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 一切由因緣組成的東西都是無常的。以智慧觀照至解脫的清境道 ◊◊

 

277偈】

一切行無常,以慧觀照時,

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註解】

一切諸行悉皆無常,以慧眼加以觀照時,便能獲得厭離於苦之心,這就是清淨道。

 

 

◊◊ 一切由因緣組成的東西都是苦的。以智慧觀照至解脫的清境道 ◊◊

 

278偈】

一切行是苦,以慧觀照時,

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註解】

一切諸行悉皆是苦,以慧眼加以觀照時,便能獲得厭離於苦之心,這就是清淨道。

 

 

◊◊ 一切由因緣組成的東西都是無我的。以智慧觀照至解脫的清境道 ◊◊

 

279偈】

一切法無我,以慧觀照時,

得厭離於苦,此乃清淨道。

 

【註解】

一切諸法悉皆無我,以慧眼加以觀照時,便能獲得厭離於苦之心,這就是清淨道。

   

【一切因緣組成悉皆無常、苦、無我——五百比丘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五百名比丘。

 

話說五百名比丘從佛陀那裡獲得禪定法門後,到樹林裡勤奮的修行,可是無法證得阿羅漢果,於是,他們回去向佛陀再次索取更適合他們的禪定法門。

  

佛陀在尋思:「什麼法門最適合這些比丘修行?」接著他想到:「在迦葉古佛時代,比丘們都全心全意的在二萬年裡觀想於無常、苦、無我,無常、苦、無我,應該是最適合比丘修行的法門。」

  

於是,佛陀對那五百名比丘說:「比丘啊!在欲界和其它生界裡,一切生物的本性其實是無常、苦和無我的。」

  

五百名比丘,在聆聽佛陀的開始後,都證得阿羅漢果。

 

【評論】

無常、苦、無我,合稱三法印。一切與生滅法(十二因緣法)有關的「行」(包括身行與心興)都是無常與苦的,一切能通向解脫的正法,都是倡導「無我」的。修行人唯有以智慧之眼,看清這個事實,才能從苦難中獲得解脫,這是完全擺脫垢穢的清淨解脫之道路。

 

 

無常表示一切眾生難免以老和死結束生命,除了涅槃以外,這理論適合一切現象。

  

若有人緊記住自己有一天會死亡,或死亡將無可避免,他將在臨死前積極的完成他對同類的任務,而這也使得他在今世和來世都不放逸。佛陀說:「一名用腦子緊記死亡的比丘將永遠不會放逸。」

  

有些偏激者認為關注於死亡是沒有必要的,它會阻礙一個人的進展,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經典中這麼說:

    

不忘死亡的智者,

變得從容和通達,

如皮包被雨水弄濕,

變得更加柔軟。

  

佛教不擁護那些因為死亡而沮喪者,或那些對死亡耿耿於懷對生命不肯盡責者;相反的,佛教鼓勵一個人盡力完成個人的任務,甚至在臨死前,佛陀不讚賞那些延誤個人職責者,佛陀說:「比丘啊!今日內,一個人應勤奮的完成個人的任務,有誰會知道明日死亡將否降臨。」

  

在《優羅佳本生故事》裡,敘述一名父親,當兒子被毒蛇咬死躺在地上時,把消息通知家中成員後,並不因此停下工作等候他們到來,他繼續的在幹活。他是一個觀照於死亡者,常反省於無法避免的死亡者,在執行任務時更加活躍,他也培養起對死亡毫無畏懼,此外,這種人小心翼翼,不犯下令來世受苦的輕微罪行,他也獲得自由,捨棄摯愛與其他一切事物的繫縛。

  

某些比丘與在家弟子,雖然不執著於死亡,可是把自己當作仙人,不持戒和放逸,當他們與人爭執失敗後,就會因希望破滅而沮喪。他們經常延誤工作,常常想在將來大幹一場,可是結果卻一事無成,因此,最恰當的是一個人應該天天反省於死亡。觀想於死亡,是佛教的四大禪定課題(生、老、病、死)中的第四項,佛陀說:「比丘啊!那有一個妙法,於觀想中不斷實踐,能令你解脫於世俗,解脫一切繫縛,擺脫世俗苦難,獲得更高深的知識,覺悟四聖諦並獲得涅槃。那個妙法是什麼?就是觀照於死亡。」觀照死亡的高尚性質與重要性,被佛陀清楚的傳達。

 

苦,是生的性質之一,四聖諦也環繞著「苦」。

  

佛陀的四聖諦讓我們知道苦、苦集、滅苦集、滅苦集之道的存在。

  

第一項:苦。苦諦告訴我們一切生物都會有生、老、病和死,簡而言之,五蘊——色、受、想、行、識是苦,這就是苦的真諦,而正確的了解就是正見,正見是了解世界本性的基本因素,在四聖諦中,了解苦是重心,因此先受考慮。

  

第二項:苦集。苦集就是苦的起因,也就是欲或繫縛,因為這個欲使人類不斷的輪迴。生物體所享有的樂,實際上是苦,由欲或執著而產生。人類追求「樂」,如花鹿被環境所迷惑,這完全因為欲或執著。要脫離輪迴,須要了解欲的真相,欲可分為三類:一、肉欲。二、生欲。三、無生欲。

  

肉欲,是由身見或認為有存在的不變的實體或永恆的靈魂的觀念而產生,認為有實體如我,一個處於此環境之人,常被感官所迷惑,因此,肉欲被視為通過五種感官而得到的享受,這是陷阱。當肉欲增加時,苦就產生了,因此肉欲是苦之因。

  

生欲,在生命即將結束時產生。此欲的產生是因為他相信有一個不滅的神我(靈魂)存在。

  

無生欲,在那些以享受肉欲為終點的生物中產生。此欲的產生是因為不相信有來世,印度許多婆羅門部派的理論就屬於這類,婆羅門的經典中就記載了七種有關這類的學說。

  

第三項:苦集滅。對苦有了正確的理解,八正道中的正見就顯示此欲為苦之因,四聖諦中的苦集就是關注這些欲。正確的理解產生如何結束苦的知識,苦的終點由棄除這三種欲帶來的苦而獲得,這就是涅槃。

  

第四項:苦集滅之道。正見給予我們終止苦之道的知識,四聖諦中的苦集滅之道,在於終止苦,終止苦之道就是偉大的八正道,這是中觀之道。因此,不採用中觀之道就不可能棄除帶來苦的三種欲。

 

無我,這是佛陀三法印中的第三項。無我或無永恆的實體或無永恆的概念,一般人難以理解。(可參考《無我相經》)

 

佛學所總結的虛幻學說,是一切有生存條件的構成物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組遵守的實體,但變化快速的連續使人們把心與實體視為不變之物,因為他們看不見它們的起落,但視它們為個體單位,視為一團或整體。

  

那些個別重視「我」的苦行者或婆羅門,並不把它當作五蘊中的任何一種繫縛。

  

「在這兒,沒有接受教育的凡夫……視肉欲為我,我持有肉體,包括我在內,我包括在肉體內……也同樣視受、想、行、識亦復如此,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我自己的觀念並未棄除……。」

  

的確,習慣了把心與身與外界視為一體,要為個別的人棄除整體的錯誤觀念是很難的,只要人們尚未視這些為過程、為轉動,他將永遠不會明白佛陀那「無我」的道理,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急躁和不實際的人要問:「若那無存在的實體,無不變易的原理,無自己或靈魂,那麼,是什麼在今世與來世經歷業果之報?」

 

三法印的性質是無常、苦、無我。這三種性質與生共存,反映出生的真實本性,它們幫助我們對待生,當我們理解這三種本性後,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的就是出家。一旦我們理解生有無常、苦和無我的宇宙般的性質時,我們就會捨棄對生的繫縛,一旦捨棄對生的繫縛,我們就會渴望涅槃,這就是理解這三種性質的主要目的。它消除誤把生存意識為永恆的環境,消除與自我連繫的樂,消除一切繫縛。這就是為何理解這三種性質是智慧的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