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是世間的文化。每個人都害怕被罵被懲處,所以不知不覺中,漸漸被同化,所謂的良心道德也就這樣逐漸消失。
如果面對不公平公正的事情,我們提起勇氣團結表達,也許變成長官需要想辦法調整錯誤的做法,而非出事都由基層扛責任。
不良的文化必須改革,改革卻需要提起勇氣。如果沒有勇氣改革,那就不要抱怨制度,因為那是自己默許這樣的文化的。
之前有個工作人員不願放水讓不良的車子通過驗收,結果被長官調離離家300里的工作單位。雖然這真的很不公平,但是這位工作人員,卻是做了最正確的選擇,他保護好自己的業行,沒有因為這起事故,而必須承擔相對的責任。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ttp://smz20121215.pixnet.net/blog/post/33756503這個故事,始終在小尼心裡,每次遭逢谷底時,都會憶起這則故事,讓心穩住。總是會提醒自己,現在缺少那根指頭,表面上看起來是苦,實際上卻是為了保命而做的少許付出罷了。
*****
「司機員跑車,就像對著命運轉盤射飛鏢,看看今天是誰遇到狀況、遇到了什麼狀況而已。」《蘋果》昨訪問多名台鐵駕駛,試圖勾勒出司機員平日工作遇到的孤獨、無助與荒謬。其中開火車資歷已5年的普悠瑪號司機員吳長智就感慨地說:「如果那天是我開車,不知道我會出什麼事。」
如果是我 我也出事
吳長智原本是列車檢車員,經訓練考試取得司機員資格,他與出軌普悠瑪號司機員尤振仲是司機員班同期同學,跑的普悠瑪號也與出軌列車同路線。他回憶,曾開過出軌的那列普悠瑪號,同樣也曾遇過主風泵故障,導致動力不足,調度員同樣不斷打電話來,要他撐到花蓮換車。
但他認為安全優先,他告訴調度員:「我能開到哪就算到哪,你不要吵我,我若能平安到花蓮,你就幫我換車,若不能到,你要調度旅客接駁。」個性強悍的吳長智感嘆,「尤振仲太老實了,聽從上面指示,但一出事,責任都是司機扛。」
吳長智說,台鐵故障車沒有一天不在路上跑,但車子一出去,乘務人員就要自己承擔,包括發生臨時狀況、車輛故障等,每天都有,只是不知道誰遇到,有同事說,司機員跑車就像對著命運轉盤射飛鏢。
一名不願具名普悠瑪號駕駛說,「台鐵老舊車輛多,即便是開普悠瑪號,也常遇ATP故障,司機員只剩兩條路,快速排除、趕點。」這就是台鐵司機員的日常,只是尤振仲原要往台東的孤獨旅程,最後中止在宜蘭新馬,只剩翻覆車體躺在鐵軌上。
另一名行車資歷已逾10年,不具名司機員說:「如果那天我在車上,我也會出事!」他表示,當一個司機員開著故障車,長達43分鐘不斷嘗試各種排除故障方式,且一直與調度員和檢查員通話,對方要他試這、試那,「長時間疲勞轟炸下,誰能專注路線行車和時速,誰能記得SOP?」
但調度員不斷要他盡量撐、往前開,而檢查員還要他探頭到車窗外檢查側車燈,難道檢查員不知道駕駛艙車窗是密閉式的,無法打開探頭,「在這些無謂干擾下,換成是我,也會出事!」
另一名年輕司機員阿奇(化名)說,台鐵不能保證上線的車都無故障,甚至有的車還缺件待料,卻把趕點壓力施加在司機員身上,嚴重誤點就得寫報告,但鬆靭不良影響煞車、動力不足、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故障等問題都是司機員常遇到的狀況,卻少有人敢拒絕出車。
敢不出車 必拿乙等
阿奇說,曾有司機員遇到ATP故障,因拒絕趕點,一路用60公里時速跑回來,結果誤點,被罵臭頭,還要寫報告,雖然沒被懲處,但這就是台鐵的文化,一直以來調度員都會催,要司機趕點、開快點,因上頭要求準點,背後壓力則來自民眾的抱怨和謾罵。
阿奇還說,若有司機員膽敢不出車,不但要寫報告,年終考成一定是乙等,情節嚴重還會調整職務,被拉下來檢修火車,「請問哪個司機員敢拒絕開車?」
另一名台鐵司機員感嘆,為滿足所有旅客需求和增班,台鐵目前的車輛都用到極致,出車率用到百分之百,導致備援車輛不夠外,駕駛人力也不足,車輛使用率過高,保養人力缺工也成問題,台鐵應徹底檢討,百年台鐵才有重生的一天。
記者李姿慧
文章來源: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1028/38163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