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5-15 下午9.06.53.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阿毗達摩》是用究竟法來頗析概念法;用究竟法來詮釋經藏。

 

・中部109經叫《大月圓經》。有位尊者問佛陀說:「世尊,五取蘊在哪裡扎根呢?」佛陀說:「五取蘊扎根於愛著。」

 

・中部13經/苦蘊大經。

 

・應部35相應的235經/燃燒法門經。

 

・出離要從知見開始。知見不對,不可能可以出離。

 

・觀察貪後面背後的動機。

 

・最後面法友分享,非常值得聽。

 

 

 

 

 

 

 

阿毗達摩實修——貪和無貪心所(三) (一)(雲端阿毗達摩第27講)

 

昨天我們學習了無貪,強調了無貪不是無所謂,不是隨便,也不是簡單地再不去想它了。這些情況很多是掉舉,或是輕微的嗔引發的。比如:不理它了,無所謂了,這個東西我要把它扔了,很多類似的例子。

無貪是遍一切美心的心所,它總是和信、念、慚、愧、無嗔、中捨性,還有心和心所的輕安、輕快性、柔軟性、適業性、正直性、練達性同時生起來。當你覺得自己生起了無貪心時,應該觀察一下心的素質裡面,是不是同時包含了這些內容。比如對於三寶、業果、過去、現在、未來、戒、定、慧三學的信有沒有?對緣起的信有沒有?有沒有正念?那個心生起的當下是一個什麼狀態?面對所緣時,能否如實地觀察當下的狀態,是否有慚、有愧,沒有不善,遠離不善,羞恥造惡,回避造惡,無嗔,內心平靜。或者,伴隨著慈心,中捨性:心去除太過和不足。有沒有感覺到輕安、輕快、柔軟、適業、正直、練達?如果有,那就是無貪相應的心;如果沒有,那就可能搞錯了。很多賢友的作業里描述的有一些情況是無貪的,而有些不是無貪。

「不要」並不一定是無貪,無貪比「不要」有更良好的素質。其實很多情況下的「不要」、捨棄,都是帶有嗔心的、排斥的。

今天繼續剖析貪,以及探討怎樣來實現無貪。中部109經叫《大月圓經》。這部經很長,我們學習其中的一小部分跟貪愛相關的內容。

那時,有位尊者起來問佛陀說:「世尊,五取蘊在哪裡扎根呢?」

佛陀說:「五取蘊扎根於愛著。」

尊者接著問道:「取和五取蘊是相同的東西,還是相異的東西呢?」

佛陀說:「取和五取蘊既不是相同的東西,也不是相異的東西。在五取蘊中有愛著,那裡便會有取。」

五取蘊是從哪裡來的,扎根在什麼地方,是從什麼地方成長起來的呢?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組合,這個所謂的人,是怎麼來的呢?比如,一個孩子生下來,我們會認為是他父母的精血結合經過十月懷胎後出生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佛陀說:受精卵只是一個借用的地方,一個土壤而已,真正一個孩子的出生並非如此簡單。一個生命結生剎那的結生名色,也就是結生時候的物質和精神成分的出現,不只是單純由精血化合而成。精血化合的受精卵,只是提供了一個新生命出現的物質條件。結生名色是由上一生臨死前成熟的那個業的力量生起來的。圍繞著那個業力還有當時造業的動機——無明、愛、取等信息(過去五因)。所以生命的根並不是受精卵,而是過去的無明、愛、取、行、業。無明、愛、取就是愛著,也就是貪愛,核心是無明。在冰山圖中,最底層的那個對生命的執取。只要還沒有解脫,無論你再怎麼生,再怎麼死,用什麼方式來死,都不會捨去對生命深層次的執取和愛著。每一個眾生都一樣,因此說五取蘊是扎根於愛著的。

五取蘊和取是相同還是不相同呢?佛陀說:它既不是相同的,也不是相異的,在五取蘊中有愛著。五取蘊扎根於愛,是從愛裡面出生的。也就是說,生命是從愛中出生的,出生以後,我們繼續愛著這個五取蘊。只要對五取蘊產生愛著就會有取,就會執取。

比庫接著問:「在五取蘊中,愛著會有哪些不同呢?」

佛陀說:「比庫,會的,一些人這樣想:將來我要有這樣的色,將來我要有這樣的受,將來我要有這樣的想,將來我要有這樣的行,將來我要有樣這樣的識。'比丘,在五蘊之中的愛著會有這樣各種的不同。」

「將來我要有這樣的色」。對於女眾來說,將來哪怕我再老,也要活得很有風韻;對於男人來說,再老也想活得鶴發童顏。「將來我要有這樣的受」,希望下一刻的各種感受,包括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鼻子聞的、舌頭嘗到的、身體接觸到的、心裡想到的,所有的受最好都是樂受,不要有不樂受。「將來我要有這樣的想」,最好大家都能和我擁有一樣的觀點,一樣的看法。有一位賢友在作業中寫到,發現自己最貪愛的部分,就是覺得自己很有能耐,很多觀點很好,很有能力,就是「將來我要有這樣的行」;「將來我要有這樣的識」,我觀察、分析、判斷、處理各種事物的角度、方法、手段都是很棒,這都得益於我有這樣的認知。我將來要有,我現在已經有,我過去曾經有。這些都是我們執取的目標。

比庫接著問:「五取蘊所指的內容包含一些什麼呢?」

佛陀說:「比庫,各種色,無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微細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都稱為色蘊。各種受……各種想……各種行……各種識,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內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細微的、低等的、高等的、遠處的、近處的識,都稱為識蘊。比丘,五蘊所指的內容包含這些東西。」

我們修觀的時候經常會提到十一種究竟名色法,就是這些內容的。十一種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又可以把這些歸成十一種名色、十一種十二處、十一種十八界,以及十一種過去、現在、未來相應的緣起支。

比庫又問:「是什麼原因和什麼條件會出現色蘊?什麼原因和條件會出現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呢?」

佛陀說:「以四大為原因和條件,便會有色蘊的出現;以觸為原因和條件便會有受蘊的出現;也是以觸為原因和條件的想蘊會出現;觸為原因和條件便會有行蘊的出現;以名色為原因和條件便會有識蘊的出現。」

也就是說,色蘊是因為四大為原因和條件才出現的,如果是業生色就還有業的原因;感受的出現來自於接觸所緣;同樣地,想蘊的出現,也是以觸為原因和條件的;識蘊是以名色為原因,因為心識是跟著名色同時生起的。

接下來比庫又問:「世尊,什麼是身見?」

我們都知道,有身見就是對我的執取。佛陀是如何回答的呢?

佛陀說:「不聽聞法義的凡夫,不見聖者,不知聖法,不學聖法;不見善人,不知善人法,不學善人法。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認為受是我,或我擁有受,或受在我中,或我在受中;認為想是我,或我擁有想,或想在我中,或我在想中;認為為行是我,或我擁有行,或行在我中,或我在行中;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比丘!這樣是有身見。」

大家可以想想,你是持哪一種見,還是好幾種見都有呢?認為所謂的我就是這個肉體,身體是我;或者所謂的我就是那種感受,感受是我;或者所謂的我就是各種記憶、想法、知見,想是我;或者所謂的我就是以意志(思)為首的其他各種心理素質;或者認為心識是我,那個能知能緣的心識是我。如果認為肉體就是我的話,當肉體死壞後,我也就不存在了。同樣地,受、想、行、識也是如此,這五種觀念屬於斷滅見。

「色在我中」,就是這個肉體在我當中,你有一個超越身體的「我」在,就是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就是有一個我含藏在身體裡面。「我擁有色」,有另外一個恆常的我。這幾種被稱為叫常見。因為總共有色、受、想、行、識,所以「色是我,色在我中,我在色中,我擁有色。」以及受、想、行、識下來總共二十種薩迦耶見。

這部經給我們引出一個什麼啓示呢?五蘊這個身心的組合體是以什麼為基礎長出來的?是因為貪愛——對生命的渴愛。因為你是從渴愛長出來的,所以渴愛一直都在你的名色流裡面。你從渴愛出生,然後你再去渴愛生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色、受、想、行、識從渴愛出生,然後又會去執取這些色、受、想、行、識。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從結生心生起之後第十六個心識剎那,就生起一條貪心路,貪著新的生命出現。一個新生命的開始就是結生名色,結生名色就是五蘊。

要從這部經學什麼呢?我們現在所形成的對自我的看法,執取自我而產生的種種苦,根源都在渴愛。經文的後面講到味、患、離。怎麼做到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不再造業,最後證悟解脫,需要從愛取中走出來。

接下來,學習《大苦蘊經》。這部經特別強調欲——貪欲的過患。在經藏裡面,經常貪和欲是不分的,但在論藏裡面貪和欲是分得很清楚的。這部經的背景:有很多比庫在托鉢前到外道的園林裡面坐著聊天,外道就跟這些尊者們講:「哎呀!道友們呀!你們的沙門果德瑪宣說欲的遍知(《破斥猶豫》以捨斷、超越(克服)解說遍知。另,一般外道說的遍知:欲的遍知指初禪,色的遍知指無色界,受的遍知指無想界,我們也宣說欲的遍知;沙門果德瑪宣說色的遍知,我們也說色的遍知,包括受、想、行、識。那麼你們認為,沙門果德瑪跟我們所講的這個遍知有什麼不同?有沒有高下?有什麼差別?在說法與說法上,在教師與教師上有什麼差別?

這些尊者們想,我們還是不跟他們理論。「我們在世尊面前必能了知這所說的義理。」

佛陀就告訴他們:「諸比庫,這麼說的其他外道遊行者應該能被這麼回答:『但,道友們!對欲來說什麼是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對色來說,什麼是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對受來說,什麼是樂味?什麼是過患?什麼是出離?』比丘們!當被這麼問時,其他外道遊行者必不能解答,且更會遭到惱害,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正如那不在[感官的]境域中。比丘們!我不見在這包括天、魔、梵的世間;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除了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或從他們聽聞以外,對這些問題能以解答使心滿意者。

比丘們!什麼是欲的樂味?比丘們!有這五種欲,哪五種呢?能被眼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色;能被耳識知……的聲音;……(中略)能被身識知,令人想要的、可愛的、合意的、可愛樣子的、伴隨欲的、貪染的所觸,比丘們!這些被稱為五種欲。比丘們!凡緣這五種欲生起的樂與喜悅,比丘們!這被稱為欲的樂味。」

欲是有樂味(指會令人‘回味黏著;還想再要’的滿足)的。如果認為佛陀只宣說苦否定有欲樂,那就錯了。每個人都享受欲得樂味,追求這樣的樂味,靠樂味活著。佛陀沒有否定這個樂味。但是我們必須知道,這個樂味有過患。佛陀說什麼是欲的過患呢?

諸比庫,凡善男子以技能營生,不論以查驗,不論以會計,不論以計算,不論以耕作,不論以買賣,不論以牧牛,不論以王臣,不論以其他的技能,他面對寒暑,被虻、蚊、風、日、蛇的接觸而受害,因飢渴而死亡,比庫,這被稱為欲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

在座的每個人都是很有能力的,以各種技能來營生,不管是用計算機的方式,還是用金融的方式,還是用工業的方式,貿易的方式,或者政府工作的方式,教學的方式,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追求你的樂味。但沒有人不要面對寒暑、冷熱,虻蚊叮咬,風吹日曬觸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如果不防護,就可能受害於它。很多人因為飢渴而死亡,因為病痛而死亡,因為病毒而死亡,這個就是欲的過患。我們追求這樣的欲,是有快樂,但是以愛著為根而生長起來的五蘊,避不開種種過患。這些的過患是以愛為因的,以貪為根本因的。

比丘們!如果善男子這麼奮起、辛勤、努力而得不到財富,他悲傷、疲累、悲泣、捶胸號哭,來到迷亂(而說):‘我的奮起是空虛的,我的努力是無結果的。’比丘們!這被稱為欲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比丘們!如果善男子這麼奮起、辛勤、努力而得到財富,他為了守護那些財富而感受到苦與憂:‘怎樣既非國王會拿走我的財富,也非盜賊會拿走,也非火會燒盡,也非水會流走,也非不可愛的繼承者會拿走?’當他守護、保護那些財富時,或國王拿走,或盜賊拿走,或火燒盡,或水流走,或不可愛的繼承者拿走,他悲傷、疲累、悲泣、捶胸號哭,來到迷亂(而說):‘我既有的不存在了。’比丘們!這被稱為欲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

有財富的人就會害怕失去,會擔心股票會不會下跌,中美貿易戰會受什麼影響,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打起來?很多的擔憂。疫情到底什麼時候結束?經濟會不會崩潰等等。當他要守護這些財產時,如果被沒收了,被盜賊搶走,被火燒掉,被水流走,被不可愛的繼承者拿走,股票下跌了,金價下降了,貨物賣不出去了,對方毀約了,就會悲傷、疲累、哭泣、捶胸嚎哭、迷亂而說,「我本來有的東西現在不存在了。」跟人家打官司,「本來屬於我的,這個屬於我的。」要爭奪回來,招致各種苦迫。

所以佛陀說:「再者,諸比庫,貪為因,貪為因緣,貪為欲,因為貪之故(欲就是因),國王與國王之間爭論,剎帝力與剎帝力之間爭論,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爭論,雇主與雇主之間爭論,母親與孩子之間爭論,孩子與母親爭論,父親與兒子爭論,孩子和父親爭論,兄弟和兄弟爭論,兄弟和姐妹爭論,姐妹和兄弟爭論,朋友和朋友爭論。在他們爭吵、爭論、爭辯時用拳頭、土塊、棒杖、刀劍互相攻擊(現在就是航空母艦了)。在他那裡,他們遭受死亡,會像死亡那樣的苦。諸比庫,這被稱為貪的過患,直接可以看到的苦蘊,是貪為因,貪為因緣,因為貪的緣故,所以這個貪就是因。再者,諸比庫,以貪為因,貪為因緣。因為貪之故,貪就是因,拿起刀劍和盾,佩戴弓箭之後,雙方對陣投入戰鬥,在箭矛擊飛中,在刀劍閃耀中,在那裡他們被箭矛貫穿身體,被刀劍砍頭;在那裡他們遭受死亡,或像死亡那樣的苦。諸比庫,這被稱為貪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是貪為因,貪為因緣,因為貪的緣故,所以貪是因。再者,比丘們!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拿起刀劍跟盾,配戴弓箭後,投入濕滑的保壘,在箭、矛急飛中,在刀劍閃耀中,在那裡,他們被箭、矛貫穿,被牛糞淋身,被重物壓,被刀劍砍頭,在那裡,他們遭受死亡,或像死亡那樣的苦。比丘們!這被稱為欲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

再者,比丘們!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他們入侵人家、奪走掠奪物、攔路搶劫,誘拐人妻,國王捕捉他後,處以種種刑罰:以鞭打、以棒打、以手杖打,切斷手、腳、手與腳、耳、鼻、耳與鼻,處以酸粥鍋刑、貝禿刑、羅侯口刑、火鬘刑、燭手刑、驅行刑、樹皮衣刑、羚羊刑、鈎肉刑、錢刑、鹼浴刑、扭轉門閂刑、稻草足踏台刑,淋熱油,令狗咬,活著令刺入,以刀劍砍頭,在那裡,他們遭受死亡,或像死亡那樣的苦。比丘們!這被稱為欲的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

以上佛陀提到的欲得過患,直接可見的苦蘊,是現在就可能遭遇或可以在信息媒體上看到的。只是現在的戰爭或刑罰不用這麼血腥了,但對身心的摧毀和傷害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者,比丘們!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他以身行惡行,以語行惡行,以意行惡行後,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比丘們!這被稱為欲的過患,後世的苦蘊,欲為因、欲為因緣、因為欲之故,欲就是因。

那麼這個是未來的,因為欲之故,無聞凡夫每時每刻都在造作身行惡行、語行惡行、意行惡行。死後往生到苦界、惡趣、地獄就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能不能看到這個過患呢。

有同學做作業的時候說,「看到貪了。但是它是那麼地強,對付不了它,怎麼辦呢?」那就是還沒有看到過患啊,沒有認真去思維這些等著我們的過患啊!有人問:跟孩子怎麼說?孩子也有他可以觀察到的過患。你把他喜歡的東西拿走看看,不給他打遊戲看看。當下就能觀察到的,身心有體驗的才有用,不能只是講道理。佛陀講這麼多道理,你能不能體會到?如果沒有去觀察、體會、思維欲所帶來的內心撞擊,很難體會到這個過患。

所以佛陀講:「凡任何沙門、婆羅門對這樣的欲貪不如實了知,樂味是樂味,過患是過患,出離是出離。他自己將對欲遍知,或將以真實勸導他人依之實行而對欲遍知,這是不可能的。但,比丘們!凡任何沙門、婆羅門這樣對欲如實了知:樂味是樂味、過患是過患、出離是出離,他們自己將對欲遍知,或將以真實勸導他人依之實行而對欲遍知,這是可能的。

不如實了知什麼呢?樂味是樂味,過患是過患,出離是出離。簡單講就是對欲的遍知,捨斷和超越。

接著佛陀講,什麼是色的樂味?「諸比庫,猶如剎帝力少女或婆羅門少女、或屋主少女十五、六歲,不過高,不過矮,不過瘦、不過胖,不過黑、不過白,諸比庫,她們的美妙端麗是最善的嗎?

比庫說:「是的,世尊。」

「諸比庫,凡源於美妙、端莊而生起樂與喜悅,這是色的樂味。諸比庫,什麼是色的過患呢?諸比庫,這裡,過一些時候,會看見那位姐妹長大到八十歲或者九十、百歲,年老像椽木那樣彎曲,彎曲得依靠拐杖,顫抖著而行,病苦,青春消逝,牙齒斷裂,頭髮稀白或者禿頂,皮膚皺摺,肢體斑斕污濁。諸比庫,你們會怎麼想?她最初的美妙端莊已消逝,而成為過患了嗎!」

諸比庫說:「是的,尊者。」

「諸比庫,這就是色的過患。在這裡,後來會看到那位姐妹生病痛苦,重病,跌臥在自己的糞尿中被她人扶助起來,被她人扶著躺下。諸比庫,你們怎麼想呢?她們最初的美妙、端莊是已經消逝還是還在呢,這是過患嗎?這是色的過患。那麼再者,諸比庫,後來如果看到這個姐妹的遺骸被捨棄在墓地裡面,已經死去了一天、兩天、三天,最後是腫脹、青淤、生膿爛。諸比庫,你們怎麼想呢?她最初的美妙、端麗已消逝而成為過患了嗎?」

從美妙端莊的少女到被棄置墳場的膿爛屍體。任何生命都逃不脫這樣的規律。這樣一堆遺骸還有美妙、端麗嗎?美麗消失、青春不再對一個欲求美麗青春的男女就成了過患。什麼是色的出離呢?

「諸比庫,凡對於色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調伏和捨斷都是欲貪的出離」。

要調伏和捨斷。五種攝護調伏:戒、念、智、忍耐、精進五種捨斷:彼分斷、鎮伏斷、正斷斷、止息斷、出離斷。佛陀後面又講,什麼是受的樂味呢?

「諸比庫,從離欲,離不善法後,進入後住於有尋、有伺、離而生喜樂的初禪……諸比庫!每當比庫以樂的捨斷與苦的捨斷,及以之前喜悅與憂的滅沒,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念遍淨的第四禪時,,那時候他既不意圖加害自己,也不意圖加害別人,也不意圖加害良者,那時他的感受是不加害的感受。那麼諸比庫,我說,不加害是受的最勝的樂味。」

關於受的樂味,這裡佛陀沒有舉例五欲的樂味,而是描述了世間最高喜樂的初禪、二禪、三禪以及比世間最高的樂受還殊勝的捨念清淨第四禪的受。然而即使這樣的受也有它的過患。「諸比庫!凡受是無常的、苦的、變易法,這是受的過患。」也要出離。「諸比庫!什麼是受的出離?凡對於受之欲貪的調伏、欲貪的捨斷,這是受的出離。

世間五欲的樂味和禪悅是無法比的,我們也要去體驗。有體驗才有區別,有區別才有判斷,有判斷才會有選擇。如果不能夠了知樂味是樂味、過患是過患、出離是出離,體會煩惱熄滅,內心寧靜的殊勝。我們是不會從五欲求樂跑步機上掉頭的,下不來的。就跟《皮帶束縛經》上講的一樣,被五取蘊牢牢地拴住困死。

佛陀說:「大地都會被燃燒滅盡不存在。然而我說,無明所蓋、渴愛所系之眾生的流轉、輪回,得不到苦的終結。」

當你貪愛再一次生起,無從下手時,要想一想佛陀在《燃燒法門經》里的嚴厲教誨:「諸比庫,寧願眼根被赤熱的、燃燒的、灼熱的、熾熱的刀劍破壞,也不在能被眼識識知的色上從細相執取相。諸比庫,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樂味所系縛的相上,或樂味所系縛的細相上,如果那時候死了,這是可能的:他會走入兩趣之一趣,地獄或者畜生界。」

當你目不轉睛地注目於美女、帥哥時,能不能想起佛陀的教導:,寧願用一根熾熱燃燒、灼熱的鐵片、刀劍把眼睛扎壞了,也不能被這個帥哥、美女的相和細相被帶走。為什麼呢?當對帥哥、美女的貪著心生起來,這個能知的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樂味所系縛的相上,或樂味所系縛的細相上,浮想聯翩。這些畫面如果你在臨終的時候現起,執取帥哥、美女的業成熟了,會去地獄或畜生界結生。

如果你不能夠認識到這個味是短暫的,邊際效應遞減的,是物種生存和延續的鼓勵機制,蒙我們的,騙我們的,是有過患的。當五門的相、細相所緣出現,生起五識、領受、推度心後,你就不能夠對它中捨或厭離,確定心的速行作意就會朝向不如理作意的貪著,接下來的七個速行心生就是不善心。不善心造不善業,在未來感不善的果報。現在大家都能夠體會到當下身心的狀態是怎樣的了。如果沒有事先的訓練,面對所緣和目標時,想當下再通過如理作意和不如理作意來控制善心或不善心生起,是根本來不及的。轉變是要在以前就發生的,面對這個相的時候,是過去形成的觀念在起作用。

所以修行的關鍵點是在這裡,想蘊標記或知見、看法。要去修改這些認知反應模式。不把這些顛倒見轉變為正知見,任何所緣到這裡來都是自動轉向習慣性不良反應,來不及去如理作意的。

為什麼不能執取相和細相。例如,佛陀講的「猶如剎帝力少女或婆羅門少女」男人看到,「哎呦,這個美女很漂亮的!」這是粗相。然後他就開始專注她。從粗的相轉到細相,哦!頭髮非常地美!哦!眼睛非常地美,眉毛非常地美,鼻子非常地美,身材非常地美!然後就開始想,開始編故事,能不能認識一下,如果有一夜之歡如何,如果怎樣……,這就是細相,無數條造業的意門心路起來了。「眼識識知的色上從細相執取相。當識住立時,會住立在樂味所系縛的相上,或樂味所系縛的細相上」。甚至很長時間心裡都是她的影子,無數次編造兩人在一起的種種場景和感受,繞在裡面不能自拔,得相思病。「如果那時候死了,這是可能的:他會走入兩趣之一趣,地獄或者畜生界」。所以佛陀講說,「不住於相,不住於細相。」

貪為什麼會越來越強?只要貪著粗的相,就會再落到細的相,然後根據自己的想法再去編造各種樂味的虛幻相,越來越黏著。

貪為什麼會增長?貪是三個不善因之一,二十四緣的第一個緣就是因緣,按因緣的詞義解釋,它就是像樹根一樣,是生命之樹的根。我們的五蘊扎根於渴愛,就是因緣的作用。它像樹根一樣,不但強大還會增長。只要不能夠認識到它的味、患而生起出離,現在的貪就會以各種緣力支助未來的貪強有力的生起,因緣、無間緣、親依止緣、重復緣、有緣、不離去緣,順著心相續流自動傳下來,從粗相到細相,不斷重復。眾生被兩股力量深深地束縛,為了生存和物種的繁衍,而發展出獎勵機制和保護機制。凡對生命的存在和物種延續有幫助的所緣都會有樂味,不斷地獎勵你朝向那個目標編故事,重復回味,繞在裡面不出來。

有很多人提到,孩子的貪怎麼面對?有賢友跟孩子做實驗,告訴孩子:「貪就是黏著離不開目標。如果貪的目標離開了,你就會難受,就會產生嗔,就會煩惱」。

他問孩子:「懂了嗎?」孩子木訥地看著他,正喝著養樂多。

他就問孩子:「你是不是很喜歡養樂多?」

孩子說:「是的。」

 「這就是貪,如果你喝不到的時候,就會有煩惱。」

接著他就順手把孩子的養樂多拿走,孩子的眼神先有一剎那的驚慌,然後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我有煩惱了。」

從此以後她就經常會讓爸爸表演一下對什麼東西有貪心,比如要爸爸說:「我太想要這個洋娃娃了。」她就會在邊上告訴,你有貪心了。所以,你只要給孩子一個標記,她會記得很牢的,一生都會記得住的。

有的時候媽媽衝她喊的時候,孩子就會跑到爸爸身邊來避難。她就會跟爸爸說:「為什麼媽媽老有那麼多的煩惱呢?」

爸爸說:「一個人如果情緒無法控制就會這樣,你會不會覺得這樣很不好呢?」這時孩子又會標記啦。

善惡是內心真實的現起。我們跟孩子互動,先要從這個點上來的,而不是給她講道理,講道理沒有用。你自己不改,反而增長了孩子的不真實、不如實、欺騙習慣。讓他體會那個過程、情緒,同時看到結果,看到過程中的好壞效果。想讓孩子不碰熱水壺就得給她一個機會,摸一下一個會燙但不至於燙傷的熱水壺。讓孩子知道,貪傷害的是自己,嗔傷害的是自己,痴傷害的是自己,不需要下輩子,馬上就痛苦,馬上就體會到。這個是很重要的。

人與人之間要建立邊界,任何人,即使再小的孩子,都要建立邊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邊界有什麼原則呢?職責、義務、權利、利益。把它分出來。範圍、利益、相關方,都要有。原則是什麼?不越界。不越界最簡單的表現就是你不要指責對方,不要向對方提出要求。比如孩子餓,還不會說話時就是以哭來表達,你生氣地說,「你哭什麼哭,你不知道你媽在忙著嗎?」他哪知道,他就是肚子餓而已呀!想喝奶而已呀!罵他就是越界。

標準是什麼?不生起不善心,只生起善心。「不造一切惡,具足於諸善」,這就是標準,佛陀的要求。怎麼用心呢?慈悲喜捨。訓練基礎是什麼呢?念住與四種正知。攝護方法是什麼?戒、念、智、忍、進——五種攝護。如果你要追求卓越,那就七種捨斷。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原則。用在家庭,用在父母,用在孩子,用在單位,用在一切人身上,根本原則都一樣。

怎麼去讓他認識到這個邊界呢?對於孩子,該懲戒的時候是要懲戒的,不是不懲戒,不是由他來的。我在昆明的時候,一個小孩一定要玩火,父母親要到處看著他。但是他只要一有機會,抓住打火機就要燒。怎麼辦?我當場做了一個實驗,拿個打火機說:「小朋友,來,給你玩火。」哇!很高興地衝過來,點著了,手指頭摸一下,哇,現場就哭了。他媽媽臉色就黑了,以為孩子燒傷了,其實不會,有準備的來一下,僅僅一點點紅。哭好,爬起來,打火機給他,不要了。

中國過去的電插排眼很大,小孩要去插手指頭。他們說怎麼辦?我說:「很簡單,拿個電插座引細細的一根線,電他一下,以後他就不會有問題了。」在有效保護的情況下,要讓他看到過患,看到危險。只要有危險,我們的保護機制就會啓動,一輩子都記住它。

孩子去外面偷東西,是有樂味。如果僅僅要求他去道歉,沒用的,要讓他有一次非常深刻的記憶才可以。這個記憶不是那種劈頭蓋臉地斥責,或者嗔恨性的毒打,都沒有用的。坐下來討論,從心觀察,未來怎麼面對,碰到這個問題應該怎麼懲戒。「這麼嚴重的問題,你居然都犯了,現在用什麼樣的處罰讓你能夠深刻地產生記憶,自己選。」選了就做,該打五十大板就是打五十大板,這是談好的,不是拉來就先打的。事前要把它說清楚,觸犯邊界了有什麼樣的懲戒手段。但是雙方是平等的,坐下來一起討論出來的,而不是以你的父母的權威來做的。

今天作業題還是貪和無貪,要求是什麼呢?觀察你貪心背後的無明、愛、取。為什麼你想貪,標準是什麼?那股力量就是貪尋;執取,不放下,這是取,你要看到這股力量在後面的運作,要看到它帶來的樂味,過患。如果這時死了會怎樣?運用五種攝伏和七種捨斷,選好一種貪著的所緣或習慣去做一次捨、斷、離。雖然不一定能成功,但你總要試一下。如果有孩子也做一次實驗,嘗試先建立邊界。

 

 

2020年9月4日,尊者於洛杉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