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訓練我們的心 】
壹、引言
修行目的就是在訓練我們這顆心,如果沒訓練好,會製造很多的麻煩,不但自己滋長煩惱,更會影響他人,所以需要透過佛法訓練。
壹、引言
修行目的就是在訓練我們這顆心,如果沒訓練好,會製造很多的麻煩,不但自己滋長煩惱,更會影響他人,所以需要透過佛法訓練。
但要如何訓練呢?
很簡單,禪坐時,讓它專注在氣息上,不打妄想、不昏沉。
但是,若沒經常訓練,守著呼吸依然妄想紛飛,依然昏沉、瞌睡。
換言之,這顆心確實是要經過訓練的,那該如何訓練呢?
方法有很多,以下幾個要點分享。
貳、「心」的訓練
一、少欲知足
完全投入禪修,我們必需要「少欲知足」。
在《慈愛經》當中提到,善行者謙恭不慢,生活簡樸,少欲知足;然後才能完全投入在禪修當中。
確實如此,當慾望不斷升起,要讓心寧靜下來確實是不大可能。
現在的修行道場,衣食住行都很豐富,我們只要將這顆心完全投入,專注在氣息就夠了,但要做到這點確實也不容易,為什麼?
因為沒有經過訓練,心──長期在慾望裡打滾,一直往外攀緣。
在禪修當中,要讓心時時都能提起正念,從睡醒來那一刻,就要開始訓練。
或許同學沒有托缽的經驗,有因緣可以去體驗,將會發覺少欲知足是多麼重要。
曾在緬甸禪修,有次跟禪師說我要去托缽,禪師說:「好,你就代表禪林去。」於是就固定每天早上都去托缽,當托缽的時候,內心真的會百感交集,會發現自己是一位很幸福的修行者;透過托缽最終結果,真的應該要少欲知足。
舉例:托缽有時要走很遠,才會有人供養,即使下雨也要撐著傘去,而且按照戒律七天就要換一個村落,不能走同樣路線。
有次,到一個村落,這個村落真的很貧窮,令人難以想像,村裡的屋頂是用樹葉一片一片貼成的。
那天,天空飄著細雨、天氣很冷,走著走著就有一個婦人抱著一個小孩,衣服穿的破爛不堪的,而小孩連衣服都沒有。
就這樣捧著一碗飯,碗不僅缺了口,並已經呈現黑褐色,不知道已經用了多久;也因為這樣,更顯得碗裏的白飯,格外的珍貴。
她就撐著破爛的雨傘,虔誠地跪在路邊,小孩子也好像剛哭過,兩行眼淚還沒乾,鼻涕還掛在嘴邊。當我們走過去,她很虔誠地把碗白飯放進缽裏。
那天,我好奇偷看一下她的家(托缽是不能東張西望的),很驚訝!
小小的一間茅屋千瘡百孔,心想:如果大風一吹有可能就這樣被掀走,這是人住的嗎?雨季來臨她將如何過?這碗白飯供養之後,那這孩子有沒有得吃呢?
當捧著這碗飯,雖然只是粗糙的白米飯,心中慚愧,如果不用功修行,如何對得起眾生?
當看到那一幕她的家、她的虔誠……觸動心靈的震撼,滴下了淚,那種感受很深刻,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想到這點修行就不敢懈怠,就會好好修行把功德迴向,或許這也是佛陀制定托缽的其中一個用意吧?
雖然托回來的只有粗糙的白飯,但含在口裡內心卻是充滿了滋味,什麼滋味呢?令人回味無窮的法味,回想起那一刻,就會提起道心,簡單的白飯裡面,含著虔誠與恭敬,所以自己更應該努力的修行,願:眾生趕快脫離痛苦。
當你體驗到這種滋味,就會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知道要如何少欲知足。
所以佛才制定用餐時要食存五觀,為成道業方受此食;我們就是為了成就這個道業才接受供養。
如果能樣想,就可以把降伏慢心,想想自己有什麼好?
為什麼要傲慢,瞧不起人?
世上還有什麼紛諍,還有什麼權利讓人執著呢?
再說,緬甸早期的禪修道場,修道者每次托缽都要走大概十公里,所托的食物是什麼呢?只有白飯,偶而一條筍乾或者一些辣椒乾,但不會埋怨,反道覺得感恩。如此過著這樣少欲知足的生活。
在物資上沒有什麼東西好貪著,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禪修,大家就這樣一心一意的用功,所以體驗這種生活的時候,就能夠把將物慾降到最低點,更會發覺在生活當中,真的樣樣都具備了,還缺乏什麼?對修行者來說,只缺乏了道心,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所以真的要好好努力用功。
早期在山上(馬來西亞)曾經舉辦大專的短期出家體驗營,也讓學員體驗了托缽的生活,三個人為一組,到每一戶乞食。
在山下,有些同學不敢敲門,為什麼?不好意思!
為什麼?害怕會沒有的面子,因為害怕,所以會不好意思。
一定要找出主因,這完全是心理因素。
有時也會遇到一些考驗,比如遇到基督教徒,看到是出家僧侶,態度就不是很恭敬,把門「乓」一聲,就關了,當下也不知道所以然,但還是得繼續。
記得有三個同學,托缽時有一戶施主問同學,你要什麼?
第一位說:我要吃的。
因為當地華人不是很了解情況,就拿了一罐的米倒進他的缽。
在托缽前,主單位有交待:「今天無論是托到什麼樣的食物,這就是你的午餐。」所以這罐生米就是他的午餐。
第二位同學看到這樣,心想自己要什麼?
最後決定選擇了水果,結果那個人抱了一顆大西瓜,放在他的缽上。
第三位同學很精明,他想返回道場至少要二個小時,抱一顆大西瓜怎麼走!就要了餅乾,因為餅乾比較輕,又可以吃飽。
這三位同學就這樣拿著生米,抱著大西瓜,帶著餅乾回到道場。
因為一群都是年輕大專學生,走在路上格外引人注目。
有些人就會說:「唉呀!什麼事情想不開,那麼年輕就出家。」
或者說:「唉呀!可惜啊~可惜~」這時又不能不好意思掉頭就走!不然中午就沒得吃了,所以還是要提起正念,繼續往前走,直到有人供養為止。
記得有一次在檳城(馬來西亞)辦禪修營,大概有三百多位學員,有些禪修者就很挑剔,菜不要冷、不要太油、太鹹,就這樣每天投訴。像這些學員就應該去接受托缽的訓練,訓練他少欲知足。
因為經過托缽的訓練後,自己就會覺察到我們是接受人家的供養,沒什麼好了不起?不用功,拿什麼回報?所以在受供養的時候,會感覺很慚愧、感恩,不會再有所埋怨,漸漸地就可以把心安住。所以應該儘量將身心簡單化──少欲知足。
如果還在埋怨心就會紛擾不休、起伏不定,當起伏波動的情況下,能安住嗎?不可能!慢慢地道業就會荒廢掉了。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能清楚知道財、色、明、食、睡的過失;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提醒自己少欲知足,把心專注投入在修行當中,這樣才有辦法達到解脫的目標。
二、覺知當下
訓練心的方法──要常訓練閱讀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要跟隨習氣起伏。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氣,若有衝突時如果把習氣加上習氣相應,就會衍生很多問題。
當靜下心來試著與自己對話時,就會察覺到生氣的時候,這顆心在跟「瞋」對話。
打坐也是一樣,半小時後腿開始痛了,右邊的同學起來,左邊的同學也起來了。這時會察覺心會與你說話:「要起來嗎?還是要堅持下去?」過一會兒又會再跟你講:「唉呀!不要忍了還是放下吧!」或許,又會有另一種聲音:「其實還好啦!還可以忍受。」過了一分鐘它又變化了,心就是這樣。
如果經過訓練,一腿痛就會起來,隨便一個妄想都可以把你帶走,令你無法安住。現在既然選擇修行這條路,就不能隨著習氣或情緒起起浮浮,要時時刻刻察覺當下。
曾告知學員,當情緒或習氣現行的時候,心就喜歡往外攀緣,如果再不好好訓練它,在禪修當中最常見的就是──「散心雜話」。
當開始想講話的時候,心就會散亂,越愛講心就越無法定下來,惡性循環。為什麼?這就是情緒跟習氣牽引著你,不只影響你自己,也干擾到別人。為什麼?因為一定要找個對象,所以當兩個臭味相投,就開始生煩惱,心就開始散亂,甚至造業。
心就是這樣子,一刻也停不下來,所以說「觀心無常」。讓自己對心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
在禪修當中,就可以有這樣的體驗,當心專注到某個程度的時候,禪相就會開始出現。
當禪相出現的時候,還是要持續專注所緣,不要耽著?
但心還是奈不住,會想去偷看一下禪相;偷看之後就會開始去分辨,是白色的還是灰的?是方的還圓的?當一分辨禪相的時候,心就會離開所緣;一離開所緣禪相就會消失,要再培育又要耗一段時間。
心就是這樣子起浮不定,都希望自己趕快進步、趕快成功;越有這種習氣就越不會成功,為什麼?因為心的起伏變化無常,沒有辦法專注在所緣當中。
有時,在禪堂巡香,從臉上表情就可以看出禪修者心的作意。有些人的眼皮會跳的很快;因為他在擔心某些事,或者有很多思潮,讓心不平靜,所以眼皮一直跳。有些人臉是憂愁的,這可能是落到妄想當中,想到之前傷心的事,所以煩惱相就現起了。
覺知省察,在一枝香當中,生起了多少貪、瞋、癡?
雖然身體坐在禪堂不能說話,身、口沒有造作惡業,但是意業呢?還是在貪、瞋、癡上打滾。所以修行打坐就是要訓練這個心,要令心安住,所以當面對種種情緒與習氣時,要有力量調伏對治它,不然還是會隨著習氣,繼續流轉生死。
常說在禪修時,唯一的工作就是專注呼吸,離開呼吸就不對了。在禪堂打坐,要讓心保持正念專注於所緣,都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更何況在行、住、坐、臥都要隨時提起正念。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就有提到臨命終時,投生有三種因緣──隨重、隨習、隨意念。如果平常沒有訓練,臨命終時,真的不知道要往那裡去。
所以應該常思惟,在打坐時是正念正知多,還是妄念多?
再省思,一天當中自己提起正念的時間有多少?
能夠真正落實戒、定、慧的時間又有多少?
眾所周知,佛陀是先知先覺,凡夫沒有先知先覺也要後知後覺,但很多時候,人們都在不知不覺當中虛度生命。
如果高興就做;不高興就不做,那要如何修行?
真應該要靜下心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對於發洩情緒有什麼好處?
如果發洩情緒就可以熄滅貪、瞋、癡,那倒還可以,事實卻是相反;當越鬧情緒,心就越容易隨著情緒轉,貪、瞋、癡也會越來越重,沒辦法真正解決煩惱的問題。
所以在修行當中,還不知道如何掌握,修行有可能就會越修越煩惱。
三、正知苦諦,守護根門
再說修行,首先要認識「苦諦」,要先瞭解為什麼會有苦?為什麼苦會在心中升起?每個當下若能提起正念專注呼吸,還會感覺苦嗎?原因就出在對「苦」還沒有辦法了解透徹;一但不了解苦的真相,就會一再重覆同樣的苦,苦要如何熄滅?
當真正去了解苦就能印證,佛法說的「苦、集、滅、道」就在生活當中。也就是為什麼一睡醒就要提起正念,守護根門;開門要知道、走路也要知道。如果不守護,煩惱就隨之現起,在生活當中對喜歡的事物起「貪」;不喜歡的起「瞋」;無法如實分辨是非就是「癡」,只要失去正念,這些都是苦的來源?
《清淨道論》提到:有一個天子問佛陀:「內結與外結,人為結縛結,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
佛陀回答:「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依據佛陀的回應,要有戒、定、慧,才能夠斷除這個內結與外結。
那什麼是內結與外結呢?簡言之,就是內六根與外六根。
古德也常說:「六根門前好修行」,六根就好比六個城門,只要不留神,宵小盜賊就會趁虛而入,種種煩惱就會現起,苦也就隨之而來。
所以現在藉由打坐來訓練這顆「心」;當心的定力純熟後,再進一步培養「觀慧」,訓練每個當下都能看住這顆「心」。
一但六根沒有守護煩惱,習氣就會越來越重、越陷越深,就好比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人就覺得越來越苦。
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都會存著僥倖的心態,心想說我現在還年輕,等我年紀大一點再修行。想想看,現在年輕要根除掉習氣都已經很不容易;再等年老!各種習氣都根深蒂固了,到時候要再來修行恐怕是雪上加霜。
守護根門對治煩惱習氣,首先就是要從「持戒」入門。
雖然剛開始持戒會覺得很不自在,這個不能,那個也不能,總覺綁手綁腳的。有這種感覺,就是習氣在作怪,因為長期以來我們都是跟著習氣而轉、隨心所欲。現在有「戒」限制了,所以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也因為要除去苦的煩惱結,所以要先找出苦,真正的原因,看清楚了!才能斷除煩惱結。雖然在家與出家,在戒別上有所差異,但守護根門的用意是相同的。
所以修行從持戒,守護根門開始下手,如果不提醒自己正知正念,要對治習氣煩惱是非常難的。
研究佛法那麼多年,都知道那些是正法,或是邪法;但真正要做的時候,失敗總是比成功多了。
舉個例來,已知道不能造口業,講別人家的壞話;但是當逆境一來,還是一樣隨著習氣,不斷地謾罵、批評。為什麼不斷在重覆呢?到底是什麼力量推著我們?這些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以佛法來說,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被解決的。
當眼睛對「色塵」產生「眼識」;「識」產生「觸」,「觸」馬上產生「受」;「受」接下來就生起「貪愛」及強烈的「執取」,當產生強烈的「執取」時,就想占為「己有」,於是就動身造作惡業。
但為什麼我們會對某種事物產生這麼大的貪愛呢?主要的原因在哪裡?就是「無明」。
當我內心產中種種「無明」煩惱時,就會增長不善的種子起現行。這時候如果沒有辦法,如理觀察掌握住,將繼續流轉生死,累劫造作的惡業,現在世當因緣成熟就逐一受到果報;而現在造作的惡業,又會成為以後受報的因。就這樣因果相續輪迴不斷。
參、結語
修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跳脫這個業流的漩渦,但是要怎樣才能跳脫?建議各位,從認識呼吸先開始,從每一天的生活開始。
每個人幾乎都有一定的生活模式,比如走路、吃飯、工作、睡覺…等,就從這些日常生活的動作開始。
從睡覺起床的那一刻,就要清清楚楚每個當下在作什麼?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時時保持正念,審查自己的內心有沒有跟著情緒走?有沒有起貪、起瞋、起癡?
或許一開始會不熟悉,但必須要持之以恆,讓日子一久,功夫純熟後,當逆境來時可以輕鬆降伏煩惱。
佛法是要融入在生活當中,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守護好我們的心念,每個人都可以很快地達到目標。
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扣除吃飯、睡眠…等等時間,可用來修行的時間也剩下不多。如果再不提起道心精進用功,要跳脫輪迴恐怕是很困難的事。
既然都已經選擇修行這條路,就應該要勇往直前朝著目標前進,每天都能觀察呼吸,活在正知正念當中,會發現解脫的目標離我們越來越近,心裡會越來越法喜。為什麼?因為每天都在進步,每一個當下都與佛法相應,當然會越來越法喜。
藉由這樣的方法來訓練自己的心,自然而然,心就會有力量,漸漸地當六根再面對境界時,就可以輕鬆的對治無明煩惱,當煩惱被降伏以後也不會有種種貪愛染著,苦也就漸漸淡化消失掉了。所以應該提起信心,就從這一刻開始守護我們的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