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欲(chanda)與渴愛(taṇhā)有什麼不同?如果有人想要迅速得證以卸下負擔,請問這是欲?還是渴愛?從許多書本的解釋看來,這兩者好像非常的相似。
答:欲只是單純的希望;渴愛是渴望與執著。如果你在禪修中渴望有所進步,或者在禪修中有所期待,那你的心是不平靜的。當心在欲求或期待的情況下,它是不會平靜的。
我們需要靠欲望與期待來謀求生計。貪心與期待是謀生的推動力。但是在禪修中,不能有欲望與期待,因為禪修的業處不能夠與欲望和期待相應。禪修的業處,只是與智慧和正念相應。正念要在心平靜的狀態下才能開發出來;智慧也要在心平靜的狀態下才能增長。當心平靜下來了,我們需要強大的欲─但它只是單純的希望。比如說,你正在修入出息念業處時,你需要較強的欲,希望讓心安住在入出息上。欲僅僅是希望;渴望剛好相反。渴望會成為你修行的障礙,它會造成心的騷動與不清淨,會擾亂你的禪修狀態。如果一個禪修者想要不斷的進步,我們可以檢視,看他們付出的精進力是基於渴望,或者基於單純的希望。如果他們加諸太多的精進力,那是基於渴望與期待。
正如我告訴過你們,渴望與期待會讓你的心騷動與不清淨。你的心因此躁動是由於強大的渴望,而強大的渴望與躁動的心,會讓你施加更多,沒有必要的精進力,這種情況是源於貪心的渴望和期待造成的。
我們在禪修時所需要的欲和源於貪心的渴望或期待不相關,它只是對善所緣的單純希望。在這裡的欲是指,當我們禪修或做善行時,在善心狀態中生起的相應心所,它也許會與智相應或與智不相應,但它永遠與善心相應生起,遠離源於貪心的渴望和期待。欲心所也會在源於貪或瞋的不善心狀態中生起,在這裡的欲就是對不善所緣的欲求,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當我們造善業和禪修時所需要的欲,是在善心之中生起的欲。貪求、渴望與期待是不善心,所以不善的欲求會在你內心生起。如此,這兩種狀態是有所不同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