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佛教徒想要下輩子投生好去處,可以做七聖財的報表,幫助自己加強執行。
・「無貪」總是和「念」在一起的,是遍一切美心所。
阿毗達摩實修——貪和無貪心所(二) (一)(雲端阿毗達摩第二十六講)
很高興看到大家都能檢查自己心的狀態:生起善心還是不善心,生起貪還是無貪,觀察我們自己當下內心的狀態、持續的時間、對未來可能留下的影響。
今天會講一些貪的對治。佛陀講貪的經典很多,貪也有很多種別稱,在經典中佛陀用很多的詞來講貪,有很多不同的描述和名稱,其實表達的就是同一個內容——貪。由此說明這個貪對生命的影響是很大的。在給生命帶來痛苦的諸多因素中,貪佔了很大的比例。佛陀講,緣於貪愛,我們的生命沒有終結。所以我們把貪心所放在第一個來學習。希望大家認真對待自己的貪。因為貪太普遍了,貪在念念中生起,而嗔相對還少一些。如果嗔很多的話,對我們生命的傷害會更大,很容易生病、短命、早死。而沒有貪的話,我們也會覺得不知道怎麼活了,尤其是在家人。
在家人的生活中充滿了貪,先生、太太、孩子、爸爸、媽媽,有房子、車子,各種金銀首飾、珠寶、現金、存款,還有高清電視、音響設備、高級電腦、健身房等等,每一樣都是自己貪來的。打開衣櫃,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衣服鞋帽,哪一樣不是貪來的?即便滿滿的,還是想再買。所以說家就是貪的場所、貪的洞窟,家裡充滿了貪的所緣。
我們覺得這些都是屬於自己的。然而所有的東西是因緣所生法,不管是有生命的父母、子女、情人、朋友或是伴侶,還是沒有生命的物品,從根源上看不是名法就是色法,或者是名色法的聚合,又或者是純粹的時節生色(純粹的物質現象)。都是剎那生滅的,無常的、苦迫的、壞滅的、沒有主宰無法控制的。一旦我們對這些有了貪著,當它們變化,或不如所願的時候,感覺不如意的時候,苦就會出現。苦出現時,就是嗔,就是愁悲苦憂惱的生起的時候。
貪有兩個因,一個是不如理作意,一個是邪見。這兩個因的背後,都是認為這些男人女人、父母、孩子、金銀財寶、房子、車子,能帶來恆常快樂的。雖然你嘴巴上說:車子總會壞掉,人總是會老的。但是你對著鏡子一看,多了一根白頭髮,就會不舒服;多了一條皺紋,你要去拉皮。其實你內心還是認為,青春應該恆常,美貌應該恆常,伴侶的關愛應該恆常,房、車應該常新,財富應該只增不減,所有人應該如你的意,順你的心,這些都應該是恆常的。所有的人都應該令你快樂,所有的事物都應該給你帶來快樂。因為這些想法和期待,因此所有的東西你都想牢牢地掌控,以便保證它們常樂我淨的。
佛法里講,如果認為三十一界的生命或者金銀財寶是常樂我淨的,就是不如理作意。我們現在學佛了,也許會說他們是無常的,但是當你的孩子頂撞你的時候,你為什麼生氣?因為你認為孩子要恆常地聽你的話;你的孩子就是要可愛,要恆常地給你帶來快樂;你認為孩子是我的,所以要聽我的話,要能被控制,孩子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問題;你想愛他就愛他,想抱他就抱他,認為他不應該頂撞你,或者他是會給你帶來親近和慰藉感的。雖然我們學佛了,也知道事物是沒有常樂我淨的,但是我們內心裡生起來的期待,卻是希望外在事物都是常樂我淨的,這一點相信大家都可以體會到。
貪很微細、深細。如果我們不能覺知貪,渴愛就不可能離我們而去。只要渴愛沒有被斷除,輪回就不能被終結。如果渴愛不能被認知,學佛就都變成了偽裝。誦經、持咒、磕大頭、做功課、禪修、聽法等等,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貪法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好的,但是學完法,卻不用到自己身上,這就成了學佛的偽裝。
貪在我們生活上有哪些層次呢?我們講過煩惱有三種層次,而貪就屬於煩惱。貪作為煩惱,依然有三種層次——違犯性的貪、困擾性的貪、潛伏性的貪。違犯性的貪,表現為殺盜淫妄等身語行為。比如為了口腹之欲可以殺生,為了自己獲得利益可以偷盜、不予取,為了各種歡愉的感受可以邪淫、說謊,還有些人喜歡飲酒從而帶來那種飄飄然的感覺,也包括講綺語、兩舌,這些都是違犯性的煩惱。因為貪去造作身語上的不善行為,這就是違犯性的貪,它需要用戒來對治,所以我們要持戒。
困擾性的貪,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心裡一直在抓取,一旦有機會就會冒出來,或者說對於不重要的東西你可以沒有感覺的。如果家庭是富足的,對於小東西可能不在意。像今天有人在說,看到股票開盤後,買了一支基金,馬上就能感覺到貪。貪總是從潛伏性到困擾性,再到違犯性的,一層層生起來的。對於困擾性的貪,要時時如理作意才可以觀察到。如果不能時時如理作意,就無法發現困擾性的貪。而時時如理作意的前提就是正念正知,如果沒有正念正知,你的心就會被這種貪帶走。正念正知的訓練屬於定的範疇,就是始終把心放在善的、正確的目標上。
四護衛禪中有一個是不淨隨念,如果貪心很重的人要多修不淨。不淨的修習有自他兩個方面,一個是自己,修自己的三十二身分。對自己色身的貪著,也可以用死隨念。思惟眨眼幾十年就過去了,我們離死亡很近,貪那麼多東西沒有意義,能帶走麼?從現在至死會花掉多少錢呢?剩餘的那些能不能帶走?想留給孩子,但是留給孩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這些都很難講,需要我們去認真地思考。
潛伏性的貪需要觀智去斷除。從名色分別智、緣攝受智開始,以所有的十六種觀智來認識並逐步斷除貪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正念正知,如理作意,也是一種慧。悅俱智相應、捨俱智相應的心生起,不會被貪帶著走。當不善心生起時,只要我們看到了貪,心裡產生了黏過去的傾向,就要及時警醒。我們永遠不要對結果直接採取行動,可貪的好東西也一樣,要後退一步去觀察它。真正的快樂有三要素——不造新的苦因、造樂因、七種心的淨化。回到當下(四念處)才是快樂的開始。
快樂並不在於股票、基金能收益多少錢,而是要觀察我們的聖財有沒有增長。最好每天做一個聖財的報表,看看聖財有無增長。七聖財有戒行、信、慚、愧、多聞、精進、智慧。作為佛教徒,想要過好這輩子的同時,又希望下輩子有好去處的要素是信、戒、施、慧、善知識。信是信佛法僧三寶;信有輪回,有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相信五蘊是緣起的,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緣起是很深奧的智慧;信戒定慧三學;信是可以讓我們從輪回的泥潭中出來的能力。因此要做一個高尚的、有品德的、有戒的人;要廣行佈施,不管是財佈施,法佈施。每個當下都有念住,讓自己的智慧生起,遠離酒、色、賭和惡友。真正要安穩必須徹底解決貪的問題。
貪是無始以來輪回之根。貪有這樣的特點:開始的時候並不強,若是不去對治就會快速增長,不會消退。
帕奧西亞多在《趣涅槃道》里曾經比喻:如同牛犢長牛角,從小牛出生開始,牛角就漸漸長大。我們的貪也是如此。從結生開始,過十六個有分心就生起一個貪的心路。隨著我們的成長,貪不斷堅固,不斷長大,如同那個牛角,越長越大,直至長彎。貪不會消退,如果不根除,就會持續不斷地增長。在臨終的時候,哪怕很小的貪生起,不善業成熟,就會被送入惡趣結生。如果要解決貪,就要修習八正道。通過戒來控制貪,以修定來鎮服貪,透過慧來完全斷除貪。佛陀講的《燃燒經》,對於貪的對治是很重視的。
《燃燒經》中講,我們的生命每天都在燃燒,想聽好聽的,想看好看的,想吃好吃的,想要迷人的觸摸。內心想要好的東西,總是要去抓取,希望由貪帶來快樂。這個想要帶來快樂的心就是在燃燒,但是這種燃燒是以貪之火、嗔之火、痴之火在燃燒,以生老死的方式在燃燒,以愁悲苦憂惱的方式在燃燒。生命就是業的燃燒,但激烈的燃燒是從接觸開始,只要有觸,有根門、所緣和二者的接觸,激烈的燃燒就開始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佛陀說:「諸比庫,多聞聖弟子如此照見,則厭離於眼,厭離於色,厭離於眼觸,緣於此眼觸而生之受,無論是樂,或苦,或不苦不樂,於彼也厭離。」「因為厭離而離染,以離而解脫,於解脫而有‘已解脫’之智,他了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應做已做,再無後有。’」
我們現在能否生起厭離,如何讓自己生起厭離?
那就要看能不能生起無貪。無貪的定義和貪相反。無貪的特相是:心不黏著所緣,心不貪求目標,心不執著目標。注釋里講,像水珠不黏著荷葉。如果昨天那個同學購買基金的時候,能感覺自己的心就像在荷葉上的水珠一般來回滾動,不會期待和執取基金獲利的結果,知道基金漲跌是因緣法,能不能獲利是果報,投資只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利益到眾生。買不買就只是做而已。就可能是無貪的狀態。無貪本身具備不黏著的特性,所以對於目標不貪求,不渴望,對所緣心不執取,不會希求事物是我的,是我所有的。色是我,色是我的,沒有這樣的執念。
無貪是一個單獨的心所,貪也是一個單獨的心所。貪和無貪不會同時生起。大家在做練習的時候要記住。比如,你剛剛在貪著一個東西,現在不貪了,把它放下了,是不是現在就屬於無貪呢?不一定。你只是把它放下了,僅僅是換了新的所緣,蓋住了貪著的所緣。用其他的所緣換掉貪著的所緣,並不意味你對之前貪著的所緣有了無貪。如果那個目標重新在心裡呈現,你如理作意了,可以不再執取那是我或者我的東西,不再執著這個目標,這才是無貪心所的生起。若是僅僅不想它了,這並不是無貪,只是換了所緣而已。一旦再次面對這個目標,又會生起貪著,這要分辨清楚。或者,對於你平時很無感的東西,當別人來找你要的時候,有沒有貪才看得出來。
不是因為沒有貪就是無貪,而是要有一個無貪的心所生起。不執著目標的心所,像露水不沾荷葉一般地面對目標。內心很自在,不粘滯。同荷葉上的水珠一樣沒有排斥所緣,也沒有黏著所緣。比如聞到好東西想吃,當看到自己黏著的心,發現這是貪心,進而告誡自己不要吃,以為這是無貪的心,其實也並不一定如此。僅僅是說服自己不吃,可能是忍著,心裡還在想。至於你對那個目標是不是無貪的,就需要你再去觀察,看看自己面對相同目標時,是否可以像露珠和荷葉的關係那樣,既沒有排斥也沒有黏著,也沒有那種「無所謂」、「隨緣」、「懶散」、「隨便」的感受,或是因為怕自己生起貪心而故意使自己的心散亂,故意不在意。「不就是一點東西嘛,無所謂了。」這些都是蒙自己,欺騙自己,是偽裝後的「無貪」。「佈施不要執著」,「持戒不要執著」,「修定不要執著」,「禪修不要執著」,「執著會貪呀」,這樣的看法其實也不是無貪。無貪不是像嗔心一般排斥所緣,也不像那些懶散、放逸,或者不在意佈施、持戒、修定、修慧的善法。它是對所緣不渴求。
無貪是善心所,只有如理作意才會生起。當無貪生起來的時候一定是在美心裡面,美心裡面一定有欲、有精進,不會呈現為懶散或無所謂的狀態,當成沒看到的樣子。中國現在有流行「佛系青年」,濫說隨緣。我們要明白隨緣並不是隨便。真正的隨緣是內心確定了生命的目標之後,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非常努力地只做正確的事情。心隨著因緣而走,緣起的每一點都能觀察到,這是很高的智慧,很強的正精進。
無貪的作用是不執著目標是我的。在《法聚論義注》中講到,就像一位已經解脫的阿拉漢聖者,他不會執著四資具,對衣食住藥四種資具不會生起我、我所這種渴愛,不會以佔有的心來保管、處理四資具。雖然這麼說,但這種處理四資具的方式又不是那種疏忽大意隨便丟失東西;或者放縱如賭博一樣,拿到東西隨便就丟捨掉了;或者像嗔心一樣,把壞了的東西丟掉;也不會在保管過程的時候缺乏智慧,缺乏正念正知的亂放。
無貪對於四資具的保管方式是具足戒的,依止於「資具依止戒」和「活命遍淨戒」,是基於戒而有無貪的。在守護資具的前後正念正知。沒有我的、我所的佔有心。在保管資具的時候,不會像貪心的比庫保管四資具那樣,不佈施,不給別人用。這種我、我的想法是貪心的舉動。
隨意亂丟、亂放,不保管也不愛護,這不是善心,也沒有智慧,並不屬於無貪。無貪總是和念在一起的,無貪是遍一切美心的心所——信、念、慚、愧、無貪、無嗔、中捨性,所以無貪的生起一定是有信、有念、有慚、有愧的,中捨即是不偏不倚的。一定要分清楚無貪和無所謂的區別。
無貪的現起是不執著目標,不黏著目標,出淤泥而不染。在佛教經典里講,就像一個人掉入糞坑,即便掉入糞坑,你的心也不會想沾染這些所緣。身體沾染了,但是內心不會想沾染糞便,不會想去要那些糞便。比如,在修觀禪的時,能夠令貪生起的所緣出現的時候,心會不附著。觀察到某一生是殊勝天人的名法、色法時,只是審查而不生黏著或傲慢。觀察自己的眼淨色,那種無常、剎那生滅、苦迫的、不可控制的、不淨的特相,不斷在撞擊內心。觀察這些法的這些特相,內心就不會想去執取、抓取,這是無貪。心陷在行法中,就如同掉入糞坑。如果觀智成熟,真的擁有了這樣的智慧,我們就會對諸行法生起悚懼,依次生起悚懼智、過患智、厭離智、欲解脫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策勵自己生起無貪的心,通過佈施、持戒、禪修、正念正知來培養,並觀察是否生起了真正的無貪。
無貪的近因是目標,或依處,或跟它一起生起的心所法。也就是具備這個因緣,有目標,有依處,還有其他相應的心所法,無貪就能夠生起。帕奧西亞多在《趣涅槃道》中提到,貪和無貪的素質要從哪些地方做觀察呢?怎麼去分別呢?無貪者不像貪婪者一般,有佔有物欲的心,沒有這樣的等起、習慣。你可以明顯地觀察到,一個貪婪的人即便出家也會希求名聞利養、人們的誇贊,為了獲得他人的佈施而去講法、炫耀。得到供品後不分享,獨自佔有,又因為有很多利養而驕傲自大。貪婪者即使出家也會像在家一樣,不會分辨四種資具的獲取是否要如法——是否遵循《資具依止戒》、《活命遍淨戒》。或者為了取悅施主可以不按照戒律行事,可以為了獲得施主的歡喜、滿意和供養,而不如法如律地生活。即使得到供養也不會滿足,反而希求更多。
經典中講到,這樣的出家人比在家人更像一個在家人,行為像餓鬼一般。這樣的出家人如果臨死都放不下貪著,一定會墮入惡趣。經典講到,有一天目鍵連尊者看到一個人穿著袈裟,拿著鉢在空中飛,全身的袈裟和鉢都在燃燒,邊飛邊哭嚎,卻扔不掉鉢和袈裟。尊者問佛陀為什麼會這樣。佛陀說,那位燃燒的鬼過去生是位出家人,但是不持戒,不如法地受用在家人的信施,死後就變成這種受苦的生命。
如果是無貪者出家,他不會好樂資具,對於四資具不酷愛、不熱衷,只是正念正知地使用。信眾為了求取功德而供養資具,在出家人的智慧眼中,這些如同嘔吐物一樣,只是為了生命的存續正念正知地使用。
在佛陀的《本生經》中有一個故事,來自於第509本生,名為《象護本生》。在巴拉納西(古譯波羅奈城)有一位小國的國王,年紀很大卻沒有孩子,國家的年老祭師也沒有孩子。有一天祭師在村裡看到一個女人有六七個孩子,都很健康漂亮。祭師就問她是如何生了這麼多孩子?那個婦女回答,這些孩子不是丈夫給的,而是樹神賜予的。
祭師問清是哪個樹神後,就找到那棵樹,抓著樹枝說:「你這個樹神生長在我們國家,國王又對你不薄,而國王沒有孩子,你卻給了一個農婦那麼多可愛的孩子。現在要求你七天之內給國王孩子,否則就把你這顆樹砍倒。」
樹神害怕了,就去求助夜叉、四大天王,他們都沒有辦法。最後找到沙咖天帝,天帝環顧四周,發現的確沒有人可以作為國王和祭師的孩子。這時恰好有四個在三十三天做了很多功德的天子,要往生夜摩天。沙咖天帝就去和那四位天子商量:「大德,請先不要去夜摩天,先去給祭師和國王做一次孩子吧,在人間只會花掉很短的時間。」四位天子說,既然是天王說了,我們可以去,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到青年的時候我們就要出家。沙咖天帝也是很有德行的,人家要出家,不能阻攔,所以就同意了。
在第七天的時候,老祭師就帶著砍樹的工人來到樹下,對樹神講,準備好了嗎?沒準備好,我要開始砍樹了。樹神出來說:「可以給你們四個孩子,但是這四個孩子只能出生在你祭師的家裡,不能出生在國王家中,而且他們長到青年之後就會出家。」祭師想,那也可以,生出來後再分兩個孩子給國王。如此,這四個天子就次第地出生在祭師家裡,分別叫象護、馬護、牛護、羊護。祭師和國王知道這些孩子在青年時就會出家,所以就把整個國家所有出家人全部趕走。
等他們長到十六歲的時候,國王和祭師準備把王位傳給他們,同時準備考驗一下他們。首先告訴四人中的老大象護。象護聽到要做國王,就說只想出家不做國王,於是象護就帶上隨從,從國家出發往恆河邊走去。國王和祭師沒有辦法,就分別再去問老二馬護、老三牛護、老四羊護,他們都表示只想出家,也相繼跟隨象護走掉了。國王和祭師想,他們這麼年輕都想出家,那我們乾脆也出家吧,他們就把國家交給王妃,然後出家了。結果王妃也想出家,就又把金銀財寶和王宮留給大臣出家了。大臣們看到國王、王妃出家,也跟著出家。再後來大部分的民眾看到這些,也跟隨出家,結果整個國家就空掉了。
當這個消息傳到周邊的六個小國家時,這六個小國家的國王也跟著出家了,而這六個國家的臣民也出家,最後導致這六個國家也空掉了。這是一個很著名的故事,在象護的帶動下六個國家的國王和臣民都出家了。那麼誰來養活這些出家人呢?《象護本生》里講,沙咖天帝看到這個情況,就安排天神尋找合適的場所照顧這些人,使他們都能安穩地修行。而所有這些人都修習梵行,最後全部往生天界,有的到了梵天界,有的到了三十三天,有的到了四天王天。
這對於普通人來講是無法想象的。捨棄國家和王位,誰來養活自己呢?其實關鍵的是你能不能下這個捨棄的決心。《象護本生》中敘述的就是真正的無貪。這些人出家後,失去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他們獲得往生天界的機會,而往生天界遠比在人間做國王、臣民,或者普通的農民、商人要強很多倍。我們今天貪錢財、伴侶、父母、子女、金銀財寶,死的時候卻不能帶走。但是如果我們生起無貪的心,有智慧地佈施,只是做一個在家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善法的修習中,勤奮地修持戒定慧,真正地去修行,而非偽裝地修行,假假地修行。僅僅持戒這一條,佛陀說就可以再生人間,清淨一點就可以到天界。即使到最低的四大王天都有九百天年的壽命,也就是可以享受天堂九百天年的富貴。這比我們買一個基金,每天焦慮,要幸福得多。
已經講了貪和無貪的區別,希望大家也可以觀察自己經常生起的是貪還是真正的無貪。
再強調一下貪的對治,首先要經常思考佛陀講貪著五欲如同:狗啃沒肉的骨頭、禿鷹嘴上的碎肉、逆風的火炬、火炭坑、麻風病人身上的瘡、夢中可愛的花園、借來的物品、爬樹摘果時果樹被砍斷等等過患。其次要思維各種佈施的殊勝利益,並身體力行。在【相應部•天神相應】,佛陀教導天神:「家宅火燒時,財物搬屋外,因其有價值,莫讓火焚毀。世間亦如是,會受老死毀,佈施如善把,財物搬屋外,佈施所得果,盜賊與惡王,不能奪其去,火亦不能毀。身體與家產,時至皆分離,智者知此義,財物除自用,亦用作佈施,因常佈施故,現生受稱譽,死後得生天。」「食物氣力施。衣服外觀施。車乘緩和施。油燈眼目施。施予住處者,此是各種施。為人說法義,此是甘露施。」
貪是一種煩惱,要根除需要戒定慧三學。對於違犯性的貪,用戒;困擾性的貪,用定;潛伏性的貪,用慧。但是真正落到生活中,持戒只能鎮服違害性煩惱,因持戒,你不會為了貪去做殺盜淫妄等身、語方面的不善,我相信大家基礎的修行功夫還是有的。但是困擾性的貪,就比較難以對治了。你不去關注它,發現它,就很難對治。對治不善,有兩種調伏——攝護調伏和捨斷調伏。攝護調伏有:戒、正念、智慧、忍耐、精進。精進指的是已生善法令增長,未生善法令生起,已生不善令斷除,未生不善令不生。捨斷調伏就更難了,它包括彼分斷、鎮伏、正斷、止息、出離。這其中戒、正念、智慧和彼分捨斷有關係,鎮伏和定有關係,而正斷、止息、出離是道果階段的內容。
建議大家學習《一切漏經》的次第修學方法,這部經中,佛陀講了七種捨斷,對在家人和出家人都很合適。對於佛陀涅槃兩千多年後人類的根性很實用。七種捨斷包括知見、守護、受用、規避、忍耐、去除、修習。第一個從知見上下手,也就是說我們的認知要先轉,如果不能從認知上轉變,即便我們強按住煩惱,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只要那個煩惱一翻過來,就會蹭蹭蹭地更加變本加厲。所以必須在知見上明確。在八正道中,正見、正思維是慧的層面,正見決定我們的思維方式,而思維決定了我們的行為方式。有正見才有正思維,有正思維才有正語、正業、正命。因為有正確的知見、正確的思維方式,才會有正確的行為方式,我們自然而然就會養成習慣,從而有精進、正念、正定。
今天的作業,還是觀察貪和無貪。當貪生起的時候,要追過去,在面對目標要做出身語意的行為時,要看到後面的背板。那個想蘊標記形成的觀念,那個觀念就是「見」。要看到這個見,對於還沒有證悟阿拉漢道果的人,這個見里都包含無明。而那一股一股想做事情的內在力量是基於無明的愛取。基於生活中的四念住練習,哪怕一舉一動,要能回到背後的標準上去分析,去觀察它的無明、愛、取是什麼。看到你的那種認知標準。然後去分析,這個標準是什麼時候養成的?它有怎樣的過患?然後要厭離,這樣才能從煩惱中真正走出來。為什麼會有貪想呢?佛陀說,因為有樂味,認為諸法之結有樂味,你才會生起要貪它的想。很多事情已經形成習慣了,就像牛犢已經長成牛角,怎麼辦?看到它的過患,我們要生起厭離,才能走出來。
今天的作業,記錄今天生起的一個貪心和一個無貪心,寫下當時的身心狀態,持續時間,可能留下的影響,並實驗哪種對治方法有效。
要點:1、內心清淨安穩否,於身心(名色)是否健康,是否在現前及未來帶來其他的利益福利,成為臨終一念會有什麼後果。2、熟練把握攝護調伏和七種捨斷逐一對治。
2020年9月2日,尊者於洛杉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