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開始閱讀的時候,作為文章的作者,我想提示您一下。這篇文章很長,也不是特別討好讀者的閱讀興趣。但是它很誠懇,很認真,也可能會帶給您不一樣的感受。其實我在想,如果連這麼一篇討論阿毗達摩學習價值的文章都不能讀下去,恐怕阿毗達摩的學習也只是水中月、鏡中花了。無論如何,希望您在接下來的閱讀中,可以多放一點點耐心,以便能獲得真實的利益!
開頭:
如果我們只是佛教初學者,或者我們只是止禪階段的初級修行者,甚至我們僅僅對佛教有些興趣,想瞭解佛教是什麼。那麼在這些階段,我們真的需要學習阿毗達摩嗎?阿毗達摩內容深奧艱澀,名相眾多,且前後內容有極強的關聯性,確實不容易學好、學精。既然如此不好學,是不是初級佛弟子可以暫時不學,等到了觀禪階段再去研讀呢?
說到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個小經驗。我個人現在正在學習巴利語,而巴利語課程中,老師的課程是使用針對所有同學的課件。大家在課程中一起學習相同的內容,而每個人情況不同,所以對於課程的領受能力和理解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課上,有的同學就會向老師提問自己不懂的課程內容,而老師也會針對他的理解情況予以解答。這裡根據不同人予以特定指導的方式,就像佛陀在經教法中根據不同人、不同因緣和根器進行針對性指導的方式。但學習課程的所有同學,在課後複習和自學的時候,以及老師的教學依據,都是圍繞巴利語的語法體系進行的。而佛陀所覺悟的正法中也有相類似的內容,極為濃縮和精煉的教理體系,就是阿毗達摩藏。阿毗達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理解佛陀教法、清晰明白止觀禪修原理、精確定位世間一切法本質的依據。
選擇恐懼症:
那現在我們回頭再來看看,我們的需求是什麼?
我相信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中,每一位佛教徒都有自己個性化的需求,也就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佛?
有些佛弟子以當下究竟滅苦,體證涅槃為目標;有些佛弟子以積累巴拉密,給未來滅苦創造機會為目標;有些佛弟子以修行禪定,獲得定力與神通為學佛的目的;有些佛弟子則欣賞佛教的慈悲與善行,以培育十種福德善業為主,希望未來獲得人天善果報的體驗;當然更有發下宏願,以度化眾生為目標的菩薩道行者;而也有很多學佛者把佛教當做一種心靈慰藉,尋找一種可以庇護身心、撫平傷痕的依靠;當然,還有不少的佛教徒,是以「求」為目的,祈求自己可以受到佛、菩薩的庇護與保佑,獲得更多欲求和躲避不好的災難。
這裡,我不評價哪一種佛教徒的目標是合適的,哪些是不合適的。我想說的是,學佛者無論是哪一種目的,您都要先行把握好方向,才能最終獲得您想要的利益。如果您不知道佛陀的正法到底是什麼;您的目標是否可以通過佛教學習得以實現;您對佛教的理解是否正確無誤;或者您並不知道佛陀所揭露的世間本質的運轉規律是什麼,而沒有能力找到合適的解決管道,那麼您真的有可能學習的或信仰的並不是真實的佛教。
即便您已走入佛門,您要做選擇的其實仍然很多。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大乘佛教、藏傳密宗佛教這三種根本教義,內容有極大差別的大分類該如何取捨呢?三大派別中又各自有諸多的小宗派分類,哪一種,哪一些才是我們需要的呢?哪個才是最接近佛陀原始正法的呢?甚至連佛陀本身(除了上座部佛教只承認果德瑪佛陀)在今天都不再單指釋迦牟尼佛一位了,漫天諸佛哪個才是您的導師呢?各家都有自己的三藏經典,只不過內容都不相同,甚至可以稱為相差巨大。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只是吃瓜群眾,我們倒不太在乎這些問題,畢竟宗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封建迷信」+「心靈雞湯」的特殊哲學範疇而已。但,對於我們這些自詡為佛陀弟子的人們,卻有著各自特殊的目的及需求。那到底該怎樣幫助有選擇性障礙的小朋友完成這個巨大的選擇難題呢?
尋求正法:
佛陀在一次教導噶拉瑪人的過程中,說出了以下經典,借此教導人們如何找到真理!
「不可只因他是口傳已久,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為它是奉行已久,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道聼塗説,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載諸典籍,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符合我見,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符合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順乎我思,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合我理論,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說者看來可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只因它是導師所說,就信以為真;嘎啦瑪人,每當您親身體驗到:這些是不善的,有害的,為智者所斥,遵行後得到無益或疼苦的,就要棄舍這些。嘎啦瑪人,每當您親身體驗到:這些是善的,無害的,為智者所贊,遵行後得到有益或快樂的,就要實行這些。」——《噶拉瑪經》(Kalama suttam)
佛陀入般涅槃後3個月就開始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佛陀入滅後一百年左右和兩百多年的阿首咖王時期(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Asoka是「無憂」、沒有憂愁的意思。),就已先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經典結集。而現有保存最為完整和最為久遠的三藏經典,也就來自於第三次結集的版本——巴利語三藏(上座部佛教所依止的巴利語三藏從第三次僧團結集至今,幾乎沒有改動,體系極其完整。與說一切有部、法藏部、大眾部所分別保存的阿含經並不一樣,兩者區別很大);隨後大乘佛教、密宗佛教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也隨各自的歷史特點和思想傾向,擁有了與巴利語三藏內容差別很大的三藏經典。
但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想在這裡提一下。三藏內容雖然各有不同,但大家都很強調的是,自己派別的才是佛陀真正所說的,其他派別與自己不同的內容,要麼就是後期胡編亂寫的,要麼就是因為未持有者根基低劣,無法理解自己新增的三藏特有部分。但對於阿毗達摩藏,卻是例外。雖然大家都是三藏,不過完全堅持阿毗達摩是佛陀所說的卻以上座部佛教為主。有些宗派認為阿毗達摩是弟子們根據佛法的類型、特點進行的分類總結而已。而除上座部佛教以外,大乘佛教和密宗佛教中很多宗派也認為現在處於末法時期,並沒有機會證悟涅槃,成就四道四果。而承認和重視阿毗達摩的上座部佛教,卻仍然保留整個止觀禪法體系,從戒清淨一直到證悟聖道聖果的智見清淨,整個修行體系的方法、指導、核對總和駐世聖者全都具足。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到,當禪修者到達真正觸摸到佛陀智慧的觀禪修行階段時,更是要以阿毗達摩的教理內容作為實修依據和方法指導。那麼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阿毗達摩的學習不僅僅是教理方面的理論研究而已,更是關係到各個層次的實際修行以及證悟聖道聖果的重要保障
關於阿毗達摩是否是佛陀所說,這一論點,我想只要大家認真研讀,精通教理並有實際體證的庫瑪拉西亞多所作同名開示(點擊藍色字體可看到開示原文:為何阿毗達摩是佛陀所說),就會輕易的找到答案。阿毗達摩的內容無論在經藏、律藏或是注解書中,都可以找到很多明確的證據來證實此乃佛陀所說這一論點。另外,只要您真正學習過三藏,其實也不會有阿毗達摩是弟子所作的錯誤見解。阿毗達摩如果不是佛陀所說,那是非常奇怪的看法。就好像佛陀為了眾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所進行分別教導的經教法是佛陀所說,而提煉後直接揭示世間本質的究竟法內容卻不是佛陀所說,這種看法是對佛陀智慧的嚴重不理解。阿毗達摩根本不可能是弟子的領域,它所展現出的微細、偉大、奧妙、精准,無一不體現著世尊偉大智慧的精華,這非常明顯。還記得上文提及的《噶拉瑪經》嗎?能否被我們真實體驗,能否真的走通,能否在過程和結尾處為我們提供長久的快樂與利益,這才是檢驗佛陀正法的真實標準吧!
解答選擇恐懼症的難題: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就要問了,那我究竟需要不需要學習阿毗達摩呢?
對於剛剛開始接觸佛教的人們,我個人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阿毗達摩是佛陀智慧的極大濃縮與精煉,學習它,您將以最小代價和最直接的方式瞭解佛陀所證悟的法到底是什麼;在眾多的佛教派別、修行體系中有依據的找到真正可以帶給您終極利益的那一個;讓您清晰的瞭解內在的自我與外在的世界之本質,理解一切運轉的規律,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減少錯誤的造作;也可以讓您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目標,以及對生命的思考,這也許會對您的未來,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對於已經學佛,並且在各自修行過程中有所精進的賢友們,我個人覺得學習阿毗達摩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已經開始的修行方式是否是佛陀的教導,我們追隨的善知識、法師、上師、老師,他們所教導的方式是否真的完全依止於佛陀的正法;我們現在進行的修行方式是否符合佛陀所展示的禪修體系;是否每一個階段都能在三藏中找到相應的方法介紹及適應的驗證方式;當我們聽善知識開示的時候,是否也想不僅僅聽得懂笑話,也能聽得懂極為深邃的指導;當我們不能與善知識如影隨形時,修行的一些小問題該如何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止禪部分修行的原理是什麼,怎樣主動地調整自己身心狀況去適應安止速行心路的生起;以什麼為依據在修行中,不斷修正自己的學佛目標和保持自己行走於八正道中。
對於持戒清淨、已具足定力的觀禪階段禪修者來說,阿毗達摩的學習是必須的,甚至有些後置了。因為從真正的觀智修行階段開始(見清淨),禪修者的所緣目標,就已經不再是世俗世界中隨處可見的概念法了。而是需要如實知見到究竟色法及究竟名法,並且還要辨識究竟名色法的相、作用、現起和近因四法。而從見清淨開始,後續的度疑清淨、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一直到證悟聖道聖果階段的智見清淨。這些觀禪階段的修行方法,哪一個都離不開阿毗達摩的指導和驗證。所以說,如果真正修行的話,也許止禪階段通過創造清淨的環境、少欲知足的生活狀態、諸根清淨的守護方法可以協助達成。但想在佛教真正核心的究竟智慧培育階段(觀禪階段)有所寸進和成就的話,沒有阿毗達摩為指導,您甚至都找不到修行的目標和方法。那麼,也就只能維持定力和感歎「末法時期」的不甘了!
那些對於佛教感興趣的學者,或者以佛教為哲學理論和道德體系的佛弟子們,我也是非常建議學習阿毗達摩的。學者們喜歡把佛教哲學化、心理學化、社會學化、歷史學化。喜歡把佛陀的教導歸納為一種人文科學的範疇,把佛法當做是一種落後時期的思想浪潮或是先進的哲學體系。但是如果您真的學習了阿毗達摩,並認真地依照佛陀教導去實際修行的話,那麼您一定會對佛陀的教導有一個重新的認識。這裡沒有形而上學的無端猜測,也沒有其他哲學體系不斷修正邏輯架構的過程。佛教從佛陀證悟開始,就對世間的一切法進行究竟意義上的剖析和解釋。這裡並沒有模棱兩可的介紹,所有內容都具有清晰、唯一、準確的定義。最為偉大的是,即便是深奧無比又極其細微的每一個法蘊,均有讓所有人可以實踐驗證的禪修體系作為支持。也就說,法理提供了佛陀智慧的歸納、介紹、說明、精煉、概括、分類、實踐方法等等方面的綜合呈現(其實佛法只是佛陀究竟智慧的極少部分而已,這一部分解決的問題是滅苦)。而禪修在法理的實踐方法指導下又可以反過來驗證法理所揭露的真像,並且這種驗證會在整個佛陀正法體系中所有階段來進行,而不僅僅提供一個終極答案而已。所以,如果您只是認為佛法是哲學或社會學,只能指導特定人群某些層次的行為規範和價值觀而已的話,那麼您很有可能並沒有找到真正的佛法作為研究物件。
尾聲:
說到這裡,這篇文章也到了尾聲。我作為熱忱的阿毗達摩擁護者,作為一個佛陀正法的受益者,作為一個緊隨世尊腳步的禪修者,我很真摯地邀請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如果可能,請認真的瞭解一下阿毗達摩以及活著的佛陀止觀禪修體系。也許,這將是您改變生命層次利益的開始!隨我們一起,看看近2600年前的究竟智慧是否能解答您所有的問題!
從我第一次學習阿毗達摩,看到了這種古老、究竟的智慧之後,我就一直盼望著有更多的賢友能與我一樣,接觸到、學習到佛陀偉大的正法。在阿毗達摩的學習方面,如果您有任何的需求,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聯繫我(微信號:yangyangsasa3462)。我也許能為您提供更多的方便和資源,願每位賢友都能聽聞正法,都能增上所學,終能體證清淨涅槃、斷除一切煩惱!
Sādhu! Sādhu! Sādhu!
延伸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4JZaykfMqdT467bzh4uMCQ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