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18.jpg

禮敬正自覺者、世尊、圓滿者!

 

我們的正自覺者,為了一切天神和人類等世間眾生的福址,在衛塞月(Vesākha,陽曆五月)的月圓日那天證悟,戰勝五種魔(māra,心的雜染)。證悟後的第八周,佛陀於阿沙陀月(Āsāḷha,陽曆七月)的月圓日來到瓦拉納西的鹿野苑,教導眾生自己歷經四個不可數劫(一個不可數劫為10140 年)和十萬大劫最終徹悟的深廣之法。佛陀首先宣說《轉法輪經》, 聽眾為五隱士袞丹雅(Koṇḍañña,古譯:憍陳如)、瓦巴(Vappa)、跋提(Bhaddiya)、摩訶男(Mahānāma,又譯:大名)、阿沙基(Assaji,又譯:阿沙示、馬勝)和來自一萬輪圍世界的天神、梵天神,經文以“Dve me bhikkhave, antā pabbajitena na sevitabbā”開始。(出自《轉法輪經》,經文意為:“諸比庫,有兩種極端乃出家者所不應實行。”)

 

隱士袞丹雅與其他八億四千萬的天神、梵天神聆聽開示後證悟,隨後他走到佛陀面前要求出家並受具足戒(upasampadā)。如來脫口而出:“Ehi bhikkhu svākkhāto Dhammo Cara brahmacariyaṁ sammādhukkhassaantakiriyāya” (出自《義注·中部·中五十經·居士品》,意為:“善來,比庫,法已善說,善修梵行以滅盡一切苦。”),袞丹雅刹那間奇蹟般地褪去隱士的形象,自然顯現出大長老的威儀,身披袈裟、手中持缽,好似已出家六十多年的長老。佛陀僅靠口述以“Ehi bhikkhu”﹙善來,比庫﹚開頭的偈頌便使隱士袞丹雅確立出家並受具足戒(upasampadā),由此開啟了佛陀教法中出家和受具足戒的傳承。

 

出家和受具足戒另一種說法是“Ehi bhikkhu pabbajja”“善來比庫出家”和 “Ehi bhikkhu upasampadā” “善來比庫受具足戒”。只有正自覺的佛陀才能夠授予無需經過剃除鬚髮、供養袈裟、授戒等程序的出家儀式,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到。袞丹雅隱士於阿沙陀月的月圓日出家之後,聽聞如來講法而體證入流道果。同樣的,隱士瓦巴於第二天在佛陀座下出家、隱士跋提於第三天出家、摩訶男隱士於第四天出家、阿沙基隱士於第五天出家。第六天,佛陀為五比庫開示《無我相經》,五比庫聽聞後永拔一切煩惱,全部體證阿拉漢。從此世間出現了包括佛陀在內的六位阿拉漢。

 

如來口說“善來比庫”,授予貴族之子亞思出家。隨後,他的四位朋友離垢、善臂、滿勝和牛王,以及另外五十位出身於商賈名門的朋友,也紛紛在雨安居期間剃度出家,所有的人都證悟了阿拉漢果。這樣,世間一共出現了包括如來在內的六十一位阿拉漢。一天,佛陀告訴六十位阿拉漢:“比庫們!我已斷除所有執著,你們也已斷除所有執著。比庫們!為了人們的福祉去遊化吧!兩個人不要去同樣的地方。教導眾生佛法,仍有人能了知佛法。”說畢,如來派遣比庫們前往不同方向,自己也向伍盧韋喇(Uruvela 古譯:優樓頻螺城)走去。

 

前往各邦教導佛法的比庫們,帶回那些渴望出家和受具足戒的人。他們來自十方各邦,如來親自剃度並授予具足戒。但是比庫和那些尋求出家的人遠道而來請佛陀剃度實在太勞累,見此情形,佛陀便集合僧團,說出如下善語:

 

“Anujānāmi bhikkhave tumheva dāni tāsu tāsu disāsu tesu tesu janapadesu pabbājetha upasampādetha.”(出自《結集問答》)

 

“比庫們!對於那些來自不同地區、尋求出家的人們,你們可以在他們的所在地為其剃度並授予具足戒。”

 

此教法屬於佛陀。因此,一切所作都應該遵循佛陀所制的戒律。佛陀授權只有已經受具足戒的比庫才有資格剃度他人,並授予戒子具足戒。在佛法中沒有其他人可以有權力為他人剃度。尋求剃度者自披袈裟;或由尚未受具足戒者剃度,是無法成就出家的。他們只是披著袈裟的俗家人,如此披著袈裟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一個沒有通過正規剃度儀式的人卻詐現僧相,接受在家人的禮敬,這是非常嚴重的過失。此人住在僧團裡也是很嚴重的過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