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這是由馬來西亞禪修者Sheng Bing 整理的,由閑雲在天翻譯。這些語要濃縮了德師教學的精華,與各位賢友分享~

●禪修的心要與「覺知」而不是與「經驗」待在一起。

●「覺知」就是禪修的心,它是修行五根之一。(注:其它4根是信、精進、定和慧)

●你修行有多少,進步就有多少-不會多也不會少。

●當以正見覺知到煩惱時,煩惱已經從心中移除了。

●你在覺知上多用一分精力,在煩惱上就會少用一分。

●當覺知比較微弱時,心就不能夠學習。

●(真正的)禪修和渴求是背道而馳的。

●每一次當煩惱升起時,等待並且觀察。讓這種觀察成為一個習慣。

●當我們不帶正見地專注時,煩惱就開始滋長了。

●不要為你的修行設定目標!

●煩惱無處不在-每天在你洗熱水澡時,什麼心會生起你並不知道。

●在家修行的正確態度:任何一次覺知都不會浪費。

●不要從雜念妄想中逃離,而要觀察你思考的動機。因為動機思考才會持續,對嗎?

●禪修覺知六根門(中的實相),而不是概念。

●心不應該認為平靜是好的,因為它也會變化。經驗只是經驗,僅僅是心知道的物件而已。

●由於渴愛,無聊才會生起。

●當我們一再重複地做某件事時,慣性才會建立起來,這是一種自然地精進。

●很多禪修者告訴我禪修是困難的。他們實際在說的是,他們得不到他們想要的。

●當禪修困難重重時,渴愛是導致困難的關鍵。

●如果你有正見,定(三摩地)也已經在那了。智慧、覺知和精進是因,正定是果。

● 覺知-智慧這樣的禪修是一輩子的修行。開悟沒有捷徑。換句話說,心的品質提升就像培育一個生意一樣,而不像摸樂透中大獎。

● 禪修者想要禪修得好,這就是那麼多緊張、沮喪和無聊會生起的原因。

●每次當你感到什麼東西愉悅或者不愉悅時,你就開始觀察它的感受。讓它成為一個習慣。

●和覺知待在一起,記住覺知才是重要的,所緣並不重要。

●如果沒有覺知和智慧,你將會對你一而再、再而三做的事情上癮執著,這就是無明的自然屬性。

●你不可能躲開煩惱。歡迎它們並從中學習。

●智慧不在場,心和所緣粘成一堆。

●當你用力專注于所緣時,心就會開始想所緣像什麼,然後它就變成了一個概念,一個心想像出來的東西。

●許多禪修者想禪修,但並不想全天候禪修。這就是他們不能進步的原因。

●我們並不是要試圖移除煩惱和苦。淨化的過程是通過觀察發生的。

● 如果你不覺知,心就是愚癡的;當有愚癡的時候,任何煩惱都可能升起。

●任何時候當你的身語意有覺知和智慧的時候,你就是安全的。

●當一個念頭攪動心製造痛苦,不要相信或者跟著它走,它是個毫無意義的荒謬念頭。

●不要創造任何事也不要排斥任何正在發生的事,只是保持覺知。

●你不是要試圖使事情向你想要的方向發展,你要試著去如實觀察正在發生的。

●當我們發現我們有錯見,這是正見。

●心從來不會到這或者去那,只是注意心正在發生並滅去。

●不要讓事情自行發生,知道並讓心做出選擇。

●當有「自我個人性地做事」這樣的念頭時,煩惱就開始增長了。

●煩惱會哄騙我們不要去禪修。

●無論你在當下知道什麼都絕對好,因為所緣被知道了,你正在禪修。

●如果你在覺知,這就夠了。不需要專注,不需要費力。

●如果我們急匆匆的話,我們就丟失了正念。

●只有在正念禪修時,你才能做兩件事情,甚至是在廁所裡。

●內觀禪修的所緣一定是自然的,因此你不需要試著去控制經驗。

●「將來」裡沒有禪修,我們只是需要現在就做。

●覺知不使用專注。

●當正念在場,智慧會生起。如果你持續這樣做,心的品質會越來越好。

●不要這樣去想:「我好是因為我禪修得好」;要這樣去想「我好是因為我保持著覺知」。

●你並不需要努力去看,也不需要仔細看。你只需等待眼鏡變得清晰起來。

●禪修者不需要關注所緣,或者關注所緣有多清晰,他應關注的是如何覺知,以及如何讓覺知連續起來。

●不要試圖擁有正確的態度,認出錯誤的態度就可以了。(我們觀察的是當下在那的,而不是尋找當下不在那的)

●覺知只可能在現在,而不是在未來。

●正見不會將經驗據為己有。

●通過心門(覺知心、動機等)觀察所緣時,覺知會更持續。

●如果不理解心的話,直到死亡你都不可能停止喜歡和不喜歡的升起。

●你應該珍視覺知,而不是抱怨經驗。(問問自己的心,所緣不重要,覺知才重要,它相信嗎?)

●好的禪修者是能夠覺知,而不是擁有什麼特殊的禪修經驗。

●如果你知道怎麼賺錢,你就不會擔心賠錢(如果心知道如何覺知,它就不會擔心覺知丟失)。

●如果我們明白因緣自然法,我們就會利用因緣自然法。心也是因緣自然法。

●如果我們瞭解心,我們可以明智地利用它。

●如果你不明白心,它永遠不會休息,因為喜歡不喜歡一直在推動它。

●不用使勁覺知,因為心已經知道了。

●當心和經驗待在一起,喜歡和不喜歡升起;當心和覺知待在一起,覺知會變得越來越強。

●禪修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渴愛和期待。

●渴愛總是要結果,智慧則把注意力放在因上。

●毗婆捨那定從來不擔心所緣。

●當正念在場時,智慧會升起。如果你一直這麼做的話,心變得越來越好。

●如果心不能從所緣中分離出來的話,智慧就不在場。

●所有的煩惱都把注意力投向概念,智慧則把注意力轉向因緣自然法/實相。

●我們在整個一生中,總是帶著渴愛吃飯-食物是一個渴愛所緣。

●如果你睜開眼睛,你不可能過分專注,因為在80%的時間裡,心的注意力會轉向眼門。

●如果你的平靜(定)裡面沒有智慧,你將會執著它。

●平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苦的缺席。

●我們利用所緣來增長覺知,所緣本身並不重要。

●當任何的理解升起,煩惱會越來越微弱。

●每當心認識到覺知在場,覺知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認為禪修好或者壞是因為一個特定的地點、姿勢、或時間是荒謬的。

●因為有正確的態度,任何地點、姿勢和時間對禪修來講,總是好的。

●每當你有正念的時候,你一定要檢查你是否擁有正見。

●如果你的禪修方法正確的話,因為智慧,心一定是愉悅和輕快的;如果禪修時很累,苦很多,那麼一定是有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德加尼亞禪師

德加尼亞禪師從少年時期就跟隨雪吳敏長老(1913-2002)修習,在一段從商經驗後,於1996年出家。目前,他在緬甸雪吳敏禪修中心教導禪修。雪吳敏長老是非常受尊敬的一位尊者,是早期馬哈西尊者指定的第一批禪修指導老師。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QRoC3Lyv4N4DuwXnS-SC4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