動跟家人談老病死,溝通「如果有一天我生病了,我希望接受什麼樣的醫療照顧,不願意延長沒有品質的生命」。

照顧末期病人則讓張薰文省思人生的價值: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原諒、不能放下的,對情感、金錢、各種物質都不必太執著。「醫護人員看似在幫助這群無助的病人,但他們卻帶給我們更大的力量與勇氣。」


厝邊醫生的叮嚀:安寧療護=安樂死?

聖功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張薰文說,安樂死是用藥物加速病人死亡,但安寧療護並不會加速死亡,而是停止用侵入性的醫療方式(如插管、氣切)增加痛苦,讓生命自然走到盡頭。醫師會用嗎啡等藥物幫病人止痛、止喘,但不會加速死亡。

安樂死在荷蘭、比利時、瑞士及美國部分州合法,在台灣並不合法。
 
 
 
 
 


聖功醫院│安寧療護團隊

掛號科別│ 家庭醫學科

潘輝民、張薰文、羅玉岱、謝政男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99期
  • 2015.06.01
  • 作者 : 張靜慧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文章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23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