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覓寂 2015年9月5日

在台北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南傳上座部佛教律儀研習會」開示的講稿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3x)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好。

第三堂課我們的主題是:「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原本我們是想要緊扣著主題是講解這堂課的,但考量到我們台灣的佛教徒普遍對巴利語系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有所誤解及不了解之處,所以這堂課我們將以討論「南傳佛教的菩薩觀」為主,後面我們會稍微講解一下南傳佛教的佛陀觀。希望藉此來釐清幾個問題,消除許多佛友對菩薩觀念的誤會。

對於想要了解「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的佛友可以閱讀《南傳菩薩道》和帕奧禪師講述的《菩提資糧》,中國大陸的瑪欣德賢友在出家前曾寫了《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上)、(下)兩篇文章,有興趣的佛友也可以參考。

南傳佛教的菩薩觀

一、菩薩道思想的起源

南傳佛教有關菩薩道思想的經典,主要收錄在巴利語聖典裡《經藏‧小部》中的《本生經》、《佛種姓》、《所行藏》及其註釋書。

1. 《本生經(Jātaka)》講述了我們喬達摩佛(Gotama Buddha)在過去生死輪迴中行菩薩道、修行波羅蜜的故事。《本生經》共分為22集,收錄了547個佛陀本生故事。由於《本生經》只是用偈頌的方式來講述,而且大部分的本生故事非常的簡要,所以必須閱讀其註釋書才得以瞭解完整故事的內容。

2. 《佛種姓(Buddhavaṃsa)》,又可譯為《諸佛史》。共分為二十八品,主要講述了包括我們喬達摩佛在內的二十五尊佛的事蹟。

3. 《所行藏(Cariyāpiṭaka)》,分為三品,以偈頌的體裁講述了我們喬達摩佛在過去生行十波羅蜜的三十五個本生故事。

此外,在《長部‧大本經(Mahāpadānasuttaṃ)》裡, 佛陀講述了包括我們喬達摩佛在內此賢劫七佛的事蹟,經文主要在講述毘婆尸佛(Vipassī Buddha)的詳細事蹟,「菩薩(Bodhisatta)」一詞可以在本經看得到。

根據《佛種姓》和其註釋書等的記載,佛陀在成佛後的第二年回到了祖國迦毘羅衛城(Kapilavatthu),住在榕樹園(Nigrodhārāma)。佛陀為了降伏因出身高貴而驕傲自大的釋迦皇族,特別顯現了雙神變。釋迦族們被這景象所攝受,懷著敬仰的心情,他們發出讚揚的言詞。舍利弗(Sāriputta)尊者以天眼通了知了事由的經過後,帶著五百位阿羅漢比丘來到佛陀那裡,請佛陀講述他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及圓滿波羅蜜的故事,於是佛陀講述了自己從燃燈佛(Dīpaṅkara Buddha)時代的善慧隱士(Sumedha)一直到維山達拉(Vessantara)王時代漫長時間中修行菩薩道的《佛種姓》。因此我們可以說,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是源自於佛陀。

二、什麼樣的人可稱為菩薩?

在南傳佛教裡,「菩薩(Bodhisatta)」這個詞是不能隨便亂叫的。所謂的菩薩是指已經被一尊佛授記過的大有情(Mahāsatta,偉大有情)、大男子(Mahāpurisa,偉大之人)。

三、被授記為菩薩的條件

對於一位想發願成佛的人想要被授記成佛,首先要具備被授記的八個條件,即是:
Manussattaṃ liṅgasampatti, hetu satthāradassanaṃ;
Pabbajjā guṇasampatti, adhikāro ca chandatā;
Aṭṭhadhammasamodhānā, abhinīhāro samijjhati.

1. 生為人身(manussatta,人身):只有投生為人發願成佛才能成就,而不是處於投生為天神或龍等趣。為什麼呢?因為投生在天神或龍等趣是不可能成佛的,只有投生為人才能成佛。

2. 生為男性(liṅgasampatti,性別成就):即使投生為人,只有男人發願成佛才能成就;女人、般達卡(paṇḍaka,被閹割或性向怪異者)、非男非女(napuṃsaka)、雙性人(ubhatobyañjanaka,兩根)發願成佛都是無效的。如《中部》及《增支部》等所提到的:「諸比丘,這是不可能、不會發生的,女人成為阿羅漢、正自覺者。」也就是女人不可能成佛。因此,即使投生為人,女人發願成佛是無效的。

3. 具備體證阿羅漢果的條件(hetu,因;條件):即使投生為男人,只有在那一世具有體證阿羅漢的條件者發願成佛才能成就。如果沒有這個潛力者,或者說沒有這個條件者發願成佛是無效的。

4. 遇見一尊活著的佛陀(satthāradassana,遇見導師):只有在一尊活著的佛陀面前發願成佛才能成就。如果佛陀已經般了涅槃,無論在他的佛塔前、在菩提樹下、在佛像前,或者在獨覺佛前、佛陀的聲聞弟子前發願成佛都是無效的。為什麼呢?因為缺少或者說他們沒有業報分別智來了知此人是否有能力、有可能成佛而加以授記。因此,只有在佛陀面前發願成佛才能成就。

5. 是一位相信業果法則的出家沙門或隱士(pabbajjā,出家):即使在佛陀面前發願成佛,他也要是一位相信業果法則的出家隱士(沙門)或比丘所發的願才能成就;在家人發願成佛是無效的。為什麼呢?因為即使在最初的發願時,也應該是以出家的身分來發願的。

6. 具有四禪八定與五神通(guṇasampatti,德成就):即使出家,也要證得四禪八定與五神通發願成佛才能成就,而不是沒有這些德行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德行不具足的緣故。

7. 願為佛陀捨棄自己生命的增上行(adhikārakusala; adhikāra,增上行):即使具有禪定與神通的德行,也要具有願為諸佛捨棄自己生命的增上行發願成佛才能成就,而不是沒有此增上善行的人。例如,如果燃燈佛與四十萬位阿羅漢弟子在作為拱橋的善慧身上走過去,他將無法活命。明知這一點,他還是毫不猶豫、勇敢地奉獻自己來服侍佛陀,這是增上行的善法。

8. 有非常強想要成佛的善欲(chandatā):即使發願想要成佛,也要對成佛有很強的欲、精進、努力和追求發願成佛才能成就,而不是沒有這些強欲、精進的人。這非常強想要成佛的善欲可以用以下的譬喻來說明:即使整個輪圍界變成一座汪洋大海,要靠自己的體力游過去對岸才能成佛,他會不畏艱難地想:「我將游到對岸來成就佛果。」具有如此強的欲和精進的人發願成佛才能成就,而不是沒有這些強欲、精進的人。

如果不具備被授記的這八條件,即使想發願成佛,也是無效的;要具備這八個條件,被一尊佛授記後,他才真正成為一位菩薩。

四、有幾種菩薩?

將未來成佛的菩薩可分為三種類型,即:1.慧增上的菩薩(paññādhika,智慧型菩薩),2.信增上的菩薩(saddhādhika,重信型菩薩)和3.精進增上的菩薩(viriyadhika,精進型菩薩)。

想要成佛證得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為了獲得至上的智慧,尋求者的心必須以智慧為主導。以智慧為主導這個因素是指在作出一切的身語意業之前,都有一番細心的思考。如此,他的智慧一生又一生地逐漸敏銳與成熟,而在完全圓滿時,即能證得遠遠超越其他智慧的一切知智。

1. 「智慧型菩薩」的慧根最利,在每一分努力中都以智慧為主導,在精勤修習波羅蜜(pāramī)四阿僧祇 與十萬劫 之後成佛。

2. 有些菩薩深信自己能夠經由修習波羅蜜而成佛。他們的心最顯著的是信心。這類菩薩的信心比智慧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因此稱為「重信型菩薩」。由於他們並不是以智慧為主導,而是以信心為主導來修習諸波羅蜜,因此無法在四阿僧祇與十萬劫之後成佛,而必須在八阿僧祇與十萬劫之後才能成佛。

3. 另一類菩薩依靠自己的精進力為主,智慧並不是他們的重要因素,也不太注重修習波羅蜜能夠達到成佛這一信念,而是堅持精進就能成佛。因此,在修習波羅蜜時,他們把精進放在首要與優先的地位,而只能在十六阿僧祇與十萬劫之後才成佛。因此,他們稱為「精進型菩薩」。

在此,我們應當注意的是:智慧型、重信型以及精進型這三類分法只是用在菩薩而已,而不是已經證得一切知智的佛陀。只有他們還是菩薩時才有這三類分法,一旦證得佛果之後,他們在智慧、信心與精進各方面都是沒有差別的。我們不能說某尊佛在其中一方面比其他的佛更圓滿。

Paññādhikānaṃ hi saddhā mandā hoti paññā tikkhā;
智慧型菩薩慧強信弱;
Saddhādhikānaṃ paññā majjhimā hoti saddhā balavā;
重信型菩薩慧中信強;
Viriyādhikānaṃ saddhā-paññā mandā viriyaṃ balavaṃ.
精進型菩薩信與慧皆弱,但精進強。

在菩薩被授記時已經可以分為三類:

1. 敏知者菩薩(略開知者菩薩,ugghāṭitaññū bodhisatta);

2. 廣演知者菩薩(vipañcitaññū bodhisatta);

3. 所引導者菩薩(neyya bodhisatta)。

1. 如果敏知者菩薩有意在他被授記的那一世證得弟子菩提(sāvaka-bodhi)的阿羅漢,他有能力在佛陀還未開示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時,就證得連同六神通 與四無礙解智 (paṭisambhidāñāṇa)的阿羅漢果。這是被授記的八個條件之一。

2. 如果廣演知者菩薩有意在他被授記的那一世證得弟子菩提,他有能力在佛陀還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就證得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果。

3. 如果所引導者菩薩有意在他被授記的那一世證得弟子菩提,他有能力在佛陀剛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就證得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的阿羅漢果。

敏知者菩薩的「導致解脫之波羅蜜的成熟程度」已經強到他只須在被授記之後,再修習四阿僧祇與十萬劫即可成佛;廣演知者菩薩的「導致解脫之波羅蜜的成熟程度」只是中等而已,因此在被授記之後,還須要再修習八阿僧祇與十萬劫才能成佛;所引導者菩薩的「導致解脫之波羅蜜的成熟程度」很弱,因此他在被授記之後,還須要再修習十六阿僧祇與十萬劫才能成佛。

因此,敏知者菩薩即是智慧型菩薩;廣演知者菩薩即是重信型菩薩;所引導者菩薩即是精進型菩薩。

五、十波羅蜜

依照教法波羅蜜有:

Dānaṃ sīlañ ca nekkhammaṃ, paññā viriyena pañcamaṃ, khantī saccam’adhiṭṭhānaṃ, mett’upekkhāti te dasa.
布施、持戒與出離,智慧、精進為第五,
忍辱、真實及決意,慈以及捨共有十 。

什麼是波羅蜜呢?

波羅蜜是以大悲心和行善的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聖潔素質,例如:布施、持戒等;而且這些素質必須不受渴愛、慢與邪見所染污。

只有不受渴愛、慢及邪見染污的布施才能稱波羅蜜。

為了具備成為波羅蜜的條件,布施、持戒等諸善行不只是必須不受渴愛、慢及邪見所染污,而且必須以大悲心(māhakaruṇā,大悲)和方法善巧智(upāya-kosallañāṇa,方便善巧智)為基礎。

大悲心(Mahākaruṇā):菩薩必須對無論遠近的無邊眾生都培育深切的悲憫心,視眾生為自己的親生孩子。

方法善巧智(Upāya-kosalla ñāṇa):這是對行布施、持戒等善行的方法善巧智,使它們成為體證一切知智的基本方法與助力。

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是修習波羅蜜和成佛的基礎。發願成佛者首先應當致力於具備這兩個基本條件。只有具足這兩個基本條件的布施、持戒等波羅蜜,才是真正的波羅蜜。

巴利語「pāramī」是「parama」和「ī」的組合。「Parama」是「至上」的意思,而在此用來代表菩薩,因為他們具有布施、持戒等非凡的美德。

以下是對個別波羅蜜的定義與特有的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

(一)布施(dāna)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把自己所擁有的捨棄、布施、給與他人的捨思(cetanā,意志;動機)。

1.它的相是捨棄。

2.作用是破除對可施物執著的貪愛。

3.現起是呈現在修行者心中的不執著(此為自性),或是獲得財富與投生善趣(此為結果)。

4.近因是可布施的物品;因為只有在有可施物時,才能行布施。

(二)持戒(sīla)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善身、語業。在阿毘達磨字義為:遠離不應違犯的惡作(viratī cetasika,離心所)與從事各種應行義務的思心所(cetanā)。

1.它的相是不讓身與口為惡而保持它們行善;它的另一個相是作為一切善業的基礎。

2.作用是防止道德淪落——即三種不善身業與四種不善語業;或幫助獲得無瑕疵、無可批評的完美道德作用。

3.現起是當行者省察其自性時,有清淨的身、語業。

4.近因是慚(hirī,羞於為惡)與愧(ottapa,害怕為惡)。

(三)出離(nekkhamma)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出離心識(viññāṇa)與心所(cetasika)。出離是指在感受到事欲(vatthukāma,欲樂目標)、煩惱欲(kilesakāma)與其他生命界的不圓滿之後所生起捨棄欲界的願。

1.它的相是解脫欲貪(對欲樂的貪求)與欲界。

2.作用是看到欲樂與生命的過失。

3.現起是由行者了知而遠離、離開欲樂與欲界。

4.近因是悚懼智(saṃvegañāṇa)。

(四)智慧(paññā)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透視諸法的共相與特相的慧心所。

1.它的相是透視諸法的實相,或是毫無錯誤地觀照目標的共相與特相,猶如一個熟練的射手一箭即射中靶心一般。

2.作用是有如燈一般地照明其目標(驅除掩蓋事物本質的黑暗愚癡,moha)。

3.現起是行者在觀照所緣時心不癡迷,猶如嚮導為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指引道路,或是在觀照所緣時有遠離愚癡的有益結果。

4.近因是定(samādhi)或四聖諦。

(五)精進(viriya)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為眾生的福利所付出身與心的努力。

1.它的相是勤奮(吃苦)。

2.作用是支持和提昇與精進同時生起的素質,使它們在行善的努力上不會鬆懈下來。

3.現起是行者有堅強的心來對抗有損善業的昏沉、懶散。

4.近因是悚懼智(saṃvegañāṇa),或八精進事(viriyārambavatthu,發勤精進事)。

八精進事(viriyārambavatthu):

1.有人可能對自己說:「我需要修補袈裟等,那時我將難以全心全意地投入於世尊的教法。我必須在還未修補前更努力修行。」

2.在修補完成之後他想:「我剛完成修補工作,修補時我無法專注於世尊的教法,現在我應當更努力修行來彌補這個損失。」

兩種關於遠遊的因素:

1.他想:「我必須遠行,在旅途上我將難以專注於世尊的教法。我必須在遠行前更努力修行。」

2.遠遊之後他想:「我剛完成遠行,遠行時我無法專注於世尊的教法,現在我應當更努力修行來彌補這個損失。」

兩種關於生病的因素:

1.剛生小病時,他想:「我感到不適,這病可能會變得更嚴重。我必須在還未變得更嚴重前努力修行。」

2.復原之後,他想:「我剛剛病癒,任何時候都可能再生病。我必須在舊病未復發前努力修行。」

兩種關於食物的因素:

1.當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時,他想:「剛才托缽集食我只得到少許食物,吃得少可保持身輕體健而且不昏沉,我應當馬上開始努力的修行。」

2.當獲得足夠的食物時,他想:「剛才托缽集食我得到足夠的食物,它將給我體力精進的修行,我應當馬上開始努力的修行。」

以上是八種激起精進努力的因素;與這八種因素相對的是八懈怠事(kusītavatthu),即:

當有人需要做修補工作時,他想:「這將使我感到疲倦,我應在未修補前先好好地睡一覺。」當他有遠行時也如此想;當稍微感到不適時,他即埋怨身體虛弱而去睡大覺;當吃得飽時他只管打瞌睡,因為肚子太重了。當修補完畢或剛遠行回來,或是剛病癒,或吃不飽,他就發牢騷,說:「我很累,我要休息。」如此,愚癡的人為自己多找藉口而不努力修習善法。

八精進與八懈怠事記載在《長部‧巴提卡品‧等誦經》(Dīgha Nikāya, Pāthikavagga, Sangīti Sutta) 裡。

(六)忍辱(khanti)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忍受他人惡待自己的忍耐力。(或根據阿毘達磨則是在忍耐的時候生起以無瞋為主的心與心所。)

1.它的相是耐心地忍受。

2.作用是克服喜歡與厭惡事物的影響力(對於沒有忍耐心的人,在遇到喜歡的事物時即生起貪欲;遇到厭惡的事物時則不喜歡或生氣。如此,他已被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打敗。具有忍耐心的人在面對貪和瞋時能夠住立不搖與不受影響。因此忍辱足以克服包括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任何感官目標﹙六塵﹚的影響力)。

3.現起是容忍地接受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或是不與它們對抗。

4.近因是如實知見諸法。

(七)真實(sacca)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只說實話及言而有信。(依據阿毘達磨則是離心所(virati-cetasika)、思心所(cetanā-cetasika)或是慧心所(paññā-cetasika),視情況而定。)

1.它的相是誠實不欺的言語。

2.作用是指明事實。

3.現起為行者的心是聖潔、美妙及喜悅的。

4.近因是清淨的身、語、意。

(八)決意(adhiṭṭhāna)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行善的決心毫不動搖。(依據阿毘達磨則是下定決心時所生起的心與心所。)

1.它的相是對修習波羅蜜、捨(cāga)、善行(cariya)的菩提資糧有不動搖的決心。

2.作用是克服與菩提資糧敵對的不善法。

3.現起是行者的心對修習菩提資糧堅貞不移。

4.近因是菩提資糧(波羅蜜、捨、善行)。

(九)慈(mettā)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為眾生的福利與快樂所做的奉獻。依據阿毘達磨則是無瞋心所(adosa-cetasika)。

1.它的相是希望所有眾生幸福與快樂。

2.作用是為眾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九種瞋恨的起因。

3.現起為行者的心是平靜、友善的。

4.近因是視眾生可接受的一面。(假如視眾生為討厭者,慈心是不可能生起的。)

(十)捨(upekkhā)波羅蜜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對一切可喜與不可喜之法採取中立與不分別的態度,捨棄愛與恨。(依據阿毘達磨則是中捨性心所。)

1.它的相是對愛與恨採取中立的態度。

2.作用是有公正無偏的見解。

3.現起是行者的心減輕愛與恨。

4.近因是省察所有眾生是他們業的所有者。

有三十個波羅蜜,即:十個普通波羅蜜(pāramī)、十個中等波羅蜜(upapāramī,近波羅蜜)和十個勝義波羅蜜(paramatthapāramī)。

布施有普通布施波羅蜜、中等布施波羅蜜和勝義布施波羅蜜。關於持戒、出離等其他九個波羅蜜,每個都有三個層次,因此原本的十個波羅蜜則可分為三十個波羅蜜。

1.布施妻子、兒女與財產這些身外財物是屬於普通布施波羅蜜;布施自己的手、腳等肢體是屬於中等布施波羅蜜;布施自己的生命是屬於勝義布施波羅蜜。

2.同樣地,不為了妻子、兒女與財產的身外財物而犯戒是屬於普通持戒波羅蜜;不為了自己的手、腳等肢體而犯戒是屬於中等持戒波羅蜜;不為了自己的生命而犯戒是屬於勝義持戒波羅蜜。

3. 捨斷對身外財物的執著而出家是屬於普通出離波羅蜜;捨斷對自己的手、腳等肢體的執著而出家是中等出離波羅蜜;捨斷對自己生命的執著而出家是勝義出離波羅蜜。

4.捨棄對身外財物的執著,明智地分辨什麼是對眾生有利及不利的是普通智慧波羅蜜;捨棄對自己手、腳等肢體的執著,明智地分辨什麼是對眾生有利及不利的是中等智慧波羅蜜;捨棄對自己生命的執著,明智地分辨什麼是對眾生有利及不利的是勝義智慧波羅蜜。

5.努力於修習與成就(前述與後述的)普通波羅蜜是普通精進波羅蜜;努力於修習與成就(前述與後述的)中等波羅蜜是中等精進波羅蜜;努力於修習與成就(前述與後述的)勝義波羅蜜是勝義精進波羅蜜。

6.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身外財物的事是屬於普通忍辱波羅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的手、腳等肢體的事是屬於中等忍辱波羅蜜;耐心地忍受危害自己生命的事是屬於勝義忍辱波羅蜜。

7.不為自己的身外財物而捨棄真實是屬於普通真實波羅蜜;不為自己的手、腳等肢體而捨棄真實是屬於中等真實波羅蜜;不為自己的生命而捨棄真實是屬於勝義真實波羅蜜。

8.即使自己的身外財物受到危害也不動搖地修習布施等波羅蜜的決心是普通決意波羅蜜;即使自己的手、腳等肢體受到危害也不動搖的決心是中等決意波羅蜜;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也不動搖的決心是勝義決意波羅蜜。

9.即使眾生傷害到自己的身外財物也不捨棄對他們的慈愛(連續不斷地對眾生散播慈愛)是普通慈波羅蜜;即使眾生傷害到自己的手、腳等肢體也不捨棄對他們的慈愛是中等慈波羅蜜;即使眾生傷害到自己的生命也不捨棄對他們的慈愛是勝義慈波羅蜜。

10.對眾生及其思行有助與有害於自己身外財物的事物保持捨心是普通捨波羅蜜;對眾生及其思行有益與有害於自己的手、腳等肢體的事物保持捨心是中等捨波羅蜜;對眾生及其思行有益與有害於自己的生命的事物保持捨心是勝義捨波羅蜜。

六、圓滿波羅蜜的時程

圓滿波羅蜜的最短時程是四阿僧祇與十萬劫;中等的時程是八阿僧祇與十萬劫;最長的時程是十六阿僧祇與十萬劫。這些時程是從被授記為菩薩的時候開始算起的。

七、為何菩薩是凡夫?(為什麼有人說彌勒菩薩是凡夫)

在《小部‧小誦‧寶經(Ratanasuttaṃ)》裡佛陀開示說:「即使他們極放逸,也不受取第八有(kiñcāpi te honti bhusappamattā, na te bhavaṃ aṭṭhamaṃ ādiyanti)」,意思是,預流聖者在證得預流道時斷除了有身見(sakkāya diṭṭhi)、戒禁取(sīlabbattaparāmāsa)和疑(vichikicchā)三結,即使他們非常的放逸,也不會投生超過七次的生命體,必定能得究竟苦邊,趣無餘依般涅槃,絕不會再有第八次受生。這是佛教的基本知識。

菩薩由於其悲願,願意生生世世在生死輪回中累積他的波羅蜜,圓滿三個層次的十波羅蜜,從被授記為菩薩後,至少要歷經四阿僧祇與十萬劫的時程才可能圓滿。菩薩在證得聖道聖果時,是在最後一生才可能發生的,當他證得預流道時,馬上就接著證得預流果、一來道、一來果、不還道、不還果、阿羅漢道和阿羅漢果了。

由此可知,由於如果菩薩證得預流道成為聖者,表示他馬上要成佛了;如果他的波羅蜜還沒有成熟,就不可能證得聖道聖果,必定是凡夫而已。

個人在此要向「聖法大長老台灣弘法行」的主辦單位糾正一下,據 個人所知,聖法大長老是一位修菩薩道志願成佛的大長老,但你們的海報用「一生難能得遇的聖者」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他真的是一位修菩薩道的人,現在不應該是一位聖者;此外,我們南傳佛教是沒有在使用「加持力」這種用詞的。

南傳佛教的佛陀觀

1. 成佛的因素是什麼

我們台灣有些出家師父常常會向信徒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其實這是不對的!

成佛的因並不是念佛,而是從被授記為菩薩後,至少要歷經四阿僧祇與十萬劫的時程來圓滿三個層次的十波羅蜜;要圓滿了他的波羅蜜後,時機成熟了,菩薩才可能成佛的。

因此,如果一個人未經一尊佛為他授記,就不可能成佛;菩薩依根機要以四阿僧祇與十萬劫、八阿僧祇與十萬劫或者十六阿僧祇與十萬劫的時程來修習波羅蜜;當這位菩薩圓滿了三個層次的十波羅蜜,時機成熟時,他就能成佛。

2. 不可能有兩尊佛同時在世

就如《長部》 、《中部》 及《增支部》 等所提到的:「諸比丘,這是不可能、不會發生的,在一個世間界不前不後有兩尊阿羅漢、正自覺者出現,這是不可能發生的。(“Aṭṭhānametaṃ anavakāso yaṃ ekissā lokadhātuyā dve arahanto sammāsambuddhā apubbaṃ acarimaṃ uppajjeyyuṃ, netaṃ ṭhānaṃ vijjati.)」

所以世間只可能有一尊佛陀,不可能同時有兩尊佛陀。

佛陀、獨覺佛與聲聞弟子的差別

1. 正自覺的佛陀是不依靠導師,自己體證通達四聖諦的四種道智。除了斷除內心的煩惱外,佛陀也斷除了過去世的習氣(vāsanā)。一切知智是明瞭一切值得了解之事。佛陀除了自己體證四聖諦外,也能教導他人如何修習以體證四聖諦。

要成佛必須積累四阿僧祇與十萬劫、八阿僧祇與十萬劫,或者十六阿僧祇與十萬劫的波羅蜜。

就如上面所說的,世間只能有一尊佛陀,不可能同時有兩尊佛陀。

2. 獨覺佛(Paccekabuddha,辟支佛)是無師自通地體證通達四聖諦的四種道智。獨覺佛能自己體證四聖諦,但無法教導他人如何修習來體證四聖諦。為什麼呢?因為體證四聖諦要修習觀禪的所緣—名色法,名色法是勝義法,是非常微細的,要精確地講出這些勝義法是一切知智的佛陀才有這個能力的。

要成為獨覺佛必需積累二阿僧祇與十萬劫的波羅蜜。

根據經典及註釋書的記載,獨覺佛可能有幾位同時存在世間,有時甚至有五百位獨覺佛生活在一起。

3. 聲聞弟子是必須依靠佛陀的助力才能體證通達四聖諦的四種道智。聲聞弟子自己無法體證四聖諦,但由於佛陀教導的關係,聲聞弟子也能教導他人如何修習以體證四聖諦。

聲聞弟子可分為上首弟子、大弟子和普通弟子三種。

諸佛的上首弟子有兩位;我們喬達摩佛的大弟子有八十位;而普通弟子則各尊佛有所不同。

上首弟子要積累一阿僧祇與十萬劫的波羅蜜;大弟子要積累十萬劫的波羅蜜;而普通弟子所積累波羅蜜的時程並沒有限定。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這篇是 覓寂 2015年9月5日在台北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南傳上座部佛教律儀研習會」開示的講稿,當時聽眾大約130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