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密集禪修營 《調御地經》3-1 古源尊者20210501

 

 

 

三日密集禪修營《調御地經》1

這次我們五一的禪修,我們一起來學習中部的125經,《調御地經》,以前給大家介紹過,沒有細的來講,這次也不能細講,因為我們只有三個課時,簡單過一過。這部經主要是佛陀以比喻的方式來說明在欲樂當中是很難修行的,對於在欲樂當中的人想要走修行的路,要有一個從低到高的見識的次第,這個次第像調御野象一樣,一步一步訓練它,最後真正的象才能被國王所用,也就是我們的心才會適應於禪修之路,適應於修行之路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在經典上經常看到佛陀說了四句偈,這位尊者,居士就證悟了,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樣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所以有同學說BHANTE,你跟我說一下,覺就是覺,聽就是聽,我就好好的做,那是不容易的。

 

那個弟子聽了偈誦,證了阿拉漢,是最快證得阿拉漢的,是過去無數生的修行,上一生他們五個人決意去山頂修行,爬到山後把梯子拆了,有證阿拉漢的,有證三果的,也有沒有證果的,這位弟子是屬於沒有證果的,再來;對於我們這個時代,佛陀已經滅度了2500多年,我們不能對自己的根性期待太高,按照四種類型的修行人的類別來講,我們只能算所引導者,是通過引導是可以走向解脫的人,所引導者呢是被訓練的象,我一直講修行是要有前行的,止觀是要有前行的,這部經確切說是合適我們的,這部經典發給大家的是莊春江居士翻譯的,江春江居士翻譯的大家都習慣,他比較忠於巴利的原義,但是讀起來不是很順暢,我們現在來看中部125經。如是我聞,江春江居士翻譯成我聽到的是這樣,【有一次,世尊住在王捨城栗鼠飼養處的竹林中。】大部分翻譯成竹林綠松鼠處,綠鼠是綠顏色的松鼠,當時,沙彌阿基勒哇大住在林野小屋。也翻譯成火種撒瑪內拉,他住在森林的小孤邸裡面。

 

那時,若雅謝那王子在徒步散步、徘徊時,來見沙彌阿基勒哇大。抵達後,他與沙彌阿基勒哇大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我們看到,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經文中會看到,一個有信心的居士,他見到尊者他會禮敬,頂禮,然後坐在一邊,作為王子就沒有,他寒暄,歡迎,就在一邊坐下。

 

在一旁坐好後,若雅謝那王子對沙彌阿基勒哇大這麼說:「阿其威色那先生!這被我聽聞:『這裡,當比丘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能觸達心一境性。』」熱心翻譯成熱忱,自我努力翻譯成精進,心一境性簡單的理解是獲得定力,有禪那,更深一步的提法是說涅槃在有餘涅槃時,涅槃也是一境性,當你獲得果定時心能夠沈入涅槃,那心也是一境性,那從最低的角度來講,是獲得定力,獲得禪那,從高的角度來講是證悟涅槃,火種尊者就跟他講:「正是這樣!王子!正是這樣!王子!這裡,當比丘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能觸達心一境性。」王子就請求火種尊者,依照你從佛陀那裡所聽聞到的,所學到的法來教導我,那就好了。尊者就告訴他說:「王子!我不能依所聽聞、依所學得的法教導你,因為,如果我依所聽聞、依所學得的法教導你,你會不了知我所說的道理,那對我是疲勞,那對我是傷害。」

 

翻譯是這樣的,總 的來說是我說的你不會明白,這樣會白說,浪費時間,大概是這樣的,所以我跟大家講,佛陀講的法是乾貨,能不能接得住,吃下去能不能消化的意思。

 

王子第二次請求,你可以依據佛陀教導你的教導我,或許我會了知你的老師說的道理,要求降低了,慢心下降,說或許我會了知,前面是我一定會,現在是或許我會,這位尊者告訴他,「王子!我能依所聽聞、依所學得的法教導你,如果你了知我所說的道理,這樣,這是好的,如果你不了知我所說的道理,就如自己[所知的]停止,不要進一步問我。」

 

這裡就是說,我是可以跟你講,如果你能聽得懂是好的,聽不懂我們就到此為止,你能夠知道多少就是多少,不要再進一步問我,所以一直以來,從佛陀開始一直到現在,很多尊者都堅持這樣的習慣,法不輕談,不求不請不說的習慣,即便你要請求也要有三請,這是有慣例的,有傳承的,王子進一步請尊者按照您的老師佛陀教導你的教導我,如果我了知你所說的道理,這樣就是好的,如果我不了知你所講的道理,就像我能夠知道的那樣,我就停在那個地方,我不會進一步來問問題。

 

那時候尊者就依著他在佛陀那裡聽聞所學的法講給王子聽,當這麼說的時候,還沒說完,說到一半,這位王子就對著尊者打斷他的話,告訴他說,「阿其威色那先生!這是不可能的:當比丘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能觸達心一境性。」

 

他不耐煩,就走了,在我們上課 時也一樣會有這樣的情況,在網絡上更容易,我們講啊講,聽不下去就走掉了,我們看不見而已,起座離開,那個時候王子離開不久,尊者覺得說眾生度不了,沒有辦法度,他去見佛陀,那時,當若雅謝那王子離開後不久,沙彌阿基勒哇大去見世尊。抵達後,向世尊問訊,接著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沙彌阿基勒哇大去將他與若雅謝那王子間的交談全部告訴世尊。

 

當這麼說時,世尊對沙彌阿基勒哇大這麼說:到達以後,頂禮向士尊請求坐下來,把所有與王子的交談告訴了佛陀,佛陀跟火種尊者講,「阿其威色那!在這裡,哪裡有可能呢!凡應該以離欲知道;應該以離欲看見;應該以離欲達到;應該以離欲作證者,住在欲中、受用著欲、被欲尋所食、被欲的熱惱遍燒盡、對欲遍求渴求的若雅謝那王子將知道,或看見,或將作證,這是不可能的。(214)

 

這一段話里我們要體會到什麼呢,我們大家都說我們現在在修行,在學佛,我們希望能盡快的證得禪那,我們希望能盡快的斷除煩惱,走向涅槃,但是我們回過頭來再看一看,佛陀所教導的法,哪怕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如理作意,簡單的說讓你心生善法,具足一切善,不造一切惡,讓我們持五戒,作為一個在家弟子最基本的條件是持五戒,離殺生,遠離不予取,遠離邪淫,遠離虛妄語,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所有的都跟我們的欲有關,最起碼的你持一個五戒,你都應該是離欲指導,應該以離欲看見,以離欲達到,應該以離欲作證,然而我們所有人都住在欲中,受用著欲,被欲尋所識,被欲的熱腦遍燒盡,被欲遍求渴求,我們也是這樣,跟那個王子一樣,所以為什麼我們很多法沒有辦法入心,或者剛開始學法的時候,學著學著一開始覺得這個從來沒聽說過,太好了,非常激動,熱淚盈眶,我們有很多梳理組的賢友,開始梳理的時候,感動得不行,覺得生命有希望了,覺得生命就可以徹底改變了,兩三個月後發現還是有那個習慣,有的會再提出來,有的會覺得沒有用,做不下去了,疲憊了,疲累了,不再去努力了,根本原因是什麼,不是法的問題,依著佛陀的八正道,有無數的前人已經證悟涅槃。

 

昨天在法住的服務組的人也要學習《阿毗達摩》,本來都準備好了要上課,我同樣也是第一個問我為什麼學佛?都出家了給問我為什麼 學佛,我說,每個人都說一下,腦子里想到冒出來,發現每人說的不一樣,想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學佛?為什麼出家?為什麼修行?學佛目的是什麼?為了實現你的目標現在你碰到什麼樣的問題?發現也是五花八門,每個人的角度都不同。

 

那麼你碰到的問題,你採取的方式和路徑是什麼?大部分人都是糊塗的,要實現目標,你系統的你不清楚,但是你現在看到了以後,你曾經做過什麼努力,下過什麼決心,那就更是說不出來了,大部分人說我們持戒,我們禪修,大部分都是這樣了,說得對不對,這些都是對的,但是解決問題嗎?不能講所有的都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它是一個非常浮泛的東西,我們拿一個名相來,套上一個東西好象我們是在修行,那個內心深處不斷的,不能止息的嗔尋,害尋,你不從根本的去找到它,不能解決它的問題,它不會是你坐著坐著它就沒有掉的;賢友就提說,修觀解決所有的問題,可是你知道修觀怎麼修呢,不用我講,你去你翻開帕奧西亞多講的《智慧之光》,我們在修名色法的時候,那名法。

 

怎麼樣檢查名法?對於止觀來講,我們有修過止禪,一般老師會教導你先檢查禪那的名法,所有的四十種業處的禪那名法,你都找出來,觀察它,什麼樣的所緣,初禪有多少心所,二禪三禪有多少心所,近行定是什麼狀態,接下來禪那完了,唯作,然後要去找善和不善的速行,六門善和不善,那六門善和不善怎麼找呢?要檢查,要事先認識它,比如說眼門,要生起一個眼門善的速行心路,先取一個眼淨色,再取你眼淨色周邊的一個色聚,然後觀察那個色聚的顏色,作意顏色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時候,不管你是用無常想還是無我想,還是不淨想,都是如理作意,接下來它生起的速行會是善的速行,如果帶著歡喜的心這麼想,會有悅懼,如果你如實看到無常苦無我,會有慧根,這樣你就會生起一條心路,你就回來再去看剛才生起的那條心,這是善。

 

那如果不善,舉例子講,你要生起一個邪見,貪的速行,你同樣取一個眼淨色,不遠處的色聚的另一個顏色,你喜歡那個顏色,說我的這個色聚真漂亮,我的這個色聚的顏色太好看了,它就會生起一個貪邪見速行,同樣的耳鼻舌身,意門也是這樣,這樣的心路在當下,你現起的主動的取的所緣,然後你內心如理作意或是不如果作意而現起的一個心路,這個是修名法的時候。

 

那修觀智的時候,同樣你把曾經修過的心路調過來,六門善與不善,看它的無常、苦、無我,那些心路坦率來講,你在修觀的時候,不管是善還是不善,他的造業的心不會是很強的,你只是觀察這個的無常苦無我,你是沒有去看你的名色相續流裡面的三顛倒,無明愛取造業的那個三顛倒,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不針對那個拿來看,你不針對那個拿來看,那個東西你就不能處理它,那個無名你就不能把它轉過來,我們老師會講,你要從過去第五生一直到證悟無余涅槃,最終這中間的生命裡面,所有一切的善不善的心路,你都要觀察它的無常、苦、無我,這是一句話,那這樣一句就包含了所有信息,非常廣泛,如果你學《阿毗達摩》,你懂,你會去找過去五生,生命中最大的最重大的事件,那些事件發生的時候,我的無明愛取是什麼,造作什麼業行,留下什麼業力,這樣的無明愛取和這樣的業行,你去觀察無常苦無我,跟你眼耳鼻舌身意現場去抓的而作意出來的,那個心路的無常、苦、無我,會有什麼樣的差別,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對嗎?是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回過頭來講,我們住在欲中,被欲尋所食,被欲的熱腦所遍燒,被欲遍求渴求,我們如果不能看到它本身的過患,對著過患下手,稀裡糊塗的以為做個福報,禪修,供養,念什麼經咒啊,我們的煩惱就會解除掉,這是沒有可能的,它一定是要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所以我們在座的要看我們的心的狀態是什麼 ,先檢查我們的心到底是什麼,課里一直講,不管你是在行住坐臥,還是在禪修,對於初學的人來講,首先是檢查你的煩惱,發現你的煩惱,在發現煩惱之前,你要對自己的狀態有一點瞭解,我們在上課時都出過這樣的題目,比如說,你嘗試去觀察你的有分心的素質 ,跟什麼有關呢,跟上一生臨死前成熟的業有關,那個業行在造業時的心理素質都有關,它會明顯的影響你這一生的習慣行為和心理素質,建議大家嘗試去觀察,這兩天我在法住上的課,順著六種心理依勢,順著無間緣,等無間緣,無始以來一直傳到當下的,包括業,隨眠,巴拉蜜,好惡,習性,性情,你都去觀察,觀察這些幹什麼呢?你能看到無始以來傳遞下來的,所有你的好的不好的素質,我們能看到我們大致有幾兩重,還缺少什麼,在法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怎麼努力,這個看完以後,才有怎麼去調御我們的心,就像佛種尊者講的,猶如兩隻訓練中的象,或訓練中的馬,或訓練中的牛已被善調御、已被善教導,兩隻訓練中的象,或訓練中的馬,或訓練中的牛未被善調御、未被善教導,阿其威色那!你怎麼想:那兩隻訓練中的象,或訓練中的馬,或訓練中的牛已被善調御、已被善教導,已被調御的牠們是否會來到已調御行為、會達到已調御階位呢?」

 

佛種回答說:「是的,大德!」

 

又,那兩隻訓練中的象,或訓練中的馬,或訓練中的牛未被善調御、未被善教導,未被調御的牠們是否會來到已調御行為、會達到已調御階位嗎?」

 

「不,大德!」

 

「同樣的,阿其威色那!凡那應該以離欲知道;應該以離欲看見;應該以離欲達到;應該以離欲作證者,住在欲中、受用著欲、被欲尋所食、被欲的熱惱遍燒盡、對欲遍求渴求的若雅謝那王子將知道,或看見,或將作證,這是不可能的。(215)

 

我們本來對佛法來講,所有的佛法是導向離欲的方式,應該以離欲的方式才能看得見,應該以離欲的方式才能知道,應該以離欲的方式才能夠到達,應該以離欲的方式才能證得,我們就來檢查自己的心,你在持戒的時候,你在禪修的時候,你在日常正念正知的時候,你在做梳理的時候,你是以這樣的心態嗎,你是以離欲的方式知道嗎?是以離欲的方式看見嗎?是以離欲的方式去做嗎?是以離欲的方式到達嗎?這是根本,這是我們不斷持續堅持,不斷在法上有受用,不斷的有進步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基本的態度,你在修行上所站的取角,也是在很多學習的教派上的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很多的佛法的教派都建議我們,你要有覺知啊,這個大家都講的,你要看到自己的問題,你是有覺知,你是看到問題,但是你的覺知最後是導向離欲嗎,導向真正的煩惱的斷滅和解脫嗎?

 

前兩天有一位尊者跟我做禪修報告,他說BANTE,我現在對慈心禪有感覺,我說什麼感覺呀?他說以前我對媽媽修慈心沒什麼概念,這幾天修慈心對我媽媽,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好的藥,我媽吃了藥身體就健康了,我就把自己變成一幅藥,當我把自己變成一幅藥的時候,我覺得我媽越來越開心,然後我就變成藥,所有的眾生吃我的藥,他們很開心,所以我就特別有感受。

 

這個很微細,你說他是對還是錯,首先,我們說佛陀教導的慈心禪,它的所緣是什麼,是眾生,你希望這個眾生獲得快樂,你希望這個眾生獲得快樂的時候,你是有你對這個眾生是有情感的交互的,你祝福他們,你以眾生獲得快樂做為所緣,不是以你互動的感受作為你的所緣,慈心如果你只是純粹為了如理作意,這是一個角度,如果慈心你是為了獲得定力,它又是一個角度; 慈心要獲得定力,那眾生快樂不斷生起,你的心持續的感受到眾生的快樂,你的心達到一境性。

 

如果你的心一直去感受你的感受,感覺我成為一個藥的時候特別好,那這時候他的所緣就是他內心的感受,這樣的一種感受他最後只是一種越來越成為一種情緒,這是很要注意的內容,舉一個例子,細的不講了,接著下來就是要一切眾生,他自己要成為那個藥。

 

接下來看佛陀講的。

 

佛種:猶如在村落或市鎮不遠處有大山,有兩位朋友從那村落或市鎮出發後,會攜手走向那座山。抵達後,如果一位朋友站在山腳下而另一位朋友登上山上,如果站在山腳下的朋友對站在山上的朋友這麼說:『親愛的!你站在山上看見什麼?』他會這麼回答:『親愛的!我站在山上看見能令人愉悅的園林、能令人愉悅的森林、能令人愉悅的土地、能令人愉悅的蓮花池。』他會這麼說:『親愛的朋友!你站在山上能看見能令人愉悅的園林、能令人愉悅的森林、能令人愉悅的土地、能令人愉悅的蓮花池,這是不可能的。』那位站在山上的朋友下到山腳下後,抓住山下那位朋友的手臂,登上山上,休息片刻後會這麼說:『親愛的!你站在山上看見什麼?』他會這麼回答:『親愛的!我站在山上看見能令人愉悅的園林、能令人愉悅的森林、能令人愉悅的土地、能令人愉悅的蓮花池。』他會這麼說:『親愛的!這裡,剛才我們這麼了知你所說:「親愛的朋友!你站在山上能看見能令人愉悅的園林、能令人愉悅的森林、能令人愉悅的土地、能令人愉悅的蓮花池,這是不可能的。」而現在,我們這麼了知你所說:「親愛的!我站在山上看見能令人愉悅的園林、能令人愉悅的森林、能令人愉悅的土地、能令人愉悅的蓮花池。」』他會這麼說:『親愛的!因為,因為像這樣,我被大山擋住了,看不見能被看到的。』

阿其威色那!若雅謝那王子被更大的無明蘊擋住、覆蓋、妨礙、包圍,因此,凡那應該以離欲知道;應該以離欲看見;應該以離欲達到;應該以離欲作證者,住在欲中、受用著欲、被欲尋所食、被欲的熱惱遍燒盡、對欲遍求渴求的若雅謝那王子將知道,或看見,或將作證,這是不可能的。阿其威色那!如果你對若雅謝那王子心中自然出現這二個譬喻,則若雅謝那王子會對你得到淨信,又,當有淨信時,他會對你作有淨信的行為。」

 

他通明「大德!對若雅謝那王子這二個以前未曾聽過的譬喻將從哪裡如世尊那樣自然出現在我心中呢?」(216)

 

前面這個很容易理解,後面這一段話呢,是說如果你當時能夠讓這個王子內心對兩個比喻能明白,當他有淨信就會做出有淨信的行為,後面這段話說,如果你當時能讓這位王子明白所證的東西和他所理解的東西很難站在同一個視角,就如同一個站在山頂上,一個在山腳下的人,他的視野是不同的,如果你這樣跟他比喻,這位王子對你會生起清淨的信心,當他有清淨的信心,他會對你做有淨信的行為,這個淨信的行為呢,有翻譯說是他會供養你,他會給你四資具的供養;也有翻譯說,他會接受你的觀點,其實這個淨信的行為更主要的是,當你對一個人有信任,覺得可以被他所調教時,作為一頭牛,它會把牛鼻子伸給你,你牽著,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對你沒信心的時候,你給他講再多的法,做再多的引導,對他來說都是無意義的,甚至來講是抗拒的,都是疲勞。因此我們在家弟子學法,我們已經一起學了一年了,去年三月份開始已經一年多了,有的賢友有很多收穫,有很多賢友選擇離開,也有很多賢友內心有很多疑惑,同樣的,我也遭受來自很多方面不同的看法反饋,有的說BHANTE你這樣講法,我們能聽得明白,也有的特別是我們僧團的人提出很忠懇的意見,BHANTE你這樣講法,你是不 是把法說得,在網上跟這麼多人說法,很多人不會有信心,你看不見你他,他可能蹺頭上腳在聽你說法,也可能摳著鼻屎在聽你說法,這個都是對你的戒是造成損害的,也有人說,BHANTE,你這樣說法,你自己對法的很不尊重,把法變得很不值錢,也有尊者說,BHANTE,你這樣講法,本來的法是佛陀原汁原味的,你做了很多添加,你做了很多稀釋,把法變得清湯寡水。

 

不管哪一種理解,我們都會發現,都是站在他的角度上來講,也有一些人說古源說的這套東西,就是心理學,把佛法搞成心理學了,不如XXX48:03當我們對法有信的時候,自然會恭敬,自然就會去踐行,當你對法沒有信時候,所有的疑惑和困擾就會在他內心生起,我們講疑心所的時候,疑心所的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搖擺不定,第二個特點就是內心感覺到很困擾,所以很多人給我這麼好的建議的時候,我都跟他講,我會注意的,但是我希望你想對我做個評價,最好你要把我的課程大致完整的看一下,不能把八步法拉出來,說我在講心理學,你不能聽我一個比喻,就認為我販賣佛法,稀釋佛法,佛陀也用比喻,關鍵是我們能不能站在離欲的角度,以離欲去看見,以離欲聽聞,以離欲去實踐,同樣的,我們今天能在一起學習的人,我們能不能有這樣一個態度,對這個法,我們先不作出一個評價和判斷,自我認知,像王子一樣,一來的時候就說,某某,你把你老師說的,可以達到的那些東西給我講一講。

 

三請完以後,人家講了,還沒講一半,你這個說法是不可能的,走了,同樣的如果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佈置的作業你不去完成,或是你內心連過都沒有過,我們從第一講開始直到152講,我的主要的脈絡,引領的方向不去瞭解,就認為我們搞一些世間法,沒有意義的世間法,這會是武斷,對我沒有損失,我覺得我蠻有功德的,你沒有實踐可惜了,這個法不是我的,我只是增加了比喻而已,來自於帕奧西亞多,來自於《趣涅槃道》,只是我言語組織欠缺,說話顛三倒四,說話欠缺,不是我搞出來的法,這是我主要講這部經的意趣,先看清楚我們的位置,接著調御自己的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調御,這次課先講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