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_20190903_092209.jpg

 

問:有一個人他也想受三皈五戒,但他好酒,每次朋友聚會都要喝酒,他怕犯戒了罪過大,一直猶豫不敢受戒,請尊者開示。

答:你可以有很多理由說不要喝酒,你可以說我不喜歡喝酒、你可以說為了健康的原因、可以說為了道德的原因、為了什麼的原因都可以,可以不用喝酒。如果一個人一定勉強你喝酒的話,那麼這樣的朋友是不是好朋友呢?做朋友的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互相尊重,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懂得尊重,那我們要考慮一下,是否交這個朋友。

還有受戒,鼓勵大家經常受,持不好也要經常受。你受了戒破了,要經常再受,受了再破,要經常再受戒,我經常一直要保持很好,最好受了就不要再破。破戒,就好象自己的手給刮破了,然後再受戒,等於說用藥再把手治好,把它治好後,另外一個地方又破了再把它治好,治好了,又破了,再把它治好。確實可以治好,但它會留下一個傷疤在。

 

問:如果有兩個人,一個經常思維善法而心生歡喜,另一個人經常思維自己的過失而生懺悔之心。這兩個人在未來果報有何不同?

答:如果一個人經常思維善法和心生歡喜,他生起的是善心,如果一個人經常思維自己的過失,心生懺悔,他經常生起的是不善心,他生起的是追悔,巴利語叫做kukkucca,我們聽過瑪莉咖夫人的故事吧。我們都知道,瑪莉咖夫人就是在她臨終的時候,她想起了她做過的一件錯事,結果她死的時候生起的是不善心,然後墮落到地獄。因為,一個人想起他該做的沒有做,不該做的已經做了,這種心巴利語叫做kukcca(後悔或懊惱),它是屬於嗔恨心的一種。如果一個人經常想到他做的錯事,經常耿耿於懷,為此後悔、為此懊惱,他的不善心在一遍一遍的生起。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知道自己錯了,發露出來,決心改掉,從此不再犯,然後就不要再去想它。一想它,你等於是重新再做一遍。因為,在我們的三業當中的意門,你想善的、好的,你就猶如重新再造善的一樣。你想不善的、不好的,那就猶如再造不善的一樣。因此,我們應當要為自己做的善事,經常感到歡喜。要為自己做的不善事,決心改掉,懸崖勒馬、堅決改過。在《法句經》裡面就講到了:「一個人行善,當他想到自己的善事後他為此感到歡喜,他未來會更加快樂;如果一個經常作惡的人,他想到自己已經造的惡,他會感到悔恨,而他未來會更加痛苦。」我們自己知道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經常思維善法,而且知道這種善法是好的,那下一生如果他在思維善法的時候,又歡喜、又有智慧的話,下一世就是三因結生心。如果經常思維著自己所做的錯誤,他下一世投生是無因結生心。

 

 

 

 

 

 

圖文取自 陳義德 line 動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聖小尼 的頭像
    聖小尼

    邁向聖寂之佛、禪法部落格

    聖小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