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禪風集  

修行的情商智慧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很多人以為修行止觀禪是純理性的東西,其實我們在修行的時候兩種品質都需要具備:理性的能力和感性的能力,如果在這方面不平衡的話,修行的路會艱苦得多。感性的層面特別牽涉到我們的感受,如果一個人的感受很健康,或者說情商很好的人,通常修行時會少很多的痛苦。

智慧的基礎

有情商的人,感受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他的感情世界可以很豐富,但絕不會泛濫。菩薩在行菩薩道時,也是靠著理性(智慧)和感性(慈悲)這兩股力量成就的。其中一種菩薩特別要具備的智慧是方法善巧智(Upāyakosallañāṇa),這種智慧特別注重方法,它了知怎麽樣的因帶來什麽樣的果,及如何最有效率的達到目的,這種智慧不是狡猾,而是善巧,因為它的基礎來自對因果的認知。

感性的層面

菩薩的大悲心(Mahā-karuṇā)是他感性中的特別突出的層面,因為救苦救難的發心。其實菩薩不只是修悲心,他的感性即情商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其中捨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而智慧是建立在真相的基礎上,知道‘眾生是自己業的主人(Sabbe sattā kammassakā)’,這種捨不是麻木的捨,而是他的心可以觸到眾生,但卻不會動搖。慈悲有時講大悲心,有時籠統講慈悲,在十波羅蜜裡講慈(mettā),其實這個 mettā 裡面也包含了悲(karuṇā)和喜(muditā),慈悲喜都屬於愛,只是通過三個層面更精準的把愛的特點標出來,這是感性的層面。

感性的力量

感情豐富又聽指示的禪修者都很容易修上去,因為她的感受很強很容易貼近目標,心很柔和。要成就定慧,我們需要有六雙品質:輕快、輕安、柔軟、適業、練達、正直,有輕快、輕安、柔和才容易適應,才能真正有力量練達和正直,所以感情豐富,感受也好,很健康舒坦的心很容易修定修慧。

感性的危險

過於感性的危險是感情泛濫,到時候就亂成一團,修行出最多事情的也是感情過度豐富,而又不理性的人。

喜悅的作用

初禪的禪支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二禪是喜、樂、心一境性;三禪是樂和心一境性;四禪是捨和心一境性。在初禪和二禪時有喜受樂受,不會是捨受的,所以喜跟樂就在一起,讓人比較容易得到禪定。修禪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保持正念。但是時間久了,大多數人會厭倦單調的目標而把注意力轉移,在這個時候如果心有喜受和樂受,就不容易厭倦,自然貼在目標,一貼久了,定力自然就生起。等到你開始嘗到正念帶來的好處時就自然有維持的力量,在那之前,生命裡多一些喜悅會好一點。

戒清凈的喜悅

佛經裡有很多例子,修行人想到自己戒清凈就會帶來一種很特別的力量,就是很強大的喜悅,借喜悅心就平靜下來了,什麽都干擾不了他,祥和了,平靜了,安定了,專注了,就很容易修上去,這是非常的殊勝,所以這種喜悅對我們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讓我們克服許多修行上的困苦。

功德的力量

有些人生命裡有很多苦,但他有做很多好事和功德,很奇怪的,有美德的人在艱苦的時候就會有人來幫助他,讓他能夠走下去。所以我們生命裡多累積一些功德,多做些好事,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會浮現,成為我們生命的一種力量,要善待別人,不要每天在心裡怨恨,埋怨這個,埋怨那個。

不要用負面的心捍衛正面的東西

用負面的心去捍衛很正面的東西不會有好結果,一旦使用攻擊性的言語,我們的心也充滿負面和黑暗,也不能夠代表正面的東西,這樣是幫倒忙,要有風度的去指正。即使在最艱苦、最委屈的時候,在被人攻擊,被人冤枉的時候,我們的善心也要能夠承受,這很重要。

瞋心破壞喜悅

如果我們起了瞋心,心裡總是委屈,總是憤憤不平,就會破壞我們學法的喜悅,就不容易平和,不能打坐。這個世界不存在真正的委屈,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冤枉,只要你的心會受傷會受苦,你就肯定有錯,因為有一個‘自我’才會受傷。有情緒,起煩惱心就是自己的錯,先解決自己的錯。還有一個是過去的業,很多事情從表面看是不公平的,但從究竟來講,從長遠的因果關係來看,一定是公平的。現在沒有錯,過去也曾經錯過。

因果關係

社會要維持表面的公平,國家的法律就是讓因果關係明顯化,人們知道這樣做,國家會抓你,才不會去做惡。其實不管在現世能不能馬上見到因果,從長一點的時間,因果關係絕對是逃不了的,就像你播的種子,有的很快結果,有的需要兩三年才成熟的。但是人們看不到,所以他們覺得他可以是那個例外的人。對因果真的有信心的時候,我們對許多委屈就不會掛礙這麽多。

別人做錯了,我們也是一顆慈悲的心。造惡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憐,因為他們的心現在黑暗,而且他還在造下苦因。所以我們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造惡的人,我們心裡面就可以諒解。但諒解並不表示給他重來的機會,有時候可以給機會,有時候有些人因為某種情形,就再也承擔不起機會的,至少在這一輩子。但是在永遠無限的未來,沒有一個眾生是沒有希望的。

逆境的如理省思

要感謝給我們製造麻煩的人,也許是我們的惡業成熟了,他沒有正念對我的惡業起反應,幫我消業障,把我們背上的垃圾減輕了。你會這樣子看待的話,受委屈時心裡也可以轉一轉,讓它成為我們累積善法的經驗。有時候想,連佛陀都要為曾經的惡業受報,我們不要受報?這樣子想,我們的心就會謙虛一點,比較能夠接受生命裡的不如意和不公平,我們的心就平和得多,能夠忍耐和寬厚,建立起讓我們安穩和快樂的美德。逆境時,修忍辱波羅蜜的機會就送上門了。當然真正的忍辱不止是忍逆境,也要忍順境。當人家吹捧你時也要忍耐‘貪’不生起,但大多時候忍耐的對象是不好的經驗。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來氣我們,沒有傷害我們,我們沒有惡業成熟,我們怎麽去圓滿這個忍辱波羅蜜呢?

理性的弱點

很多男眾禪修者的弱點就是有時候太理性,可能也因為從小都受過教育要壓制自己的情感,好像是把情感看成是弱點。其實如果能夠平衡,感性可以很有力量。對於心比較冷,純理性的人,生活中要多培養慈悲喜捨,在打坐前散播一下慈心,祝福眾生,會讓心更加柔軟,有助於培養定。如果是硬硬的把心壓在目標上,心越壓制,就會越反彈,這是心的本質。

不容易受傷

訓練我們的心不要去怨恨別人,平和的去接納生命的遭遇,知道一切有它的因緣,情商就會比較高。一旦學會接納,心不容易受傷害,就容易為眾生付出,給別人慈愛。容易受傷的人,很難生起慈悲心,情感很脆弱,美德也不會太可靠,遇到考驗就會失去。平時忠誠,善良,柔和的人,受傷時也會顯現出醜陋惡毒的一面。要有一顆很健康的心,不容易記恨,不容易受傷,很容易寬容,我們的慈悲才會有力量,經得起考驗,真正給世界帶來好的貢獻。修行也是一樣,有些情感很豐富且信心很強的人,定力爬的很快很高,但是他碰到一點點考驗和挫折,禪定就破掉了,走不了太久,除非他的功德非常殊勝。所以戒(包括美德)是定的基礎,美德也包括情商,他的善要受得起打擊。在困苦、委屈、被錯待之中能夠守得住。要修定,一定要在戒上多下功夫。

來什麽接什麽

生活中訓練自己,不管眼耳鼻舌身意遭遇到什麽,我們的世界經歷了什麽,在任何的處境中都要一、不起煩惱,二、生起最強的善法。來什麽接什麽,接的漂亮,接的不反彈,沒有不善心生起,接的最有善心,只要我們的心像虛空一樣,什麽東西都傷不了。

務實

從務實的角度,告訴自己不要起煩惱,馬上要做對。就算犯了很離譜的錯誤,只要快快的恢復,就有適應現實生活很重要的品質。現在已經錯了,能夠怎麽樣?在修禪的時候也是如此,就算一個小時都在打妄想,不要認為剩下的五分鐘就沒有希望,那你就放棄了五分鐘的修行。以前我在每一個雨安居都告訴自己,在這個雨安居就要成就。在每一支香坐下去時,我都在想這一支香要成功!但是雖然這樣想,我卻完全沒有壓力,只是在當下注入最好的因和努力,一枝香又一枝香,一年復一年,以最認真的心去對待,也因為這種努力,能夠做最有效率的奮鬥,時間到了就能夠收獲成果。

用高情商來修行

生活中充滿許多清凈的快樂。不需要把修行的歷程變得痛苦、艱難和漫長。要允許自己快樂,快樂的心很單純,不會複雜。不快樂的心知覺會扭曲,不能準確看待事物。一顆負面、可憐、不陽光的心,注定會讓生命變成悲劇,因為一個人天天生活在負面的世界裡傷心、憂愁、焦慮、恐懼,都是在造苦因。一個修行人沒有權利不快樂。天天沈醉放縱在痛苦中是消福報,承擔不起大家的護持和導師的講法。

畸形心理

有些人天天放縱自己苦,是有一種博同情的畸形心理。以為苦可以得到最多的注意力,就繼續苦下去。他的因果關係搞錯了,他想得到的是注意力、安慰、關注、同情、憐憫、重視,而不是要他的病好起來,不要用折騰自己來得到想要的東西。

三種精進

三種精進是開始、中間和結束的精進,分別是啟動的力量,延續的力量和總結的力量,這和業的模式有關。有頭沒尾的人,他生命的模式就是有頭沒尾的。一個修行界明覺的人,如果他托缽的時候,開始有正念,中間有正念,但是最後結束沒有守護正念,這種人不能成就。開始和中間有正念,結尾沒有,不能成就。開始有,中間沒有,總結有,可能成就。開始忘了,中間忘了,結束記得,還有希望成就,這不是迷信,而是業的模式。做事情結尾時候的總結很重要,如果習慣於不總結,修行時也很難得到總結的利益。最好是貫徹頭尾的修行,比如呼吸時候要注意全息,吸氣的開始,中間,結束,呼氣的開始,中間,結束,整個過程都能夠保持正念和歡喜。有的禪修者開始有新鮮感,很高興暫時擺脫了繁重的工作頭幾天打坐很好,但中間和後面都不好了,沒有興趣了,所以要建立健康良好的模式。最好的模式是不去想開始中間結束,只要這個一剎那專注,把法活的最好。任何時刻生命的態度,把握現在的機緣,讓當下做的最好。修禪的過程就是培養好的心的模式,修禪和生命是息息相關的。

翻過錯誤

頑固的人,心傾向於問題的人很難教。愚癡的人,心會粘著問題。有些心傾向於解決問題的人比較好。不要浪費時間在錯誤裡,在負面的世界上打滾。如果師父點破你應該很高興。《法句經•76》說如果有一個人指出你的錯誤,你應該珍惜他,把他當做指出寶藏在哪裡的人。師父越清楚知道你的錯就越容易幫你。只有知道我們的錯誤,才有可能把錯誤翻過來,那就是珍貴的寶藏。

長壽

上最長壽的職業是宗教家,第二長壽是政治家。政治家很耐得住攻擊,不容易倒下來,以‘有我’的力量去忍耐,非常務實;而那些整天哀怨,以為世界都對不起他的人,肯定短命多病。

法的力量

有學佛智慧的人,有無我的精神,慈悲的胸懷,更加要有力量。學法要學到心強大起來,最強的心,不是堅硬的心,而是備受攻擊打擊的時候,仍然可以保有內心的溫柔、慈愛、美德、很輕鬆、安穩的睡覺、很好的修行。真正的強者是打不到的,看起來很平凡,但是你傷不了他,撞不到他。這是真正有法的人的力量。

兩只翅膀

希望大家學法修行時要這樣培育自己的心,讓自己智商和情商,理性和感性,慈悲和智慧,都能夠平衡,像鳥兒的兩只翅膀一起拍,可以飛得更高更遠。如果只是偏向一邊,純理性的,冷冷的看著呼吸,就等於只用一只翅膀要飛向天空,很辛苦,很累,一下子就疲倦無力;如果讓情緒泛濫,一股腦亂衝,不動腦筋,看到刀直接拿手去抓刀尖,結果斷指流血,這是感性蠻衝的危險。所以要理性和感性平衡的發展。感性是一種力量,理性是一種準確性,看清楚路再走,想清楚了再做,這是有智慧的。不要閉上眼睛往天空掃射,而是睜開眼看清楚靶子在哪裡。一槍射中,就不會浪費那麽多的子彈,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平衡,把力量消耗的最少,在打坐中充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