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 2021-09-11 下午4.38.33.png

 

以下為自己聽完這篇的重點整理~~~

 

每人程度及需求不同,建議自己還是要聽音頻,取自己需要的重點。

 

********

 

・不是說你不是自己業的主人,但你的業是靠緣引發的,除了你自己造不善業會引發過去的不善業來成熟,你身邊有很多不良善的人、乾壞事的人,他也會把你過去的不善業引發出來。所以擇友很重要,擇善而居也很重要。

 

・不善業很強,福報很小的時候,不善業會使已生起的善業不能起效用;同樣,如果你的福報很大,已生起的善業很強的時候,不善業不容易起作用。

 

・四種死亡:壽盡而死、業盡而死、福壽雙盡而死、毀壞業而死。

 

・五門只要運作,果報心就會生起;沒有心路的時候,有分果報心,一直在生起。

 

・無想有情天叫色結生;無色界的叫非色結生;五蘊界的叫色非色結生。

 

・在十二緣起支中,無明、愛、取是煩惱,行和業是業。無明、愛、取是煩惱,是煩惱輪轉;行和業就是業輪轉;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果報,是果報輪轉。

 

・無明在哪裡呢?無明就是你「受」出現的時候,轉向到底是什麼樣的愛?就是無明在潛伏著起作用。如理作意和不如理意作意,就是個無明、愛、取在這裡面影響著。

 

 

 

 

 

 

雲端起觀第152

業的運作&四種死亡&投生法則(3

 

昨天我們學習到「業」在蘊的相續流裡面,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存在,產生影響。今天我們再把一些業的特別情況,大家平常容易混淆的再做個瞭解。注《疏里》面講有一種情況,造相同的業會享相同的果報。在《本生經》里,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一些故事,兩個人一起做某一種共業、善業,下一生享有相同的結果。一起佈施,一起持戒,即使不在一起做善行,但是互相欣賞,也感到快樂。 

馬哈甘達勇西亞多講,比如說丈夫掙錢,然後妻子用那個錢做慈善,未來他們一起享有善的果報。一起行善的兩個人可能會發展出一些執取,就希望彼此享受夥伴關係或者聽到對方贊揚的話。對善行來講,這是一種正欲,不能講它是有很多的不善欲,因為它鼓勵善行。那麼如果是渴望對彼此有更親密的情感,這種執取生起來它是愛欲,不是善欲了。

這兩種慾望在一般凡夫來講是很難分清楚的,它可能在我們造這個善行的之前或者之後,在我們的心識裡面交叉生起來,當這些功德產生結果的時候,這些有情往往又會在未來生再次相逢,然後又再去實現他的這種正欲和他的可愛、情執交織在一起。有些人成為夫妻了,有些人成為親眷或朋友夥伴,這個就叫相同的業果。所以我們有一個說法叫共業共果。

任何一位菩薩,在被授記的時候,身邊一定有一個菩提眷屬會被一起授記。這個女子將會在他漫長的圓滿巴拉密的過程中陪伴他,給他很多的快樂,協助他圓滿巴拉密。

在菩薩與妻子的許多生中,可以看到享有相同業果的人們, 這種佳偶在崇高的努力中,彼此發誓要成為伴侶。例如:菩薩 (後來的喬達摩佛陀)與耶輸陀羅(Yasodharā),大迦葉尊者 (Mahākassapa)與帕達(Bhaddā),摩訶劫賓那(Mahākappina)國王與他的皇后阿娜賈(Anojā)等等,為了積累波羅蜜,在數不清的過去生中都曾是夥伴。與他們一起的還有沙利子尊者 (Sāriputta) 、目犍連尊者 (Moggallāna) (Anuruddha)、羅睺羅尊者(Rāhula),以及柯瑪比庫尼(Therī Khemā)、蓮華色比庫尼(Uppalavaṇṇā)、瞿曇彌(Gotamī,佛陀的阿姨養母,大愛道比丘尼 ) 和偉大的國王淨飯王 (Suddhodana)。這些人在他們的過去生中,在行善方面都曾彼此密切地合作過。這些人在十萬大劫里都是在一起,或者互為兄弟,或者是道友,或者父母、伴侶這樣的過程中,很緊密地合作,一起造作善行,這個是良好的夫妻、道友的典範。 

有些是在政治上做國王、做大臣,還有生意商業的合作夥伴,乃至於墮落惡趣,他們也在一起;然後一起持戒,這就是共同造業,然後最後都是感得共同的果報。 

同樣的不善業的夥伴也會是這樣的,如果經常一起為惡、一起造作惡行,跟隨惡果一起再生。《註疏》裡面講,過去有一對夫婦在大海上航行遭遇船難,然後他們逃難到一個小島上,由於沒有吃的,飢餓難耐。小島上有很多鳥,他們就捕鳥,抓來吃,很長時間,所以他們死後都墮在地獄裡面受苦。在佛陀出世的時候,男的成為波帝王的兒子-菩提王子,女的又成為他的妻子,是太子和太子妃。但由於很久遠的過去跟他們一起殺鳥來吃,所以他們這一生都不會生育。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裡面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人,什麼樣的人在一起能成就事情;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因緣就不對,都是背後有很深的這種因緣關係在裡面。 

夫妻也是這樣,有些是一起能夠造作善業的,有些是會搗蛋的,這個就要觀察。並不是鼓勵說你不對了,然後就要離婚了,而是要善觀察兩人的業緣,思惟怎麼去改善這樣的業緣,都能夠導向趨於為生命的進化和超越,這是有價值的。

再一種,就是個人的某一些業,善業或者不善業會影響到集體群體人員。在斯里蘭卡,達堤咖國王統治的時候不許吃牛肉,然後偷吃牛肉被抓到了,沒有錢,那就要做苦工。結果有個女孩長得很漂亮,被國王喜歡上了,所以她的所有家人都跟著一起沾光,就變成皇家人員的享受,這個女孩叫薩馬蒂維,這個就等於是她的這種善業影響到她的家人。 

理論上來講,我們是說他的家人也要有同樣的善業啊!是有啦,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女孩,他那一點善業是不會成熟。 

我們出家人,當我們還是在家人的時候沒人理你;出了家,披上袈裟,信眾就給你磕頭頂禮、供養你,有些人就以為很了不起。要知道被人磕頭,天天接受供養,不是我們的福報,我們在享受、分享佛陀的功德。比如我們去帕奧禪林,是分享帕奧西亞多的功德,沒有他?就像美繆禪林短短三年時間,全世界的人到那裡去建了快一千棟孤邸了,沒有他老人家的這種福德,是不可能起得來的。 

去到那兒,外國人什麼都不用乾,吃飯、睡覺、禪修;禪修、吃飯、睡覺,很多人在那呆著,覺得這是他應該的。其實不是他的福報,你只是有過去的一些善業,但是主要是靠善知識的福報。這也是一個人的善業可以庇護一大群人這樣的例子了;不善業同樣是會有這樣的情況。

我們前面講過了羅薩嘎帝薩的故事,由於嫉妒和極端自私,他對於一個來訪的阿拉漢客僧做了很不恰當的行為——妒忌他,還故意把施主要供養阿拉漢的食物倒掉。結果那一生之後,投生在地獄,地獄出來以後,五百世轉生為惡鬼,又五百世轉為狗。在餓鬼和狗的生命期間,從來沒有一餐吃飽過,一直到果德瑪佛陀時代,他投身到一個漁村裡面,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裡面。自從這個貧窮的婦女懷上他之後,漁村的村民不但沒有辦法捕到魚,而且連續遭受七次大火,被國王處罰,最後村裡通過排查,發現自從這個家庭懷上這個孩子開始就帶來惡運,全村開會決定把這戶人家趕出去,趕出去完以後父親受不了,把母子拋棄了。

母親艱難地把孩子生下來,也天天吃不飽飯,苦不堪言。最後當孩子能夠開始走動的時候,給他找了一個鉢,說你自己乞討吧!一個小孩子沒人敢要他,為什麼?要他都沒飯吃。他大到七歲在乞食的時候遇到的沙利子尊者,沙利子尊者觀察他有法的因緣,就接納他為沙馬內拉,一直到二十歲成為比庫。因為同樣的業因,他總是托不到食物,但他孜孜不倦地勤修止觀,最後證得了阿拉漢。 

他只要是去托鉢,施主一拿起湯匙要往他鉢裡面放食物,一看鉢里所有食物全是滿的,可是其實裡面一點東西沒有,然後施主一看到他鉢是滿的,勺子也就收回來了, 所以他每次出去都托不到鉢,托不到吃的。直到證得阿拉漢後,有一天沙利子尊者觀察他要入般涅槃了,但是他這個弟子這麼苦,幾十年來都沒有吃過一餐飽飯,就陪他去托鉢。但是只要陪他托鉢,沙利子尊者自己都托不到食物,他只好說:「那你先回去吧!」  

沙利子尊者一個人托,托鉢完以後一看快過午了,趕緊讓施主帶另外一份食物送回去給羅薩嘎迪薩尊者,結果送食物的僕人半路上把食物吃掉了,回來跟沙利子尊者講說他吃掉了。沙利子尊者沒辦法了,已經過午了,他自己就去到高沙喇的國王,巴謝那地王的皇宮,然後去請求得到供養七日藥,叫catumadhuracatumadhura是生酥、熟酥、蜂蜜和紅糖混在一起熬制的一種甜品。沙利子尊者親自帶回去,用他的手拿著鉢,讓羅薩嘎迪薩尊者在他的鉢裡面吃東西,以免食物會消失掉,這位尊者才完整地吃完catumadhura,然後當天就入般涅槃。

這位羅薩嘎迪薩尊者是在咖沙巴佛時代做的不良的行為,從那以後,他只要在任何地方出生,都影響到他周邊的人。乃至他的老師沙利子尊者那麼大的功德,都會被他影響。 

這種事例證明什麼呢?就是惡劣行為的影響,不但影響這個行為者,它也間接的影響其他跟他在一起的人。雖然我們不能講說他的業報在其他人身上,但是他跟他在一起,他就成為影響他的這種緣力,自然親依止緣的緣力,讓沙利子尊者的不善業也成熟,阻礙他能夠托鉢。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想想自己在輪回中的行為,以免自己或者給他人造成不良的影響,特別注意,要跟不善還有邪惡的人保持距離,至少在內心裡面要這樣。 

雖然我們要有慈悲,但是要知道,一個非常不良善的人,他是可能招惹來一些很糟糕的果報的,這些糟糕的果報,有時候是會對你產生影響的。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乾了壞事跑掉了,然後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就替他承受,這樣的例子也是有的,包括他的老師就可能替他受苦了。這個「替他受苦」,是我們世俗上來講的「替他受苦」了,其實不能講是替他受苦。這些親人自己有自己的業,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傢伙乾的壞事,這些不善業不會在這樣的時間成熟,它是作為一個主要的緣,而引來這樣的不善業。

不是說你不是自己業的主人,但你的業是靠緣引發的,除了你自己造不善業會引發過去的不善業來成熟,你身邊有很多不良善的人、乾壞事的人,他也會把你過去的不善業引發出來。所以擇友很重要,擇善而居也很重要。 

再一個就是造相同的業也可能有不同的果報,怎麼講呢? 

比如說一個很貧窮,或者是很不被人家看好的家庭的孩子,跟一個將軍的孩子一起去偷東西,被抓到了,最後被懲罰的狀態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馬哈甘達勇西亞多舉一個例子,說一個有錢人的孩子,和一個吸食鴉片被人家討厭的人,他們晚上去偷抓雞。有錢的孩子,他也偷了一隻雞,然後被雞的主人抓到了,這個主人一看,是富翁的孩子,就把他放走了,甚至送他一隻雞,他不敢去指控這個小孩,甚至他還會跟小孩子道歉,但是他會把吸鴉片的盜賊送到官府裡面去,把他送到監獄。 

佛陀曾經在《鹽塊經》裡面講過,你把一小塊的鹽放在一個小杯子裡面,這個水就不能喝;但如果把一塊鹽放在恆河裡面,恆河水沒有什麼變化。你的福報足夠大,不是說它能抵消你的不善業,而是你福報足夠大的時候,那些不善業不容易起作用。同樣,如果你的惡業很重,而福報很差,那一點點的不善業都可能給你帶來很大的麻煩。 

所以不善業很強,福報很小的時候,不善業會使已生起的善業不能起效用;同樣,如果你的福報很大,已生起的善業很強的時候,不善業不容易起作用。

明白這個道理,就要不斷地累積我們的福德了。

四種死亡壽盡而死、業盡而死、福壽雙盡而死、毀壞業而死。

壽盡而死,就是指在這個地方的有情壽元已經結束了。比如說三十三天是1000天年,四天王天是900天年。我們人壽,過去佛陀時代有說是100歲,有說是120歲。如果是100歲,我們現在是75歲的壽元;如果是120歲,我們現在是95歲的壽元。正常人的生命到這個時候,他就會結束,就是壽元盡了。

業盡,就是你上一生臨死前成熟那組業,能量耗盡了。也因為沒有再做太多的善行,無法引發過去更久遠的一個令生業來作為資助業,來資助你這一生的生命,那生命就只能結束了。 

還有是壽業雙盡,就是自然死亡的這種狀態。

毀壞業而死,是很強的毀壞業,在壽元沒有結束的時候,令生業力量還在的時候,毀壞業將令生業終止了,而導致死亡。 比如說今年的新冠肺炎導致一些年輕人、中年人去世,乃至一些老年人去世;流行病、車禍、災難、地震、戰爭,這些就是極強的毀壞業,是一個有情壽元未盡或令生業未盡就提早死亡,英年早逝或者夭折。 

前面三種我們叫適時而死,後面一種叫橫死。前面兩者經典裡面講說像一盞油燈,有的時候燈芯燒沒了,有的時候油燒完了,或者兩者都燒完了。最後一種他的燈芯和油都在,但是一陣風吹來,把它吹滅掉,這個是毀壞業。毀壞業一般都是由於方式失壞,就是造作不善業導致的。過去的方式失壞,在這一生成為毀壞業,而終止我們的令生業。

死亡都會體驗到一些徵兆,我們叫臨死的相——死亡之相。死亡之相也是臨死心路的所緣了,有三種。pastedGraphic_5.png

一種就是業。業是指過去所造的善業和惡業重新呈現在我們的五門或者意門裡面。那麼在生命期間我們不斷地造作善業、不善業,這些業它也在不斷地成熟並帶來果報。除非般涅槃,否則業的成熟它是不會中斷的,在每一個剎那的生、住、滅三個小剎那,都有業生色在生起。五門只要運作,果報心就會生起;沒有心路的時候,有分果報心,一直在生起,只有無余般涅槃,這些業才會全部成為無效業。所以一般的臨終都能夠體驗到,即將成熟的過去所造的善或者不善業,這種業對於一個臨終者的體驗,就好像重新再去做一次一樣。 

舉個例子講,一個非常樂善好施的人,他臨終的時候,內心回憶起一些這樣的影象:他供養佛塔、他供養貧窮的人、他供養比庫僧團,或者幫助人,或者他在講法,或者他在修法,這樣的。 

對於不善業來講,一些屠夫或者是喜歡釣魚打獵的人,可能他正在追捕動物、或者開槍、或者他在宰殺動物時候的那種影像;盜賊可以看到他自己正在搶劫,過去曾經搶劫的某一個場景;然後好喝酒的人,或者是喜歡玩弄女人、玩弄異性的人,這種很深刻的影像,在臨終的時候再次呈現。 這樣的影像出現就感覺再去做一次一樣的,這個就叫做業。

第二種叫業相。業相是指過去所造善業和惡業的個別影像、片段或者工具,它不像剛才講的業,業基本上好像是場景會再來一下。業相只是其中的一個東西,比如說我們一些禪修者觀察過去,甚至會出現什麼? 佛塔或者鮮花,或者看到比庫的鉢,或者看到他供養的勺子,這個就是屬於業相;如果有一些殺生的人,他會看到刀或者鮮血,這個是業相。

趣相,就是將要投生的地方。對於要投生到人趣,一般是子宮,他的趣相就是子宮、粉紅色的子宮。投生到天界的,能夠看到很多瑞相,有的能感覺到很亮的、很柔和的光明;或者天界的宮殿;或者聽到很美妙的音樂;或者是非常不一樣的香;或者看到天人下來迎接你,馬車。 就像經典裡面講的,達彌嘎居士臨終的時候看到六輛天車來這樣的影像。

如果臨終的人看到曠野啊、或者是樹林、湖泊、沼澤地乃至於是墳墓啊,或者是看到過去的親戚朋友,已經死掉的親戚朋友,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鬼界的、鬼趣這種趣相,這些都是沒地方住的,孤魂野鬼,很淒涼的一些地方。有些人看到動物,比如你喜歡的狗啊,喜歡的貓啊,喜歡的各種類型的動物,那你可能就會與他們為伍了。如果你看到這種熊熊的烈火或者滾燒的海洋,或者聽到非常淒慘的哭叫聲,這種很恐怖的影像,包括有些人說牛頭馬面啊,中國人講的,這個就是地獄的趣相。

一個人只要還沒有斷盡煩惱,不是用禪那維持到臨終,有情在臨終的時候都會體驗到這三相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或者三種同時出來。哪怕你就是在昏迷的狀態,接近死亡的時候,意門心路也會生起死亡之相, 就像你平常做夢一樣。

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心路,叫臨終速行心路。心生起一定會有所緣的,這些所緣就會跟他正在成熟的業有關,這些所緣不管是業或者趣相,都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門之一來認知。如果是眼門或者意門認知的話,它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現出來。 

正是因為臨終的時候會呈現這些影像和內心的感受,才能夠使修緣起的時候,辨識觀照過去生成為可能。 

雖然死亡的徵兆是臨死心路的所緣,但是它可能在你死亡之前更早,乃至於好幾天之前就會出現。所以呢,如果你自己或者你的親人在平時或者在夢中連續出現一些這樣的場景,覺得說過去的親戚老要來帶你,或者你過去的父母要來帶你走,這個要注意一下了, 它可能預示著一些問題。這個時候要注意一下,要做什麼呢? 做一下懺悔,做一下供養,連續幾天至少三天、五天、七天,做一下懺悔供養、誦《護衛經》。供養的話,有機會要親手供,準備好的鮮花、飲食、醫藥等去僧團做個供養,是好的。然後每天誦《護衛經》滴水回向。不一定說不善業會成熟或者會引發什麼東西,如果萬一它剛好就是你的趣相呢,那就可以有一些影響,會轉化了,如果是不善業要成熟,至少它也可能成為不善業的阻礙業。 

瑪欣德尊者在他的《阿毘達摩講要》裡面講過,他的一個表弟,騎摩托車撞車撞死掉的。聽他的舅媽講,車禍前幾天,他就天天晚上做夢,夢到跟鬼打架,結果幾天以後就撞車撞死掉了。這個情況如果他當時能夠做一下這樣的事情,可能不一定能夠讓他不出車禍,但是對他後面的業肯定是有幫助的。而且這些是善行,不是壞事,平常多做善行總是好的。 

對於色界的結生,所緣是概念了,這個概念就是業相;同樣對於無色界的結生,他的所緣是概念或廣大心,這個也是業相。 

對於無想有情天,他身體的結生是命根九法聚,所以他的臨終就是「我不需要念想」。無想有情天叫色結生;無色界的叫非色結生;五蘊界的叫色非色結生。

臨終速行對下一生的影響很大。如果臨終的時候能維持禪那到死亡,該禪那的類別和定力深淺,決定了到相應的色界、無色界地結生。初禪天有三層天,二禪天有三層天,為什麼三層天呢?就是定力深淺的差別,當然也跟你的無明、愛、取,想去哪個天有一定的關係。 

對於欲界善趣來講,無明、愛、取,會影響我們的性別。如果你喜歡女的,你就會結生為女性;如果你喜歡男性,就會結生為男性。有些是潛意識裡面,有些是直接發願的,不一樣。 

無明、愛、取,也影響再生的父母和出生地。比如你發願「我要出生在佛教徒的家庭,有正法律僧團遊行的地方」,這種無明、愛、取,對你的父母和出生地有影響。當然影響更大的是臨終成熟善業的強弱,是殊勝的三因善業還是低劣的三因善業;是殊勝的二因善業還是低劣的二因善業。這些業的強弱決定了你的父母是有智慧還是沒智慧,是貧窮還是富裕,是有地位還是沒有地位, 你出生在中國還是美國啊,還是南非啊,還是埃塞俄比亞,還是敘利亞啊,就有不同。 這個跟業的強弱有關,也跟你在善業成熟前後的支助業和阻礙業的作用影響也很大,這個我們前面講過就不再重復。

另外,過去的業習和你當時造業時候的那個心所的素質,不管你是三因的悅俱智相應有行/無行,還是二因的悅俱智不相應有行/無行,那裡面的是三十幾個心所的素質以及過去的業習,會主要影響一生的性格習慣。 

對於惡趣結生來講,惡業的強弱程度影響到你是到哪一個苦難的惡趣了。無明、愛、取,會影響到他的一些性別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苦的感受,這個只是大致的我們有一些瞭解,業是很深奧的,只能粗粗的有一點理解而已。真正的瞭解,只能看你自己在證得緣攝受智的時候,自己去觀察自己的過去生。 

很多人在臨死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不同的影像同時出現,或者一生中的很多往事經常會冒出來,這是很多過去所造的業爭著來成熟。 

《註疏》裡面講,一個牛棚關滿了牛,早上要打開讓牛出來的時候,擠擁在門口的牛會先衝出來,雖然有很多的業在爭先地成熟,但是能第一頭跑出來的,只有一頭牛。也就是說臨終的時候只有一種業會帶來結生,而其它的業它雖然不能帶來結生,但會作為支助業或阻礙業,在你結生的那一剎那,以及結生之後的生命期間產生影響。 比如,一個人本來可以因為善業而投生到富貴人家,但在令生業的前後有貪念,雖然他是善業結生,但被不善心阻礙,最後投生在貧賤的家庭裡面。如果前後他是有瞋心,然後就會變得醜陋,雖然還在一個好人家出生,但是他長得很醜。還有如果你做佈施的業成熟,但很傲慢,出生的時候可能個子長得矮小。所以令生業為主,其它的支持業和阻礙業會相伴,互相影響。建議大家造作善業的時候,前行、中行、結行都要讓善心生起來,不然就很可惜了。 

詳細的,以後大家去修緣起的時候能夠看得更清楚。臨死速行的類型,可以看《攝阿毘達摩議論表解》。

五門心路三種類型的死亡。一、臨死速行五個結束以後,死心就生起來;二、在兩個彼所緣後生起;三、在很多有分後生起。很多的有分,像有些昏迷時間很長,它在之前就有臨死速行心路生起來了。 

意門心路過程,是由意門心路作為臨死速行的,也是這個情況,也是有三種類型,大致有個瞭解就可以,以後修緣起的時候可以看。那麼在學二十四緣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對於未來生命它是有影響的。 

結生的時候,結生心再過十六個心識剎那,就一定會生起一條貪的意門心路過程。有些有彼所緣,有些沒有彼所緣,只要再生,每一個生命都會這樣。

最後我們講一下投生的法則。對於凡夫來講,無色界的梵天人有三種情況,一種他可以投生到更高的無色界天,如果無色界天人在那一生修習更高的無色界定,他可以依此得更高定的善業,投生到更高的無色界天。

第二種投生在同一種色界天裡面,還是在無色界天裡面。因為他不可能修習比自己所在的層次更低的定,他沒辦法這樣來選擇,所以他命終的時候最多只會投生到同一個無色界梵天,而不會投生到更低的無色界天,他也不可能投生到色界梵天。為什麼?他不能取色界梵天的所緣來修色界定。 

第三種他可能投生為欲界的三因天人,因為無色界的梵天人失去禪那,會以近行定投生到善趣。由於近行定的善業屬於三因善業,所以他能夠投生為欲界的三因結生的人或者天人。在《增支部》裡面也有一部經典講到,說無色界天人也可以投生到惡趣,但《義注》說這是佛陀簡說,是指即使修習無色定到無色界,未來還是會墮落到惡趣。 

第二類是色界的梵天。色界梵天人的投生有四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投生到無色界天,色界天人可以培養無色界的禪那,在臨終的時候如果成熟,會投生到無色界梵天。

第二種是投生到色界天。他可以培養他自己的色界定或者其它的色界善業,而投生在現有的和其它的色界天;他也可以投生到欲界人天。如果梵天人他造了很強的投生到欲界傾向的業,在他死後,也可以投生到欲界,乃至於他可以決意死,而投生到人天裡面。 

對於在色界死後投生到欲界的眾生,他的結生一般都是二因或者三因的果報心。也就是說正常來講,色界梵天人投生結生不會是無因結生,不會去惡趣。但是即使一個過去生是色界梵天人,這一生如果沒有人教導,他也不能夠自己保持著禪那。色界天也同樣這個情況,《增支部》的第四集第125經也講到,初禪天乃至於四禪天,命終之後可能到惡趣,和無色界天人一樣,《義注》說這是佛陀簡說,是指即使修習無色定到無色界,未來還是會墮落到惡趣。

色界天還有一種是無想有情天,無想有情天的生命期間,沒有任何心識,就是命根九法聚而已。因為沒有心識,不能培養其它的善業,他們死後只能投生為欲界的二因或者三因結生的人天。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尊者叫蘇跋德,他是佛陀說的記憶宿命第一的弟子,他能夠一念就回到500大劫以前。為什麼呢?因為他前一世是無想有情天的天人,所以他的500大劫都是空白的,那麼他一有念頭,就是500大劫以前的事情。 

第三種是欲界投生的法則。欲界三因結生的人,投生有三種可能,投生到色界、無色界天,因為他可以證得禪那,所以他能夠投生到相應的色界、無色界。除了三果聖者以外,其他的沒有色界或無色界禪那的凡夫,是不可能投生到色界或無色界梵天;第二種是他投生到欲界善趣,如欲界三因結生者,可以由他所造的欲界善業投生為人,或者六慾天里的天人;第三種墮落到四惡趣,如果臨終時不善業成熟,死後會墮落四惡趣。

欲界三因結生者所造的業可以有很大的差別。造業時的心所素質也有很大的差別,所以他的結生可選擇的空間是很大的。如果經常生起不善心,去不善趣的機率也是很大的,惡趣生命的種類更是繁多。

對於欲界二因、無因的結生者投生有兩種情況:一、還投生在欲界善趣裡面。因為在生命期間不可能證得禪那,就絕對無法投生到梵天界,但如果造作的善行成熟,可以投生到欲界人天善趣;二、投生到四惡趣。如果造作的不善業在臨終成熟,就會墮落到四惡趣,這是凡夫結生的情況。

聖者投生的情況呢,初果聖者稱為入流;二果聖者是一來;三果聖者是不來;四果聖者是阿拉漢。入流聖者最多七次投生到人天善趣,不會墮落到四惡趣。初果聖者未來的投生一定是一生比一生好,即使投生到人間,他也會出生在有正法的地方,或一個很富貴的家庭,或者名門望族,即使初果聖者放逸,他也不會有第八次結生。因為無色界的梵天人沒有辦法親近善友,無法聽聞佛法,所以在無色界天那個地方不可能證得初果。 

但是如果初果聖者投生到無色界梵天,他可以在那邊證得更高的果位,乃至於二果證到裡面去,三果證到裡面去也是一樣的。一來聖者只是再來一次,不來聖者不再來欲界,會再投生在色界、無色界乃至於好幾生。不來聖者有五種般涅槃的方式:

1.中般涅槃(antarà parinibbàyã):有些不來聖者投生到梵天界後,不到生命的中壽就般涅槃。

2.生般涅槃(upahaccaparinibbàyã):有些不來聖者投生到梵天界後,過了生命的中壽之後才般涅槃。

3.有行般涅槃(sasaï khà raparinibbàyã):有些不來聖者投生到梵天界後,還必須精進修行才能證悟更高的聖道。

4.無行般涅槃(asaï khà raparinibbàyã):有些不來聖者投生到梵天界後,無須努力修行也能證悟更高的聖道。

5.上流至色究竟(uddhaü soto akaniññhagà mã):有些不來聖者投生到低等的色界天,過完該天天壽後,一直往上流投生,直到最上的色究竟天。例如他們先投生到無煩天,在無煩天過完天壽後投生到無熱天,然後投生到善現天、善見天,最後投生到色究竟天,並在那裡般涅槃。

有類聖者極喜歡輪回(vaññà bhiratasatta),緬文稱為「崩新山」(bonsinsan),例如沙咖天帝、給孤獨長者和維沙卡(visākhā)居士。他們現在是生活在欲界天的初果聖者,他們將在欲界天和人界輪回七次,並證得三果後投生到色界淨居天,在淨居天不斷地往上投生,直到色究竟天,最後在色究竟天那裡證得阿拉漢道果並般涅槃。比如阿甘尼達這個不來聖者,他是先投生到比較低的色界天,然後壽命完之後住上再往上一直到色究竟天,在色究竟天裡面入般涅槃。 

阿拉漢聖者就不會再投生了,他是「生已盡、梵行已立,應做已做,再無後有」了。

在十二緣起支中,無明、愛、取是煩惱,行和業是業。無明、愛、取是煩惱,是煩惱輪轉;行和業就是業輪轉;識、名色、六處、觸、受是果報,是果報輪轉。臨死前成熟的這個業力,是因為過去造作的行,過去造作的行是有動機的,動機就是無明、愛、取。行,就是行動;業就是留下來的影響力。在我們生命當中,識、名色、六處、觸、受,受接下來是愛、取、有,對吧?無明在哪裡呢?無明就是你「受」出現的時候,轉向到底是什麼樣的愛?就是無明在潛伏著起作用。如理作意和不如理意作意,就是個無明、愛、取在這裡面影響著。希望投生到善趣,而造作善行,也有無明、愛、取;造作不善行,也有無明、愛、取,生命它是這樣無限相續的。 

只要你沒有證悟涅槃,名色流總是一生一生地在不同的生存地裡面生起來。無明和渴愛造作的業力會驅使我們不斷地進入下一生。 

新生命,從《阿毗達摩》來講都是剎那剎那地生滅,但是對任何人來講,這個新生命不是別的人,而是來自於自己的過去的生命,名色相續流是同一條的。雖然你這一生的思想很快會消失,但是「思」的影響力就會潛留在你的相續流裡面,直到效果完全體現。 

如果一個人樂善好施,修習明、行種子,那麼它的效率會如影隨形地跟隨著,要提供良好的保護;一個經常造作惡行的人,他的惡果也會不斷地追隨著他。經典裡面講,就像車子的輪子會跟隨著拉車的牛的足蹄一樣,等待著機會產生報應。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一個人的不端的行為的惡果,將直接給予這個行為者本人,而不是別人。

在勝義諦上並沒有不變的人在投生,但死生交替在同一條名色流里。有些人說:我感覺活在這一生裡面,到下一生的另外一個生命在受苦,好像跟我沒什麼關係啊!你看我現在這個人死了,身體爛掉了,再生起來的另外一個人在另外的時空裡面,在另外的母親的懷裡面跟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對於胎生、卵生的人,類似的我們叫隔陰之謎,似乎好像你感覺不到,但是如果你是化生的惡鬼,化生的地獄界的眾生,或者化生的天界的生命,你就很清楚,不是另外一個生命,只是一個生命轉化的過程。 

你現在造的業下一生在蒙受,如果你是惡趣,你都很清楚地感受到你蒙受過去所造下來的這些不良後果。當你變成雞,要通過卵生,人要通過胎生,十月懷胎,出生後在成長,過去的事都記不住了。但如果你是化生的時候,就能很清楚地看到,這是跟過去有關係的。

昨天有人問大財長者子,代表有正見,為什麼他的不起作用? 

即使是沙利子尊者這樣大智慧的人,也是先學外道的。我們的菩薩,也是先找兩個外道學習,再六年苦行,最後才自己證悟的。如果沙利子尊者和目犍連尊者根本沒有遇到過佛陀,不可能證悟。但是目犍連尊者和沙利子尊者為什麼能遇到佛陀?因為有阿薩基,阿薩基是他的善友。所以沙利子尊者在他一生當中,每一天都要朝著阿薩基尊者居住的方向頂禮的,感恩阿薩基尊者把他引到佛陀的身邊。這個意思要給大家說什麼呢?就是大財長者他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善友,沒有像阿薩基這樣的人出現在他的身邊,告訴他你現在要去見佛陀。 

所以為什麼建議大家要建立你自己的善友平台,不是圍繞某一個人的善友平台,而是修學環境。這個修學環境乾嘛呢?你這一生沒證得阿拉漢,再生的時候,有善友可以把你再引到正法的路上來。在這裡面大家共學,大家發願:會遇善士,不遇愚人,追隨正法律的僧團,他一直到證悟涅槃。要這樣子發願。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誤入佛門,是類聚群分的。有些人,天生下來就會追隨正法律僧團,有些人他是要轉很多圈圈的,有些人就跟神佛大師團隊混一輩子,但是有些人從神佛團隊裡面最後會從這裡過來,靠什麼?靠的就是一群群的人啊,這一群群的人怎麼來的?就是你過去生有因緣的人。這一生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正法律、正法友,就要繼續去營造它,向正法律僧團靠攏,向善知識靠攏,這個是很重要的,從大財長者子這上面我們要體會到這一點。

我們這一階段的課上到這裡就結束了,祝願大家都能夠在善友的資助下精進修學,早日圓滿成就巴拉密,早日證悟涅槃。薩度!薩度!薩度!我們回向功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