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食
所謂一切眾生以食為生。【契經 雜因誦】
食,是眾生延續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一旦失去食物的補給,任何形態的生命都無法繼續存活。然而,還有許多其他條件同是眾生所賴以為生的,諸如陽光、空氣、睡眠等等,為何《契經》僅特別以食為題?
所謂的食是指原本為外物,卻能夠納入生命的運作,融入生命的成份,好比從飲食中攝取的礦物質、維生素、醣類等,經過消化吸收,轉變成為身體組織的一部分之後,便不再屬於外物了。
生命現象之所以能夠持續呈現數十年乃至生生世世,不會像彩虹、閃電等物理現象般一現即逝,就是由於食的維持,否則不僅身體所須的營養無以為繼,就連感受、思想等精神作用也將枯竭、終止。因此,在正法中,能夠納入生命中,成為新的生命成份的‘食’,不僅指一般所理解的飲食、食品。它包括的範圍更廣泛些。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謂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契經 雜因誦】
正法所提到的食有四種:麤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
麤摶食就是普通的食物,它是物質的,透過消化器官分解、吸收的處理,再經由新陳代謝的作用,替代老舊的身體組織,成為新的生理機能如血液、細胞等。這便是麤摶食。
細觸食也是歸屬於物質的,但它並非直接‘吃進’身體中,成為身體的一部分,而是透過神經官能的接收訊息以影響生命。視神經藉由光線與有色彩明暗的事物接觸、聽覺神經藉由聲波與發出聲響的物體接觸、嗅覺神經透過空氣的傳遞與氣味接觸、味蕾中的味覺神經直接觸及食物的酸甜苦辣、遍佈全身的觸覺神經感覺冷暖飽餓痛等、腦神經(意根)則統籌整理前五根接收的訊息以取得消息,不過一個具有禪定神通的人甚至可以不透過前五根,直接由意根接收或傳遞他所需要的資訊。
經由這些接觸左右了生命的動向、塑造了生命的形態:被火燙到手的孩子再不敢將手伸進火中;聽過好聽的音樂以後成為愛樂者。觸食以經驗的方式融入生命,發展出生命的風格。比起麤摶食,生命接收觸食的方式要細緻多了,於是便稱為細觸食。
意思食是意根內在活動所呈現的意念、意象,不屬於色法。意思是食,生命並非本來就具備各式各樣的意念,當意根接收種種資訊,組成所得知的種種消息後,應對這些消息的種種考慮、計畫、分析、評估、運算、決策、想像等思量一一生起,這些都是憑著外在的條件所長養的生命狀況,所以也稱之為食。
生命除了需要物質生活,也需要精神生活,意思食是精神方面的生命補給。眾生對意思食的依賴絕不下於摶食或觸食,縱使低等動物如魚類或蚯蚓,它們也必須由意思食來維持它們謀生、求偶、孕育後代的意願,更何況腦神經特別發達的人類。人會維護聲譽或寡廉鮮恥、會熱心公益也會冷酷無情,以意思為食,人們充實了生活意趣、經營了各人的生活方式,當然也無可避免地帶來更多的煩惱。
識食與意思食同屬精神作用、同樣是借外在條件而滋長生命的因素,所以也同稱為食。但它們功能不同,意思食處理受、想、行等意志活動,識食則專司識別----識別五受陰的狀態、識別六入處接收的訊息。雖說識是一種待緣而生的無常現象,不能恒常存在,但它卻也是生命中的一種基本功能,識受陰、六識身、識食所指都是同樣的識。當色、受、想、行活動時;當眼、耳、鼻、舌、身、意遇到色、聲、香、味、觸、法時,識的作用便自動產生。
眾生有很多渴愛,他們不斷地想擁有、想掌握、想豐富滿足自己的生命。人們追求種種的物質享受與精神生活,財富、伴侶、社會地位及各式各樣的理想,但真能藉由努力爭取而得以融入生命、成為生命的一部分的,就只有這四食了。摶食長養生理機能、觸食促進神經系統、意思食激發精神功能、識食產生對待性認知作用。
無論眾生渴望得到什麼、擁有什麼、想成為什麼,儘管富甲天下、子孫滿堂、功勳彪炳,那些外在的事物仍舊依照它們本然的狀態存在:不論是房產、親屬、名譽乃至手腕上的表,都只是一種藉由社會制度所維持的薄弱關係,並不因為眾生認為‘他們屬於我’,這些人、事、物便就此依附著「擁有者’與‘擁有者’融為一體,這恰巧符合世人所謂‘身外物’的歸類。眾生真能將其納入生命中的,其實只有這四食。所謂的生活,事實上就只是不斷地攝取新四食並代謝掉舊四食的過程罷了,其中確實沒有一個‘我’。
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此諸食愛因、愛集、愛生、愛轉。此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此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此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六入處集是觸集,觸集是受集,受集是愛集,愛集是食集,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契經 雜因誦】
四食是生命的資糧,生活的目的就在於四食的補充,眾生盡其所能地補充飲食、感官經驗、意志活動與認知。眾生不斷地攝取四食,生命便不斷地延續。
然而,就如同苦聖諦所揭示的真理,生命無常、苦、無我的現實情況,只是令眾生徒然承受既無奈又無意義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以警覺到這項事實的人應該反躬自省,攝取四食的衝動從何而來?何以窮極無聊地自討苦吃?
如果四食的需求來自某項終極目標,如與大梵結合、成就佛果;或者四食確實能滿足某種不朽的意義,如靈魂的潔淨、自性的顯發。那麼毫無疑問,眾生納受四食的行為應該積極鼓勵、廣為頌揚。
許多宗教就是這般地宣揚他們的教義:選擇適當的飲食、參與適當的儀式及涉足適當的場合、培養虔誠的宗教情操及行為、確立不可動搖的宗教認知,之後便能達到信仰的目的。或者藉由意思食的滋長,人們企圖在哲學、科學、文學的思想啟發上,為個人及全人類確立永恆的生命價值,是以人們期許藉由豐足的物資與教育資源,能延續漸趨完美的生命內涵。
可惜事實並不從人願。無論人們如何揀擇四食的攝取,都不可能改變生命無常、苦、無我的事實;生命並不因吸收了哪些‘比較營養的食’,就得以改造成永恆不朽(常)、豐樂滿足(樂)、自由自主(我)、清淨無惱(淨)的美好遠景。
佛陀總是用實際的觀察取代這類一廂情願的臆想。眾生攝取四食並不需要根據某項終極目標或不朽意義,很單純地僅是為了愛:因為愛戀色身及口腹之欲,眾生攝取摶食;因為感官渴望訊息的激發,眾生攝取觸食;因為欲求精神方面的滿足,眾生攝取意思食;因為對各種認知的追逐,眾生攝取識食。實在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理由,純粹只為渴愛而納受四食、納受隨四食而輪迴不已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又是什麼原因引起愛?是否有某個偉大的理由令眾生必須付出愛?
或‘愛’本身就具有神聖、意義非凡的特性?答案是否定的。愛一點也不包含世人所歌頌讚揚的偉大情操,唯一的理由是為了受!眾生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背苦趣樂是眾生的本能,為滿足這本能,愛就生起。眾生愛著任何能躲避苦受、招攬樂受的條件,無論是民族大愛、親子之愛、男女私愛,一切愛都超不出趨樂避苦的反應,甚至就連受虐狂也是愛著那痛苦背後所含藏的私密快感。
受怎麼來的?是否冥冥之中某種神秘的力量掌控著人們苦樂等命運?沒有,一切受源於觸!眾生接觸境界後,感受隨之生起,適意的境界生起樂受、不適意的境界生起苦受、不以為意的境界生起不苦不樂受,有觸必生受。
為何會觸?是否有些命中註定的安排,規定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遭遇?不!只因有感官:有眼必然會見、有耳必然會聞、有鼻必然會嗅、有舌必然會嘗、有身必然會觸、有意必然會知,很單純地僅是感官作用,其中沒什麼神秘的力量在左右。感官接收境界呈現的訊息,使得生命隨之反應,這就是觸。
六入引起觸;觸引起受;受引起愛;愛則食;食則令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種純然大苦的生命現象,在可見及不可見的未來永無休止地不斷聚集而起。
食所能引發的作用僅只於此。既沒有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也無沐浴其間就能洗淨罪垢的甘露聖水;既不會因某種不凡的心智鍛練令人掌握自我,也無法借知識的普及消滅民間疾苦。這便是無可奈何的生命輪迴。許多人慶倖輪迴,以為生命不會因死亡而消滅殆盡。但瞭解輪迴真相的人,實在無法樂觀看待這無盡覓食及無盡老病死周而復始的無奈模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