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患者的女兒(右)昨天想到父親能夠不插鼻胃管,帥氣、尊嚴的離世,落淚但感到欣慰。
蔡姓男子罹患肝癌末期及失智症,上醫院成為家常便飯,後來病情惡化,他選擇在家接受醫院安寧居家療護到府照護,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插鼻胃管,也沒急救,女兒昨天感動表示,父親「帥氣而有尊嚴地在家走完人生最後的路」。
奇美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陳冠廷表示,台灣家屬傳統觀念都會希望醫師開愈多藥、打愈多點滴、要急救才有助病患,但末期病患就算插上鼻胃管也無法改善營養吸收,病患又極不舒服,惡性循環下造成身體管線愈來愈多,曾遇過病人想扯掉卻又受阻情形。
蔡姓市民有4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原本堅持父親應該插管,經過醫師溝通後改變想法,覺得父親若能在家有尊嚴地離開,對父親來說是件好事。蔡男也表達不插鼻胃管的意願,由醫師指導家屬餵食及照護技巧,女兒每餐要花一小時餵父親,後期無法進食時,就用棉花棒沾濕保持口腔濕潤,用蜂蜜補充營養,未再插鼻胃管。
陳冠廷說,病患到末期身體功能無法維持呼吸、心跳等,一般家屬會希望急救,但此時病症其實都無法好了,急救只會讓病人生心理都痛苦。美國數據顯示病患有沒有插鼻胃管,對存活時間並無差別,插上鼻胃管對病患會帶來更多不適;國外病患只有10%插鼻胃管,但台灣相反,只有10%病患沒插鼻胃管。
陳冠廷總會在病人有意識時,先請病人及家屬思考「如果無意識了,你會想插鼻胃管嗎?」多數民眾原本認為簽下「為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簡稱DNR)等同放棄治療,後來都會願意簽署。
奇美醫院指出,這3年來協助完成健保卡註記DNR已達1473人,末期病人臨終前簽署比率達55.74%,愈來愈多人會選擇「在宅善終」。地區醫院以上層級的醫療院所都可註記DNR。
記者鄭維真/攝影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2014/09/17 聯合報】
文章來源: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535807&ch=fb_shar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