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9_VvfQbC3BbLQVtMT99Q

 

四、

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契經 雜因誦】

緣起法則就是這麼簡單明瞭,既不神秘也不晦澀艱深。不過長久以來不知何故,佛教徒對緣起法則總是摻雜著一份戒慎恐懼的敬仰,認為緣起法艱深奧妙、難以思量、不可言詮,於是許多佛學研究者逕將緣起作甚深難解的詮釋,認為除非是歷經多生累世修持的大智慧菩薩,否則光憑一般常人的智商不可能達到理解緣起法則的水準;修行者也因之畏於對緣起法作任何思惟、理解以免思緒混亂。於是導致了學法者錯解佛法以及修行者迷失修行方向的結果。

這種怕事的心態甚至得到《契經》的支持,難不見〈雜因誦〉說道: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可是佛陀怎麼會在種種方便廣說緣起之後,又恐嚇弟子別妄想對緣起法加以任何的心思口議呢?

的確,在尚未有佛陀出現世間講說緣起的世代,眾生受無明的蒙蔽,對生命、對自我滿懷憧憬與期望,怎麼都無法想像生命真相竟會僅是種緣起相生的不實現象,試看歷來文明,誰不謳歌生命、誰不讚美靈魂?即使是唯物論者或無我外道,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也仍對生命、自我滿懷愛戀,沒有任何省思、警覺。直到大智大覺者體悟緣起、宣說正法、開悟眾生,這是萬劫難逢的機遇!難怪佛陀慷慨唱言:‘如來成就十種力,得四無畏,知先佛住處,能轉梵輪,於大眾中震師子吼言: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可是一旦佛陀提出了完整的緣起法則後,一切都變得一目了然、再無隱晦,實在沒有什麼‘甚深極甚深、難解極難解’非要宿世久修的大菩薩才能瞭解的奧秘。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緣起法則中,佛陀所追究的都是最基本的必備條件:老病死憂悲惱苦的首要條件是生,其他理由如歷盡滄桑而早衰、細菌感染而患病、意外事故而死亡等都只是次要的助緣,沒遇上這因緣也會遇上其他因緣,總之只要生了就必有老病死;愛的首要條件是受,眾生可以因子女而引發深濃的母愛、因情投意合的異性而激發愛情的火花、因敵國的入侵而生出國家民族大愛,但也僅只是它們剛好能觸動自身的受,若生起的受不按牌理出牌,母親可以愛錢將子女賣入火窟、情侶可以移情別戀而形同陌路、難民可以貪圖富貴而賣國求榮,物件只是次要助緣,沒遇上這個物件也會遇上其他物件,愛是否生起關鍵在於受而不在對象。

在生活過程中,有太多可能的狀況產生,要處理這些令人應接不暇的繁雜瑣事,如果找不出禍根,那就僅是治標不能治本,永遠都會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無力感。

可是眾生受無明蒙蔽,總無法掌握問題的癥結,一直不能找出彼困擾真正原因是此條件,處理問題總是找錯了物件而產生更多問題;解決煩惱總是錯用了手段而製造出更多的煩惱。人們太習慣在次要、表面的枝末細節上大作文章,以致不但無法正覺緣起,甚至當現成的緣起法條列分明、綱舉目張地呈現眼前時,仍頑固地以世間思惟作自以為是的詮釋。倘若緣起法有什麼甚深難見,那麼所該歸咎的也應是冥頑不靈的頭腦,而不是緣起法則。修學佛法的人不必擔憂緣起法則深奧難懂、不可思議,只需問問自己是否意識型態僵化?是否堅持既有成見?是否固執習以為然的思惟方式?

雖然緣起法的正覺是如此稀有難得,但它的內容卻是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只要肯先擱下愛著生命、自我的本能反應,如實地對照自身生命的活動過程,就會發現緣起法著實給予追尋真理的人一種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驚歎與震撼。

宗教,憑的是信仰,人們藉由先知的話而得知有神;科學,憑得是學理,人們藉由學者的研究報告而得到新知。因此,宗教與科學都不會有定論,不同的宗教體驗、不同的科技發展,就會開發出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科學。在那些知識領域中,真理被少數的‘權威人士’所把持,一般人除了接受、相信,沒有機會親自觸及真相。

但緣起法完全沒有這種困難,因為緣起法是生命流程的歸納、是擺明瞭的事實,它絕對平等,是每個眾生、每個人都與生俱來的生命實況,不勞煩‘權威人士’規劃設備、發布實施,而且它沒有因人而異的彈性空間,已無加減增刪的餘地。只要肯虛心放棄固有成見、掌握住正確的思考方式,那麼即使是資質平庸的尋常人,也會驚訝於真理就在自身體現,而欣慰歡騰地由衷稱歎: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再也毋須悲歎自己根機愚鈍,卻眼巴巴望著上根利智者開悟去也。

唯有如此圓滿、真確、普及的定則,才稱得上唯一的真理。

五、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契經 五陰誦】

緣起法則雖不承認唯心論者肯定永恆不滅靈魂、真我、自性的觀點,但卻不否認心靈現象的存在,緣起法則尊重生命的尊嚴、關懷眾生的痛苦、給予心靈的慰藉,最後還提供生活的終極目標。

緣起法則雖不同意唯物論者將生命物化、以商業考量評估人生價值的態度,但卻能夠巧妙掌握科技賴以支持的因果相關性,使生命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為人所掌握,使人在面對、處理人生課題時,能獲得確實的承諾與保障。

緣起中道否認無見,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命經歷不容抹煞;緣起中道否認有見,色身精神相依互緣的現象中沒有最高主體存在。倡導無常、苦、無我真相的佛法,當然不同於宣稱有永恆靈魂、自性、梵我的唯心論者。但悲憫生命傷痛的佛法也一樣不同於傾向唯物、斷滅論的無我外道。

外道揣測存在的主體論常與無常;佛法則單就生命現象的現實說無常。外道的無我觀主要是各種形態的唯物論,否定心靈與情感的重要、否定眾生面對自身生命意義時的抉擇能力;佛法的無我觀則是緣起論: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雖否認生命現象中有個自我或主體,但眾生在生死輪迴中遍嘗苦樂的經歷事實具在,生活的品質與輪迴的趣向也操在眾生自己的手中。

在緣起相依相緣的生命定則中,色身依憑心識而得生長、精神依憑物質而得滋生,既非唯心、也無法唯物,當然也不會唯識、唯自性、唯大梵、唯上帝、唯理性、唯道德意志或唯任何其他。色身、精神缺一則不立,沒有誰是操控全局的最高一元,沒有誰能成為生命的本質。要能消弭二元對立、體現生命的完整性、提供二選一之外的正確答案,只有‘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的緣起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