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在看、聽、嗅、嚐、觸中,看見世間通稱「我」的邪見生起。
・我們走路時,以為是下意識自動這樣走,但其實是「心」在下指揮要怎麼走,只是我們沒發現。
・所謂的「我」,背後只是一堆堆的標準。而這些標準,大部分都是不正確的。
・賺錢最大的動力是——〉我要吃飯。
雲端阿毗達摩第四講
昨天給大家粗粗地講了一下禪修的入門,基於四念處的正念正知。正念正知是從現在開始到證得無余涅槃,都不能夠放下的禪修業處。第二個,給大家簡單地講了初學入出息念的基礎。在上座部來講,這兩方面都是禪修非常基礎的東西,都值得大家很用心地去學。
入出息念非常容易上手,但是它又是非常深奧的一個法門,是一切諸佛成就的法門。真正按照入出息念的要求去實踐的話,它所成就的定力是非常殊勝的,非常寂靜的,非常清淨的。如果大家認真地去實踐了,上交禪修報告,我們還可以在禪修報告上給予指引。在群裡面給大家發的入出息念前行,以及入出息念前行的一些問答題,希望大家抽時間去看。對於初學者所遇到的一些禪修問題,基本上都涵括了。
上一期三十天的雲端止觀禪修營,有很多禪修者寫了禪修報告,我們陸續會整理出來。其中一些問題的問答,大家可以去看。這裡要給大家提醒的是什麼呢?很多人看過很多書,參加過很多禪修營。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好學的人,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同樣是帕奧禪林或帕奧西亞多的書,或者其他老師的書,發現對安那般那的目標專注或者後面入禪的要求會有一些差別。那是因為帕奧西亞多在2015年以後對於入出息念的專注方法、專注內容以及專注時間有些調整。我在入出息念前行裡面都講過了。要更權威一點的,大家可以看瑪欣德尊者新翻譯的《親知實見》這本書,以前叫《如實知見》。在2018年的時候,瑪欣德尊者還跟帕奧西亞多重新確認過安那般部分,比較接近現在帕奧西亞多教禪的要求。早期的一些書看了之後,可能就會覺得有些不一樣,以後面的為準。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來保持正念正知?就在看、聽、嗅、嘗、觸當中去觀察世間通稱「我」的這個邪見是怎麼生起的。怎麼叫世間通稱「我」呢?大家交流的時候就會說——「我」,「我認為」,「我的看法」,「我的臉」,「我的手」,「我的腳」,「我的爸爸」,「我的媽媽」,「我的孩子」,「我的房子」,「我的車子」,這叫世間通稱我。然而以佛教的觀點,以阿毗達摩的觀點,這是一種邪見。為什麼會把世間通稱「我」說成是邪見?我們學阿毗達摩的過程就會逐步的把它剖析開來。
怎樣在看、聽、嗅、嘗、觸當中看見世間統稱「我」的邪見?你先從經行開始覺知身體的動作,用心覺知。當能夠熟練地覺知以後,你去觀察,其實所有的動作都是受我們的心在指導,心讓他這樣走,心指揮他走大步,心在指揮他轉彎,向左轉,向右轉,轉得快,轉得慢。只是我們習慣地感覺好像下意識地走,其實心一直在指揮著。
當你能夠看到你的心在指揮你的所有看、聽、嗅、嘗、觸的行為之後,熟練了,你還可以看到心在指揮你怎麼走是有標準的。後面一直有一個標準在那放著,當然這個標準有時候會改。比如,我今天如果給大家講:經行時,你的眼睛看在你的前方一米遠左右的距離。你回去可能就會想起這個建議。你以前走路眼睛可能東看西看,或者看很遠的地方,或者只看見腳尖上。現在建議你看前面一米多一點位置上,你下次再走的時候,眼睛看的標準,可能就會被改成一米左右了。
這個標準在那兒,它會指揮你的行動,有一股力量推著你這樣走的,它靠這個東西來去執行的。走路時,你可能對那股力量的體會不強。如果你看到特別喜歡的東西,或者特別討厭的東西的時候,這種感受就比較強。你可以看到喜歡和討厭的標準,以及在那個討厭或是喜歡的標準的影響下,有一股很強的力量,想要喜歡的東西,貪喜歡的東西,或者排斥很討厭的東西。這就是那股力量。
世間通稱「我」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你本來以為有「我」 ,「我」喜歡,「我」討厭。當你能夠這樣看的時候,會發現你喜歡、討厭有一個標準存在。這個標準往往是別人的一句話,電視上的某一個採訪內容,書面上的某一段話,或者你在生活中的某一次經歷,讓你的一種體會留在那兒形成的一個見解、觀點、看法。這個東西作為基礎,影響你對那個事物的判斷,乃至於最後採取行動。你的所謂「我」,其實後面是那一堆一堆的標準。在那一堆一堆的標準、一塊一塊的標準的指導下,你覺得那個東西對我好,那個東西對我不好,然後你採取相應的行動。
這樣分解下來以後會發現,那個所謂的「我」是真的嗎?它真的那麼神聖不可侵犯嗎?它是不變的嗎?它還是可以改變的?你如果再認真地看,你會發現,你非常堅定地認可的很多標準,往往都不一定是對你有好處的。否則就不會有人玩遊戲上癮啊,抽煙上癮,賭博上癮,或者各種各樣對自己身心健康有很大壞處的東西,讓我們如痴如醉。也就是說,你的看法不一定是正確的,乃至於大部分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什麼時候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呢?這樣的問題是出於什麼樣的一種慣性,讓我們能夠形成這樣一種習慣呢?做這方面研究的人是很多,尤其認知行為心理學在這方面研究比較多。近年發展起來的進化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各種各樣心理學流派也在研究這些東西。其實最早在研究,而研究最深入的是佛陀,看到最真實的也是佛陀,是阿毗達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看、聽、嗅、嘗、觸的過程中,覺知身體,覺知我們的心,看到背後的標準——我們稱為想蘊。如果展開來看,你會發現五蘊都在這裡面。
總的來講,每個看、聽、嗅、嘗、觸包含了我們身心的所有的內容。你在動的是你的身體,指揮你身體在動的是你的心。這個心後面的標準叫「想蘊」。你在走的時候,在看、聽、嗅、嘗、觸的時候,你對目標的接觸叫「觸」。接觸就有感受,感受叫「受蘊」;受蘊後面標準是「想蘊」;看、聽、嗅、嘗、觸接下來的行動是「行蘊」,內心面對目標的那個狀態叫「行蘊」;對這個目標的觀察,你能觀察的心叫「識蘊」。精神部分、物質部分合起來叫「五蘊」。在每個當下,如果你都能夠覺知,就能覺知你的五蘊。當你覺知以後,接著下來是要有目的、效果和結果的,要導向四種明覺、四種正知。這個是我們這個課程練習的重要性。
為什麼一開始要花這麼多時間跟大家講一定要去學習,要去嘗試,要去實踐呢?我們是阿毗達摩實修課,不是拿來背名相的,不是拿阿毗達摩來辯論的,而是要用到身心上面。我們要一點一點地開始,前面開始的每個步驟都不是沒有任何想法,隨便拼湊出來給大家教的啦。每一堂課都是很認真思考過的,花了一個月給大家講的。為什麼這一節課放在這個位置上給大家講,這是有目的的。所以,昨天給大家安立要在日常生活中開始覺知,要開始建立正知正行。今天我們就開始深入地去看,想蘊後面的標準和那股力量怎麼生起來。這個習慣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可能終其一生,乃至可能生生世世。
大家都講,我們要做一個人見人愛的人,大家覺得你這個人很有修養,或者你這個人很慈悲,或者你這個人非常有能力,或者你這個人很有情商,或你這個人很有什麼樣的處事能力。用現在一句話來講,你有個人品牌。個人品牌到底是什麼來標準?誰是你個人品牌的CEO?誰在幫你塑造你的個人品牌?大家想過沒有?其實每一個行、住、坐、臥、看、聽、嗅、嘗、觸背後的那個標準,它決定你的下一步採取的行動,是你個人品牌的CEO。而你的行動,人家能看到;你說什麼,講什麼,人家聽到。你做什麼,人家看到,即使沒看到它留下影響力,最後人家總是要知道的。這就深刻影響到你的個人品牌——個人形象。也就是說,你的個人品牌和個人形象跟你的那堆想法是有關的。這些想法是怎麼形成的呢?大家想過沒有,是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
昨天已經給大家佈置了作業——入出息念的入門方法。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有沒有什麼體會到:你坐在那兒半個小時,心有多長時間能夠覺知呼吸?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沒有經過練習,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很難持續專注呼吸超過兩分鐘。你跟你的心講:接下來半個小時,要讓心在鼻孔那個地方覺知呼吸。但你的心可能兩分鐘都不聽你的。你每天在做的決策,每天在做的事情,到底是誰在指揮呢?誰在做這個決策呢?世間通稱「我」,都是「我」決策,但其實你的心根本就不聽你的,然而你所有做的事情都是你的心做出來的。這是很要命的事情。
如果你的心讓你去覺知呼吸,就像傳達室的看門人把進出的人看住是一樣的。你讓心到鼻孔那兒呆著,呼吸進來的時候知道進來,出去的時候知道出去,不要讓呼吸丟了。你會發現讓你數八個呼吸,其中有四個是丟的,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我以前八個呼吸會丟掉六個。我們做一個看門人的能力都不夠,然而卻做出了讓我們這一生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讓別人怎麼看我這個人的所有的決策。細思極恐啊!
我們每天都在生活,每天吃穿用,還做很多工作。生命到底是消費還是生產製造呢?很多人講說,我即消費也生產製造。消費就是每天吃、住、玩,花錢,照顧這個身體。以為這個身體有多麼好,多麼了不起。其實你只要一天不收拾它,眼睛會長眼屎,鼻子都是鼻屎,耳朵都是耳屎;你一天不刷牙,你會發現嘴巴是臭的;如果沒有廁所,你就會很困難,每天要排大小便;你滿肚子裝著一堆屎,滿世界亂跑。就是這樣一個東西,這是消費。
更可怕的是在製造,你每天都在製造東西,製造垃圾。這些垃圾不用講了,我們每天都乾很多事,從事很多事務,這些事務就是生產製造。現在很多人說,今年氣候反常。什麼原因導致氣候反常?很多人思考說,是人類活動不遵循自然規律造成的,向大氣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諸如此類。是不是真的呢?我不知道,反正有很多人這樣說。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二氧化碳排出去呢?因為我們要消費。我們一再講,我們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但是每個國家都在強調要刺激消費。你若不消費,國家的經濟就上不去。所以,最好你天天都在浪費。這是否合理呢?是不是不符合自然規律呢?是不是我們愛護自然呢?不好講。我們人做的外在的這些事情是生產製造,但都是我們內在的心指揮的。
從佛教來講,你的消費是你的果報。你為什麼能在這樣的單位工作?擁有這樣的生活環境?有這樣的父母?有這樣的收入?這是一種果報。我們不從宿命的角度上來講果報。各種因緣條件的聚合,讓你有現在這樣的狀態。如果你現在已經三四十歲、四五十歲,你會發現大部分狀態還是跟你的努力有關。雖然每個人都在努力,但會發現,同樣的努力獲得的不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的原因,有起跑線不一樣,有運氣不一樣,有各種條件不一樣。每個人到四五十歲了,基本上不會是啃老族了,都要付出努力。要怎麼付出努力呢?是不是都是因為起跑線的問題?是不是因為都是運氣的問題?跟你的心有沒有關係?顯然是有的。我們講這個人比較聰明,這個人比較會來事兒。為什麼?心不一樣。
對一個人來講,真正生產製造是你的心。心就是一個生產車間。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個窗口,接收生產資料,收集各種生產資料。然後,心對材料進行加工後,再出產品——身語意。你說出來的話,你做的事,就是你的產品。人家看得到,聽得見,而且有影響力。而且你說的和你講的,就是你本人。人家就是這麼來認知你的。這就是你的個人品牌,這是你的產品。所以你消費,你製造,製造你個人品牌。
然而有幾個人觀察一下自己,你的心靈製造車間有沒有產品標準?你用什麼原材料?有沒有生產流程?有什麼地方負責品質管控?質量控制誰負責?生產車間的主任是誰?他負不負責任?責權利是什麼?沒多少人去想過這個問題。你每天的製造你未來的生活,製造未來的品牌,產品標準是什麼?原材料是什麼?流程是什麼?有沒有品質控制?你的品質管理都是什麼?如果沒有的話,你有沒有覺得比較恐怖啊!
多少人都是這樣稀裡糊塗地過,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人,我都這麼大了,為什麼要改變啊?我已經習慣這樣了。當然我們的生命就這麼稀裡糊塗地過,含含糊糊地去過,誰也不能要求你呀,對吧?如果你覺得你的生命是有一個目標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是個佛教徒,你至少想:我要解脫。不管你是成佛的解脫,還是成阿拉漢的解脫,解脫是目標。有一些人是奔著人類最需要掌握的能力——快樂之道來的,我們想來找找怎麼樣才能有快樂這個目標,來參加這個課程。我們一開頭的時候就講,快樂邊際效應遞減,像泡沫一樣。我們每天追求快樂就像在求樂跑步機上跑步一樣,天天都在跑,始終都沒有接觸到真正的快樂。
你要反思一下,你的心靈製造車間製造快樂嗎?是製造快樂為主還是製造痛苦為主?每天為了別人一句話,為了別人一個眼神,我們焦慮、生氣,歇斯底里。這是在製造快樂,還是製造痛苦?也有些賢友跟我說:般爹,我也不是故意這樣,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當然知道你控制不住,因為你不學阿毗達摩,怎麼控制得住?要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到底為什麼而活?我們生命活動的目的就為了尋找快樂,但到底什麼是快樂?快樂是泡沫。人到底應該怎麼追求快樂?為什麼一般的世間人追求快樂的思維方式是泡沫?大家看那個冰山圖,我們要搞清楚一般人的快樂追求模式。
首先我們就認為,生命就是現在這樣的一種生存狀態,是唯一的。我們不會把自己的視野拉開來,擴展開來。怎麼講呢?比如說,我們不會認為邊上那個動物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動物是動物,我們是人。除了人之外,我們的眼界不可能展開到更寬廣的視野上。因為我們看不見嘛!佛法告訴我們有三十一個維度的生命。如果你相信有三十一個維度的生命,每一個維度生命界的生命生存方式都是不同的,我們會在這三十一界的生命裡面輪回,那你的視野一下就從一個維度擴展到三十一個維度。
佛陀還告訴我們,三十一個維度界最高的級別的維度——非想非非想處天,即使是這樣的生命,也是因緣所生法,也要依據各種條件才能存在的。即使這樣的生命——壽命有八萬四千劫那麼漫長的時間,但還會死。死亡後依然會墮落,還是在這三十一界裡面輪回。這樣一種靠著因緣條件才能存在的生命狀態,我們把它執取為是唯一的,沒有辦法可以選擇其他的模式,然後對這種生存狀態開始執取,要讓這個生命得以保障,可以存續。如果我們要看生活中所有的動力的話,要從這裡開始看。就是我們認為,現在的生命存在是唯一的,我要保護這個生命存在,要讓這個生命生存活下去。我們要活下去,就是要有食糧——精神上的食糧和物質上的食糧——段食、觸食、思食和意識食。在欲界,這四食非常的粗糙。
如果你想不起來你在天界的生活,或者你沒有證過禪那,你很難體會這句話。當然你可體會到:比較窮苦的人,他吃的都是粗糧;比較富裕的人,就可以吃的比較精細。比較富裕的人穿著的衣服等受用,比那個窮苦的人要強一些,可以這樣來理解。在三十一界中,生命層次越高,其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就越精細。
粗糙有什麼影響呢?影響很大。比如,你跟一個貧困山溝裡的農民說,「我跟你講講藝術,講講哲學。」老農民會講,「你抽旱煙袋嗎?明天給你燉個地瓜。」他只能想這樣的事情。我們不是看不起農民,他們的生存狀態就是這樣的。當你不愁吃、不愁穿的時候,你就會想精神層面上的東西,想藝術層面上的東西。你就會想:已經擁有很多物質了,我怎麼樣會更高尚?我怎麼去幫助別人?層次越低的,精神物質就越粗糙。這從邏輯上就可以推得出來。
人是屬於欲界的,我們生命界是在欲界。欲界是靠五官的感受來滋養自己的。欲界心非常容易受到眼耳鼻舌身所體驗到的色聲香味觸的感受限制,受到制約。渴愛和執取感官的樂受,造成我們的心不能寧靜和自由。這是大家最起碼可以體會到的。
如果在座的很多賢友有入禪的經驗,當你沈入似相的時候,身體融化了,色身感覺不到了,心完全沈入那種寧靜的、祥和的、輕安的狀態裡面,那個是用外在的眼耳鼻舌身所體驗的感受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我們講叫禪悅為食。這個狀態就是心短暫地脫離了眼耳鼻舌身的感受束縛,心獲得了短暫的自由。瀕死體驗,感覺心從身體裡面飄出來了,就是這種狀態。
我們的心被牢牢地捆死在眼耳鼻舌身所能夠體會的色聲香味觸的感受上,每天都在這裡面折騰,來回折騰,沒完沒了。它使我們的心不能寧靜,不能自由,做li一個看門人的水平都不夠。每天都像五蘊狗一樣,四處追逐。不管你的心在製造什麼,有沒有品質控制,反正看到好的就抓,看到討厭的就排斥,習慣性的一種反應。在四食的驅使下,我們就追逐財色名食睡這些東西。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追求呢?進化心理學用現代語言把佛法里講的無明、愛取的運作機制做了描述。一個生命為了生存需要四種食物,還要繁衍後代。一個生命物種只要自己生存不受到限制,安全了,就要繁衍後代。這是物種基因裡面編碼的。一個物種,比如人類這個物種生命的意義就兩點:一個是活著,一個是繁衍後代。人類所有的一切生命活動,都會圍繞著這兩個東西展開。
以前我給大家看過這張圖。我們人被兩股力量徹底地束縛,哪兩股力量呢?一種是來自於物種的相續流,比如人類從我們的祖先一直到現在。當然我們跟進化心理學有很大的不同,進化心理學是依著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的,認為人類是從太陽的浮游動物進化來的。當然現在有很多人反對,認為中間有一段斷掉的。
佛教的角度認為人類是退化來的,人類最初的祖先是光音天的天人死去,結生到人間來的。最初他們身體有光,不用穿衣服,以禪悅為食。但是不管是退化理論還是進化理論,都有一段時間的交集,這個是共同的。有什麼共同呢?進化論認為生物進化過程,生物是從海洋爬上來,變成大猩猩,大猩猩褪毛了就得穿衣服,從住山洞到建房子住。那退化來的人呢,他本來能飛,本來不用吃飯,但因為貪心生起,吃了地肥,吃到地肥沒了,開始吃五穀雜糧。吃五穀雜糧之後,身體變得很粗糙,需要排泄,才會有男女之別;很粗糙,不能飛了,赤身裸體了,需要穿衣服;為了生存去種植糧食,採集果實,狩獵。這是退化論的理論。
不管是進化還是退化,都確實存在這樣一個過程:人類為了生存,在與自然鬥爭的過程當中,形成若干個習慣。這是一條相續流所形成的人類物種傳續的基因。比如孩子生下來就會吃奶,這是基因構成的。他懂得餓,懂得吃。人類到了十四五歲,青春期發育了,會渴望異性,不用教的,這是基因寫就的。晚上到點你就要睡覺,五六天不睡的話會死,這也是基因形成的。這是一股影響我們的力量。
還有一股影響我們的力量——名色相續流,就是無始以來流轉的精神物質的相續流。生命像一條河流,大部分人只看到這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生命無限相續,過去沒有開始,如果你不想解脫,未來也沒有窮極,不斷這樣流下來。每一生都有各種各樣的造作,會形成一些習慣。這些習慣會有一種緣力,在你的生命流里存在。這叫自然親依止緣。《發趣論》里講了二十四緣,都在影響著你當下的狀態。
這兩股力量無時無刻不交織在你當下的身心裡邊,對你的生命產生影響。不管這兩條線下來內涵是什麼,核心都是對生命的執取——我要保護這個生命。保護這個生命,首先就得有吃有住,還要有玩,要繁衍後代。這樣交織在一起。你看聽嗅嘗觸,選擇什麼樣的目標作為喜歡看的所緣,喜歡聽的所緣,喜歡聞的所緣,喜歡吃的所緣和身體喜歡碰觸的所緣,都跟這兩種需要所形成的基因相關的。冰上圖裡邊寫的從識到觸,十二緣起支裡邊的內容,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這是跟基因相關的。人類以高粱、小麥、稻米為食,你餵糞甲蟲一塊麵包,估計它覺得沒什麼味道。為什麼?基因不一樣,認識不一樣。我們吃麵包覺得香甜,它吃糞覺得香甜。這是不一樣的。無論如何要有的吃,這是安全機制感受。所有的感受都是為了保護你的存在和繁衍後代。
怎麼保護法呢?比如說你肚子餓了,你感到飢腸轆轆,身體沒有勁兒,所以你感到需要吃。餓的時候,它的機制讓你想吃。媽媽給你做非常好吃的飯,第一口好吃,吃完一碗飯以後,媽媽說不是好吃嗎?再來一碗。你說吃飽了,再吃就會撐了。為什麼會覺得撐了?因為再吃下去對你的身體沒有好處,會傷害你的身體,所以你身體感受的反應就要不舒服。如果你的身體不能反應出來不舒服,一直吃下去,你就爆掉了。為什麼快樂是短暫的,是邊際效應遞減的?因為是為了保護你。所有對你身體有好處的是快樂的,對你繁衍後代有好處,有幫助,但是你只要安全的,不能一直讓你快樂,否則就要出問題。
繁衍後代也是這樣。你完成了一次交配,就要結束,不能說這個快樂,沒完沒了。快樂的表現是什麼呢?只要對我們的生存和繁衍後代有幫助的事,你做了,就能獲得快樂。這個快樂必須是短暫的,是邊際效應遞減的。它必須得這樣,不然你就不會再想做第二次。如果你吃一餐飯,可以一直都覺得很快樂,不用再吃了,你就會被餓死了。目的是什麼呢?它是要專注於這個目的,不斷實現,就是餓了之後你還要吃;交配完,你身體恢復了,你還可以繼續再交配,生孩子。多麼崇高的愛情,剝到最後,也是為了生存和繁衍。
從生命的保護和繁衍後代的需要出發,我們日常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圍繞這個展開了。賺錢快樂嗎?快樂!快樂多長時間?很短時間。賺到錢很開心,接下來這錢怎麼花,怎麼合理避稅,再怎麼投資賺錢,再專注賺更多的錢。賺到更多錢的目的是什麼?賺錢好像很崇高似的,其背後的根本動力就是我要繼續吃飯。不管你是從事任何一種行業,努力的背後不外乎是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的期待,就是讓這個生命得以延續,物種得以繁衍。所以,快樂只是一種工具,是物種自我保護和延續的誘餌。我們就像天天跑在求樂跑步機上,這就是我們的生存狀態。如果不是處在一個永遠達不到終極快樂的狀態里,我們就不努力了,就不付出了。一次快樂可以用一生,那怎麼玩得下去呀?無始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性和物質存留下來的基因,決定了我們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我們還有一種很重要的狀態,這是進化心理學家沒有發現的,佛陀說出來的。那是什麼呢?就是當我們遇到危險或者有求不得的東西時,會感受到痛苦,也就是遇到不可意所緣。這會對我們產生危害的。按著基因和過去的習性,我們為什麼會感受到痛苦或者求不得?就是對我們生命的繁衍和生命的存在可能帶來危險,就會覺得不舒服,覺得有傷害。這種傷害出現,就會感受到痛苦。
但我們的反應機制對痛苦的出現與快樂表現不同。快樂必須是短暫的,對於痛苦要有持續感。這個非常關鍵。就是碰到可能傷害你的東西,你必須永遠記住它,因為它對你有害。你如果不記住它,下次再出現的時候,你對它沒防備,生命可能就從此終結了,你的物種繁衍機會可能就徹底沒有了。所以,只要碰到痛苦,痛苦的感受是要牢記的,是要持續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呢?是你要專注於風險。怎麼專注風險呢?比如你從小的時候老被媽媽打,長大以後一看到同樣年紀的女人就會發慌:她會不會打我?你就要起這樣的防備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萬一再被蛇咬就死了,所以看到跟蛇一樣差不多的,我們趕緊就跑。乃至於走在路上,聽到悉悉簌簌的聲音,我們都擔心蛇的出現。同樣,我們害怕黑暗,害怕鬼,記一輩子。碰到危險和痛苦,我們必須牢記,寧可錯殺一萬,也不能漏掉一個。漏掉一個,我們可能生命就會終結。
痛苦是有其價值的,它的價值也是讓物種延續,讓自我得到保護,讓我們生存的方式這種認知得以構建。它是一種保護反應。正是有這種獎勵機制和風險機制的設定,讓我們生命的保護在物種生存的層面上,這是最基礎的、最底層的源代碼。
要瞭解自己,要認識他人,給自己的心靈製造車間派出合格的生產主任、車間主任進行品控管理,就要瞭解我們的心靈製造車間是怎麼運作的?這個運作講得最透徹的,莫過於阿毗達摩。
2020年8月10日,尊者於北加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