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970_471095866330631_160329487_n

 

第九章懺悔的意義

 

懺悔是把自己的罪過說出來,向對方表白自己的過失,請求對方原諒。

 

懺悔的意義並不是在於消除惡業,而是在於悔過自新,懺悔並沒有消除惡業的作用。

 

人們之所以會懺悔,是因為自己做了過錯或犯了罪,基於慚愧而向他人表露自己的過失,因此,如此的懺悔是善的。

 

慚(hiri)的特相是對自己的惡行感到厭惡;作用是不作惡行;表現為避退惡行;近因是尊重自己。

 

慚是恥於為惡,是由內心表現出來對自己惡行的慚恥心、羞恥心。慚是做了惡行會受到自己良心譴責,因此是尊重自己,是善心所。

 

愧(ottappa)的特相是對自己的惡行感到害怕;作用是不作惡行;表現為避退作惡;近因是尊重他人。

 

愧是對自己惡行感到愧對他人。愧是知道那些事情會傷到別人而不去做,因此是尊重他人,是善心所。

 

一個人有慚有愧,就能尊重自己與尊重他人。感到慚的時候,就是對得起自己;感到愧的時候,就是對得起他人。佛陀在《增支部‧二集‧行為經(Cariyasuttaṃ)》說慚與愧這兩種法能保護世間:

 

「諸比丘,有這兩種白法保護世間。是哪兩種呢?慚與愧。諸比丘,假如沒有這兩種白法來保護世間,則不知這是母親、姨母、舅母、師母及師長之妻,世間將走向混亂,猶如羊、山羊、雞、豬、狗、豺狼。諸比丘,正由於有這兩種白法來保護世間,所以知道這是母親、姨母、舅母、師母及師長之妻[1]。」

 

一個人有慚有愧,才知道禮義廉恥,才知道羞恥。如果一個人沒有慚愧,就沒有羞恥感。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有羞恥感,有慚愧心,而動物通常沒有慚愧心。

 

因為有慚愧心,有良知,才有道德行為的底線,所以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正是因為人有了慚愧心,所以這個世間才能維持秩序,不會亂倫,不會亂來。

 

因此,人們之所以會懺悔,是因為自己做了過錯,基於慚愧而向他人表露自己的過失,所以這樣的懺悔是善的。

 

有人可能會說,難道犯了錯不用懺悔嗎?並非如此,而是要依法而行,而且要了解懺悔的目的。

 

例如:阿闍世王(Ajātasattu,未生怨王)之前聽從提婆達多的慫恿,殺害了自己的父王,在聽了《長部‧沙門果經》時,表白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後,向佛陀發露自己過去所犯下的罪行。阿闍世王向佛陀說:「尊者,罪惡戰勝了我,我如此愚蠢,如此愚癡,如此不善。我為了奪取王權而殺死了父親、正直、如法之國王的生命。尊者,為此願世尊接受我的罪為罪,以防護未來[2]!」

 

佛陀說:「大王,罪惡確實戰勝了你,你如此愚蠢,如此愚癡,如此不善!你殺死了父親、正直、如法之國王的生命。大王,如果你能見罪為罪,如法懺悔,我接受此事。大王,這就是在聖者之律中成長:能見罪為罪,如法懺悔者,在未來得以防護[3]。」

 

「在未來得以防護(āyatiṃ saṃvaraṃ āpajjati)」:是指為了防護未來,未來不再做出同樣的罪行,不再做出類似的過失。

 

一個人做錯事時,不應該把它隱瞞在心中或壓抑自己的過錯,或者知道自己做錯了還不肯表白道歉,而是應該坦誠地把自己的過失表白發露出來,請求對方原諒,然後在未來努力防護不再重犯。因此,下定決心從此未來不再重犯才是懺悔的意義。如果犯了過錯就去懺悔,懺了又再重犯,如此反反覆覆,這樣的懺悔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改過自新,未來努力防止不再重犯,懺悔才有意義。

 

在經典中,不只阿闍世王向佛陀懺悔,也有幾位比丘和在家居士向佛陀懺悔他們自己的過失。

 

懺悔對出家比丘與在家人的情況和內容是不同的。

 

佛陀針對比丘制定了很多戒規,後來被記錄在《律藏》裡。佛陀為比丘所制定的戒依所犯的嚴重性,分有輕重罪。比丘所犯的罪,巴利語稱為“āpatti”,翻為「罪」。比丘依犯罪分類的不同,懺悔的方式也有差別。

 

比丘依所犯的罪分類成五罪篇(pañcāpatti-kkhandhā,五罪聚)和七罪聚(sattāpattikkhandhā)。

 

比丘一旦犯了最嚴重的他勝罪(pārājika,波羅夷),就失去了比丘身分,不但無法懺悔,而且終生無法再出家受戒為比丘。

 

比丘若犯了僧初餘(saṅghādisesa)罪,除了要在至少四位比丘前舉行羯磨施以六夜摩那埵(mānatta)的處罰外,最後還要有至少二十位的比丘僧團為他出罪才能恢復清淨。

 

比丘犯了其餘篇聚的罪,如果與財物有關,必須先捨棄該財物,再懺罪,依所犯的罪輕重,至少要在一位比丘前懺悔。

 

如果沙彌違犯了十戒中的殺生、不與取等前五戒,他的戒師應該令他悔改後,再令他重新受戒。因為沙彌一旦違犯了前五戒中的任何一條戒,他的沙彌戒和沙彌身分即喪失,需要重新受戒來恢復他的沙彌身分。

 

如果沙彌故意謗佛、謗法、謗僧及邪見,他的戒師或僧團長老應當施以處罰後令他懺悔,假如他不悔改,則令他還俗;如果沙彌淫污比丘尼,他的戒師或僧團長老應當令他還俗。

 

如果沙彌違犯了十戒中的非時食、故意觀聽跳舞、唱歌、音樂或表演等後五戒中的任何一條戒,他的戒師有責任教訓他,令他做一些諸如挑水、打掃環境等工作來懲罰他。由於違犯這五戒還不至於構成應令他還俗,因此是否重新給他授戒都無所謂。

 

在家居士如果違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條戒,由於他的五戒已經喪失,因此不需要特別懺悔。他可以在沙彌、比丘或佛像前再度受取五戒,並謹慎地持守,下定決心不再違犯五戒即可。

 

懺悔雖然無法消除惡業,但卻能去除某些障礙。例如:假如有人誹謗聖者,這個惡業將會造成他禪修和解脫的障礙。如果他向所誹謗的聖者發露懺悔,就可以去除他的這項障礙。

 

懺悔雖然無法消除惡業,但並不是犯了過失就不必向對方道歉請求原諒。犯了過失得罪他人,向對方道歉請求原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1] A.i,p.51. (pg. 1.0053)

Dveme, bhikkhave, dhammā sukkā lokaṃ pālenti. Katame dve? Hirī ca ottappañca. Ime kho, bhikkhave, dve sukkā dhammā lokaṃ na pāleyyuṃ, nayidha paññāyetha mātāti vā mātucchāti vā mātulānīti vā ācariyabhariyāti vā garūnaṃ dārāti vā. Sambhedaṃ loko agamissa, yathā ajeḷakā kukkuṭasūkarā soṇasiṅgālā. Yasmā ca kho, bhikkhave, ime dve sukkā dhammā lokaṃ pālenti tasmā paññāyati mātāti vā mātucchāti vā mātulānīti vā ācariyabhariyāti vā garūnaṃ dārāti vā”ti.」。

 

[2] D.i,p.85. (pg. 1.0080)

Accayo maṃ, bhante, accagamā yathābālaṃ yathāmūḷhaṃ yathā-akusalaṃ, yohaṃ pitaraṃ dhammikaṃ dhammarājānaṃ issariyakāraṇā jīvitā voropesiṃ. Tassa me, bhante bhagavā accayaṃ accayato paṭiggaṇhātu āyatiṃ saṃvarāyā”ti.

 

[3] D.i,p.85. (pg. 1.0080)

Taggha tvaṃ, mahārāja, accayo accagamā yathābālaṃ yathāmūḷhaṃ yathā-akusalaṃ, yaṃ tvaṃ pitaraṃ dhammikaṃ dhammarājānaṃ jīvitā voropesi. Yato ca kho tvaṃ, mahārāja, accayaṃ accayato disvā yathādhammaṃ paṭikarosi, taṃ te mayaṃ paṭiggaṇhāma. Vuddhihesā, mahārāja, ariyassa vinaye, yo accayaṃ accayato disvā yathādhammaṃ paṭikaroti, āyatiṃ saṃvaraṃ āpajjatī”t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