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禪風集  

關於生命的感悟

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一個尖子生考上了麻省理工學院,在那裡所有同學都很優秀,競爭非常強烈,她發現再也不能出類拔萃,在各方面贏過別人,於是覺得生活看不到希望,鬱鬱寡歡,最後選擇了自殺。第二個故事,一個貧窮的男孩子,六歲時父母離異,十三歲時又不幸的失去了雙腳,他過著行乞的日子,只能靠雙手走路。但是他卻選擇勇敢的活下去,積極陽光的心態也激勵了更多的人,給別人帶去正能量。兩個起點不同的人,一開始的天之驕子,後來卻絕望的結束生命,而另外一個悲劇的人生,挨苦受累,卻宣示著生命的勇氣、意志和幸福。

感悟

決定生命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的心。如果心掉進茫然,掉進悲觀,掉進負面,當我們的心有病時,縱然你擁有很多世人沒有的東西,還是可憐之人。佛法是最好的醫治心病之藥。

總是感覺到苦,是我們的心太脆弱,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打敗仗了。如果我們有法,我的心對生命看個明明白白,得失真的那麽重要嗎?不要埋怨你的鞋子不夠漂亮,要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沒有腳的人。

不管你在哪一個處境,不管你在哪裡,走下去,沒有時間停在原地去比較、埋怨、懊悔、妒忌。我們在哪樣的處境,就把那個處境活得最好。

誤認非法為正法,誤認正法為非法,抱持邪見的人,永遠無法了悟正法。(《法句經•11》)那些把重要的看成不重要,把不重要的看成重要,這樣的人不能夠找到重要的東西。那些把重要的看成重要,把不重要的看成不重要,這樣的人在生命裡面能夠找到重要的。生命裡面重要的,有內涵的、關鍵的東西是徹底的遠離痛苦,得到快樂,了悟正法。

每一個人的因緣都不同,都是在不同的起跑點上,生命裡重要的不是贏過別人,比別人好,而是能夠把自己發揮的最好,讓自己活得快樂,充實,從而能夠幫助別人,過有意義的生活。在生生世世的輪轉裡,最珍貴的事情是修行。我們一直要進步,成長,而不是急著去追求大家都在追求的東西。有人釣魚時會用技巧讓魚鉤反覆跑動,又短暫停一下,不明真相的魚群會因好奇而爭搶,以致於上鉤。眾生的心理和魚一樣,如果有東西停在那裡給他們,就會懷疑、思慮、試探,但如果目標是跑動的,而且大家都在急著爭搶的時候,來不及等看清楚目標就爭奪,其實搶到的可能是漁夫的魚鉤。以為別人沒有的,需要爭搶的東西就特別難得珍貴,這種畸形的心理很可怕。

真正的問自己,我需要得到它才快樂嗎?我需要贏過別人才快樂嗎?我需要別人承認我才快樂嗎?這些都是不實在的,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當內心充實,很清凈,有法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會快樂。

我們並不會因為別人看起來比我們快樂而變得不快樂。快樂這個東西不會因為別人有,你就得不到。

如果需要贏人才會快樂,那麽快樂的人只有少許爬到頂峰的人,由於擔心這個地位隨時會被人超越而失去,他們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不需要競爭、活的踏實穩定的心才會快樂。

我們不需要去追求沒有智慧的人的認同,為了這種認同的人活不出自己的智慧。好比要尋求小狗小貓的認同,它們朝你搖尾巴不是因為你多有智慧,而是為了得到你手中的食物。

心可以從狹窄的時空中跳出來,智慧反而能夠發揮的更遠。

也許我們走出一片土地,就可以發現更綠的草原。有時輸了是成就,贏反而帶來痛苦。但是我們的自我不甘心去輸,這是很傻的。

死隨念的好處是,當我們想到死亡,就會有另外一種智慧去看待生命。更進一步,如果我們能夠看到生生世世的輪迴。現在的一切得失只是一個渺小的點,如果這個點上我們作對了,生命就會往上更好的提升,做錯了,就向下墮落。但是至於果報上是順的還是不順的,什麽得失,冤枉,委屈,這些都不重要,都是一過去就沒有了,重要的是當下注入的因不要錯,要有法。

不要一輩子做面子的奴隸,要問自己,我在實質上,在內涵上,是否活的充實。

五根五力的平衡

五根五力是指信、進、念、定、慧,這五種本質屬性是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當五根堅固強大,發生力量的時候稱為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第一種平衡:信和慧的平衡

(一)慧

當我們講信和慧的平衡時,這裡的慧不是指究竟的智慧,而是指對法、對導師的信心不夠,一直用聰明的心去過多的分析、思考、判斷,以致於難以好好用功,虛度時光,錯過修行時機。這個時候需要一點單純的信心來獲得力量。一開始就懷疑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實修,只需要好好的去做一場試驗,先以單純的心入禪開發定力,再通過修習觀禪就會有真正的智慧。

(二)信

盲信的情形也比較危險。完全不動腦筋,盲目相信導師,沒有一點自由思考的空間,甚至連他教你破戒的事情都去做,那就沒有智慧,心很虔誠,卻完全信錯了。佛陀在《羯臘摩經(Kālāma Sutta)》裡說:『即使是聽起來很符合你的想法,很符合你的邏輯思維,也未必是對的,也未必要相信。』請自來看吧,佛陀所善說的法是現前可見、無過時的,為每個智者皆能證知的,佛陀教給大家方式來驗證真理,當你親自體證,那時才能真正的相信與接受。

如何平衡信和慧?

在完全深信之前,我們要先多聞了解,思考分析,修行一開始要如何走,之後的一段時間,禪修者要暫時把聰明和疑惑放在一邊,姑且當做一場實驗和探索,先去走一趟看看如何,過後可以再去研究和評估。比如你決定參加這個禪修營,那麽這期間就當做一場試驗,我就相信導師,他怎樣教,我就怎麽樣做,這不是盲信,在禪修營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好好的評估一下。這個修行的路對嗎?他教的有道理嗎?這個方法值得我繼續的付出,繼續嘗試嗎?但不要在試驗的過程中一直懷疑,百般思索,那麽這個試驗就做不成了。試驗期間需要信心帶來單純的力量,信心不夠會思慮過度,很難獲得定力。所以信心和智慧要平衡。

真正的智慧不需要平衡

這裡的智慧是指過多的聰明和思考,而真正的智慧——修所成慧,我們從來不會嫌太多,因為我們再有智慧,也不會比佛陀更加有智慧。

(一)精進

精進不是盲衝打拼,貪求是苦因,如果精進力是用貪求來推動就是苦的。從對世間的貪求變成對修行的貪求,這是不對的,不可能用苦因來修行。貪求的心所是貪心所,貪求結果,就會為了貪求而苦,就會有失落,有惆悵。

(二)欲心所

這裡的欲(chanda)不是欲望的欲,而是‘要’,是一種追求,想要得到什麽,卻不需要用貪。比如我們要從這裡走到那裡,只要走就是了,不需要貪,該做的事情就去做,這個和貪欲是有區別的。我們可以用欲心所去奮鬥,精進修行。

精進和定的平衡

如果琴弦調太緊的話就會斷掉,如果太鬆就發不出聲音,只有當琴弦的鬆緊調得恰恰好,才能發出悅耳的琴聲。修行也是如此,過度的打拼精進導致太緊,而過度的鬆弛安逸會進入昏沈,這也不對,鬆緊要恰恰好,修行才有效率。

阿難尊者證悟阿羅漢

在佛陀入滅後第一次經典結集的前一晚,阿難尊者整夜都在很精進的行禪,到天差不多要亮的時候,他想:“我這樣打拼都不行,應該是五根五力不平衡了,我需要休息”。於是他很有正念的躺下,就在他的身體斜躺下去,他的頭剛剛碰到枕頭的那一刻,因為稍微放鬆一點,他的五根五力達到了平衡,就在這個姿勢裡他證悟成為了阿羅漢。這就是平衡的作用。

平衡方法:姿勢

坐太久了昏沈有時候需要行禪和立禪來平衡;心若是太活躍了,就需要多一些的坐禪,有些時候也允許臥禪,許多學生練習臥禪容易睡著,所以很少用。通常只有很自愛,精進力很強的學生才會叫他練習臥禪,要看每一個人的情況。

平衡方法:傾向

還有一種簡單的平衡方式,當你發現不平衡,比如心很昏睡了,那麽就讓你的心傾向於精進力,其實心會知道什麽是精進的狀態,有些決意波羅蜜比較強的人,他只要傾向精進,那麽精進力就會浮現起來了;如果他發覺心太活躍了,就傾向於寧靜的狀態,比如睡之前的那種狀態,這樣一傾向就自然平衡了。

平衡方法:調身

身體的平衡也很重要,禪修期間可以選擇瑜伽、拉筋、太極等輕柔的運動,但不要劇烈的運動,因為那會帶來躁動的氣血,怕你自己處理不好。但是對於禪修高手來說不成問題,因為他可以很熟練的調心調氣,調整身心狀態,會有辦法來平衡。大多數人在禪修期間,要有比較平穩的生活節奏,這樣會容易平衡。

平衡方法:喜悅

有一個比較容易的方法,可以不用想就自然的平衡,那就是對禪修的目標生起喜悅心。不是把注意力強加在目標上,而是對它感興趣,喜歡它,仿佛你被它吸引著,就會自然平衡。

七覺支的平衡

七覺支

七覺支是:正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正念

和五根五力中的正念一樣,七覺支中,正念是不用平衡的,正念本身就是平衡者。有正念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會被省覺而自然達到平衡,如果一個人一直在正念上下功夫,修行就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寂靜和活躍

在七覺支中:擇法、精進、喜是屬於活躍的覺支;輕安、定、捨是屬於寂靜的覺支。當我們講七覺支的平衡,基本上就是指這兩組能量的平衡:活躍的能量,寂靜的能量。如果心有惰性,打坐太舒服一下子昏睡了,那麽就讓心傾向於活躍來達到平衡;如果心過於興奮,比如聽法喜悅或打坐有點狀態,就開始分析討論,以為領悟佛法了,結果給自己騙去了,這些就是不平衡。

如何判斷平衡

判斷的標準是我們是否對目標有正念。有時候好像很昏沈,但是心陷入懵懂,但是只要你對目標有正念,繼續可以省覺到目標,不要擔心,不管你在哪一個境界,就算你的感覺是好像深睡,那也是對的。在定越來越深的時候,就會進入越來越寂靜的狀態,昏睡和深定的差別是,昏睡是懵懵懂懂的,心迷糊了,什麽都不懂了,而深定還是清清楚楚的知道目標。

注入正因

希望大家在用功時,更懂得如何正精進,只要你時時刻刻都在正精進,修行只有讓你的生命更好,不可能會倒退的。如果你不懂得正精進,有可能越精進,反而越糟糕。許多學生打坐腿疼了,問師父該如何用功。其實很簡單:只要你還能夠進一步正精進,注入正的因,那就繼續。如果你已經痛到心已經被拉走,不能夠專注在目標上,心不夠強大,把持不住,被疼痛扯住了拉不回來,這個時候再努力的逼自己也沒有用的,只是在造苦因,造苦因的修行是不會成就的。所以要量力而為,心不夠強大的時候,就先退一退,等到心足夠強大時再來面對這個考題。如果你能夠正精進,如果你的心能夠克服疼痛的干擾,甚至還能夠專注的更好,那就繼續吧!因為你還能夠注入正因。

單純

修行的原理很簡單,沒有太多的複雜。我再次強調單純的力量,不要掉進複雜,以為一定要以九牛二虎之力得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的盡力。不是的!修行不一定要這麽苦的。特別是這個入出息念的禪法,只要你能夠繼續的注意目標,每一個時刻對目標保持專注,喜歡它,被它吸引,知道它,不離開它,一剎那又一剎那的安住,那就夠了,這個禪法肯定能夠成功的。

理論是為了大家理解,對修行的歷程,禪修的指示更加有信心,但是真正修起來是非常單純的。

以上是平衡的方法,通常我不講太多平衡的原理,但是不講的話,學生不明白其中的內涵,會產生疑慮。其實通常導師的每道指示都在調整學生的不平衡,只是不講出來,以免攪亂學生的思想,天天想著自己去調,結果思慮太多,反而越調越不平衡了。有時做一個傻傻的聽從指示的學生,修禪效率會更好。總是扭曲指示,聽不懂指示的人,他的思想有偏差,就沒有辦法進步,學生要對指示有信心,也要靈活運用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