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 死亡降臨時,不是父子、子女、親戚或任何人能拯救的 ◊◊

 

【288偈】

父子與親戚,莫能為救護。

彼為死所制,非親族能救。

 

【註解】

任何人都免不了一死,也沒有任何人能從死王的手中拯救自己的父母、子女或親戚。

 

 

◊◊ 了悟真相,智者迅速清除通往涅槃道上的荊棘 ◊◊

 

【289偈】

了知此義已,智者持戒律,

通達涅槃路,迅速令清淨。

 

【註解】

有智慧的人明了沒有人能從死王的手中逃脫,因此他不畏懼於死亡,他通過持戒律己,棄除障礙,清楚的向無死之道——涅槃迅速前進。

 

【沒有人能為死亡伸出援手——富家女巴達策羅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富家女巴達策羅。

  

巴達策羅在同一天裡失去父母、丈夫和兒子,她悲憤欲絕,好心人士介紹她到祇陀園聆聽佛陀講經。過後,巴達策羅跪在佛陀面前,希望佛陀能為她做些什麼,這時候的她悲慟的情緒已稍微平靜。

  

當佛陀意識到巴達策羅的悲慟已經減輕時,便對她開示道:「巴達策羅!對一名到另一世界去者,沒有父母、子女、兄弟、親戚或其他人士能為他們伸出援手。因此,他們雖然活著,卻不存在。那智者淨化道德,棄除涅槃道上的荊棘和障礙物闊步邁向涅槃。」

 

聆聽佛陀的開示後,巴達策羅證得初果,在場的四眾也同樣的證得初果、二果和三果。

 

【評論】

當一個人被死王抓走時,沒有人能為向他伸出援手。在《娑羅經》裡這麼強調:

  

1、無法使生者逃避死亡。

2、高齡者無法避免死亡。

3、如果子成熟落地,凡夫畏懼死亡。

4、陶器會破裂,生命也一樣會破滅。

5、成年或少年,智者或愚者都免不了一死。

6、當他們死去時,父親和親戚都無法拯救他們。

7、當族親悲慟的看著屍體時,如見牛隻被帶進屠場。

8、生物不免老死,智者知道這本性,因此不悲慟。

9、不要枉費力氣為死人沮喪,你不知他們將何去何從。

10、若淚水能治吊喪者的悲慟,讓智者哭吧。

11、哭不會帶來安樂,只會讓你悲慟和傷害身體。

12、哀悼讓吊喪者消瘦和蒼白,對死者無益。

13、不捨棄悲哀,將更痛苦,陷入悲境。

14、觀察他人如何依業而生,也都難逃一死。

15、觀察這世界的本性,事情的發展往往與所想的背道而馳,這就是事物的反面性。

16、就算長命百歲,也得認命,最後他喪失一切親人。

17、如阿羅漢所言,控制眼淚,對那些離開世間者反省,他們不再與你共處。

18、有如以水澆滅著火的屋子,讓不放逸者和智者棄除悲哀,如風吹走手上的棉花。

19、為自己的利益,拔除遺留在自己身上的箭簇,已拔除箭簇者,獲得安定,他被賜福,他不悲哀,他戰勝一切悲慟。

 

一個人應該對死亡、喪失孩子和財富做這麼樣的反省:

1、稻子、財富、金銀和其他任何財物。

2、奴隸、工匠、僕佣和其他所依賴者。

3、臨終時,這一切都得拋下。

4、那通過身、口、意所做的事,才屬於他,他帶走與他形影不離的業力。

  

一切生命都得死。生命在死亡終止,生物依業而生,經歷自己善業之果,那些造惡者生於苦界,那些積善者生於樂界,因此,要經常行善,為來世累積資糧,善業對生物在來世有很大的幫助。

 

在《優羅佳本生故事》裡,敘述了一名地主喪子的故事。佛陀到那地主家中坐下來後,問道:「先生!為何你這麼傷心?」「世尊!我剛剛死了兒子,因此我悲慟傷心。」「先生!的確!那會瓦解的東西已經瓦解,那會毀壞的東西已經毀壞,這不僅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或一個村子裡,它發生在所有的領域裡。在三界裡,沒有不死的生物,也沒有任何事物能保持不變,一切生物都免不了一死,一切事物都免不了瓦解。有位年老的聖者,當他失去兒子時他這麼說,該毀滅的已經毀滅……別傷心。」而在那個人的要求下,佛陀敘述了這段前世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當梵授王統治維拉納西時,菩薩在婆羅門家裡出世。菩薩繼承父業,以畜牧和耕種為生,他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當兒子長大後菩薩替他娶了媳婦,門當戶對,一家六口——菩薩和妻子,兒子和女兒、媳婦和女奴,他們過著幸福的生活。那菩薩經常規勸家人:「在有收穫時,要布施、要持戒、要守法、要留意死亡、要培養自己的道德,所有生物都一樣,避免不了死亡。生是未知數,一切生物包括人類,本性無常,隨時會瓦解,因此要日夜節制自己。」家人都接受他的教誨,不懈的尋思於死亡。

  

有一天,菩薩和兒子到田裡幹活,不料兒子被毒蛇咬死,菩薩見到兒子倒地,離開牛隻上前一看,發現兒子已經去世,他抱起兒子,把屍體放在樹下,蓋上蓬鬥,不哭泣也不悲慟,他說:「該瓦解的已經瓦解,一切生物是無常的,誰也免不了一死。」他覺悟事物的無常後,繼續耕種。鄰居路過田裡,他問鄰居:「朋友!你要不要回家?」「要!」「請到我家,告訴我的妻子,今天準備一份食物就夠了。此外,吩咐家人都得穿上整齊的衣服,手持香水和鮮花,到田裡來。」鄰居回去後,把口信轉達給那菩薩的妻子。那婦人問道:「是誰給的口信?」「是那婆羅門。」這婦人明白自己的兒子已經去世,她並沒有因此而悲傷,她冷靜的克制自己,她吩咐家人都穿上白色的衣服,手持鮮花和香水,一起到田地裡去。到了田裡,沒有一個人流淚或悲泣。那菩薩坐在兒子停屍之處吃飯,飯後,大家一起撿柴火,然後把兒子的屍體抬上柴堆,奉上鮮花香水,然後放火把屍體燒了,沒有人流下一滴眼淚,大家都在沉思於死亡。他們的賢德使三十三天的釋迦天王的席位熱了起來,天王說道:「是誰急於把我從席位上拉下來?」他馬上覺察道是那賢德者德行之力使然,他非常滿意的說:「我將前去,如獅子吼般的為他們喝彩,並送七件寶物給他們。」於是,天王匆匆的趕去,只在火堆旁邊,問道:「你們在做什麼?」「我們在焚化屍體。」「我想,你們一定是在燒烤剛獵獲的禽獸。」「不!我們在焚化屍體。」「那一定是你們仇家的屍體。」「不!那是我兒子的屍體。」「那他一定是一名不孝子,不獲得你們的疼愛。」「不!他是我們的致親致愛。」「那為什麼你們不哭泣?」那菩薩宣誦了以下的詩偈,向天王解釋原由。

    

人擺脫世俗的框框,當生命的喜悅已成過去,

蛇也免不了世俗,疲憊而脫殼;

沒有朋友的悲哀可以觸摸死者的骨灰;

我為何要哭泣,他已走完該走的路。

  

天王聽了那菩薩的解釋後,便問那菩薩的妻子:「夫人!死者與你關係如何?」「我懷胎十月,為他哺乳,指導他如何應用雙手和雙腳,而他已是我成年的兒子。」「夫人!父親因為男人本性所以沒有流淚,妳身為母親,妳的心一定比較脆弱,為何妳也沒有哭泣?」為了解釋為何不哭泣,她宣誦了下面一段詩偈。

    

不喚他自來,不辭他自去,

他既安來也安去,有何悲?

沒有朋友的悲哀可以觸摸死者的骨灰;

我為何要哭泣,他已走完該走的路。

  

聽了那菩薩的妻子的解釋後,天王問那菩薩的女兒:「死者是妳什麼人?」「是我的哥哥。」「妹妹肯定深愛哥哥,為什麼妳不哭泣?」為了解釋為什麼不哭泣,菩薩的女兒宣誦了下面一段詩偈。

    

絕食和哭泣,對我有何益?

致親與致愛將更不喜悅;

沒有朋友的悲哀可以觸摸死者的骨灰;

我為何要哭泣,他已走完該走的路。

  

天王聽了菩薩的女兒的解釋後,便問菩薩的媳婦:「死者是你什麼人?」「是我的丈夫。」「身為女人,丈夫死後成為無助的寡婦,為何妳不哭泣?」那菩薩的媳婦也以詩偈向天王解釋她不哭泣的原因。天王聽了他們四人的解釋都很滿意,留下七件寶物,為他們祝福後才離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