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 如天鵝般,那智者平穩的飛出世間 ◊◊

 

175偈】

天鵝飛行太陽道,以神通力可行空。

智者破魔王魔眷,得能脫離於世間。

 

【註解】

已證悟的阿羅漢,能脫離一切世間的繫縛,猶如天鵝,在虛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勤奮精進的智者克服死亡,離開這世界抵達涅槃。

 

【智者跨越世界——某僧團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一個由三十名比丘組成的僧團。

  

一天,三十名居住在外地的比丘前來拜謁佛陀。阿難尊者正準備前往侍候佛陀時,見到他們心想:「等他們向佛陀頂禮後,我才進去侍候佛陀。」於是他便在門外等候。

  

佛陀接見了那三十名僧人,並喜悅的為他們弘法,在接受佛陀的開示後,那三十名比丘都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以神通從空中回去了。

  

阿難尊者遲遲不見他們出來,便進去問佛陀:「世尊,那三十名比丘哪兒去了?」「阿難!他們回去了。」「世尊!打哪兒走的?」「空中!阿難!」「世尊!他們都把諸惡斷除了嗎?」「是的。阿難!他們聽完我的開示後,都證得阿羅漢果。」這時,一群天鵝飛越天空,佛陀說:「那已發展四種禪定的智慧者,有如天鵝飛越天空。」

 

【評論】

在多種神通中,最特出的是通神通。通神通是本身成長的多層化的決定力,也是心性轉變之力,這是一種幻化之力,同時也是修行者意識上的創造力,也就是從一個肉體到一個心智所造之體的過程之力,也就是固有的觀想力,在危險中保持不受侵襲,高深的定力也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聖者的神通,是控制個人思想之力,使人把厭惡之物視為不厭惡,不厭惡之物視為厭惡,並保持時時不動搖,充滿鎮定力,泰然自若。這種心智訓練常在經典中提到,但聖者的神通在經典中只被提到過一次。

  

神通之足,就是獲得神通的路徑,神通可以從四方面獲得:一、定力。二、精進力。三、心力。四、識別力。這四種力皆與意志力為伍,因此它們是超凡的,也就是說這四種力與道和果有密切的連繫,但是肉體是最大的因素,它們是世俗的,因此佛陀說:「比丘啊!修行人通過以意念為主要因素來達到關注(止),這就叫意念關注。」

  

這四條路徑能引導我們獲得神通。心性的轉變,獲得正法之生,甚至掌握其他技藝的能力都在裡頭。

  

一旦修行人通過實踐發展而到達神通之路後,他們擁有各種神通。天耳通——能聽到天界於人類之聲;他心通——能意識其他生物的思惟;宿命通——明了宿世因緣;天眼通——能覺察各生界即各生物;漏盡通——斷除煩惱與偏見。心智的解脫要通過智慧斷除煩惱與偏見而後獲得。

   

擁有神通者跨越虛空,阿羅漢道的聖者,該完成的任務已完成,苦的重擔已捨棄,一切欲望和無知已滅絕,快樂的翱翔在天空,捨棄不受控制的情感和垢穢,體驗無法形容的涅槃之寧。

  

這時輪迴對他們已失去作用,他們不再造作新業,再生的種子無法形成。雖然,阿羅漢已完全擺脫肉體之苦,但是,這解脫之寧也只不過是暫時性的,他還未完全甩掉這實體。

  

阿羅漢也稱為「無學者」,一個不需要再經過學習、訓練,只憑過著神聖完善的生活而完成「生」的任務者。

  

其他賢聖者——初果到阿羅漢道者,都稱為「有學者」,因為他們仍在訓練中,仍在學習中。

  

最後的樂受——滅盡受想定,阿羅漢在進入涅槃前,享受毫不間斷七日七夜的滅盡受想定,阿羅漢在這個階段完全擺脫諸苦,一切心智活動停息,意識之流也停止運轉。

  

這裡提一提三果聖人,同樣能獲得類似的經驗,獲得無比的寧靜,但與阿羅漢的滅盡受想定有實質上與程度上的差別,只能視為滅盡受想定的先行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