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的事情,帶上你的心,其實是不必要的,那些都是在浪費時間、浪費你的心力。時間過的很快,我們都一直在老,很快生命就沒有了,想到這裡 ,我們就在每個當下,試著去保護這顆心。
我們通通都是已經發出離心的人,我們是比丘或女眾法師,我們已經放棄那麼多東西,出離那麼多東西了,所以,那些東西也要放掉。
剛開始,外在的東西全部都放棄,早期我們有自己的房子、工作、財產等,這些物質條件的東西,我們都放掉了,這是第一個步驟。
可是現在面臨第二個步驟,就是這顆心。我們會在想到過去的東西、想到我的父母吃了沒、有沒有睡好等等,在想這些東西時,已出離的東西又回來想了,其實那時帶來的只有干擾禪修,所以,這些東西還是要去停止它。
第一步驟是容易放掉,第二步驟是很難放掉,要停止去想那些東西,只有停止去想那些東西,你的專注、禪定才會來。第三個步驟,就是心的了悟力已經完整了,已經能夠完整的把染污煩惱移去,這時已到了證悟的地方,能自己能獨處,又稱為自己跟外界分開來。這個心也是一樣,也是要放棄所有其它的東西 ,不只是身,那個心也是要把外在東西都放棄掉,不要去想所有外在的東西,只要去想禪修,若心只有想禪修的話,這就是心隔離、獨處,之前是做到身的獨處,現在是心的獨處,當你能做到心的獨處時,你會發現你心的自由度越來越強。
就是有這三個步驟,在我們的心能夠完全了悟到這些之前,我們都要不斷看因和果、生和滅,這樣去修,才會有第三步驟的證悟來。能夠如此,心就不會永遠改變,至少,第二步驟都要去做,早期時,可能連一分鐘都無法把心停留到現在,現在至少可以一分鐘停留,慢慢增上,直到十分鐘可以停留。
在燃燈佛的時代,有個從小就非常富有的人,因延續七代的財富,父母早亡,所以,管理者告訴他,你有非常非常的富有的財產,這人想,我前七代的祖先都往生了,往生時也都沒有享用這麼多財富,那我往生時也無法享用的,那我為何要享用呢?
於是,他就全部放棄,去森林裡修禪定,是完全沒有想那些財富,所以在森林裡,七天內自己修行就得到禪定了,而且有神通。有天,他在天空飛,看到很多人忙碌工作,問在做什麼?他們說燃燈佛要來村裡,他想幫忙,村人想他有神通就給他最糟的路,讓他填補洞。但他想他不要用神通,也要像村人一樣用人力填補。時間到了卻還沒有填滿,他就趴在地上用身體當做橋。不過,因為燃燈佛的功德力,路是自然填平了,而佛告訴弟子,你們看這個人,以後23尊佛後,他也會成一尊佛,他的父親、母親是誰等等,能夠如此有這樣的事,能被佛受記未來佛,都是因為他去放棄很多東西了,因為放棄 ,讓他產生神通,因為放棄,讓他證悟,只有你去放棄一些東西,你才有些能力在法上增長。
在這世界上,你到處可以看到有可以入四禪八定的人,但觀禪的部份很容易喪失,很多隱士都有禪定,像故事裡的人也一樣,自己在森林裡隱修 ,入禪定得神通。雖然不知佛法,禪定會在,禪定是可以保持的,過去生有修過禪定,今生會在,可是過去生有修過觀禪,這部分今生可能就會喪失。
在佛陀時代,也有很多隱士,都有修禪定,只是沒有修觀。要去修觀很不容易,因為無我一直講,從以前到現在一直講無我,但了悟力只有一點點。因為修無我這部份是困難的,連老師要講無我都是不容易的事,只有佛陀有系統的一直在教這些東西,所以身和心的出離是必要的,為了禪修,我們必須要讓身和心出離。
訓練如理作意,主要有兩件事稱如理作意,一個正念,一個是智慧力,兩個合在一起稱為如理作意。如果了悟到現在這裡有正念,了悟到這裡有把自己的心投入的地方,把正念持續在這裡,這時如理作意的意義就是你的了悟力也在,持續你的正念都在。譬如你拿到這個杯子的時候,你知道這杯子很好 ,這時,你喜歡這個杯子,了悟力來了,你知道這樣的心來了,知道這是無常的,去看到眼耳鼻舌身意的這個所緣來了,然後去看到它消失了 ,去了解到這個是自然的,而且專注在這個上面,這就是一種如理作意,就是拿到這些東西,都有這些自然的專注力。
「我執」這樣的東西,就像樹的樹枝,你要常常去修剪。你去修剪他,他自然就會降下來;如果你讓它長的話,那個執著心就會一直長、一直長。譬如說我們有個染污煩惱,我們就放任讓它去長,你會發現其它的染污煩惱,也會跟著被牽連出來;譬如你現在有執著,你放任讓執著在那裡,沒有去把它修剪到 ,你會發現接下來你的瞋恨、我執、妄想心、阻礙禪修的心,全部都會一連串跟著來;譬如你有個杯子,如果有人來破壞,或是出現更好的杯子出現了, 你就會開始生氣,或是開始嫉妒心出來。所以這時就要想說,只是一個杯子,沒有我,這時就是大長老在你心理面出現了。剛開始修行時,我們必須要放掉這些執著的東西,直到我們定力來,到我們能夠真正穩固這些心。如果我們讓執著心在那裡的話,不快樂就會在,貪取就會不斷往上增加,直到了悟力提升前,都要把這些修剪掉。
於正直寺開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