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330640-867348852

 

 

【七覺支】


在以下的圖表中,導向證悟,並且是覺悟者財產的七覺支,都將根據三方面來分析:最顯著的特性(相)、影響一般心理狀態的功能(味),及其現起,即在心的範圍內可見到的效果。此一完整的描述,來自阿毗達磨(Abhidhamma)的佛典。在特相、功能、現起之後,是給禪修者於禪修時激發每一覺支的修習方法,依其來源──根據佛陀所說,或論師們後來的解釋而陳述之。

 


一、念(sati)


特相:非表面
功能:不消失,將所緣保持在觀察中
現起:面對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念


註釋書記載:


1. 念與正知──基礎廣闊的正念
2. 不與無念之人為友
3. 與有正念的人交往
4. 心向於念的增長

 


二、擇法(dhamma vicaya)


特相:對於諸法本質的直覺理解,包括直接領悟涅槃
功能:驅走黑暗
現起:無有困惑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直接的領悟


註釋書記載:


1. 提出關於佛法與禪修的問題
2. 內、外處的清潔(即身體與當前的環境)
3. 平衡五根
4. 避開愚昧的人
5. 與有智慧的人為友
6. 思惟甚深的佛法
7. 獻身於開展擇法

 


三、精進(viriya)


特相:面對痛苦與困難時的持續忍耐
功能:支持心法
現起:大膽與勇敢的心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如理所意


註釋書記載:


1. 思惟無有精進而會墮入苦處(apAya)的怖畏
2. 思惟精進的功德
3. 思惟並努力與過去修行者的崇高尊貴相匹敵
4. 敬重並感激所得到食物的供養與其他的護持
5. 思惟聖人的七種遺產(見法數表,如下)
6. 憶念佛陀的偉大
7. 憶念佛法的偉大,佛法將自己與諸佛、僧尼的種姓相連
8. 憶念修習梵行者──僧伽的偉大
9. 不與懶惰之人為友
10. 與精進之人為伴
11. 使心向於精進的發展

 


四、喜(pIti)

特相:幸福、欣喜與滿足
功能:身心輕盈、精力充沛
現起:身體感覺輕盈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在努力生起與佛、法、僧相關的喜受上如
理作意


註釋書記載:


1. 佛隨念(buddhAnussati),憶起佛陀的美德
2. 憶起法的美德
3. 憶起僧的美德
4. 憶起自己的戒行
5. 憶起自己的布施
6. 憶起諸天與梵天的美德
7. 思惟個人無論是在涅槃、禪那或深度的禪修中,
7. 曾經體驗到煩惱止息的寂靜
8. 遠離粗魯、易怒與下流之人
9. 結交溫暖、慈愛與高雅的朋友
10. 思惟經典
11. 使心向於喜的增長

 


五、輕安(passaddhi)


特相:身心平靜,無有不安
功能:拔除或抑止由於掉舉、散亂或悔恨而生起心中的熱
現起:身心無有不安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直接對發展善心──讓輕安生起的禪支如理作意

註釋書記載:


1. 合理且營養的食物
2. 適合的氣候
3. 舒適但不放逸的姿勢
4. 於禪修保持精進的平衡
5. 遠離壞脾氣、粗魯或殘酷的人
6. 與平靜、溫和之人為友
7. 使心向於輕安的發展

 


六、定(samAdhi)


特相:無有散亂
功能:使心集中
現起:平和與寂靜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針對定的發展而持續如理作意


註釋書記載:


1. 內、外處的清淨(身體與當前環境的清潔)
2. 平衡五根
3. 熟練定的所緣(適用於禪那的修行)
4. 振奮沮喪的心
5. 安定激動的心
6. 當心因疼痛而衰弱時,將快樂帶入心中
7. 持續、平衡的覺知
8. 避開散亂的人
9. 與專注之人交往
10. 思惟禪定的平靜
11. 使心向於定的發展

 


七、捨(upekkhA)


特相:平衡相對的心法
功能:填補不足,減損過度
現起:輕鬆與平衡的狀態


生起之法:


佛陀所說:如理作意,亦即建立在想要發展「捨」之基礎上的持續正念


註釋書記載:


1. 平等對待一切有情的態度,不過於執著任何人
2. 對無生物,例如財產的持平態度
3. 遠離佔有慾強或是缺乏「捨」的人
4. 與不太執著人或所有物的人,
4. 也就是展現出「捨」的人往來
5. 使心向於發展「捨」

 

 

 

【五蓋與其對治法】


定心的特點是,有能力導正有問題的心法。以下是初禪的五禪支,配上分別所對治的五蓋:


禪支對治:


尋(vitakka)         昏沉睡眠(thIna middha)
伺(vicAra)          疑(vicikicchA)
喜(pIti)            瞋恚(vyApAda)
樂(sukha)           掉舉惡作(uddhacca kukkucca)
心一境性(ekaggatA)  貪欲(kAmacchanda)

 

 

 

【觀智的進展】


當行者在一位合格老師的指導下修習毗婆舍那,會有能力理解實相各個不同的實況,那是一般的心識所無法理解的。這些禪修中生起的觀智,依特定的次第生起,與人格類型或智力程度無關,而是隨著適切的修行所產生的定與心的清淨,順序深入。以下表單的提供,還附上一個強烈警告:「如果你正練習禪修,就不要去思索這些進展!」即使是最有經驗的禪修者,也很難評估自己的修行,只有經過大量的個人體驗與修習之後,老師才開始能從禪修者的口頭報告中,辨視出此一進展特殊且精微的徵兆。

 


〔名色分別智〕


體悟到正在觀察的心(名)與心之所緣(色)之間的區別。


明瞭一切的個人經驗皆由名色所組成,此一觀智暫時移除自我獨立於名色而存在的邪見。只要正念相續,便暫時停止對佛法的質疑。

 


〔緣攝受智〕


直接理解名色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緊接一個意圖之後,一連串身體的感覺生起,而對因果關係頓時有所領悟。或者,苦受使得想移動身體的念頭生起。


見到只有名色,明白名色就是促成彼此存在的因素,此一觀智去除外力是我們經驗的肇因之邪見。見到只有一持續連串的因果,此一觀智去除事物偶然、無因而生的邪見。

 


〔無常、苦、無我隨觀智〕


無常隨觀智(aniccAnupassanAñANa):在心的種種所緣中,見到永遠又不可避免消逝的無常性。斷除常見的邪見,並減輕驕與慢。


苦隨觀智(dukkhAnupassanAñANa):觀察所緣的壞散——特別是苦受,而理解無常的苦與壓迫。明白種種所緣中無有避難所,明瞭無常的可怕與厭惡,去除在無常的範圍中,得以成就長久安樂的邪見。


無我隨觀智(anattAnupassanAñANa):接著,在所緣的無常與苦中,見到不可控制性。斷除自己或其他媒介可以阻止或主導所緣消逝的幻想,清除自我、名或色之中存在一固有本體的謬見。


這三種觀智與初觀禪(vipassanA jhAna)相應,並伴隨著思惟無常、苦、無我的普遍性,行者會如是思索:過去或甚至未來,沒有一物體不具有此因果關係的三相。


思惟智(sammasanañANa)是由理解而證實的知識:同時清楚地見到無常、苦、無我三相,而深信佛法如所聽聞般地真實。


思惟智,與上述無常、苦、無我隨觀智一起,是初觀禪的完全發展,也是觀正見的開端,亦即以無常、苦、無我的三重觀點,來看待每個所緣與經驗。

 


〔生滅隨觀智〕


心清晰地見到所緣的剎那生滅,也就是每一心法與色法的極速開始與結束。


此觀智相應於第二觀禪,具有削弱概念性思想與生起極喜與樂的特色。因為念的某些層面在此階段還未發展,因而還會執取這些快樂的經驗(即「觀的染」)。行者感到堅定的信心與弘傳佛法的渴望,會相信自己已經開悟了。

 


〔道非道智〕


當行者受到鼓勵去觀照他們所經驗的信與喜,對這些經驗的執取便開始減少。行者確信,這簡單的觀照才是修行的正道,而非喜樂的產生,他們從此充滿信心地向前邁進。


於此觀的階段,第三觀禪開始居於優勢,其明顯的禪支是樂與捨──潛藏在所有觀禪之下的捨,此時開始強烈地顯現。行者可以長時間禪坐,不覺痛苦。

 


〔壞隨觀智〕


心不再觸及每一所緣的「生」與「住」的階段,而只專注在所緣的「滅」。因此,隨覺知所停駐之處,都只覺察到「壞滅」。概念上身體的形象變得模糊不清。


一旦壞隨觀智成熟,一種捨受──不樂亦不苦的感覺,開始在身心中取得優勢。行者的心可以休息,冷靜地觀察一切現象的壞滅。此觀智是第四觀禪的開端。樂的禪支消失,捨開始主導一切。在觀或直接覺察的每一剎那,不再生起概念性的想法。

 


〔怖畏現起智〕


見到一切現象的可畏之處。

 


〔厭離隨觀智〕


由於一切現象皆會衰敗、壞散,而見到其厭惡的本質。

 


〔欲脫智〕


生起持續修行的深沉動力,驅策行者向前達到一切苦的止息。

 


〔行捨智〕


由於正念極度靈敏,而重新確立了平衡,在心被苦或樂所攪動之前,便能攫取所緣。對於所緣無有回應,便有一種清涼與穩定之感。


在此觀智中,禪修者經驗到一種寂靜的心態,類似阿羅漢的心,阿羅漢是完全淨化的覺悟者。正是由於這極度平衡的狀態,使得心足以契入涅槃的寂靜。

 


〔領悟涅槃——寂靜之樂〕


名色止息。道心與果心、涅槃、省察心。


這即是一般所知的覺悟經驗,而且不可能退轉。佛陀開顯四種覺悟的階段,每一者的證成,是上述一系列觀智達到頂點的結果。


第一階段稱為須陀洹(sotApanna),即預流。道心根除自我的邪見、疑與戒禁取見,此外,足以墮入地獄或畜生界的強烈煩惱也根除了,並削弱剩下的煩惱。據說須陀洹只再輪迴流轉七次,意指從他死後,只會再投生他界七次,又由於通往下界之門已為須陀洹道心所封閉,七次的投生將生於人界或更高的界中。


果心好比在篝火的灰燼上灑水,冷卻煩惱被根除之處。


省察心審視道心與果心,以及為心之所緣的涅槃,亦檢視前方的道路。行者了解自己淨化的工作在某個意義上才剛開始,因為仍有折磨人的煩惱存在。

 


〔進一步的覺悟階段〕


斯陀含(sakadAgAmitA)、阿那含(anAgAmitA)與阿羅漢(arahatta)。觀智的進展導向三者各別的道心與果心。


須陀洹只是部份地覺悟,仍需為清淨的三階段而努力──連續三種更為深刻契入涅槃的寂靜,連續產生三種更加深沉的安樂與滿足。清淨心的安樂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真正權利,每位行者都應該嚮往阿羅漢果──完全寂靜,根除一切內在的苦惱。

 

 

 

【法數表】


二種無明:不見真實,即普遍性的無常、苦與無我;只見虛假,即物體與經驗有常、樂與固有的自我本質。


二種煩惱:與所緣有關,於無有正念之際,接觸到可意、不可意或無明顯感覺之所緣而生起;與存在的相續有關,休眠蟄伏中,為各別的道心所根除。


二種世上珍奇之人:施恩者;感恩者,記得他人曾給予的恩惠,並於情況許可時回報。


二種勝義法:有為勝義法(sa ˙nkhata paramatthadhammas);無為勝義法(asa˙nkhata paramatthadhammas),即涅槃。


二種有情的主要缺失──無有安穩;無有真正的所有物。


三支第九魔軍的軍隊:追隨者物質上的供養;信徒的崇敬;名聲。


三相:一切法所共有的特相──無常、苦、無我。


三圓德:佛陀的三種成就──因圓德、果圓德、恩圓德。


三種初道心所根除的煩惱:自我的邪見、疑、戒禁取見。


三煩惱:違犯、纏縛、隨眠。


三勝義法:名、色、涅槃。


三遠離:身離,由捨棄而使得色身遠離;心離,由於定而心遠離;依離,由於削弱煩惱而產生的遠離。


三精進:發勤精進、出離精進、勇猛精進;有時會有第四者──圓成精進。


三恆常法:慢、邪見、渴愛。


三階段的描述(於禪修小參時):所緣的生起;觀照所緣的情況;所緣出現的變化。


三種財產:動產、不動產、知識。


三學:戒、定、慧。


三寶:佛、法、僧。


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四種屬於四觀禪的樂:初禪──出離樂;二禪──定樂,導向喜悅與安適;三禪──捨樂;四禪──捨念清淨。


四威儀:行、住、坐、臥。


四種激發成功禪修的力量──欲(意志)、勤(精力)、心(心的力量)、觀(智慧)。


四階段的涅槃成就:須陀洹(預流);斯陀含(一來);阿那含(不來);阿羅漢(圓滿)。


五種行禪的功德:長途旅行的耐力;禪修的耐力;健康良好;有助消化;持久的專注。


五根:信、精進、念、定、慧。


五支,正念的一剎那中,所明顯增長八聖道支的五支:正精進、正念、正定、正思惟、正見。


五蓋:貪欲(kAmacchanda)、瞋恚(vyApAda)、昏沉睡眠( thIna middha)、掉悔( uddhaccakukkucca)、疑(vicikicchA)。


五禪支:尋、伺、喜、樂、定。


五種導致心多刺的疑惑:懷疑佛陀、佛法、僧伽、自己與他人。


五心縛:繫縛於六塵;過度執著自己的身體;過度迷戀他人的身體;過度執著食物;投生色界的希望。


五戒:不殺、不與取、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五資助(anuggahitas):戒(sIlA-nuggahita);聞(sutA-nuggahita),由開示與經典所得來的理解;議論( s A k a c c h A - n u g g a h i t a ),老師的指導;定(samathA-nuggahita)、觀(vipassanA-nuggahita)持續精勤的修習毗婆舍那。


五種喜:小喜、剎那喜、繼起喜、踴躍喜、遍滿喜。


六種正見:自業正見(kammassakatA sammA-diTThi),業是自己唯一財產的正見;禪正見(jhanAsammAdi TTh i ),與每一八種禪同時生起的知見;觀正見(vipassanA sammA diTThi),無常、苦、無我的普遍性之正見;聖道正見,永遠根除特定的煩惱;聖果正見,冷卻煩惱除盡後的餘溫;省察心正見,省察道心、果心、作為心之所緣的涅槃、所根除的煩惱與還剩下的煩惱。


六根門:眼、耳、鼻、舌、身、意。


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七種修習念處的功德:心清淨;克服憂傷、悲慟、色身的苦與心中不樂;最終扺達聖道與體證涅槃。


七聖財:信、戒、慚、愧、禪修修行與理論的學問或專門知識、捨──慷慨地捨棄煩惱與布施、智慧。


七種有助於禪修的合適性:處所、居所、語言、人(老師與團體)、食物、氣候、姿勢的合適性。


八種對治昏沉法:改變態度,讓禪修更有活力;思惟激勵人心的經文;大聲誦經;刺激身體,如摩擦耳朵;洗臉或眼睛;注視光明;輕快地行禪。


八戒:包含五戒,其中第三戒改為不淫,再加上不非時食;不歌舞唱伎不香華鬘塗身;不睡高廣大床。


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


九種使五根增長之因:注意力導向無常;關切、敬重禪修;持續的覺知;護持的環境;回憶並再創有利的條;培育七覺支;熱切的精進;耐心與毅力;解脫的決心。


十魔軍:欲樂、不滿、飢渴、渴愛、昏沉睡眠、恐懼、疑惑、傲慢不知恩、名不符實的名聞利養、自讚毀他。


十邪行:


三種身邪行——(1)基於無慈悲而殺、害、壓迫他人;(2)由於貪而偷盜、詐取他人財物;(3)以欲望為基礎的邪淫。


四種語邪行——(1)說謊;(2)兩舌,導致不和睦;(3)惡口,粗俗、下流的言語;(4)綺語:無聊的論談。


三種意邪行——(1)傷害自他的念頭;(2)貪念;(3)業的邪見,也就是認為人的行為不會有果報。十戒:包含前述的八戒,將「不歌舞唱伎不香華蔓塗身」分為第八與第九戒,加上不持金銀。


二百二十七條比丘戒:十戒再加上增補的戒條。

 

 


【辭彙表】


◎Abhidhamma:阿毗達磨。佛教對心的分析,佛教三藏經典中的第三藏——論藏。


◎abhinñña:通智。用來表示神通的字。


◎abhirati:於某事生歡喜的人,例如喜歡佛法,愛好禪修,而不好樂追求欲樂。


◎A-lAra the KalAma:阿羅邏迦藍。佛陀時代著名的禪
修老師。佛陀兩位主要禪修指導者之一。


◎anAgAmI:阿那含,不來者。藉由體驗到涅槃的第三層深度,而成就第三階段的覺悟。阿那含不再生於欲界,將於梵天界證得最後的覺悟。阿那含已斷除貪欲與瞋,但還有微細的煩惱,如掉舉。


◎anagArika:非家者。在佛教國家,受八戒或十戒的出離者,他們不屬於僧伽的一員,通常穿著白袍,剃除髮鬚,住在寺院中協助僧尼。


◎anattA:無我。沒有固有或獨立的自我;無有自性;所緣不回應個人的期望;一切有為法所共有三相中的第三者,無我取決於無常與苦。


◎anattA lakkhaNa:無我相。現象的不可控制性。


◎anattAnupassanAñANa:無我隨觀智。直覺地領悟到無我的事實;突然覺察到無有任何人在主宰。


◎anicca:無常。一切有為法所共有三相中的第一者。


◎anicca lakkhaNa:無常相。藉由無常相可以辨識出無常,為一切所緣生起即滅去的事實。


◎aniccAnupassanAñANa:無常隨觀智。直覺地領悟到無常的事實,突然、直接的覺察到所緣的迅速消逝。


◎animal speech:畜生論。言論談及世俗的主題,特別是在密集禪修時。


◎anuggahita:資助、保護,特別是針對禪修。


◎apAya:苦處、惡處。投生於地獄或畜生道;悲慘的心理狀態,缺乏可以帶來安樂的善業。


◎araha:應供。完全清淨,因此值得所有的人、天與梵天的尊敬。是佛陀傳統美德中的第一項。


◎arahant:阿羅漢。完全覺悟的人,斷盡所有煩惱,不再有任何內心的苦。證得了覺悟的第四——也是最後的階段,他將不受後有,於命終時完全成為無為法的一部分。


◎AtApa:熱。燒盡煩惱的禪修的精進。


◎avijjA:無明。看不到真實——普遍的無常、苦、無我;而看到虛幻——所緣與個人的經驗具有常、樂與自性。


◎bhAvanA:修習。心的修行或禪修。


◎bhikkhu:比丘。佛陀座下的男性出家人,直迄今日,他們仍持守二百二十七條戒律,剃除髮鬚,身著土黃色僧服(或穿相關的橘色、暗棕色、褐紅色),以托缽維生。這個字也指任何努力棄惡行善,以得到解脫與真正安樂的人。


◎bhikkhunI:比丘尼。佛陀座下的女性出家人,東南亞的比丘尼傳承已經滅絕,現在女性出家則為「淨戒尼」(sIlashin)。


◎bodhisatta:菩薩。覺悟的有情,為一切有情而誓願成佛,成就圓滿覺悟的人。


◎Bodhisatta:大寫的菩薩一詞指歷史上證悟前的佛陀。


◎bojjhanga:覺支。導向覺悟的心的特質,也是理解四聖諦的智慧。

◎brahmA:梵天。天界之一,該界的居民只有心法,沒有色法。


◎brahmacariya:梵行。神聖的生活,奉獻於精神修習的生活,亦要禁欲。


◎Brahman(brAhmano) :婆羅門。印度教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通常會拼為Brahmin。


◎buddha:覺悟者。


◎Buddha:佛陀,歷史上的佛陀,二千五百年前,住在尼泊爾和北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太子。


◎BuddhAnussati:佛隨念。憶念佛陀的功德。


◎cAga:捨、捨棄。願意棄捨煩惱,也是在物質層面的慷慨大方。


◎chanda:欲。行動的意願。


◎characteristic(lakkhaNa):相。(1)「自相」,指可以直接體驗到身心特有的特徵,如移動、輕快等;「共相」則是一切所緣共有的特性,亦即無常、苦與無我。(2)依傳統的阿毗達磨分析,「相」則是辨認心所的特性。


◎citta:心。


◎CittA:質多,佛陀時代一位比丘尼的名字。她克服了嚴重的色身苦痛與衰弱,而成為阿羅漢。


◎citta viveka:心遠離。心遠離妨礙「觀」發展的五蓋。它相當於持續的正念,不會被不善念所滲入。


◎dAna:布施。慷慨的行為,或大方贈與的物品。對於希望削弱渴愛的力量,作為梵行之一部份的人而言,佛陀說這是第一項行持。


◎deva:天。住在幾個微妙欲界的某類天神,天界高於人界,以極樂與娛樂為其特色。

◎Devadatta:提婆達多。發起分裂僧團的比丘,後來企圖謀殺佛陀。


◎Dhamma:佛法。佛陀的教誨;禪修;根本的真理。


◎dhamma:法。用來表示任何有為或無為所緣的哲學字眼,一種自然的現象。


◎dhamma vicaya:擇法。能辦識諸法或涅槃的真正本質之心所。七覺支中的第二支。


◎dosa:瞋。心回避痛苦的經驗,與貪、癡同為令有情的心不見光明的三大力量之一。


◎dukkha:苦。不滿足,痛苦,一切有為法皆具備的第二特相,由無常與渴愛所引起。


◎dukkha lakkhaNa:苦相。可藉此而辨識苦,為無常所壓迫。


◎dukkhAnupassanAñANa:苦隨觀智。沒有所緣可以依靠的感覺,感到一切所緣皆令人畏懼,所緣之中無有不壞散消逝的庇護所。


◎four elements (mahAbhu-ta) :四大種。色法的分類,能直接經驗的感覺類別:地,軟硬;水,流動與凝聚;火,冷熱;風,移動以及緊繃、僵硬、穿刺的感覺。


◎Four Noble Truths (ariya saccAni):四聖諦。一切有為法是苦;苦的起因是由於渴愛(集);苦的止息(滅);滅苦的方法,即八正道(道)。


◎function (kicca) :作用。在傳統的阿毗達磨分析中,是指心所的作用。


◎Gotama:喬達摩,佛陀母親的姓氏。


◎hindrance (nIvaraNa):障礙,即五蓋。障礙禪修的心法,於「念」減弱或消失時出現。五蓋是: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與疑,當分別對治它們的初禪五禪支不存在時生起。


◎hiri:慚。當人想到做出不善行,由於將此行為與選擇做善行相比較,而產生厭惡的感覺。


◎issA:嫉、嫉妒。不希望看到他人快樂或成功。


◎Jetavana, Jeta Grove:祇園。印度北方靠近舍衛城(SAvatthI)的園林,佛陀時常在此教化。


◎jhAna:禪那。心能固守於一所緣而觀察的特質,亦是心安止於覺知的所緣上。八種禪之一,每一禪都以出現特別的心所來界定。請參閱samatha jhAna(止禪)與vipassanA jhAna(觀禪)。


◎jhAna sammAdiTThi:禪正見。與每一八種禪同時生起的正見。與止的修習有關,非關毗婆舍那。


◎KaccAyana:迦旃延。佛陀早期的弟子之名,是一位阿羅漢,以能闡述佛陀最精簡的開示(有時只有幾個字長)而聞名。


◎kAmacchanda:愛欲、貪欲。感官的欲望,五蓋的第一蓋。


◎kamma:業。會產生果報的行為;行為的果報。


◎kammassakatA sammAdiTThi:業自性正見。業是個人唯一真正財產的正見。

 

◎karuNA:悲。心回應他人的痛苦而震顫,希望從其他有情的生命移除造成痛苦的條件。


◎kAya viveka:身遠離,良好禪修的先決條件。不執著六境之「身」——色、聲、香、味、觸與法的態度。也是讓身體遠離強烈的刺激,如在密集禪修,或選擇一安靜的處所每日禪修之時。


◎khema:安穩、安全。涅槃的特質之一,相對於有為存在的不安全。


◎kilesa:煩惱。心的苦惱,雜染。


◎King AjAtasattu:阿闍世王。殺害親生父親,之後懺悔而成為佛陀的弟子。


◎kodha:忿怒。「多刺的心」,瞋恚與其相關的心法,例如心中的疑惑、挫折、剛硬與頑強等。


◎kusIta:懶人。


◎lobha:貪。心執取愉悅的經驗,與瞋、癡同為令有情的心不見光明的三大力量之一。


◎macchariya:慳、慳吝。不希望看到他人和自己一樣快樂。


◎magga:道。此字用於表示根除煩惱的覺悟時刻,也用來表示涅槃最初的特定的心。


◎MahAkassapa:大迦葉。佛陀早期的一位弟子。


◎MahA MoggallAna:摩訶目犍連。佛陀的上首弟子之一,以神通聞名。


◎MahApajApati GotamI:大愛道。佛陀的繼母,比丘尼僧團的建立者,也是一位有名的證悟者。


◎mAna:慢。自負。

 

◎manifestation:現起。在傳統阿毗達磨的分析中,是指心所在心中起作用後的結果,某個心所出現時,例如覺支,可在心中注意到的部分即是「現起」。


◎MAra:魔、魔羅。從巴利語「死亡」的字衍生而來,是無明、愚癡與渴愛力量的人格化,會扼殺功德與生命,是一切有為界之主。


◎MAtikamAtA:瑪帝卡瑪塔。佛陀時代一位證果的女居士之名,她護持禪修的比丘,使得他們也都能證悟。

◎mental factor(dhamma):心所(法)。出現在心中可辨識的元素或特質。


◎mettA:慈。希望其他有情享有內外的安全、身心安樂、幸福安康。


◎middha(見thIna):眠、睡眠。於其現前時,心緊縮、無法工作的狀態。


◎mindfulness(sati):念。心的觀察力,簡單、清楚地經驗所緣,不加以反應。


◎moha:癡。心沒有能力認識出當下的經驗,特別是捨受。與貪、瞋同為令有情的心不見光明的三大力量之一。


◎Namuci:惡魔。魔或魔羅的別名。


◎nekkhamma sukha:出離樂。捨離的快樂,不但解脫感官所緣,亦解脫回應這些所緣而生起的不善煩惱,因而感到快樂安適。


◎nibbAna:涅槃,無為法。不屬於名、色,完全無有雜染的狀態。


◎nikanti taNhA:欲求愛。特別是對禪悅的渴愛。


◎nirodha samApatti:滅盡定。阿羅漢和阿那含有此能力,得以隨意進入涅槃的狀態。


◎noble fruition consciousness(ariya phala) :聖果心。繼聖道心之後,心一段時間住於滅的經驗。


◎noble path consciousness(ariya magga) :聖道心。修習毗婆舍那的頂點與目標;通達涅槃;名、色與微細的心生色皆止息的經驗,也就是一切有為的經驗皆暫時地中斷。聖道心有四等級,每一者根除特定的煩惱。


◎ottappa:愧。由於想到行為的後果,包括智者與有教養的人會如何看待自己,而想要避免不善行。


◎pabbajita:出家人。為了熄滅煩惱而捨離俗家生活者。


◎paccakkhañANa:現見智。直接經驗上的認識,或直觀。毗婆舍那的同義字。


◎PAli:巴利語。上座部經典所使用的語言,最接近摩揭陀語(MagadhI)的文獻語言,一般認為是佛陀和弟子們所說的語言。


◎PAmojja, pAmujja:悅。較弱的喜。


◎pañña:慧。對勝義諦直覺上的領悟;智慧。


◎paramattha dhamma:勝義法。不透過概念的禪修而能直接覺察的所緣,共有三種:色法、心法與涅槃。


◎pAramIs:波羅蜜。心中的純淨力量,於許多世中漸漸修習而成。


◎parinibbAna:般涅槃。完全覺悟者於色身死亡時,其有為存在的消逝。


◎parisuddhi sukha:遍淨樂。不混雜煩惱的快樂,涅槃。


◎passaddhi:輕安。沉著安靜、平靜。七覺支中的第五支。


◎peta:餓鬼。


◎phala:果。道心之後緊接生起的心剎那,繼續覺察涅槃,於此中使得煩惱冷卻。


◎phassa:觸。心接觸所緣時生起的心所。


◎pIti:喜。由於心的清淨,而使得身心感到輕快敏捷;對於正在發生的事興高采烈。是七覺支中的第四支,初禪的第三禪支。

 

◎rAga:貪。


◎saddhA:信。信心、信任。


◎sakadAgAmI:斯陀含,一來者。成就覺悟的第二階段之人。由於削弱了渴愛與瞋,這等有情只會再投生一次。


◎samAdhi:定。心一境性,七覺支中的第六支。


◎sAmaNera:沙彌。


◎sAmaNerI:沙彌尼。


◎samatha:止。專注而使心寂靜。止的禪修是專注於一個概念的所緣,由於所緣是概念性的,這樣的修習導向心的靜止,但不產生觀慧。


◎samatha jhAna:止禪,純粹的定,固定覺知單一所緣;不可思議的寂靜與平和之狀態,心完全安止於所緣。


◎sambojjhanga:等覺支。覺悟的因素,同bojjhanga(覺支)。


◎sammA-diTThi:正見。


◎sammAkammanta:正業。不殺生、偷盜與不邪淫。


◎sammAsambuddha:三藐三佛陀,等正覺者。完全以自力而覺悟者。


◎sammasanañANa:思惟智。藉由理解而證實的智見。觀的一個階段,由見到一切所緣的消逝而成就,有了這樣的見解,而得到一直接的個人體驗──一切所緣皆是無常、苦與無我的。稱之為「證實」的智見,是因為親自驗證了這主要的佛法。


◎sammA vAcA:正語。說誠實語,導向和諧、慈愛、甜美與有益的話語。


◎sampajañña:正知。清楚地理解。


◎samsAra:輪迴。由於對勝義諦的無明,而造成渴愛與苦的循環。


◎sangha:僧伽。出家團體,或是為解脫而奮鬥者的團體。


◎sankhAra paramattha dhamma:行勝義法。無常的名法或色法,可藉由直接的覺知——非概念的禪修而明瞭。


◎sankhArupekkhAñANa:行捨智。在傳統觀智的進展中的最高階段之一。心微妙平衡的狀態,不被苦或樂的經驗所困擾。


◎santi sukha:寂滅樂。寂靜的快樂,用來表示涅槃經驗的字眼。


◎SAriputta:舍利弗。佛陀的大弟子,以智慧聞名。


◎sati:念,觀察的能力;七覺支的第一支。


◎satipaTThAna: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SatipaTThAna Sutta:《念處經》。佛陀開示四念處禪修法的經典。


◎Sayadaw:緬語意指偉大的老師,教導禪修的比丘或是寺院住持。


◎Siddhattha, Prince:悉達多太子。佛陀的名字與階位,梵語為Siddhartha。


◎sIla:戒。


◎sIlashin nun:淨戒尼。緬甸系統的女性出家人,她們持守八戒或十戒、剃髮、穿粉紅色或棕色的僧服。


◎SonA TherI:輸那長老尼。一位年長女性之名,她被子女拋棄後成為比丘尼,並成就覺悟。


◎sotApanna:須陀洹。入流者,由於初次經驗涅槃而成就覺悟的第一階段。這樣的人斷除自我的謬見與禪修功效的懷疑,由於他削弱了煩惱,未來不再生於畜生道與地獄;不再相信任何會導致解脫的儀式或儀軌。


◎Subhadda:須跋陀羅。佛陀入滅前為其說法的外道沙門,被佛陀改變信仰,因而成為佛陀最後一位弟子。


◎sukha:樂。幸福、滿足、愉悅的感覺。初禪的第四禪支。


◎Sumedha:善慧。隱士之名,他發了菩薩的願,要成就圓滿的覺悟,最後成為歷史上的佛陀。


◎Sutta NipAta:《經集》。收錄佛陀開示的早期經典。


◎sutta:經。佛陀的教誨,集結後成為佛教基本經典——三藏中的第二藏。


◎taNhA:渴愛。


◎tatra majjhattatA:中捨性。心的平衡,捨的一個特性。


◎TAvatimsa:三十三天。佛陀為已逝而投生該處的母親開演阿毗達磨。也是〈通往涅槃的車乘〉一章,於禪修中死亡的比丘所投生之處。


◎Thera:長老。加在長老比丘名字後的敬稱。


◎TheravAda:上座部。字面意指「長老的言論」,以巴利經典為依據的佛教傳統,創立於東南亞、斯里蘭卡,目前亦於西方建立。


◎TherI:長老尼。加在長老比丘尼名字後的敬稱。


◎thIna:昏沉。心所之一。


◎thIna middha:昏沉睡眠。昏沉心所被認為特別與睡眠一起影響周圍的心所,因而在心法上將之視為一體。心僵硬而無法工作的狀態,是第五魔軍,也是五蓋的第四蓋。


◎Tissa:帝沙。佛陀時代出家的年輕比丘,以斷腿的痛楚作為禪修所緣,最終證得阿羅漢。


◎Udaka the RAmaputta:優陀羅羅摩子。佛陀時代著名的禪師,佛陀的兩位主要禪修指導者之一。


◎uddhacca kukkucca:掉悔,掉舉與惡作,是五蓋中的第四蓋。


◎upAdAna:取。心抓住所緣,拒絕放手。


◎upasama sukha:寂止樂。寂靜的安樂與極樂,由解脫難以忍受的煩惱所產生。


◎upekkhA:捨。精進的平衡,心保持中道,沒有傾向極端的特質。七覺支中的第七支。


◎vicAra:伺。由心「磨擦」所緣而形成定的特性,是初禪的第二禪支。


◎vicikicchA:疑。懷疑的批判,由於猜疑而造成心的疲憊,是第七魔軍,也是五蓋的第五蓋。


◎vikkhambhana viveka:鎮伏離。煩惱衰弱、遠離,不再干擾心的狀態。由前述的身遠離與心遠離所產生。


◎Vinaya:律。比丘的戒律,比丘的生活方式,佛教三藏經典的第一藏。


◎vipAka:異熟。業的結果,由於過去行為而生起的種種情境。


◎vipassanA:毗婆舍那。字面意指「以各種不同模式來看」,精力充沛地以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層面來觀察之。


◎vipassanA jhAna:觀禪。(1)心持續專注於勝義法,勝義法意指不透過概念的禪修而能直接知曉的所緣。(2)心自在地於所緣間來回觀察,但仍固守在無常、苦、無我的特相上。


◎vipassanA kilesas:觀的染。觀的煩惱,主要出現在生滅隨觀智的階段,此時會生起極大的喜樂,「觀的染」是由於執取這些因「觀」而生起的愉悅經驗,又毫不知覺自己正在執取它們而造成。


◎vIrAnam˙ bhAvo:勇者的狀態,用來表示禪修所需要的精進品質。


◎viriya:精進。盡力或努力使心持續向著所緣,是英雄(vira)的衍生字,七覺支的第三支。


◎Visuddhi Magga:《清淨道論》。西元五世紀,由斯里蘭卡的覺音(Buddhaghosa)所撰,是一部重要且詳盡的經典。


◎vitakka:尋。定的特性之一,由心對準、釘住並將自己建立於一所緣上所構成,為初禪的第一禪支。


◎viveka:離。描述心遠離,免於煩惱騷擾之際,所產生的寧靜狀態之語詞。


◎vivekaja pIti sukha:離生喜樂。由於遠離而生起喜與樂,同時描述初禪的第三與第四禪支之語詞。


◎vyApAda:瞋恚。五蓋的第二蓋。


◎yogi:行者。禪修之人。

 

 

 

 

 

 

 

 

~~~~全書完~~~~

 

 

 

 

 

 

 

 

以上<就在今生>全整理自: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E4%BB%8A%E7%94%9F%E8%A7%A3%E8%84%AB.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