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049_514575205287974_281646326_n.jpg

世間人時常遇到各種麻煩,遇到各種挫折或前功盡棄、徹底放棄所承擔的工作;或心生恐懼、傷心,感到羞恥、憤怒;或爭吵、甚至付諸公堂。遇到以上種種情況時,能夠保持安忍穩定,這就是“忍耐”。

 

“忍耐”對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一項珍貴的素質,安忍之人能得大利益,沒有耐心的人甚至很難保護生命。對於出家人來說,安忍尤其必不可少。缺乏安忍很難於佛法中久住,很難淨化內心、如法維持沙門身份。“忍耐”有諸多功德。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hamo hoti sītassa uṇhassa jighacchāya pipāsāya, ḍaṃsamakasavātātapasarīsapa- samphassānaṃ duruttānaṃ durāgatānaṃ vacanapathānaṃ uppannānaṃ sārīrikānaṃ vedanānaṃ dukkhānaṃ tibbānaṃ kharānaṃ kaṭukānaṃ asātānaṃ amanāpānaṃ pāṇaharānaṃ adhivāsakajātiko hoti.”Aṅguttara catukkanipāta

 

如來在這段開示中指出僧人應忍耐之事:

“諸比庫!比庫是能承受寒、暑、饑、渴者,能與蠅、蚊、風、日、蛇接觸者,辱駡、誹謗諸語的忍耐者,是屬於已生起苦的、激烈的、猛烈的、辛辣的、不愉快的、不合意、奪命的身體感受的忍住者。”――《增支部·四集》

 

為了出家生命常續久安,“忍耐”是比庫的義務。“忍耐”還包括很多其他方面,對於自己的物品受損、被盜、利益受妨礙、好友被離間、自己的老師或戒師、親人、弟子被傷害,或被弟子違逆時,都應保持安忍沉著。

 

僧人應於明相前起身,禮敬三寶、省思和禪修。如果他仍在學習教理,起身後應讀書並履行義務。若不能抗寒,就無法履行早晨的義務,會辯解說“太冷了,起不來”,缺乏抗寒能力會導致問題不斷出現。有時為了避免寒冷侵襲,就不得不破戒,例如(自乞)修建住處,儲存適應(天氣轉換)的袈裟。不能忍受暑熱的僧人還要放棄許多必要的義務,為了不被暑熱侵襲,需要為支付資具而破戒。無法忍受饑餓、乾渴和蚊蟲叮咬,也會使僧人應為之事而不為,不應為之事而為之。忍耐能力差還會導致還俗。只有不怕冷熱等侵襲才可以做到身心無礙地守戒。

 

《〈一切漏經〉義注》提到:在古代斯里蘭卡有一位多毛龍長老“Lomasanāga” 他在塔山的“ 稗子洞”(piyaṅguguhā)裡修行思惟近邊地獄(之苦)“lokāntarikahell”,他從不停止修行,即使在雪天也一直住於室外。長老從經行道下來後修習業處,強烈的日光照射下而衣襟盡濕,侍者於是指向一處陰涼的地方並請長老過去。長老說:“就是因為熱才要坐這,此地可令我思惟無間地獄。”說罷繼續禪修。多毛龍長老從未因天氣冷熱而停止禪修。

 

沙馬內拉“應說者”尼格羅達即使餓了一週仍在為導師服務,他在塔院裡拾起一把草說道:“我正在為佛陀服務呢。”雨安居期間,三十位比庫於月圓日在伽瓦剌瓦拉森林道場念誦《聖種之法》,一位行腳托缽的頭陀長老坐在角落聽法,他的腳被蛇咬傷,長老仍忍受劇痛繼續聽法,體證不還果。

 

身體偶爾病痛是很自然的,不生病是不現實的。不能忍受疼痛,只求無病的人無法成就任何事,此人也無法取得進步。他應忽視微小的疼痛,如此才能提升。心裡只想著病情,精神痛苦又會加重身體的痛苦,承受更多苦,這是不明智的。不能忍受饑餓、病痛之苦,會不時違犯非時食等戒條。

 

古代有位長老在莊嚴山寺禪修,他患有嚴重的胃脹氣,翻來覆去無法忍受劇痛。一位托缽長老見狀對他說:“忍辱者是沙門。”患病的長老回答:“是的,尊者!”然後安靜地躺下。病情不斷加劇導致胃穿孔,但長老仍以頑強的忍辱,修習觀禪體證不還果後去世。

 

無論情況多艱難,都應習慣忍受嘲笑、謾駡、侮辱、責備、質問、損失和破壞。忍不住就會發火、加重瞋恨,憤怒會導致諸多過失,甚至不得不還俗。我們不應以暴制暴,有時報復很可能會破壞“不與取斷頭戒”,使已受具足戒的比庫還俗。因此,不瞋怒是僧人尤其應該具備的品德。

 

Yo kopaneyye na karoti kopaṃ, na kujjhati sappuriso kadāci; Kuddhopi so nāvikaroti kopaṃ, taṃ ve naraṃ samaṇamāhu loke.”Catuposathika Jātaka

 

“善士對於可生瞋恨的人不起瞋恨,任何時候都不生氣;(縱然生氣)也不將忿怒、瞋恚外露,這樣的人在世間被稱作沙門。”――《本生經·四布薩誓願本生譚》

 

有諸多因素界定沙門素質,此處指不瞋怒者為真沙門,忍辱也稱為沙門法。瞋怒、謾駡之人不適合留在寺院裡。佛出世期有一位比庫名叫達米卡(Dhammika,意譯:如法),托缽時被七戶人家驅逐,當他遇見佛陀提及自己的困難,佛陀問:“你被施主轟走時,有沒有行持沙門法?”如法比庫問:“如何行持沙門法?”如來做出如下回答:

 

Idha, brāhmaṇa dhammika, samaṇo akkosantaṃ na paccakkosati, rosantaṃ na paṭirosati, bhaṇḍantaṃ na paṭibhaṇḍati. Evaṃ kho, brāhmaṇa dhammika, samaṇo samaṇadhamme ṭhito hotī.”

 

“如法婆羅門!這裡,沙門對辱駡者不還以辱駡;對惱怒者不還以惱怒;對爭論者不還以爭論。如法婆羅門!這樣是沙門住立於沙門法。”――《增支部·六集·54 經》

 

如來曾以鋸子作比喻給予僧眾教誡:

Ubhatodaṇḍakena cepi, bhikkhave, kakacena corā ocarakā aṅgamaṅgāni okanteyyuṃ, tatrāpi yo mano padūseyya, na me so tena sāsanakaro. Tatrāpi vo, bhikkhave evaṃ sikkhitabbaṃ– ‘na ceva no cittaṃ vipariṇataṃ bhavissati, na ca pāpikaṃ vācaṃ nicchāressāma, hitānukampī ca viharissāma mettacittā na dosantarā. Tañca puggalaṃ mettāsahagatena cetasā pharitvā viharissāma tadārammaṇañca sabbāvantaṃ lokaṃ mettāsahagatena cetasā vipulena mahaggatena appamāṇena averena abyābajjhena pharitvā viharissāmā’ti. Evañhi vo, bhikkhave, sikkhitabbaṃ.”Kakacūpama sutta

 

“諸比庫!即使盜賊以兩邊都有木把的鋸子將你的身體逐段切開,(若)這令你惱怒,你也沒有在跟隨我的教導。諸比庫!即使此種情況發生,你們應該如此學:‘我心不動搖,我不說惡語,我應悲憫眾生,慈愛待人。我應以與慈俱行之心遍滿那個人而住,且以他為所緣,以與慈俱行之心,以廣大、以崇高、以無量、以無怨恨、以無瞋之心遍滿全部世間而住。’諸比庫!你們應該如此學。”――《鋸喻經》

 

應知以上教誡除了菩薩和類似的賢者之外,是沒有其他人可以做到的。此處在於強調“忍耐”的重要性,了知急躁和瞋恨的後果。那些尊敬佛陀、細心聽從佛陀教誡的人,雖然不能恒常控制情緒平穩,但可以在多數情況下保持鎮靜。因此,僧人應省思《鋸喻經》的教誡,以本那長老為榜樣,加強忍辱的能力。

 

 

本那長老計畫前往某地獨自禪修,他來到佛陀面前,希望就此尋求佛陀的教誡。如來開示後,問本那長老他要去哪裡?長老回答:“尊者!有一個外族殖民地叫輸盧那國(輸盧那國[或輸那國],約相當於印度西海岸北部古吉拉突邦和巴基斯坦信德省一帶。佛世時可能為外族殖民地。),我要去那裡。”隨後如來說:“本那!那裡的居民既邪惡又危險,如果他們辱駡威脅你,你該怎麼辦?”

 

長老回答:“尊者!圓滿者!如果那裡的居民罵我、威脅我,我會想雖然他們罵我、威脅我,可他們沒有打我,他們是好人。”

 

“如果輸盧那國的居民打你踢你,你會怎麼想?”

 

“尊者,圓滿者!如果那裡的人打我、踢我,我會想他們雖然打我、踢我,可他們沒有向我丟石頭呀,他們是好人。”

 

“如果輸盧那國的人向你丟石頭,你會怎麼想?”

 

“尊者,圓滿者!如果那裡的人向我丟石子,我會想他們雖然向我丟石頭,可他們沒有用棍棒打我,他們是好人。”

 

“如果他們用棍棒打你,你會怎麼想?”

 

“尊者,圓滿者!如果輸盧那國的人用棍棒打我,我會想儘管他們用棍棒打我,他們沒有用手臂攻擊我,他們是好人。”

 

“如果他們用手臂攻擊你,你會怎麼想?”

 

“尊者,圓滿者!如果輸盧那國的人用手臂攻擊我,我會想他們儘管用手臂攻擊我,可他們沒有用利劍殺我,他們是好人。”

 

“如果輸盧那國的人用利劍殺你,你會怎麼想?”

 

“尊者,圓滿者!在您的教法裡有些對身體和生命絕望的比庫,他們會尋找自殺的武器,我會想我不用找(武器)就已經得到了。”

 

最後,如來說:“薩度!你有此般忍辱,是可以住在輸盧那國的。”於是允許他去了。

 

長老去到輸盧那國度過雨安居,收了五百名男女弟子,自己也體證阿拉漢,進入般涅槃。

 

 

過去,比庫常會被攻擊和侮辱,現在這種情況也很普遍,將來也會一直如此。世間到處是暴徒,他們沉溺於攻擊和傷害他人。唯一可以隨意辱駡的群體就是比庫,因此這些人以取樂為目的而攻擊比庫,我們永遠無法擺脫這種情況的。比庫以同樣粗暴的行為(還擊)是違反戒律的。性情溫和的比庫被罵傻子或怪人,富足的比庫被罵破戒,貧窮的比庫被罵不吉利、邪惡,他們因而受到攻擊。別說這些比庫,即使是佛陀,受天人、梵天禮敬,也不能避免被責難。

 

瑪干堤賄賂高賞比城的市民,要求他們見到沙門喬達摩時,就罵他並將他趕走。待如來行走在城市街道上,無信者和排斥三寶的人攻擊並追趕如來,嚷道:“他是小偷,他是頭牛,他是頭驢。”其他比庫僧眾也遭遇同樣的對待。阿難尊者得知後很生氣,拜見如來問:“尊者!這個地方的市民辱駡、威脅我們,我們為什麼還要住在這(繼續)被他們攻擊呢?”佛陀說:“我們離開這裡又能去哪兒?”“去其他城市。”“阿難!如果那座城市的人也辱駡我們,我們又要去哪兒呢?”

 

隨後如來開示佛法:“阿難!不應該這樣做。如果爭論從這裡開始,你應該先平息它再去另一個地方。走進戰場的大象應該承受來自各方的攻擊,這是大象的義務。阿難!我就如戰場上的大象,應該忍受許多無良之人的非難,這也是我的義務,我要繼續忍受。”

 

結果,在佛法開示之後,所有那些被賄賂去辱駡佛陀的人(因聽聞佛法)感到愉悅,停止了辱駡。

 

即使是佛陀也不能躲避無良之人的辱駡,凡夫比庫更不可能獨善其身。因此應像如來一樣,以忍辱面對,則可以平息(辱駡)。世間始終會有無良的人,比庫受到的辱罵也不會停止,這是侵犯者野蠻的本性。另一方面,比庫通過練習忍辱增上道業,借此機會可以訓練和圓滿忍辱的素質;如果不具備訓練耐心的條件,就不能圓滿忍辱波羅蜜。比庫應如此思惟:“那些人辱駡我,他們是在幫我圓滿忍辱波羅蜜。”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忍受了,比庫不應該因為人們的辱駡而對出家灰心。

 

正如經文所說:

“Bahūhi saddā paccūhā, khamitabbā tapassinā; Na tena maṅku hotabbaṃ, na hi tena kilissati. Yo ca saddaparittāsī, vane vātamigo yathā; Lahucittoti taṃ āhu, nāssa sampajjate vatan.”Vana saṃyutta

 

“世間滿是反對聲,出家人應忍受。不因此而口出惡語,這樣的人不玷污出家(的身份)。如果一個人害怕被辱駡,就像被林中的風嚇跑的鹿,智者稱他為弱者,持戒無法圓滿。”――《相應部·森林相應》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害怕(被)粗惡語(攻擊)的比庫不能維持出家(生活)。

 

我們應該像長部誦者無畏長老一樣忍受辱駡――長老在瑪伽馬開示《聖種之道》,那裡所有的居民都來聽法,長老得到諸多供養和禮敬。這使得一位比庫(因嫉妒)不能忍受,整晚都在抱怨:“長部誦者正在開示‘聖種之道’。”而且還辱駡長老。

 

第二天,長老與這位比庫同行約一個伽瓦(約3.5 英哩)後回各自的寺院,此人出於嫉妒,一路上不停辱駡長老。到分開時,無畏長老禮敬辱駡者並為他指路,那位辱駡者什麼都沒有聽到就走了。無畏長老回到寺院,洗足後安坐,侍者得知此事問道:“尊者!你們走了一個伽瓦,您一直被辱駡,為什麼您不反駁呢?”長老回答:“弟子們!忍耐本該是我的義務,我回來的每一步,都沒有離開禪修目標。”(此故事引自《〈一切漏經〉義注》。)

 

亦如經中所述:

Khantī paramaṃ tapo titikkhā, Nibbānaṃ paramaṃ vadanti buddhā. Na hi pabbajito parūpaghātī, Na samaṇo hoti paraṃ viheṭhayanto. ”Mahāpadāna sutta

 

“堪忍是高尚的品德,諸佛說涅槃最上。害他者非出家人,惱人者非沙門。”――《大本經》

 

 

忍辱是比庫的美德。同樣,對於不應該被容忍的事情,比庫絕不應容忍,這是更殊勝的美德。如來教導以下事情是不該容忍的:

 

Idha, bhikkhave, bhikkhu uppannaṃ kāmavitakkaṃ nādhivāseti pajahati vinodeti (hanati) byantīkaroti anabhāvaṃ gameti, uppannaṃ byāpādavitakkaṃ …pe… uppannaṃ vihiṃsāvitakkaṃ …pe… uppannuppanne pāpake akusale dhamme nādhivāseti pajahati vinodeti hanati byantīkaroti anabhāvaṃ gameti.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hantā hoti. ”Aṅguttara catukkanipāta bhaya vagga

 

“諸比庫!何為捨斷勤奮?諸比庫!這裡,比庫生起欲尋時,不容忍它,捨斷、驅離、剷除、使之走到不存在;已生起瞋尋時…已生起加害尋時…在惡不善法生起時,不容忍它,捨斷、驅離、剷除、使之走到不存在。諸比庫!這被稱為捨斷的勤奮。”――《增支部·4 集·怖畏品》

 

這裡,“欲”即對財物和人的貪著。如得到大寺院,建造華麗的廟宇,有好的設施,招攬大施主和還俗等。以上這些欲貪都會在比庫心中生起。

 

“瞋”即對他人的憤怒。比如“他這樣,他是這種人,他這樣對我”的思惟。

 

“害尋”即試圖傷害和毀滅他人的念頭。

 

以上三種均為“不善心”。比庫不應容忍心中生起這三種不善心和其他不善法。

 

“不容忍”在此處是指:當這些不善心生起時,不應容忍它持續發展。應如努力撲滅衣服上的火一樣,努力去除心中生起的任何不善法。行走時不善法在生起,應該在行走時斬斷;在坐著時生起,就在坐著時斬斷;在躺臥時生起,就在躺臥時斬斷;不善心於何種姿勢中生起,不應持續到另一個姿勢。

 

過去,比庫們常一組十人、二十人群居一處,大家討論:朋友們,我們出家不是為了逃債,不是為了求生計,也不是為了其他困難,我們出家只為了滅苦。所以,我們要(決意)――行走時若煩惱生起,就在行走時去除它;坐著時生起煩惱就在坐著時去除;站立時生起煩惱,就在站立時去除;躺臥時生起煩惱,就在躺臥時去除。最後團體達成共識。

 

僧眾們四處托缽時,其中一名比庫煩惱現起,他會立即停住,其他同道也會停住;生起煩惱的比庫會自我省思,去除煩惱後繼續行進;如果他無法克服煩惱,該比庫會原地坐下,同道們也會原地坐下;其中有些比庫坐下後將會克服煩惱、證悟道果然後離開,有些則在克服煩惱後起身離開。希望虔誠的比庫可借鑒古時僧眾的修持,不容忍欲等不善心(的生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