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生命中,我們要努力做個付出的人:
付出慈心、付出笑容、付出物質、付出言語、付出正念智慧。
如果我們多做好事,多做正確的事,心就會勇敢,心就會開朗。
用心去做好。如果我們不用心,心就沒有力量,不能前進。
訓練舒服地吸氣,舒服地呼氣。
在呼吸出入中快樂自在,行、住、坐、卧四威儀中快樂自在。
阿贊間夏略傳
阿贊間夏俗名Ganha Sriwongsa巴利法名 Sukhakamo。佛暦2493(公元1950)年3月5日出生於泰國烏汶府。他是泰國著名大修行人阿贊查的親族(他外婆的父親跟阿贊查的外公是親兄弟)。佛曆2513年,年滿二十歲的他在位於烏汶府城區,同時也是烏汶府首間法宗派寺院WatSupatwanaram出家戒師為Phraraj Dhammasudhi。
在出生地的寺院WatSirimongkon度過第一個雨安居後,阿贊查慈悲接引他至巴蓬寺,並指導他在座下修行三年。其後就隨比丘師兄出外,開始他的行腳生涯。阿贊間夏每年行腳超過六個月以上,足跡遍怖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諸國。直至2543年他停止行腳時,一生行腳累積的步行距離超過六萬公里。
阿贊間夏一生嚴格遵守阿贊查所教的規矩和戒律,明顯可見的包括日食一餐、不私有金錢、不閱報、不聽收音機、不看電視、不用電話等。雖然持素不是比丘戒律,但他為訓練捨己付出,終生持素。一開始時沒有告訴居士,長時間只吃米飯,後來才為人所知。直至現在,他所住的寺院仍是奉行素食。
他首間主持寺院是位於栢府的Wat Phrae Dhammaram。由於修行精嚴,普受泰北八個省人民尊敬佛曆2536年,僧王發出文書欲加授他Samanasak頭銜,做整個泰北區的僧團首長,他回應拒絕。僧王當時示下:「若不接受Samanasak頭銜,那就接受戒師資格吧,那就可以剃度比丘。因為你年紀大了,舟車勞頓不方便。」阿贊間夏接受了這個特別授與的戒師資格,可以剃度本土及外國比丘。時至今日,阿贊間夏的分院已超過三十間。每年生日和袈裟節來赴會的比丘超過二百位,居士不計其數。
阿贊間夏曾説'LuangTa Mahabua(摩訶布瓦尊者,已故泰國近代著名森林派大師)曾多次(差不多十次)請他照顧泰國人民。近年阿贊間夏大力發展公益事務:包括幫助寺院附近的村莊發展學校、村中寺院;為附近森林保護區建設水池和種草,以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牛群;另外又為省府王立醫院興建新大樓等。慈悲德名,日漸廣傳。
能忍比丘 Bhikkhu Khantiko
佛暦2559年3月
譯者序
這本書是我在出家第二年翻譯的。那時我還是初學泰語,剛掌握了基礎的泰文拼音懂得用字典的程度。而翻譯的目的除了是想看大師父原汁原味的佛法之外,主要還是用來學習泰文。翻譯的進度很慢,前後持續了兩年多才完成。而這兩年多正是我泰語進步最明顯的階段(因為初學),因此這本書前後章節的翻譯風格便誠實地表現出必然的不一致性。一開始我力求準確和字義的全面包容,用字比較生硬。後來就比較意譯,文字風格就有點不同。
泰文很受到印度語言的影響。很多泰語的日常用詞都是來自巴利文或梵文。一些我們只有佛教徒才懂的詞,如功德、波羅蜜、業、因緣等,都是他日常使用的語言和概念,也幸好中文裏也有相對應的詞。不過還是有一些泰國佛教詞語,難以在中國大乘佛教語言中找到相應詞彙。比如泰文中的「ขอวัตร」:「ขอ」是要點、項目的意思,「วัตร」是梵文外來字,對應的巴利文是「vatta」「vatta」這個字狹義上指的是比丘律中的第十四品,中文版戒本譯作「行事」,英文版戒本則作「duties」。其內容是比丘在不同情況下應作的義務(比如如何服侍師長,如何保養寺院資具等),但廣義上卻泛指各別寺院的所有規矩,比如掃地清潔、早晚課、日食一餐、素食、服務長老等,在日常用法中猶其著重指寺院内的清潔打掃等工作。這種由戒律用字轉化而成的泰文如果直接採用對應的中文翻譯「行事」,就會引起不必要的難以理解和句子不通順。多番思量後,還是覺得「修行義務」較直接和平易。
大師父(Luang Por Ganha)曾禁語十年,近年才慢慢增加對比丘和居士們談話。直到現在他還沒有親自上台作正式開示。居士們甚至是戒臘比大師父還高的大長老都曾邀請他親自開示,他都拒絕了。他說:「我不是擅長說法的比丘。」而包括這本書在內的所有開示錄音或文字,其實都是他授意幾個弟子比丘代說的。不同的弟子各有自己的語言和用字習慣,雖然大意還是大師父的法,但表達風格不盡相同。
相比起很多舌燦蓮花的名師,大師父的語言能力並不算高。他用詞樸實無華,自具風格,乍看並沒有甚么稀奇。比起現時網上四處可見的佛法或似佛法,並不會怎樣吸引眼球。需要接觸久了才會明白他的佛法脈絡。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這本書,以下我嘗試列出幾個我自己所認識的大師父的佛法概念。當然,這些概念都是我自己所理解的,並不一定百分之百等同大師父的法。列出來只為給大家參考,這一點希望大家記住。
1、什麼是修行?
大體而言,一般人對修行的錯誤概念有三種:
一是唯戒修行。認為只要透過某些特定的身體或語言行為就能達到修行的最終目的,比如布施、吃素、齋戒、燒香、拜佛、經讖、法會、灌頂、持咒等。
二是唯定修行。認為只有打坐經行,不問世事就是修行的全部。這些人往往會對一些不合意的外境抱有抗拒或不滿,拒絕作務,逃避一些他們認為與禪修無關的義務和責任。
三是唯慧修行。把佛學當成佛法的全部。這些人分不清頭腦和心,分不清知識和智慧。
大師父經常說:戒定慧是在一齊的。修行就是要三者並進。戒和定能幫助慧,戒和慧能幫助定,定和慧能幫助戒。三者就是一個不可劃分的鐵三角。
修行的目的是滅苦。不是禪定神通,也不是財運福報。修行是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令它變得善良、無私、勤勞、平靜、快樂。品德上的增長比一時的禪修體會更加重要。只有把佛法變成我們的性格,這才叫作修行(修正身口意三方面的行為)。
2、戒定慧
大師父常用的解釋:戒=負責任,定=穩重,慧=捨己付出。
戒並不一定指五戒八戒沙彌戒比丘戒。戒對修行的真正意義是自律能力,也就是對自己語言和行為的自制能力,表現在一個人對工作的責任心上。大師父說:「如果你看一個人做事沒責任心,他的戒一定不好。」工作時有沒有貫徹執行自己的責任,有沒有偷工減料,是否有始有終,這些都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戒。
定不只是指禪定。事實上禪定對修行的真正意義是心的堅定和不動搖。工作時專心工作,身心不離,時刻念住己身。喜歡也要做,不喜歡也要做,勤勞時要做,懶惰時也要做。不論是身體或心的愉快或不愉快感受,都不要讓心動搖。這就是定的培養。
慧不只是指耳聰目明、頭腦靈敏、舌燦蓮花。慧對修行的真正意義是破執,是心的「放下的能力」。不論是工作、待人接物或禪修,緊記我們的目的是為了付出,為了捨。捨掉自私,捨掉懶惰,捨掉對身心樂受的執著。捨到終極,那就是無我,也就是阿羅漢的境界。
負責、堅定、付出。這就是大師父口中戒定慧、八正道。三者都可以在我們工作的時候得以訓練。猶以付出為首要。大師父說: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有戒和定而已。
3、捨己付出
泰文「เสียสล」意指捨棄和付出。在作名詞用時我會意譯作「捨己」,而作動詞用時則譯作「捨」或較日常化的「付出」。捨己是大師父教法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我們習慣自私,習慣懶惰,習慣於黏著享受,自私、懶惰、黏著享受都是煩惱的大將,而捨己付出則是煩惱的敵人。捨己付出貫徹在戒定慧三個層次。
戒的層次:也就是行為和語言上的付出。以戒律和修行義務作為自己言行準則,而不是自我情緒或興趣。行為上樂於助人、樂於付出。語言上謙恭有禮、柔和不慢。一開始必然是不習慣,所以一定要有逆流而上的精進力。等好的習慣培養成了,就會變得容易。
定的層次:禪修是心意上的捨己付出。禪修不是為了得,而是為了捨。打坐經行不是為了要得到心的平靜,而是履行出家人的責任。靜不靜那是果,只求果而不種因是不可能有成績的。我們做好自己的戒定慧的修行責任,這就是種因。即使不求平靜,平靜也會自然而至。
慧的層次:在我們持戒修定的過程中,我們要清楚明白自己為何持戒修定。戒和定是訓練我們身口意的捨己付出。這個「己」就是所有煩惱的根源。捨己就是走向無我的過程。我們三管齊下,在行為、語言、心意上一步步地止惡行善,自淨其意。沒有智慧的人持戒或是為了樹立人前形象、吸引信徒,又或是大眾所行,不得以而從之等等。而他們修定或是為了求心靜、求禪定、求神通、求名譽、求勝於他人等等。這些是愚痴,沒正見。佛教修的是捨,捨掉自己的壞習慣,捨掉自己的貪膜痴;修的是當下處境中勇於面對和勇於付出。因此,智慧的修行並不只是表面上的口誦身拜、枯坐緩行,這點非常重要。
這是我第一本較正式完成的大師父的開示錄。書名也頗有深意:佛陀一次回國托缽時,耶輸陀羅叫七歲的羅膑羅上前向父親要寶藏。於是佛陀就帶著羅膑羅出家,成為佛教第一個沙彌;另外,在泰國傳統,我們習慣稱呼大師父作「LuangPor」,意指「尊敬的父親」。「父親的寶藏」也就是佛法的寶藏,希望這寶藏能給有心人帶來滅苦的法益。
願此善行的功德,能助我在覺醒的正道上成長。也願此
功德能迥向給我的父母、尊師和善知識們,乃至一切
眾生。願他們皆能領受佛法的清涼,離苦得樂。
能忍比丘 Bhikkhu Khantiko
佛曆2559年春於綠水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