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7-23 上午7.09.11.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人的所有的行為,都受他的認知決定,由他的觀念決定。如果一個人,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這種認知而想去改變它的時候,那麼他的認知習慣,就很難改變,會一直地重復。

 

《清淨道論》列舉了六種性行。六種性行是對應的: 貪性行者、瞋性行者和痴性行者,它們對應是信行者、覺行者和尋行者。

 

有慧的人,就是說他看得清楚,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過失。每一個當下,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所緣,能夠生起善心。

 

為什麼你這一生是呈現這樣的性行呢?宿世多做殺、縛、怨等行為,或從地獄及龍界死後而生此界。火界、風界重的,成為瞋行者。 

 

瞋性行者只要有找到他相應的老師的指導,然後真的被他找到合適的方法,他的成就是比較快的,因為他精進的緣故。所以,瞋性行者往往是 「苦行道,速通達」。

 

實踐題:檢視自己的性行,嘗試找到調整方法。有孩子的觀察孩子的性行,嘗試找到引導的方法。

 

 

 

 

 

 

云端起觀- 94   人生七階段4-2

昨天講到了養性。對性行的深入了知屬於佛陀的範疇:根上下智、有情意樂隨眠智。根性和意樂隨眠就是一個眾生的性行,真正能夠看準確的是佛陀,它不是弟子的範疇。但是,我們還是有一些角度可以去觀察。人的所有的行為,都受他的認知決定,由他的觀念決定。而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改變。所以五蘊色受想行識,它都是無常的。因為無常,它才可以改變。 

但是呢,如果一個人,不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這種認知而想去改變它的時候,那麼他的認知習慣,就很難改變,會一直地重復。因為他受這種緣力慣性的驅使。表現為:一個人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性格和習慣。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性格有它的一慣性。因為長時間依著同樣的認知,然後重復一樣的行為模式。心和心所,在相應所緣狀􏰀下,所採取的認知反應模式不斷被強化,緣力變得非常強大,從而形成一種慣性,這種慣性就是性格。所以性格在一定層面上還是能夠被觀察的, 「這個人平常比較開朗、比較活潑或者比較深沈...,這是可以被觀察的。 

《清淨道論》列舉了六種性行。但是這六種性行呢,它講的是比較明顯的狀􏰀,或者說比較極端情況下的表現。六種性行是對應的: 貪性行者、瞋性行者和痴性行者,它們對應是信行者、覺行者和尋行者。 

比如說貪性行者和信行者,兩種性行的區別。他說:「起善業時,則信力強,以信近於貪德故。」就是一個信行者,他造善業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很多賢友,他特別地喜歡佈施,一想到佈施他就很歡喜。然後沒有機會去做佈施的這一次,他就會很不高興,就覺得內心很不開心——某種程度上來講「貪於佈施」,類似於有點貪。但其實他是善法欲,對吧?善法欲呢,他喜歡、他乃至於有點黏著於這種善法。看起來好像很像是那種。所以他是「信近於貪德故」的意思。 

然後第二個 ,「貪於不善中是極柔潤不粗」。就是在貪瞋痴三種裡面,,不會表現為很粗野,就是內心喜歡而已,比如說,你喜歡吃好吃的。大家不覺得那喜歡吃好吃的有什麼不對啊,對吧?而你很喜歡你的兒子,你很貪你的兒子,就顯得很慈愛。它就是柔潤、不粗野。 

那麼「信於善中亦柔潤不粗」。你有信仰,你喜歡禮敬,你喜歡這個「念之當下」,也很柔潤,一起來的時候就輕快、輕安、柔軟、適業、正直、練達。 

「貪為事物的愛求,信為求於戒等之德」,所以貪是對外在的東西的追求、渴求、渴愛; 那麼呢,你有呢,我們講信八事,那他就:「誒,我要好好地持戒,我一定不能犯戒,我一定要好好地布施,到點我一定要禪修...」,如果養成習慣了,今天沒有禪修,他會覺:「哎,好像缺點什麼?心裡不舒服」。這個就是跟有相近的地方。 

「貪唯不捨於不利的;信為不捨於有利的」。這個怎麼理解呢? 「貪唯不捨於不利的」,六賊(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賊,你去貪它,認為它是「常樂我淨」,緊緊去抓取它,認賊作父,就是不利了。貪是不善法,對自他都是不利的。而這個呢,它是不捨於有利的,我們不捨於持戒、不捨於佈施、不捨於禪修、不捨於培養自己的美心所的這種素質,它就是指這個意思。 

為什麼你這一生會成為貪行者或者信行者呢?「據說因宿世的美好環境與多作淨業,或從天人投生此世。四大平等者,則成為貪行者。」那性行之因呢,你看他就沒有再分成貪行者和信行者。也就是說貪行者、信行者,都普遍是這個(),它們的主因都是這麼來的。宿世有美好的環境,多作淨業或者從天界來這裡投生,普遍的這樣的人,他就會是貪行者。貪行者,如果出生的這種信心強,你這一生就表現為;如果你信心不強,或者你這一生的家庭裡面,我們講家庭就是模因啊,你的父母親的不夠的話,那麼你過去的不是很強的那個就不能夠彰顯出來,或者會入這一生的模因,而是你的不容易表現。 

那麼他的走路呢,是「用自然、優美的走法,徐徐地放腳、平正地踏下、平正地舉起」,大家可以觀察,站立的時候「優美的姿勢,令人喜悅」。他睡的時候、臥下來的時候,「不急地、平坦地佈置床座,慢慢地臥下,以令人喜悅地姿􏰀並置其手足而睡」。 

他的工作呢,工作的時候「不急地善取掃帚,不打散地上的沙」,就是我們講的出家人掃地的時候。洗衣的時候呢,「巧妙優美地平等留意,著衣不急不緩令人歡喜」「浣衣等則巧妙優美平等留意,著衣不急不緩令人歡喜」。 

在食物方面,「歡喜脂肪及美食」,喜歡好吃的。吃的時候呢,「作成不大過一團的圓團」。印度人都是用手吃飯,飯一般要用手先給它團成一團。他不會很大團而塞滿口的意思。「細嘗不急迫,若得美味則生喜悅」,就喜歡吃好吃的;喜歡吃肥甘,就是脂肪多的、甜的。 

那麼他的見解呢:「若見細小的喜悅的事物,亦生驚愕而久視不息」。就是很小的事情——可喜所緣出現,他都會覺得:「!好快樂」,這樣的,「啊!真好」就容易讚嘆,這樣的人。「縱有小德亦生執著。但實有大過,亦不計較』。喜歡善行,對於看到別人的過失,他不大容易計較。這是貪性行者跟信行者的特點。 

瞋性行者跟覺行者,他的特點是:「起善業之時,則慧力強。 」就對於覺行者,他的慧根比較強,「因慧近於瞋德故」。為什麼呢? 「譬如瞋於不善法中為不潤不著所緣」。 我們講: 在不善法的時候,它是排斥所緣,對吧? 對抗所緣。而呢,「則於善法中不潤不著所緣」。就是有的心呢,它雖然是善法,但是它中捨。它不會去貪著所緣,也不會去排斥所緣,它是中捨的所緣。所以它也就是不潤不著所緣的意思。「又瞋僅為尋求不實的過失」。就是說,,對於 「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實),不是尋求真實的過失,就是帶著他的情緒而已」。而呢,「則尋求實在的過失」。有的人呢,就是說他看得清楚,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過失。每一個當下,不管面對什麼樣的所緣,能夠生起善心。不管這個所緣或者這件事情,在法理上或者說在世間道德上或者是在文化習慣上,大家認為它是錯的,但是你不會生起不善心。「慧則尋求實在的過失」。它的「實在」就是你自己當下的心是什麼狀􏰀?「瞋以回避有情之􏰀度,慧以回避諸行之􏰀度」。呢,因為它抗拒所緣,它遇到不可喜所緣的時候,它回避、它抗拒、它排斥。而呢,是知道行法、諸行法都是無常、苦迫、非我的,是不牢靠的。它是苦,一切都是苦,不要製造苦因。對於整個五蘊,它是持這種回避的􏰀度。對諸行之􏰀度是回避,就這個意思。 

性行之因呢?就是你怎麼來的,為什麼你這一生是呈現這樣的性行呢?「宿世多做殺、縛、怨等行為,或從地獄及龍界死後而生此界。火界、風界重的,成為瞋行者。 」

那麼相對來講,因為他沒有講慧行者、覺行者。那覺行者呢,就是你宿世都學《阿毗達摩》,宿世,看問題都從業的角度、從業果的角度。 

但是,瞋行者跟覺行者,在行為上,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走路,你看「以足尖像掘地(:有的說為腳跟先著地)而行,他的足急促的踏下,急促的舉起,而他的足跡是尾長的(後跟展長)」。這個什麼意思呢?自己看下自己的鞋子和襪子哈:穿襪子最明顯了,如果你的襪子總是前面腳趾頭和前腳掌先破洞,好,那你就普遍是符合瞋行者的習慣。如果你的襪子,是腳後跟先壞、腳後跟先破洞,或者你的鞋子是腳後跟先磨得嚴重,那麼就是瞋行者。我個人持這個前腳掌的這個了,不是這個後腳跟先著地了。後腳跟先著地呢,它是指,他是後腳跟著地,但是呢,他一定是那個腳會往前蹴。雖然是後腳跟著地,但是往前追,他總是前腳掌的著力會比較強。 

他站立的時候就有頑固的姿􏰀。頑固的姿􏰀,要麼就是死死地站著,很緊繃;要麼就是玩世不恭的狀􏰀。臥呢,就是急促地在那裡鋪床,然後呢,去投身、作蹙眉狀而臥。工作的時候呢,「緊張地取掃帚,兩邊急促的濺起沙粒(使勁),以粗濁的聲音不清潔不平坦的掃。粗頑不平等地工作、緊張」。就看看自己的工作,有沒有這樣的? 自己對自己的家庭的工作還是工作場所的工作,做事情是不是這種,我們講風風火火,急急忙忙這樣。 

吃東西呢,「喜歡粗酸之食」。粗糙的、酸的東西。吃的時候呢,「食時,作滿口之團」。塞滿滿地,「不細嘗滋味而緊急地食,若不得美食則生瞋怒」,沒有好吃的就不開心,這樣的意思。 

他的見解呢,是「細小不如意事,亦如倦者而不久視」,就是只要有一點點讓你覺得不舒服,就很討厭,不想再看。「縱見小過亦生瞋惱」,看不得自己和他人有小小的過失。自己呢,就懊惱,看別人有一點點過失,就會排斥。「而實有德亦不計較」,別人有德,還有很多這個善行,值得隨喜的,你也覺得說「沒什麼了不起」。「在離去的時候,毫無顧念」,不拖泥帶水。這是瞋行者的特點。 

痴行者跟尋行者,「精進時,常有甚多障礙的思想生起,因尋近於痴相」。就是你要想好好地打坐,總是很多障礙的思想、各種想法會冒出來。「因尋近於痴相」。稀裡糊塗的,搞不清楚為什麼那麼多想法、念頭。「痴乃混亂不能確定,而尋則有多尋求而不能確定」。 是混亂,呢,就是他有太多的想法。「痴因不能洞察所緣故動搖,而尋則以輕易思惟故動搖」,呢,就是他沒有能力確定這個所緣,而這個呢,就是太多想法,心跑來跑去。 

好,那麼他的性情之因呢:,是『宿世多飲酒,喜歡喝酒;及缺乏多聞與問究』,不喜歡學習,不喜歡探究事物的真相; 「或由畜生界死後而生此界」,就會造成 

那麼他走路的時候,以是混亂的步伐,他的足像呢,他的腳呢,「他的足像驚愕者的踏下,亦像驚愕者的舉起,而他的足跡是急速壓下的」。 

站立的時候,他是「混亂的姿􏰀」,動來動去。 

臥呢,是「不善巧的佈置床座,大多身體散亂、覆面而臥;若叫他起來則作唔聲,遲緩起來」,不想起來。 

工作呢,「無精神地取掃帚,回旋散亂不清潔不平坦地掃,笨拙混亂不平等工作」。 

痴行者,是「緩慢而紊亂」。 

食物,就「沒有一定的嗜好」。吃的時候呢,「食時,作不圓的小團,殘食投入食器中」,食物殘渣丟回到碗里,或吃不完就亂扔。「常污其口,心思散亂」,滿嘴油膩、飯巴。 

見解呢,「沒有主見,沒有智力取捨辨別,聽別人呵責他人,他也跟著呵責;別人贊嘆,他也跟著贊嘆」。 

這是《清淨道論》裡面的描述。我們貪瞋痴都是俱全的。但是會偏一種。而偏一種怎麼來判斷?修安那般那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來你是什麼行者。貪性行者呢,不用給他講太多,他自然而然就能夠在鼻孔附很自然地取到入出息的所緣,不會緊張,也不會去抓取那個觸覺,只是知道呼吸。跟他說:「按照帕奧西亞多現在的要求,在鼻中膈的附近,在這個觸點上找氣息」,他也能找得清楚,也能專注。不會用眼睛去看啊,也不會擔心說:「噢,這個出現什麼問題」。那這樣的人,大部分就是貪性行者。

除此之外,找不到啊、總是􏰁疑啊,要麼就是取觸覺為所緣啊,然後搞得很緊啊、鼻頭很緊啊、整個臉部很緊啊,還經常覺得這個呼吸呢,應該是這樣,應該是那樣,總是喜歡分析、評價、判斷、計較。那麼這樣的同學呢,大部分就是瞋性行者。 

那痴性行者跟尋行者呢,始終都沒有辦法正確地找到所緣,好長時間都沒有辦法確認他的所緣是什麼。痴行者呢,是一直都搞不懂。尋行者,一會覺得:「唉,這個好像是」,一會又變掉,來回變,長時間不能確定。可以這樣來粗略判斷。 

貪性行者呢,從初入門的角度上來講,比較有他的優勢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很容易取到所緣,不會緊張,有自信、很自然。跟他講什麼叫自然放鬆,他自然就會,這是貪性行者比較這個有優勢的地方。但是貪性行者有一個問題呢,就是說,因為做什麼事情他都比較容易,福報比較好。所以,對於獲得成績啊,不會珍惜。覺得:「很簡單啊!我一坐下來就是有光啊,我坐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很輕鬆啊、很輕安、很舒服,光很明亮,我很快就證禪那了」。所以他覺得沒什麼:「我慢慢來,我隨時都可以搞定它」。所以他就容易放逸,貪性行者的特點就是容易放逸。做一點善行,就我慢,覺得了不起,但願意做善行,貪性行者他比較願意做善行。信根比較強。他願意做善行。因為有善行呢,他總是有善的果報,有善的果報呢,他就認為說:「啊,這個東西都是自然而然會有的,我天生就會有的」。 所以他就不容易努力,他不願意努力,他也沒有這個壓力和激情。 

這十幾年看下來呢,發現在禪修營裡沒幾天就入禪的人,真正堅持下來的人不多,貪性行者,「樂行道遲通達」,不著急。所以這個是貪性行者要特別小心的地方。 

那麼瞋性行者呢,入門就比較辛苦一點。因為他計較,一定要判斷,一定要給你分析個對錯,一定要搞清楚,他才願意啊。一點點􏰁疑,就沒有辦法己安住。那有時候呢,他又搞不清楚。往往這樣的同學呢,自以為智慧很高,東看一本書、西看一本書,自己分析總結一下,然後就搞出一套自己的東西來,搞到自己搞不定為止。他輕易不相信別人,入門就比較辛苦。但是,瞋性行者的慧根普遍比較強。有一天被他整清楚的時候呢,他的這種決意也比較強,精進力也比較強。容易堅持,不斷地扛下去。所以瞋性行者呢,他只要有找到他相應的老師的指導,然後真的被他找到合適的方法的話,他的成就是比較快的,因為他精進的緣故。所以,瞋性行者往往是 「苦行道,速通達」。修行充滿各種苦。但是真的給他找對路的時候,通達比較快。而且他認識這個苦呢,比較容易辨別什麼是苦?他也容易生起這種出離的心。因為他體驗到很多的苦。因為智慧的緣故呢,所以他洞察實相的能力也會比較深入。無常、苦、無我的相,在他內心的呈現會比較明顯,他也能夠生起出離的心。所以瞋性行者有這樣的特點。 

而這個痴性行者呢,看起來好像他入門也苦啊,慧根也不足啊,可能他比較難。但也不一定的,為什麼呢?這個呢,他往往並不是一直都是、無始以來都是的。佛陀時代的周利槃陀伽尊者 Cūḷapanthaka,佛陀讓他擦那個白布,擦著擦就證悟了,成為阿拉漢。這種呢,往往是跟他上一生要麼多喝酒或者誹謗佛法啊,或者不聽聞啊,或者在畜生界裡面來的有關。這樣的業力阻礙了他過去的巴拉密的成熟,阻礙了過去的巴拉密跟這一生的連接。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一個痴性行者,那要怎麼辦呢?需要好老師指導。跟定一個你相應的老師,一直到指導你確認了、清楚了,然後你牢牢地把握它,就是我們叫笨鳥先飛啊。痴性行者呢,比較踏實,老實啊,想不出什麼招來。當他選對一個方向呢,就一直這麼做,不想其它的,一直做。他也沒那麼多妄想,他打不了什麼妄想,踏實。踏實到他哪天把那個阻礙的蓋削弱了,跟過去的巴拉密接通了,他可能就笨鳥先飛。所以沒有什麼「痴性行者一定就是很低劣」,不是這樣的。無始以來我們都是修過禪那的,無始以來我們都是禪修過了,沒有問題的。 

那個尋行者呢,其實尋行者比痴行者更麻煩。為什麼呢?因為散亂,沒有辦法讓心平靜下來,心總是在外面飛著。那麼尋行者某種程度上來講,如果降服了,他也是會走向覺行者的。那尋行者怎麼辦呢?老老實實地練習正念正知。要強迫自己,對你來講就是要強迫。計劃做清楚,在你的工作、家裡的所有場所都做上標記。15 分鐘,你的手機響一次「回到正念,回到正念,別飄」。要把這種散漫的心收回來。然後,最好的方式就是入出息念,你的練習是入出息念。不管,跑了再回到呼吸上,跑了再回到呼吸上。 

這是從禪修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性行。但是,對一個孩子來講,到底怎麼去觀察性行,0~3 歲怎麼去觀察性行呢?我們是可以從上面做一些擴展,自己可以思考、觀察。總體來講呢,比如貪性行者的這個孩子呢,他好帶,他不哭不鬧,你給他好吃的,他就美美地睡。你給他餵完奶以後,他老老實實的、乖乖的,還喜歡笑。媽媽􏰁他的時候,你自己身心比較愉悅。我們講:「喜歡吃甜的生女孩,喜歡吃酸的生男孩」。為什麼呢?男孩子調皮,多是瞋性行者,就是這個特點。雖然不一定完全一致,但也說明一些問題。 

如果孩子動不動就是哭,脾氣很暴躁,不聽話,一點點餓就哭得天昏地暗,那這種就是瞋性行者的比較多。 

尋行者,尋行者他就多動啊,就是一刻都不安靜下來啊。 

痴性行者他就是比較呆,看過去是比較傻呆傻呆的樣子。會說話時間很晚。你跟他的對視,你看他的眼神,你就知道,他不是那種特別透亮的這種感覺。 

這只是一個粗粗的判斷,不一定準確。這個是佛陀的範疇。但你作為父母親來講,應該去觀察的。 

觀察完孩子的這種性行,因為貪性行者跟信行者是一類的。所以貪心行者,不能讓他的貪性得到發展。那這個時候呢,我們講過去的因呢,是基因、是業習,對吧?那這個業習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它是與生俱來的。但是你家庭呢,你家庭就是模因啊,要讓他入模了。那這個入模是怎麼形成呢?就是想蘊啊。讓大家做想蘊標記的梳理。 

現在剛出生的孩子,你就直接給他樹立正確的想蘊,不要給他樹一堆稻草人,樹起來都是有慧想。那你孩子長大以後就不會像你現在這樣還要梳理啊,對不對

那麼貪性行者要轉成信行者呢,你怎麼做呢?那首先因為 0~3 歲孩子呢,從入胎開始到兩週歲這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孩子基本上都是需要別人來幫助,吃飯,穿衣,洗澡,排泄......都要靠別人的,還不能夠很好地走路啊,說話剛開始,孩子這個時候,他就是模仿。模仿媽媽的􏰀度、行為方式,日常點點滴滴都在養他咯。那你怎麼樣營造孩子有慧想的氛圍

第一個,奉事三寶。媽媽每天帶著他供佛、供花、供水、禮敬,然後帶著他去寺院,去親近僧團、去聽聞佛法,然後去做善行。這是一個,就是培養 

,我們講有信八事。信八事,就是你怎麼去表現你信八事?然後你帶著他,他自然而然就跟上來了。 

然後,分享佈施。貪性行者的孩子呢,他就是會貪。那麼就一定要訓練他分享。訓練他分享,怎麼訓練呢?因為我們現在都愛孩子。愛孩子呢,就會習慣說:「噢,這個是專門給寶寶買的」。然後其他人就不能碰了。你以為很愛孩子,其實你是在害孩子,讓他培養他的。培養他到長大以後貪不得,他就 

所以為什麼我們說:在很多西方國家,青少年得抑鬱症的人或者出問題的人特別多?中國現在也很多。什麼原因?就是我們叫「快樂教育」。「快樂教育」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你如果是搞錯快樂方向了,就是什麼都是最好的,都是要護著他,讓他一直在完全無憂無慮的狀􏰀裡面成長。那麼他長大以後就發現社會不是這樣的,他就會焦慮,乃至會有叛逆,乃至會去做很多的對社會不利的事情。為什麼?世界不是這麼美好的,世界哪有這麼快樂?世界充滿了痛苦。世界充滿了痛苦,從他出生的時候,你帶他的時候就要有感覺,但是不要留下稻草人。那怎麼表現呢?就是所有給寶寶買的東西,都是要讓長者、讓其他人先分享的。不會的時候先問他。這一碗飯、這一碗吃的東西來餵寶寶了,對吧?我們要分享。他不會說話,你就告訴他: 「寶寶,這是好吃的,那要先給誰吃?爺爺奶奶先吃,爸爸媽媽再吃,現在再給寶寶吃。寶寶吃多,主要是給你吃的,但是要給所有人分享」。就是這樣。任何玩具買回來,先給別人玩,任何東西回來,都是要讓他分享。 

我再給大家講,有昆明的賢友,我們那個小孩,跟他講過說: 「所有吃的東西跟大家分享」。誒!他分享了。但是上回回去看呢,玩具不可以分享,為什麼呢?他沒有訓練。他並不是有一樣東西可以分享就所有東西都會分享的,你就每一樣東西都得讓他分享。只要是屬於他的,都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親近善士,你自己親近善士,你謙卑,然後你請教。然後呢,孩子也是這樣的,帶著他。那孩子有問題,有問題你要聽他說問題: 「你不要哭,那你要請教。你哭,你不能只是用哭表達,是什麼問題?」他哭的時候呢,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你也要跟他講。要培養孩子這樣的習慣,就是有問題說出來。那麼,正直不諂曲,就很重要。 

正直不諂曲是什麼?如實表達。怎麼樣讓孩子如實表達?本來孩子都是如實的。孩子為什麼會諂曲?就是想討好媽媽嘛,想討好。為什麼會想討好?因為你打罵、你批評啊,或者你不正確的表揚啊。他為了獲得這個東西,他就會諂曲,他內心就會不正直。那你怎麼樣對孩子如實,孩子就會怎樣正直咯。只是內容很多,這個我們不可能在 一點點課程裡面講。 

你如果發現孩子是貪性行者,要把他轉向信行者,轉向信行就是八事。八事呢,我們講,並不是僅僅講我們佛教徒的八事,你不能夠那麼狹隘,八事,一切世間善法都是在八事範圍裡面的。 

好,瞋性行者呢,轉型——轉成覺行者。轉成覺行者,因為覺行者的特點,他就是要計較、要評判。所以,最好的是把這種評判改為「明善惡、知慚愧」。他的慧力較強,讓他抉擇,然後訓練他的正精進。明善惡是什麼善惡?什麼是慚愧?什麼是強慧力?那我們剛才在前面的解釋裡面就看了,他的行立坐臥、他的、他的見解培養的時候,你怎麼去培養他?比如說他的見解:細小不如意事他也不喜歡。那你要帶他思考為什麼不喜歡?你怎麼去解決這個不喜歡的問題? 「縱見小過,亦生瞋惱」。他大聲地哭。所以瞋性行者的孩子呢,你要對他好一點。瞋性行者的孩子,你不能讓他生起瞋心。生起瞋心他就會不斷地強化。所以盡量地滿足他的要求,在滿足他的要求的基礎上去引導他。而這個貪性行者呢,你就不能對他太好,對他太好,他就容易放逸,容易散亂。有人講:「唉呦,我寶寶很好帶,我都不用管」。就要管他才行。瞋行者呢,就不能管太死,管太死他以後跟你頂。給他各種各樣的好的條件、環境,然後培養他,引導,良好地溝通。 

那痴性行者,我們說,要跟掉舉啊、跟尋行者稍微分開一下。痴性行者裡面昏沈睡眠重的,就是孩子好睡、稀裡糊塗的,第一個,要重復做簡單的善行,多帶著他磕頭禮拜,多訓練他怎樣讓他歡喜的事情。歡喜——我們學過喜心所知道,呢,它可以增長相應法。增長相應法呢,就會讓你的這個心、心所和色法呢,被激勵、被策發。他就容易突破他的那種這種沈滯。他的昏沈睡眠的特點、愚痴的特點就是他的心和心所沈滯、不適業、根門閉塞。要經常培養他歡喜,讓他開心。他的這個名色就不斷地被激勵策發,他就容易突破。那他就可以轉成信行者:老實、聽話,然後善良。雖然笨一點,但是很善良,敦厚,就是這樣來的。 

然後呢,掉舉固執的尋行者呢,要給他轉成覺行者。那就是要訓練他正念正知。訓練正念正知,你的孩子如果老是這種散散的,那你就不要陪著他散。固定他的吃飯啊,固定活動的空間啊,千萬不要邊吃飯看電視啊。我們很多孩子就不願意吃飯,然後開著廣告讓他吃飯,我以前就這麼幹過(),那這樣他就會越來越散亂。本來這個孩子他散亂,吃飯的時候到處跑,你再搞一個更散亂的東西來對治他,然後長大以後就很麻煩。 

固執的人,訓練柔軟。任何事情,帶著他看業果緣起。就是說: 「誒,寶寶,這個事情為什麼是這樣哈?我們來一起分析」。來讓他去瞭解。從他不會講話開始,就要這樣做。那麼他的這種固執就可以破,這種痴行就可以破,轉成覺行者。 

這個,只是給大家一個粗的、大的一個方向。總的來講是有這樣的機會。0~3 歲是轉性的時間窗口期,黃金時期、敏感時期。那具體怎麼做呢?我是希望我們這個禪修營完以後,《阿毗達摩》禪修營完,有一些爸爸媽媽,你們有這樣的這個意願,為了孩子好,也為了未來的孩子好,我們共同組建一些這樣的小團隊,親自來做。我們一直在講說做課程,做這樣的課程,設計這樣的課件,利於自己的孩子,然後也能夠利於以後的孩子。以後的孩子,我們講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結婚生孩子,沒有資格考試」。那以後啊,希望我們可以做一些資格考試的課題、做一個課題庫,再一些課程訓練。讓這個想繼續製造生命輪迴的爸爸媽媽們,好歹作一個有資格的爸爸媽媽。那這樣子對人類是有意義、有價值的,這也是法。人都是要生下來的。人要生下來,讓他一生下來就有法。這個不是法,其它還有什麼東西是法

3~7 歲, 「童蒙養正」。「童蒙養正」,按照儒家,原來是 3~13 歲。我們把它分成兩階段,3~7 歲,我們叫「幼童養行」,養什麼行呢?心行和身行。我有時候也把它稱為「內養正」和「外養正」, 「外養正」就是「身行」,「內養正」就是「心行」。 

「身行」是什麼?我們先看「外養正」。在我們課題,「第 10 節課」,講名色、大腦的運作。心、腦、五官四肢,我們所有心理活動的中樞是在心臟,是心臟裡的血液。心所依處在那個地方,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再那個地方。這個心理活動呢,基本都會反應在身語的行為、面目表情上。那麼語言行為、肢體行為、面目表情要透過什麼呢?要透過大腦去協調。透過大腦協調,它是以什麼樣的機制呢?在《阿毗達摩》語境裡面就是心生色法。 

心理活動,它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散播到全身,通過大腦去協調相應的五官四肢,然後通過身表、語表去表達。所有的行住坐臥、言行舉止,都是跟心有關。大家訓練基於四念處的正念正知偶爾要觀察一下,是什麼樣的心在指揮你這樣的言行?那都能看到,大家都現在已經熟悉了。 

3~7 歲是孩子身行練習的時間窗口期。其實這個基礎啊,從 0 歲就開始,只是我們為了說清楚,這個階段把它分出來。 

行住坐臥,怎麼走啊、怎麼站啊、怎麼坐啊、怎麼躺啊?說話怎麼說啊?行為舉止啊,這很重要,像運動的機能啊,運動機能是要訓練的:你的柔韌性啊,你的平衡感啊,訓練你野外生存啊。然後我特別強調末梢練習。末梢練習是什麼呢?簡單來講,就是我們的心要通過大腦去協調五官四肢。這個過程,如果從現代醫學來講是建立大腦迴路。建立大腦迴路,就是有需要它才會建的,沒有需要的它就不會建的。如果你一直不去用它,它就一直都不建,不建呢,它就會失衡。 

就像我們現在很多孩子「感統失衡」。我們前面講過,「感統失衡」。為什麼會這樣?就是老不讓他做事,這個 3~7 歲這個階段,不讓他做任何事情。就是扔給一堆玩具書或者看電腦或者 iPad,就在那邊玩。他的眼門和手指頭動作靈活,之外其它的一概不會。那麼他的感統就失調。真正面對社會,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什麼?他沒有被訓練,心、腦、五官四肢的這個迴路沒有充分建立。 

那為什麼末梢練習重要呢?因為末梢,是我們大腦控制的最末端。舉個例子講,能不能夠讓你孩子的腳趾頭挨個挨個地會動?控制它,想讓它怎麼動就怎麼動,能不能讓你身體的某一個區域的毛孔張?能不能讓你的身體的某一塊皮膚動起來?頭皮動起來,手皮動起來,那是可以的,那個大家上網搜一下這樣的視頻都不少。關節,全身的所有關節能不能動起來?有些人可以讓自己的左耳朵煽動,右耳朵煽動,兩耳朵煽動,這就是末梢的訓練。那這個訓練的好處在哪裡呢?就是說他的這個大腦迴路的建立,它涉及得就會很廣泛。 

鼓勵多語種。多語種,就是如果你有能力,讓孩子學多種語言。從這個時候就開始學,從他開始會講話的時候就學。因為語言是一個窗口,語言是聲表的核心。他要表達他內心的想法,就要專門建立語言的迴路。所以現代腦神經科學研究,語言管理的迴路是有專門的區域的。如果是有多種語言的話,他就要開不同的區域出來。小小的時候就有多種語言的建立,那麼他這個迴路,語言的迴路呢就會非常豐富。 

身體的動作是身表,那語言呢,有語表。所以,語表的區域,就要透過多種語言、多種語境來實現是最有效的。 

最後是禮儀。我們講,你可以野外生存,你可以打土仗,可以抓泥鰍,可以爬山、爬樹、掏鳥洞。但是,你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睡有睡相。禮儀也是這個時候訓練。這個時候訓練完,終身受用不盡。穿衣服怎麼穿?扣不扣?分幾扣?喜歡整齊的著裝,還是隨便的著裝?就是在這個階段裡面完成。 

可以開展的內容很多。在這個階段是訓練孩子聲表、語表,行為習慣和語言習慣的關鍵期,也是訓練心、腦、五官四肢的協調,大腦建立的關鍵期。那怎麼去建立、做什麼樣的課程和課件,就是爸爸媽媽們要去研究的了。 

補充:至於這個語言是不是超過三個呢?我想呢,你小時候的語言要超過三個本身也不容易。但是,兩種語言至少是可以開始做的。你有兩種語言,你後面學三種、四種就容易了。 

實踐題:檢視自己的性行,嘗試找到調整方法。有孩子的觀察孩子的性行,嘗試找到引導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