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 正確的觀察時間,他逃出了死亡之掌 ◊◊

 

170偈】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市蜃樓,

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

 

【註解】

 

那水泡是那麼的不永恆,那幻景只不過是個幻象。當你這樣看世界,連死王都找不到你。

 

 

【觀察於生命的無常性——一組比丘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一組比丘。

  

在一個夏安居前,有一組比丘在佛陀那兒獲得禪定的修行法門後,便到樹林裡修行。可是他們進展緩慢,於是他們便想回去要求佛陀再給予他們一個更適合他們修學的法門,在途中,他們見到幻景,並觀想於那幻景,當他們踏入寺院的範圍時,正下著傾盆大雨,當雨滴落下時,地上激起了水泡,水泡又馬上消失,見到這些水泡,那組比丘覺悟到:「我們的肉體,亦如水泡一般,一生起就滅亡。」他們領悟到由意識所組成的五蘊的無常性,於是,他們集體隨處打坐,進入禪定,從外界的幻境觀察自身軀體的無常,逐漸的進入了微妙的觀想境界。

  

佛陀在精舍中,進入甚深的大禪定,在禪定中佛陀發現他們即將證得阿羅漢果,便以神通發出一道金光,將自己的影相呈現在他們面前,為他們誦出了此段詩偈,接受了佛陀的開示後,這一組比丘都證得阿羅漢果。

 

【評論】

 

我們的軀體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這是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生命不永恆,我們的軀體就更不用說,當你覺察的你周遭都不是實在,明了苦、無常、無我的道理後,不再執著於「生有」,這時掌握生死的魔王就再也找不著你了。

 

 

世界,指的是眾生生存的三個領域,它包括地界與宇宙。一、欲界,有感官、有欲望的世界。二、色界,相應於四種禪定的境界。三、無色界,相應於四心智空(等至)的境界。

  

欲界包括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界和天界。

  

水泡,有一生起即消逝的特性;幻境,包括海市蜃樓、陽焰等等。修行者於禪定中進行觀想時,也會生起種種幻境。

  

把官感比喻為水泡,把意識比喻為幻境,官感和意識是構成人類經歷(法)的主要因素,它們被稱為心智結構,觀念也就是能構成或將構成的語言結構包括文字等書寫記載。我們所意識和對世界的觀念,是這些短暫性的精神物質過程所產生的,因此,世界被視為幻境、水泡,體驗到這不實在世界的「虛」,一切繫縛將停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